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复习回望,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好吗?打开书,如果让你来报,你会报哪个词语?想想你为什么报这个词?想好了请记在心里。报的时候请大声,只报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生:艰苦/不治而愈/缺乏/物质)
师:你为什么报这个词?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艰苦”的“艰”不能写成“坚强的”的“坚”。
师:我们要区分同音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生: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艰”和苦有关,“坚”和硬、坚定有关。
师:是的,只有明白了意思,才能写出正确的字。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质”的第一笔不是横,不能写成“厂”字头。
【点评】教者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从生字新词中遴选出一个词语报给同学们听写,而且要思考清楚为什么报这个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让学”,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智去思考、去辨析,进而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此教学,温故而知新,既扎实,又灵动,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生读)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主要写维生素C发现的过程,交流中留下了一个问题。还记得吗?
生:明明是科学家发现了维生素C,课文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哥伦布的一次航海,这是为什么?
师:现在你们有想法了吗?
生:因为哥伦布发现,船员起死回生可能与野果子有关。
师:你能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吗?
生:“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学生读,教师把这句话PPT出示)
师:哥伦布把他的猜测讲给医生们听。(出示:哥伦布回去以后,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正是这一讲,给了人们启示,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了维生素C,而这一讲也成为维生素C的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那么,假如你就是哥伦布,该怎样向医生们讲述这个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着讲讲这个奇迹。
【点评】教者引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找寻文中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循因溯果,聚焦故事,进而让学生明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角色体验,讲述故事,显得自然而高效。
二、 抓住主干,概述“奇迹”
师:要想讲好这个奇迹,你觉得哪些内容必须要讲述清楚,才能引起医生的关注?
生:我觉得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这样医生才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让人一听就明白,该怎么说呢?看谁讲得最简洁,最清楚。(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生: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时一些船员得了怪病,主动提出留在荒岛上,结果竟然活下来了。
师:老师在你的发言中提取了关键词,我写在黑板上。(板书:得怪病—留荒岛—活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抓关键词的方法再说说。(生练习)
师:用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了,这就叫概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括能力。
【点评】教者着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寻方法,与文本对话,抓住要点,把事情的梗概讲述清楚。如此教学,在轻松和谐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
三、 依循心迹,读懂“奇迹”
(一) 圈画词语,捕捉心情
师:如果哥伦布只用一句话讲给医生听,能引起医生的兴趣吗?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哪些方面必须要具体讲给医生听呢?
生:事情发展的过程要向医生讲清楚。
生:哥伦布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要讲清楚,这样能体现哥伦布对船员的关心和不舍。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你再读读第3—6自然段,在反映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下边加上着重号。
生:“十分沉重、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师:“噙着眼泪”是表情描写,你为什么要着重这个词语?
生:从“噙着眼泪”可以看出哥伦布的心情是难过的。
师:从哥伦布的表情读懂他的心情,你真会读书。
(二) 交流朗读,感受心情
师:在预习时,同学们已经对哥伦布的心情提出了思考,你们看。(出示学生的提问)
师:抓住哥伦布的心情变化来写,是这篇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最大的特色,你能读懂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再体会体会,写写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十分沉重”
生:我读懂了哥伦布心情沉重的原因。因为此次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作为领航的人,哥伦布当然十分焦急。
生: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说明哥伦布知道,没有人能帮助船员,进退两难。(生齐读这段话)
师:课文中这几个表示数字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哥伦布的无助,我们要关注。再读读这句话。
“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生:病重船员的一番话,让我感受到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耽误大家的探险,令人感动。哥伦布听到病重船员的话,心里一定又感动又难过。虽然舍不得这些战友,可是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师:听了你的发言,我感觉你此时就是哥伦布,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你的体会很深刻。
生:此时的哥伦布既难过感动,又无可奈何,别无良策。所以,他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生齐读这段话)
“越来越沉重”
生:文中有两个词语,一个是“越来越近”,一个是“越来越沉重”,我感受到船前进1米,哥伦布的心情就沉重一分。他的心里就像波涛汹涌,很难受。
师:你抓住这两个词语,越发地感受到哥伦布此时痛苦的心情。真会读书! 生:“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我读到这句话,仿佛看到哥伦布痛苦的表情。
师:胜利是用生命换来的。哥伦布此时伤心欲绝,悲痛难忍。你读读这句话。(生个别读,齐读)
“又惊又喜”(略)
(三) 前后联系,体悟心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仿佛在和哥伦布对话,和他一起经历了这次不同寻常的航海,一起体验了他不同寻常的心情变化,感受到哥伦布对船员的关心。
生:哥伦布返航时,发现船员还活着,得知他们活下来的原因,让哥伦布一下子有了一种猜测。
生:这种猜测的灵感来自哥伦布对船员的情意。
