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工程质量管理理论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由于工程项目产品受时间、资源、质量的约束,具有一次性、单一性和流动性、投资风险大、产品位置固定和施工生产流动性等特点。
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前应充分了解其概念,作用,层次,在这个基础上,配备人员,提供资源保证,并指导编写人员按程序编写、发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结构主要有五种类型,层次如下:
1)质量文针和质量目标(第一层次)
2)质量手册(第二层次),纲领性文件
3)程序文件(第三层次),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4)工作文件(第四层次),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书、检验指导书等,都是针对操作者或岗位编制的。
5)质量记录(第五层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奖况的证明,也为产口追溯及质量改进的依据。各类文件的性质、使用、针对不同对象作用也是不同的。
2.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既要加强质量管理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2.3、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
针对工程的特点,选派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现场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现场会议制度
建立、健全现场质量专题会议制度,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状况,并协调有关单位间的业务活动,通过现场会议制度实现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施工现场各个专业施工队之间的合理沟通,确保各项管理指令传达的畅通,最终使工程的各个环节在相应管理层次的监督下有序进行。
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3.1 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精确等,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做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设计缺陷;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致使工程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熔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点,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3.2、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各阶段衔接紧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特点,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建设程序。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工程质量最终应满足工程项目的设计功能和使用功能,实现建设单位的投资目的。
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分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工程立项的决策依据,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决定了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2)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是为建设场地选择、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资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深度、勘察资料的可靠程度等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也是确定工程施工方案的主要依据。工程设计如依据不合格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是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功能、工艺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描绘,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的阶段。工程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决定了工程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一个工程的设计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程最终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平,而且决定了工程实施的秩序和费用水平。因此,对于设计工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舍得花费时间、成本和精力。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及时准确的提供设计图纸、处理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3)招投标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招标阶段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或自己办理招标事宜,通过招标投标程序选择监理、承包商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商。以设计方案、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对投标方的考察意见等为依据,来评价和选择能够胜任工程质量实现的优秀监理、承包商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商。
4、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4.1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必要性
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引入了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管理监理制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直至投产运营阶段,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尽管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均在进行着项目质量管理,但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其中的主体,实现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才是最终必须达到的质量目标。建设单位既是工程质量的需求方,更是工程质量的责任方,在工程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均处于主导地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主要方面,只有业主对项目全过程实行有效地质量监督与控制,才能保证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
4.2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重点
建设工程项目从决策到验收交付使用,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验收阶段。而在各个阶段,建设单位要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5、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以建设单位为首的建设工程各参建方应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为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就是确立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也就是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满足工程合同、设计文件、规范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由于工程项目产品受时间、资源、质量的约束,具有一次性、单一性和流动性、投资风险大、产品位置固定和施工生产流动性等特点。
2、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2.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在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之前应充分了解其概念,作用,层次,在这个基础上,配备人员,提供资源保证,并指导编写人员按程序编写、发布。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结构主要有五种类型,层次如下:
1)质量文针和质量目标(第一层次)
2)质量手册(第二层次),纲领性文件
3)程序文件(第三层次),质量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4)工作文件(第四层次),包括作业指导书、岗位责任书、检验指导书等,都是针对操作者或岗位编制的。
5)质量记录(第五层次),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奖况的证明,也为产口追溯及质量改进的依据。各类文件的性质、使用、针对不同对象作用也是不同的。
2.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建立一个严密的强有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为此,既要加强质量管理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2.3、建立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
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失误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
针对工程的特点,选派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现场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管理体系,主要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严格控制工程质量,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现场会议制度
建立、健全现场质量专题会议制度,及时分析、通报工程质量状况,并协调有关单位间的业务活动,通过现场会议制度实现建设(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质量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施工现场各个专业施工队之间的合理沟通,确保各项管理指令传达的畅通,最终使工程的各个环节在相应管理层次的监督下有序进行。
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分析
3.1 出现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建筑结构的错位、倾斜、倒塌、开裂、渗水、漏水、刚度差、强度不足、断面尺寸不精确等,但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1)违背建筑程序。如不经可行性论证,不做调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没有搞清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就仓促开工;设计缺陷;无图施工;任意修改设计不按图施工;工程竣工不进行试车运转,不经验收就交付使用等若干现象,致使工程项目存在严重质量隐患,房屋倒塌事故也时有发生。
2)工程地质勘察原因。未认真进行地质勘察,提供的地质资料数据有误。地质勘察时,钻孔间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实际情况,如当基岩面起伏变化较大时,软土层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质勘察钻孔深度不够,没有查清地下软土层、滑坡、孔洞等地层构造;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3)未加固处理好地基。对软弱土、冲填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岩层出露、熔岩、土洞等不均匀地基未进行加固处理或处理不当,均是导致重大质量问题的原因。必须根据不同地基的工程特点,按照地基处理应与上部结构相结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则,从地基处理、设计措施、结构措施、防水措施、施工措施方面综合考虑治理。
3.2、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
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建设各阶段衔接紧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特点,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严格遵循基本的建设程序。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有不同的影响,工程质量最终应满足工程项目的设计功能和使用功能,实现建设单位的投资目的。
1)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分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工程立项的决策依据,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单位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决定了工程项目能否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直接影响项目的决策质量和设计质量。
2)工程项目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工程项目的勘察工作,是为建设场地选择、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基础资料,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勘察工作内容、勘察深度、勘察资料的可靠程度等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也是确定工程施工方案的主要依据。工程设计如依据不合格的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对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是不可想象的。
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是根据建设项目总体要求及地质勘察报告,对工程的外形和内在功能、工艺进行筹划、研究、构思、设计和描绘,形成设计说明书和图纸等相关文件的阶段。工程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决定了工程项目建成后的功能和使用价值。一个工程的设计质量不仅直接决定了工程最终所能达到的质量水平,而且决定了工程实施的秩序和费用水平。因此,对于设计工作应该加大管理力度,舍得花费时间、成本和精力。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及时准确的提供设计图纸、处理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3)招投标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招标阶段建设单位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或自己办理招标事宜,通过招标投标程序选择监理、承包商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商。以设计方案、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以及对投标方的考察意见等为依据,来评价和选择能够胜任工程质量实现的优秀监理、承包商和材料设备的供应商。
4、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
4.1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必要性
建设单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相当重要的。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实践中引入了工程招投标制、质量管理监理制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而从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直至投产运营阶段,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尽管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均在进行着项目质量管理,但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其中的主体,实现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要求才是最终必须达到的质量目标。建设单位既是工程质量的需求方,更是工程质量的责任方,在工程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均处于主导地位。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的主要方面,只有业主对项目全过程实行有效地质量监督与控制,才能保证质量目标的全面实现。
4.2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重点
建设工程项目从决策到验收交付使用,共分为四个阶段,即:工程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验收阶段。而在各个阶段,建设单位要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来完成对建设项目的质量控制,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5、结语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以建设单位为首的建设工程各参建方应本着对社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为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业健康有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