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专业体校而言,加强学生人文关怀的德育措施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是关注体校学生正常身心发展与体育训练的规律,以鼓励为主来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第二是充分发挥体校学生的特长优势,通过集体主义的荣誉感来团结学生,创造人文关怀的班集体;第三是重视关爱为核心人文关怀策略实施,使之渗透到体校学生教学与训练生活中。
关键词:体校;人文关怀;德育措施
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德育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忽视。一方面体校学生属于少数的群体,社会往往对大众人文关怀重视而忽视了这类小众的群体,这实际是对德育公平的忽视;另一方面,社会长期对体校学生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良看法,对体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人文关怀德育措施就显得更少。而事实上,体校学生身兼中学生的身份,其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也可能达到其身心发展的极限,因此在体校中开展人文关怀德育活动,关爱体校学生成长是社会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笔者作为一个体校文化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从体校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特长优势发挥、教学训练渗透等三方面,来论述体校人文关怀措施的探索。
一、重视体校学生心理与情感需求,采取鼓励措施营造浓郁人文氛围
体校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生,其最大的区别在于长期在体育竞争中形成了竞争的意识,成败得失心理较重。换言之,体校学生不仅仅具备了普通中学生青春期的诸多困惑,而且还由于长期竞争的丛林法则容易出现心理脆弱。因此,打架斗殴、一言不合就动手、起哄等不良行为,就成为了体校学生的标签。这种标签化的现实,一方面既无视了体校学生的特殊性,忽视环境对体校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对体校学生情感需求的忽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越是重视体校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用鼓励的人文关怀措施来教育学生,其学习成绩与体育运动成绩提高越快。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激励机制在作用。因此,重视体校学生心理与情感需求,以鼓励措施来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是体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会按照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变化等方面,给学生建立心理情感档案,从学生与体育竞赛两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如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有厌学情绪出现的时候,笔者就找一些著名运动员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影视作品来鼓励学生。不仅如此,在笔者所授的数学教学中,还经常与学生体育训练规律结合起来。如跳远运动中,通过抛物线原理来解释角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充分运用文化知识來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文化学习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对学以致用也有更深的认识。除此之外,每一次体育竞赛中,无论成绩如意与否,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树立他们较强的自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鼓励会逐步形成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鼓励,从而营造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引导体校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与竞技水平。
二、发挥体校学生特长与爱好优势,采取团结措施创造人文关怀班级
体校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其运动能力也相对较强,有较高的体育运动水平。这就导致了体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张扬、好动、好热闹、不会害羞、荣誉感强等。这些鲜明的特点其实是体校学生的优点,稍加利用就可以为人文关怀措施服务。如好热闹的特点,在教学与训练中如果运用得当,则可能成为学生们教学互动与训练的调节剂,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或训练水平的提高。而笔者则通过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来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人文关怀班集体。
创造人文关怀班级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其主要有:第一是以训练竞赛为手段来激励学生团结。在每次竞赛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与对手斗、与环境斗等竞争的强烈意识。如笔者问学生们:“上次我们的兄弟输给了X班,怎么办?”学生们就会大声说:“这次我们赢回来!”这很大程度上就会激励学生更团结。第二是以学习生活来激励学生团结。在学习中,会经常以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来形成班内团结互助局面,引导学生走向互助互爱,才有助于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兄弟姐妹般的情感。在生活中,教师在起带头团结作用时,要有担当。如在某次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的冲突中,正好被笔者所撞上,笔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听他们讲道理,而且站在所教班级学生的最前面去,大声告诉学生:“如果你们再打架,请踩在我的身体上打。”这样一来,两边学生的冲突就慢慢减缓下来,笔者才去了解冲突的原由,并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这件事情以后,不仅笔者在班级内有较高的威望,而且班级的团结氛围也日益强烈,从而创造了一个团结向上的人文关怀班级。
三、渗透体校学生教学与训练生活,采取关爱措施落实人文关怀策略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你对学生的爱有多强烈,学生对你的尊重就有多强烈。关爱学生,不仅仅要做到为学生“出头”,更要公平合理地处理每一件事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体校学生尽管在文化课的基础薄弱,但他们的情商很高,因此采取关爱措施来落实人文关怀,是体校教学与训练最应当被重视的手段之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学习与训练中就容易形成“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节操,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人文关怀德育的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关爱体校学生不仅是自己工作的本职,更是教书育人成就感的获得源泉。因此,在体校学生教学与训练生活中渗透关爱,是人文关怀德育措施落实的显性表现。
在教学中渗透关爱措施,笔者力求把关爱学生对应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德育档案中。如对待长跑的学生,笔者学会放松按摩,通过放松按摩来与学生交心,关爱他们的学习与训练生活;对待球类运动的球员中,笔者经常观看他们的比赛,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提出自己改善学生心理的合理化建议……而在笔者所教的数学课上,不仅会对学生出现的不足进行指导,而且还会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懂得。当然这些关爱要求教师付出会很多,但一旦被学生接受,收获也会很大。
总之,对于体校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德育措施的探索要落实到学习、训练、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才能获得学生认同与配合,使之产生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健华.体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173.
[2]杨再发.对“三集中”模式体校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7(10):192.