师:课文就是通过详细写“奇迹”,让我们了解了哥伦布,了解了维生素C的发现与哥伦布的联系。
【点评】读懂课文是讲述好故事的前提和基础。教者进一步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者始终都在启发、唤醒学生用心触摸语言文字,体悟语言文字的丰富情愫,使得语言文字能够在圈点勾画、动情朗读、分享交流等语文实践中活化起来,触动心弦,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此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内化语言,习得智慧,尽情享受着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
四、 转换角色,讲述“奇迹”
师:如果你就是哥伦布,我是医生,你能把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具体地说给我听吗?小组成员先合作交流一下。(出示小组交流提示:1号做哥伦布,其他组员做医生,医生在听时可以补充,可以提问。)
师:如果你是哥伦布,你怎么说?你是医生,你准备怎样提问呢?(小组交流)
课堂
师:老师做医生,你们每个组推荐一位。(点其中一位学生以哥伦布角色讲述故事)
师:(学生讲到“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时,相机提问)你既然不想丢下他们,为什么又同意了呢?
生:我没办法给他们治病,此时返回,我们前面的努力又白费了,我只好同意啊。(生继续讲述)
师:(学生讲到“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时,师相机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秘密在野果子里的?(生答略)
师:同学们,你认为刚才“哥伦布”讲述得怎么样?
生:他讲得很清楚,很有感情。很多地方用了书上的词句。
师:刚才你们细致地讲述了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学到了一种方法,在向别人叙述一件事时,先要理清故事的梗概,再通过理解、交流,读懂故事,才能把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点评】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为哥伦布向医生讲述的故事,这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为了讲述好这个故事,教者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练习讲,在同伴互动交流中,相互提问,互相补充,把故事讲述得具体生动起来;然后,学生扮演哥伦布,教者扮演医生,师生合作讲述故事;之后,引导同学评价故事的讲述情况;最后,教者给学生点明了向别人讲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如此教学,既朴素又实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在讲述中内化语言,在讲述中习得方法,在讲述中生成智慧。
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师:维生素C的发现,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呢?
生:哥伦布的猜想:“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两句名言。(出示: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我们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
生:哥伦布不是医学家,但由于他关心船员,在船员的话里听出了问题,又大胆发问,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的思想洞开一扇窗,让学生透过课文能够看到更为深邃的东西,这样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智慧的滋养,还能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语言和精神同生共构,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语文课堂的价值追寻。
【总评】这是一堂味醇意浓的语文课,一堂情味盎然的语文课,一堂以生为本的语文课。
说它是一堂味醇意浓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学段目标,有效地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合理地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了学语习文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识写汉字,扎扎实实地阅读思考,真真切切地朗读体验,快快乐乐地交流分享,课堂上氤氲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说它是一堂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顺应儿童的天性,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儿童自由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在自由游戏的过程中,尝试讲述故事,习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表达智慧。其实,这种在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语文实践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这样的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成为儿童快乐学习的天堂。
说它是一堂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把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听写词语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词语报给全班同学写;在概述故事时,让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必须要讲述清楚;在讲述故事时,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练习讲述。如此教学,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央,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自己悟、相互议、相互说,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学堂。
(刘宁霞,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潘文彬,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好吗?打开书,如果让你来报,你会报哪个词语?想想你为什么报这个词?想好了请记在心里。报的时候请大声,只报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生:艰苦/不治而愈/缺乏/物质)
师:你为什么报这个词?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艰苦”的“艰”不能写成“坚强的”的“坚”。
师:我们要区分同音字,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生:要理解词语的意思。“艰”和苦有关,“坚”和硬、坚定有关。
师:是的,只有明白了意思,才能写出正确的字。
生:我想提醒大家注意“质”的第一笔不是横,不能写成“厂”字头。
【点评】教者把选择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从生字新词中遴选出一个词语报给同学们听写,而且要思考清楚为什么报这个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种“让学”,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心智去思考、去辨析,进而作出自己的选择。如此教学,温故而知新,既扎实,又灵动,彰显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齐读课题。(生读)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课文主要写维生素C发现的过程,交流中留下了一个问题。还记得吗?
