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ing0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月以来,我利用扶贫和援疆活动、节假和工作之余,间断性地拍摄了天津、江苏、皖南、豫中、秦巴山区和南疆,由渤海湾横穿至帕米尔高原,影像既反映了现代大都市、东部发达地区、中部地区、西部贫困地区,也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从一个角度呈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截面。拍摄中,我在不断地体味生活,反观自我,思考摄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并号召文艺工作者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和根本方法。我们要努力遵循,认真实践。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需要扎根人民,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所谓意象,一般是指蕴含一定寓意的形象和境界。相对于概念性的抽象和客观性的具象而言,意象,介于二者之间,是主客观的统一。我认为,在生活中捕捉、升华出具有一定寓意的意象,将赋予影像更多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是作为摄影者如何对待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民,其中自然包含着对人民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衡量着一个摄影人的基本价值观。生活需要热情,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敬畏。敬畏生活,敬畏人民,是摄影人的一个原点。因为敬畏,自然就要放下身段,这个原点看起来站位很低,可摄影人如果能站在这个原点上,他实际上就获得了摄影的制高点。中国古代有不少怀着悲悯情怀描写劳苦人民的诗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站在云端上俯瞰芸芸众生,居高临下,那就会隔膜得很。我们在拍摄时往往也会站在高处,用俯角去拍摄,只要我们心里在仰视生活、仰视人民,无论角度如何,都是站在原点上。
  在江苏盾构机厂,我爬到吊车上,俯拍一位工人,他趴在盾构机上全神贯注地为机器除锈,似乎与机器融为一体,成为机器的一个部件。我的内心充满了敬意,甚至在颤抖,用俯角拍下我心中景仰的这位普通工人,感谢他点燃了我的心灵之光。


  敬畏生活,同时融入生活。身子要沉下去,与普通群众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甚至血脉相通。我在皖南宣纸厂拍选洗燎草的工人,那里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尘雾弥漫,一位女工尽管戴着口罩,还是被呛得呕吐不已。我在那里,3个多小时拍摄,头晕目眩,一直想吐。看到这些工人挥汗如雨,看到他们衣服上结着厚厚的汗碱,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我的影像被深深地打上情感的烙印。画面有油画一样的色泽和光影,可内在是那么的沉重。一位友人看到这些照片时说,它们如同米勒的油画,能够看得出,你是融在工人之中的。没有这种融入,没有心灵碰撞的火光,就拍不出感人的影像。我还拍了一位挑燎草的工人,当时心中突然浮现一个高山的意象。是的,远景是一座大山,他挑担的形体与背景相叠,正宛如大山。那是生活的,也是我心灵的。
  在文化援疆的几天里,学亮同志陪同我驱车十多个小时穿越雪山冰川,来到祖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的塔县,先后到马尔洋、瓦恰和班迪尔乡,住在塔吉克老乡家中。那里条件艰苦,没有厕所,也洗不了澡,更主要的是我高原反应强烈,呕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塔吉克人热情豪爽,苏克苏尔一家待我们亲如家人。我拍这家人的生活,拍他们的劳作、起居,拍他们会友、祭扫。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是自觉情意相融、血脉相通。塔吉克人长得好看,三女儿阿莫苏里坦更是可以称之为美人。美貌容易拍,难的是拍出气质和内在。心灵碰撞之光穿透了表象,在瞬间的触觉中,我捕捉到了它。比如,那幅阿莫苏里坦干家务活时偶尔抬头的影像,呈现出令人瞠目的劳作之美。那个瞬间,她惊艳无比,比女王更高贵,比明星更耀目。
  我怀念在塔县的日子,情感上的相融超越了身体上的不适。在那里不仅创作出作品,更重要的是,它留驻了我的心灵。
  敬畏生活,融入生活,同时也要提炼生活。日常的生活是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然而,精彩往往就潜藏在这平凡和平庸之中。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正是如此,对摄影人来说,关键在于你是否练就一双能观察、捕捉、提炼生活的眼睛。眼里有美,眼里有意境,眼里有故事。优秀的摄影人,总是拥有一双生活的眼睛、人民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爱,捕捉表象下的内在精神。
  在巴中的作品中,有一幅是我在古镇小巷中拍到的:女人一边扶着拄拐的男人,一边回眸摔倒的孩子。那是短短的、看似普通的瞬间,然而,其间所传达的爱和美却无法言喻。还有一幅是夜晚收工后,清洁工和放学的孩子依偎相伴的情景,母女之情,如同那暖调的灯光,发散在夜幕之中,让我为之心动。人性之美,人文精神,赋予影像以永恒的魅力和超凡的意象。它召唤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它值得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
  那么,如何捕捉生活的意象?
  对摄影而言,过程是把握三个要素:物象—意象—影像。物象是客观的,然而,在不同摄影者主观感受中并非相同。当摄影人的瞬间触觉透析出客观物象的内在特质,或生发出具有关联性的形象,物象即转化为意象;之后再由摄影主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转化为影像。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往往是刹那之间,甚至是千分之一秒。
  意象的转化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要求摄影人在捕捉物象时处于高度主动、活跃和紧张状态,充分调动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让主观意识与物象的特定状态瞬间对接,在“特定性瞬间”中升华出意象来。