作者简介:徐小玲,广东省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关键词:体校;人文关怀;德育措施
相对于普通中学而言,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人文关怀德育更容易受到社会的忽视。一方面体校学生属于少数的群体,社会往往对大众人文关怀重视而忽视了这类小众的群体,这实际是对德育公平的忽视;另一方面,社会长期对体校学生有“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不良看法,对体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未能给予更多的关注,人文关怀德育措施就显得更少。而事实上,体校学生身兼中学生的身份,其所从事的体育运动也可能达到其身心发展的极限,因此在体校中开展人文关怀德育活动,关爱体校学生成长是社会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笔者作为一个体校文化课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经验,从体校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特长优势发挥、教学训练渗透等三方面,来论述体校人文关怀措施的探索。
一、重视体校学生心理与情感需求,采取鼓励措施营造浓郁人文氛围
体校学生相对于普通中学生,其最大的区别在于长期在体育竞争中形成了竞争的意识,成败得失心理较重。换言之,体校学生不仅仅具备了普通中学生青春期的诸多困惑,而且还由于长期竞争的丛林法则容易出现心理脆弱。因此,打架斗殴、一言不合就动手、起哄等不良行为,就成为了体校学生的标签。这种标签化的现实,一方面既无视了体校学生的特殊性,忽视环境对体校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更是对体校学生情感需求的忽视。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越是重视体校学生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用鼓励的人文关怀措施来教育学生,其学习成绩与体育运动成绩提高越快。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激励机制在作用。因此,重视体校学生心理与情感需求,以鼓励措施来营造人文关怀氛围,是体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班级管理中,笔者会按照学生的心理素质、情感变化等方面,给学生建立心理情感档案,从学生与体育竞赛两方面,给予学生鼓励形成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如学生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有厌学情绪出现的时候,笔者就找一些著名运动员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影视作品来鼓励学生。不仅如此,在笔者所授的数学教学中,还经常与学生体育训练规律结合起来。如跳远运动中,通过抛物线原理来解释角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体育训练中充分运用文化知识來提高自己的水平。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文化学习有一定的认识,而且对学以致用也有更深的认识。除此之外,每一次体育竞赛中,无论成绩如意与否,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鼓励,树立他们较强的自信。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鼓励会逐步形成同学与同学之间的鼓励,从而营造出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引导体校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与竞技水平。
二、发挥体校学生特长与爱好优势,采取团结措施创造人文关怀班级
体校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其运动能力也相对较强,有较高的体育运动水平。这就导致了体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张扬、好动、好热闹、不会害羞、荣誉感强等。这些鲜明的特点其实是体校学生的优点,稍加利用就可以为人文关怀措施服务。如好热闹的特点,在教学与训练中如果运用得当,则可能成为学生们教学互动与训练的调节剂,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或训练水平的提高。而笔者则通过学生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来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人文关怀班集体。
创造人文关怀班级就要从日常学习生活做起,其主要有:第一是以训练竞赛为手段来激励学生团结。在每次竞赛活动中,要培养学生与对手斗、与环境斗等竞争的强烈意识。如笔者问学生们:“上次我们的兄弟输给了X班,怎么办?”学生们就会大声说:“这次我们赢回来!”这很大程度上就会激励学生更团结。第二是以学习生活来激励学生团结。在学习中,会经常以小组学习、团队学习来形成班内团结互助局面,引导学生走向互助互爱,才有助于学生们在学习中形成兄弟姐妹般的情感。在生活中,教师在起带头团结作用时,要有担当。如在某次笔者所教的班级学生与其他班级学生的冲突中,正好被笔者所撞上,笔者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听他们讲道理,而且站在所教班级学生的最前面去,大声告诉学生:“如果你们再打架,请踩在我的身体上打。”这样一来,两边学生的冲突就慢慢减缓下来,笔者才去了解冲突的原由,并进行相应处理。通过这件事情以后,不仅笔者在班级内有较高的威望,而且班级的团结氛围也日益强烈,从而创造了一个团结向上的人文关怀班级。
三、渗透体校学生教学与训练生活,采取关爱措施落实人文关怀策略
在任何教育活动中,你对学生的爱有多强烈,学生对你的尊重就有多强烈。关爱学生,不仅仅要做到为学生“出头”,更要公平合理地处理每一件事情,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体校学生尽管在文化课的基础薄弱,但他们的情商很高,因此采取关爱措施来落实人文关怀,是体校教学与训练最应当被重视的手段之一。从学生的角度来说,通过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在学习与训练中就容易形成“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感节操,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实现人文关怀德育的目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关爱体校学生不仅是自己工作的本职,更是教书育人成就感的获得源泉。因此,在体校学生教学与训练生活中渗透关爱,是人文关怀德育措施落实的显性表现。
在教学中渗透关爱措施,笔者力求把关爱学生对应到每一个人的心理德育档案中。如对待长跑的学生,笔者学会放松按摩,通过放松按摩来与学生交心,关爱他们的学习与训练生活;对待球类运动的球员中,笔者经常观看他们的比赛,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提出自己改善学生心理的合理化建议……而在笔者所教的数学课上,不仅会对学生出现的不足进行指导,而且还会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讲解,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懂得。当然这些关爱要求教师付出会很多,但一旦被学生接受,收获也会很大。
总之,对于体校学生而言,人文关怀德育措施的探索要落实到学习、训练、生活等各个方面,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才能获得学生认同与配合,使之产生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健华.体校学生特点及管理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2):173.
[2]杨再发.对“三集中”模式体校德育工作的几点认识[J].考试周刊,2017(10):192.
作者简介:徐小玲,广东省珠海市体育运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