生:明明是科学家发现了维生素C,课文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哥伦布的一次航海,这是为什么?
师:现在你们有想法了吗?
生:因为哥伦布发现,船员起死回生可能与野果子有关。
师:你能从文中找出这句话吗?
生:“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学生读,教师把这句话PPT出示)
师:哥伦布把他的猜测讲给医生们听。(出示:哥伦布回去以后,就把这些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讲给医生们听。)正是这一讲,给了人们启示,在不断的研究中发现了维生素C,而这一讲也成为维生素C的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那么,假如你就是哥伦布,该怎样向医生们讲述这个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尝试着讲讲这个奇迹。
【点评】教者引领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找寻文中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循因溯果,聚焦故事,进而让学生明晰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角色体验,讲述故事,显得自然而高效。
二、 抓住主干,概述“奇迹”
师:要想讲好这个奇迹,你觉得哪些内容必须要讲述清楚,才能引起医生的关注?
生:我觉得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这样医生才会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如果用一句话来说,让人一听就明白,该怎么说呢?看谁讲得最简洁,最清楚。(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生:哥伦布带领船队航海时一些船员得了怪病,主动提出留在荒岛上,结果竟然活下来了。
师:老师在你的发言中提取了关键词,我写在黑板上。(板书:得怪病—留荒岛—活下来)请同学们按照抓关键词的方法再说说。(生练习)
师:用一句话就把事情说得很清楚了,这就叫概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概括能力。
【点评】教者着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探寻方法,与文本对话,抓住要点,把事情的梗概讲述清楚。如此教学,在轻松和谐的互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彰显了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
三、 依循心迹,读懂“奇迹”
(一) 圈画词语,捕捉心情
师:如果哥伦布只用一句话讲给医生听,能引起医生的兴趣吗?在这个故事里,你觉得哪些方面必须要具体讲给医生听呢?
生:事情发展的过程要向医生讲清楚。
生:哥伦布在事情发展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要讲清楚,这样能体现哥伦布对船员的关心和不舍。
师: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请你再读读第3—6自然段,在反映哥伦布心情变化的词语下边加上着重号。
生:“十分沉重、噙着眼泪点了点头、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
师:“噙着眼泪”是表情描写,你为什么要着重这个词语?
生:从“噙着眼泪”可以看出哥伦布的心情是难过的。
师:从哥伦布的表情读懂他的心情,你真会读书。
(二) 交流朗读,感受心情
师:在预习时,同学们已经对哥伦布的心情提出了思考,你们看。(出示学生的提问)
师:抓住哥伦布的心情变化来写,是这篇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最大的特色,你能读懂哥伦布心情变化的原因吗?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再体会体会,写写自己的感受。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十分沉重”
生:我读懂了哥伦布心情沉重的原因。因为此次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作为领航的人,哥伦布当然十分焦急。
生:四周一片茫茫的海水,说明哥伦布知道,没有人能帮助船员,进退两难。(生齐读这段话)
师:课文中这几个表示数字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哥伦布的无助,我们要关注。再读读这句话。
“噙着眼泪点了点头”
生:病重船员的一番话,让我感受到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耽误大家的探险,令人感动。哥伦布听到病重船员的话,心里一定又感动又难过。虽然舍不得这些战友,可是又有什么别的办法呢?
