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字有自身的构字理据,即字理。以象形、会意为本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可感知。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汉字本身携带的趣闻、故事、历史、文化,以字理为本,多元识字,识用结合,让学生领略汉字的文化内涵,体会到学习汉字的乐趣,提高识字效率,减少错别字。
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习作教学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自身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薄弱,汉字文化知识匮乏,对于汉字的优美文化体会肤浅;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教法普遍单一,学生学法枯燥,阻扰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导致学生错字别字连篇。笔者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者,结合所学知识,来粗浅谈谈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方法。
一、分解组合,激趣强化,减少错别字
六书理论指出古人用“象形”、“指示”方法造出了基本字,这些基本字一般是独体字,运用“会意”法和“形声”法造出了合体字.合体字大多由基本字组合而成,基本字大多充任合体字的偏旁或部首。我在教学这些合体字时,先将其分解成基本字,然后了解各个基本字的含义和功能,而后再将其合二为一、合三为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使学生搞清字的构字理据,学生记忆比较深刻,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在学习过程,有时讲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时配上合适的动作,有时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表演,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印象特别深刻,很少出现错别字。如会意字“拿”字分解为“合”字和“手”字,教师引导学生合手拿东西。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理解这个字的字理,所以对这个字记忆特别深刻。同样“掰”字,先将其分解为两个“手”字和一个“分”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两手掰东西,两只手把物体分开就叫“掰”;“休”字可分解为“人”字和“木”字,在烈日炎炎的天空下,空旷的原野一望无边,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又累又渴,这时突然出现了一片树林,一棵棵大树制造的绿荫使他们欣喜若狂,于是劳苦的人们坐下来,靠在一颗树干旁打起瞌睡,开始“休”息。又如“名”字,可分解为“夕”字和“口”字,夕阳西下,天黑了,夜色昏暗,看不清对方,女主人不放心客人,于是,张口问对方:“你叫什么名字?”。这种识字方法能够透析字形所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根据意义识记字形,理解汉字的内在含义,既能有效识记汉字,又掌握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避免机械记忆汉字,枯燥乏味而又易出错的弊端,对纠正错别字有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偏旁部首记忆汉字,巩固记忆,减少错别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蕴含着许多构字规律。了解造字方法,根据造字方法判断汉字的一般组合规律,可以大大减少错别字。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如清、请、情、晴,都是由声旁“青”加上表意的形旁组成,学生只要学会一个“青”字,就会创造性地学会其他三个字的音形义:三点水的是清水的“清”;邀请朋友要说话是“言”字旁的“请”;心动才生“情“;日头出来暖阳阳,天气晴朗要用“晴”。又如桃树、松树、枫树、枇杷、梨树、柿子树,这些字的形旁都带有“木”字旁,表示它们属于一种树木,属于木本植物,木质坚硬,树干高大,生命较长,另半部分属于声旁表声。像荷、草莓、菠萝、莲藕、蘑菇、葫芦这些花花草草都属草本植物,它们生命较短,形体较小,没有树木高大,他们的形旁都带有草字头.这样学生就不会“枇杷”、“琵琶”分不清了。
三、寻根究源,巧记成语,减少错别字
成语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可是,却有许多学生由于不清楚成语典故的出处,而记错成语,写错别字,如“破釜沉舟”,一些学生写作“破斧沉舟”,“名列前茅”写作“名列前矛”。究其原因,这些学生搞不清成语典故的出处而闹笑话,如果他们知道“破釜沉舟”说的是名将项羽让士兵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不留退路,下决心打胜仗这样一个故事的话,就不会把“釜”写作“斧”了。大多数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等,记忆该类词时把隐含在其中的典故和意义挖掘出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意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机会。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成语典故,理解“茅”是指茅草,说的是古时候行军打仗,领头的士兵总要举着茅草当做旗帜信号,在打胜仗的时候以茅草代替旗帜而高高举起来,称作“名列前茅”。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把名列前茅写作名列前“矛”了。像这样的成语故事在古代汉语里俯拾皆是,如(括号内是正确的字):默守成规(墨)、不径(胫)而走、中流抵(砥)柱、黄梁(粱)美梦、滥芋(竽)充数、世外桃园(源)、声名雀(鹊 )起、沤(呕)心沥血等,均可通过探其字源,查找成语典故出处,帮助学生巧记成语,减少错别字出现的概率。