  意象是意识叩击物象产生独特想象的结晶。意象转化为影像后,相对于客观物象来说,是“它”,又不是“它”。比如,我在宣城造纸厂拍了几张工人手臂的特写,有一只手、有几双手。相对于原来物象的手,它通过光影产生了艺术的升华,发散着韵律,给人以遐想。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不再是原本的手了。   意象的产生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对生活和物象本质的观察、想象和提炼。即人们常说的“透过表象看本质”。在巴中,我拍下这样一个“特定性瞬间”:一个女子怀抱着熟睡的婴儿正要迈入虚掩的房门,此刻,一缕阳光射在婴儿的脸上和女人的腿上。在那个瞬间,我的心灵之光如阳光一样透明,博大的母爱意象迸发出来。我按下了快门,只此一下,仿佛整个宇宙都弥漫在这母爱之中。
  另一种是包含着多重内涵和意蕴的意象创造,读者凭借想象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同法国普桑的油画,很难断定题中之义。在天津的影像中,有一幅街头萨克斯演奏者和一群听众的照片,面对这幅影像,不同的读者也许会有不同的解读:它仅仅是“曲终情未了”,还是以他人的欢乐来映衬演奏者的孤独,亦或是对人生悲欢沉浮的一种慨叹呢?实际上,这正是生活本身和生活本质的外在反映。意象,表达了它的多重侧面。
  还有一种意象的产生是通过物象动态的偶合性,或是与环境的特定关系,或是由光影造成独特效果,使读者产生错觉,背离了物象的原有状态,有些甚至带有一种戏剧性意味和诙谐情调,从而给读者莫名的愉悦感。比如宣城影像中有个画面:细雨中,一位老人把雨伞扛在肩上,钩挂着一包东西,与旁边打着雨伞的行人擦肩而过,老人用惊奇目光打量对方,似乎对雨伞遮雨的功能产生了疑问。这就是偶合性和矛盾性所造成的喜剧效果。这种意象,带给人以隽永的回味和愉悦,它也是对生活的另一种呈现。
  总之,捕捉意象,由“物象—意象—影像”的过程,如果通俗地表达它,那就是“眼到—心到—手到”。捕捉这个瞬间很短暂,但能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过程则是漫长的。
  捕捉意象,关键是摄影主体。对摄影者来说,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变,或是不变,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用心灵之光捕捉意象,创作出有价值的影像。这取决于摄影主体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价值判断。
  人文精神是摄影不能丢弃的灵魂。好的影像能拍出灵魂,读出感人的故事。摄影人的心灵之光,要靠人文精神去点燃。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摄影人要通过实践,长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敏锐的瞬间触觉是长期积累而转化的本能反映,一旦它在影像中呈现,将熠熠生辉。
  当然,技术因素不可或缺。如画面的构成、色彩、影调、曝光等,决定了影像生成效果。
  经过这段时间的拍摄后,我常常陷入沉思和反省之中。摄影的海洋,浩淼广阔,难以穷尽;生活的甘苦,百味杂陈,尚待品尝;创作的道路,崎岖漫长,永需求索。面对这些,我自觉贫乏与浅薄,唯有一颗不曾懈怠的心和奋斗的勇气,将鼓舞我继续探索、前行。
  愿更多的摄影人,用心灵之光捕捉意象,拍出更好的影像。























































































其他文献
我国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制定了《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等一系列行动计划。此前,中国就已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
中国有28个人口较少民族,占中国56个民族的半数,而且这28个民族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其多样的传统文化也是构建中国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所不可或缺的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增多,农村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空巢家庭中,空巢老人生存状况与养老问题面临诸多困境,老年人生存质量和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
非全日制劳动一词是从英文part-time job翻译而来,与之相对应的是full-time job即全日制劳动。非全日制劳动形式在全球各地发展的时间很长,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是各国灵活就
随着我国教育领域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过于落后,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乏味,都无法适用教育改革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近些年来一直在进行改革创新,
期刊
本文是一个关于都市民俗学的田野研究个案,落脚到城市社区。具体来说,本文以运河伊斯兰文化为大背景,以民俗学的“生活世界”为研究范式,遵循刘铁梁的民俗学“感受之学”系列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