师:听了你的发言,我感觉你此时就是哥伦布,把自己放进故事里,你的体会很深刻。
生:此时的哥伦布既难过感动,又无可奈何,别无良策。所以,他噙着眼泪点了点头。(生齐读这段话)
“越来越沉重”
生:文中有两个词语,一个是“越来越近”,一个是“越来越沉重”,我感受到船前进1米,哥伦布的心情就沉重一分。他的心里就像波涛汹涌,很难受。
师:你抓住这两个词语,越发地感受到哥伦布此时痛苦的心情。真会读书! 生:“这次探险的成功,是用十几个船员的生命换来的呀!”我读到这句话,仿佛看到哥伦布痛苦的表情。
师:胜利是用生命换来的。哥伦布此时伤心欲绝,悲痛难忍。你读读这句话。(生个别读,齐读)
“又惊又喜”(略)
(三) 前后联系,体悟心迹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仿佛在和哥伦布对话,和他一起经历了这次不同寻常的航海,一起体验了他不同寻常的心情变化,感受到哥伦布对船员的关心。
生:哥伦布返航时,发现船员还活着,得知他们活下来的原因,让哥伦布一下子有了一种猜测。
生:这种猜测的灵感来自哥伦布对船员的情意。
师:课文就是通过详细写“奇迹”,让我们了解了哥伦布,了解了维生素C的发现与哥伦布的联系。
【点评】读懂课文是讲述好故事的前提和基础。教者进一步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走进人物的内心,与文本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教者始终都在启发、唤醒学生用心触摸语言文字,体悟语言文字的丰富情愫,使得语言文字能够在圈点勾画、动情朗读、分享交流等语文实践中活化起来,触动心弦,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此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让学生在亲历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内化语言,习得智慧,尽情享受着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
四、 转换角色,讲述“奇迹”
师:如果你就是哥伦布,我是医生,你能把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具体地说给我听吗?小组成员先合作交流一下。(出示小组交流提示:1号做哥伦布,其他组员做医生,医生在听时可以补充,可以提问。)
师:如果你是哥伦布,你怎么说?你是医生,你准备怎样提问呢?(小组交流)
课堂
师:老师做医生,你们每个组推荐一位。(点其中一位学生以哥伦布角色讲述故事)
师:(学生讲到“噙着眼泪点了点头”时,相机提问)你既然不想丢下他们,为什么又同意了呢?
生:我没办法给他们治病,此时返回,我们前面的努力又白费了,我只好同意啊。(生继续讲述)
师:(学生讲到“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时,师相机提问)你是怎么想到秘密在野果子里的?(生答略)
师:同学们,你认为刚才“哥伦布”讲述得怎么样?
生:他讲得很清楚,很有感情。很多地方用了书上的词句。
师:刚才你们细致地讲述了船员起死回生的奇迹,学到了一种方法,在向别人叙述一件事时,先要理清故事的梗概,再通过理解、交流,读懂故事,才能把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生动。
【点评】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的内容转化成为哥伦布向医生讲述的故事,这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为了讲述好这个故事,教者先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练习讲,在同伴互动交流中,相互提问,互相补充,把故事讲述得具体生动起来;然后,学生扮演哥伦布,教者扮演医生,师生合作讲述故事;之后,引导同学评价故事的讲述情况;最后,教者给学生点明了向别人讲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如此教学,既朴素又实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经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在讲述中内化语言,在讲述中习得方法,在讲述中生成智慧。
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师:维生素C的发现,最关键的一步在哪里呢?
生:哥伦布的猜想:“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
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两句名言。(出示:惊奇就是科学的种子。——爱迪生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生活中总会碰到一些奇怪的事情,我们要善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问题往往就是新的发现开始。
生:哥伦布不是医学家,但由于他关心船员,在船员的话里听出了问题,又大胆发问,值得我们学习。
【点评】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的思想洞开一扇窗,让学生透过课文能够看到更为深邃的东西,这样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得到语言智慧的滋养,还能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使得语言和精神同生共构,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语文课堂的价值追寻。
【总评】这是一堂味醇意浓的语文课,一堂情味盎然的语文课,一堂以生为本的语文课。
说它是一堂味醇意浓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准确地把握语文课程的学段目标,有效地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合理地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了学语习文的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识写汉字,扎扎实实地阅读思考,真真切切地朗读体验,快快乐乐地交流分享,课堂上氤氲着浓浓的语文味儿。
说它是一堂情趣盎然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顺应儿童的天性,把语文课堂变成了儿童自由游戏的场景,让学生在自由游戏的过程中,尝试讲述故事,习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表达智慧。其实,这种在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语文实践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这样的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成为儿童快乐学习的天堂。
说它是一堂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因为教者能够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把学习的自主权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如,在听写词语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词语报给全班同学写;在概述故事时,让学生思考哪些内容必须要讲述清楚;在讲述故事时,让学生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练习讲述。如此教学,始终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中央,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自己悟、相互议、相互说,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儿童的学堂。
(刘宁霞,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潘文彬,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