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教师工作站”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玻璃工艺专业为例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cat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推动力。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玻璃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基于“企业教师工作站”的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四个联合”,即联合开发项目课程、联合组建教学团队、联合实施教学、联合实施教学评价,为学生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和校企合作搭建重要平台,也为高职艺术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自1900年巴黎世博会始,法国高级时装屋采用了一种艺术与商业兼容并蓄的高级时装屋设计管理方式,并以参展世博会作为高级时装屋海外市场拓展的契机。其中,曾任职于沃斯和杜塞高级时装屋的保罗·波烈,作为当时的后起之秀与后来享誉全球的高级时装设计师,一以贯之地沿用了当时法国高级时装屋普遍采用的海外市场拓展方式,并借助20世纪初美国先进的时尚传播媒介,以演说、展览、杂志等多种形式积极传递设计理念,逐渐在美国市场树立了高端且有内涵的“法国高级时装设计师”形象。作为20世纪初法国高级时装产业世界征程中的典型案例,保罗
17至18世纪英国钟表制造的兴盛和对华贸易的发展,促使英国在18至19世纪初期制造了一系列针对中国市场的钟表,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对华钟表贸易.尤其在乾隆时期,大量英国制造的
圈叠胎作为古代漆器胎体的一种特殊工艺,在五代、宋元应用较为普遍,之后便逐渐销声匿迹,《髹饰录》等古代文献均没有任何记载。现今漆艺界对圈叠胎的认知基本都来自于吴福宝团队的研究,且侧重工艺技术,疏于源流考证。本文通过推导论证,认为圈叠胎工艺始发于唐代早期,瓷器的普及迫使漆器革新技术,器型仿造的需要促使胎体产生变革是诱发其产生的外部原因。至明清时期,漆器逐渐由实用转向欣赏,圈叠胎也随之走向衰落。
纵观人类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就是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人与人斗争的过程,这其中既包含着人与自然相关联的各种复杂因素,也涉及人类历史、社会、文化和技术的牵制,其中也包括设计对科技的转化和推动作用。在20世纪百年变迁的诸般因素中,技术是推动这些变革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进入21世纪后,面向未来世界,多样性、自由化、创造性需求将会与日俱增,设计师的职责也可能回归于对“垃圾产品”的再利用设计。人与物、与自然的核心关系会跟随技术的演进发生状态偏移。
本文旨在研究风景园林学科体系下空间构成的课程教学方法和路径,提出风景园林空间构成教学应更重视“空间关系思维”的训练,并尝试把段义孚基于人地情感的地方空间思想嵌入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物质空间建构和精神空间感知的不同层面理解空间的意义及其辩证关系。
乡村儿童友好型娱乐设施设计是我国学者较少关注的方向,葛家村“树虫乐园”设计实践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的积极探索。本文对该设计实践及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归纳,结合我国乡村实情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了农村儿童娱乐设施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安全性与低成本的理念,从设施设计与机制设计两个方面探讨了该设施友好型设计的具体思路。
本文呈现的是对今天视觉传达设计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主张把概论教学的目标设定为建立对专业的“框架性认识”,对其与时代变革及学生成长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剖析了如何结合教学、讨论和设计观察来开展课程教学,并尝试从课程的进展和学生的思考中解读视觉传达专业知识体系正在发生的变化。
本文通过系统介绍法国BTS(Brevet de Technicien Supérieur)服装设计专业以及该专业课程的设置情况,将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相互关系、教学实施情况等与国内的相关情
家电产品结构和造型的创新是提升产品使用体验、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运用构造类比法可以给家电类产品带来更深层次的创新。本文对一款直立充电式吸尘器的设计案例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在简明阐述了构造类比法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探讨了从产品元件的构造重组,到运用类比法寻找和借鉴灵感源、最终完成设计实践的整个过程。
蒙古族毡庐是中国北方游牧地区民居设计之典范,其设计的核心价值是以精炼的结构特征契合了游牧途中就地宿营与随时迁移的双重需求.对此,本文由表及里地将研究重点聚焦于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