总之,减少错别字的方法有许多种,猜字谜、讲故事、做游戏、加大阅读量等等,都是方便于小学生学好祖国汉字的好办法。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明白字理,弄清字义,那么,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总会越来越少的。
【作者单位:偃师市翟镇田中小学 河南】
俗话说,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习作教学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普遍存在自身汉语言文字学基础薄弱,汉字文化知识匮乏,对于汉字的优美文化体会肤浅;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教法普遍单一,学生学法枯燥,阻扰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导致学生错字别字连篇。笔者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实践者,结合所学知识,来粗浅谈谈纠正小学生错别字的方法。
一、分解组合,激趣强化,减少错别字
六书理论指出古人用“象形”、“指示”方法造出了基本字,这些基本字一般是独体字,运用“会意”法和“形声”法造出了合体字.合体字大多由基本字组合而成,基本字大多充任合体字的偏旁或部首。我在教学这些合体字时,先将其分解成基本字,然后了解各个基本字的含义和功能,而后再将其合二为一、合三为一地弄清其组合后的整体含义,使学生搞清字的构字理据,学生记忆比较深刻,减少了出错的概率。在学习过程,有时讲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时配上合适的动作,有时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表演,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盎然,印象特别深刻,很少出现错别字。如会意字“拿”字分解为“合”字和“手”字,教师引导学生合手拿东西。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理解这个字的字理,所以对这个字记忆特别深刻。同样“掰”字,先将其分解为两个“手”字和一个“分”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两手掰东西,两只手把物体分开就叫“掰”;“休”字可分解为“人”字和“木”字,在烈日炎炎的天空下,空旷的原野一望无边,干了一天活的人们又累又渴,这时突然出现了一片树林,一棵棵大树制造的绿荫使他们欣喜若狂,于是劳苦的人们坐下来,靠在一颗树干旁打起瞌睡,开始“休”息。又如“名”字,可分解为“夕”字和“口”字,夕阳西下,天黑了,夜色昏暗,看不清对方,女主人不放心客人,于是,张口问对方:“你叫什么名字?”。这种识字方法能够透析字形所代表的意义,使学生根据意义识记字形,理解汉字的内在含义,既能有效识记汉字,又掌握生动有趣的识字方法,避免机械记忆汉字,枯燥乏味而又易出错的弊端,对纠正错别字有重要的意义。
二、强化偏旁部首记忆汉字,巩固记忆,减少错别字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中蕴含着许多构字规律。了解造字方法,根据造字方法判断汉字的一般组合规律,可以大大减少错别字。汉字80%以上是形声字,掌握了常用的组字率较高的象形字以及用它作形旁时用于表义的特点,就能形成识字的能力,进而创造性地学习大量的形声字。如清、请、情、晴,都是由声旁“青”加上表意的形旁组成,学生只要学会一个“青”字,就会创造性地学会其他三个字的音形义:三点水的是清水的“清”;邀请朋友要说话是“言”字旁的“请”;心动才生“情“;日头出来暖阳阳,天气晴朗要用“晴”。又如桃树、松树、枫树、枇杷、梨树、柿子树,这些字的形旁都带有“木”字旁,表示它们属于一种树木,属于木本植物,木质坚硬,树干高大,生命较长,另半部分属于声旁表声。像荷、草莓、菠萝、莲藕、蘑菇、葫芦这些花花草草都属草本植物,它们生命较短,形体较小,没有树木高大,他们的形旁都带有草字头.这样学生就不会“枇杷”、“琵琶”分不清了。
三、寻根究源,巧记成语,减少错别字
成语作为我国古代文化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有着固定的结构形式,在语句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运用,往往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可是,却有许多学生由于不清楚成语典故的出处,而记错成语,写错别字,如“破釜沉舟”,一些学生写作“破斧沉舟”,“名列前茅”写作“名列前矛”。究其原因,这些学生搞不清成语典故的出处而闹笑话,如果他们知道“破釜沉舟”说的是名将项羽让士兵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不留退路,下决心打胜仗这样一个故事的话,就不会把“釜”写作“斧”了。大多数成语来自于古代经典著作、历史故事等,记忆该类词时把隐含在其中的典故和意义挖掘出来,使学习的过程充满意趣,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可以大大减少学生书写错别字的机会。如“名列前茅”这个成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找成语典故,理解“茅”是指茅草,说的是古时候行军打仗,领头的士兵总要举着茅草当做旗帜信号,在打胜仗的时候以茅草代替旗帜而高高举起来,称作“名列前茅”。这样,学生们就不会把名列前茅写作名列前“矛”了。像这样的成语故事在古代汉语里俯拾皆是,如(括号内是正确的字):默守成规(墨)、不径(胫)而走、中流抵(砥)柱、黄梁(粱)美梦、滥芋(竽)充数、世外桃园(源)、声名雀(鹊 )起、沤(呕)心沥血等,均可通过探其字源,查找成语典故出处,帮助学生巧记成语,减少错别字出现的概率。
总之,减少错别字的方法有许多种,猜字谜、讲故事、做游戏、加大阅读量等等,都是方便于小学生学好祖国汉字的好办法。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让学生明白字理,弄清字义,那么,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总会越来越少的。
【作者单位:偃师市翟镇田中小学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