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驰名中外的镜泊湖风景名胜区内,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史迹区,它就是渤海国上京龙采府遗址。这个中世纪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当年就坐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的位置上,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渤海国是唐代我国东北以韎羯族粟末部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926年被契丹族所灭。该古城遗址已有约1300年历史,目前仍保留着仿唐朝首都长安城建筑的城池,分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三部分,四周还有御花园、吉桥址、石灯笼、石佛、八宝琉璃景、三灵坟等古建筑。
渤海国初建称震国,意为东方的国家。公元713年,粟末韎韬族首领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渤海自大祚荣始,传位15代王,盛时设5京、15府、62州、100多县。渤海国辖域包括今中国东北地区东京、朝鲜北岛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方五千里”,被中原誉为“海东盛国”。由于渤海国“崇尚华风”、“革故维新”、“万里寻修”、”繁荣贸易”,国势日盛,雄踞北方,与盛唐同期创造了北国辉煌。虽然今天留给人们的是一个“脆弱的都城”遗迹,但这段历史和文化却是永恒的。
据《黑龙江志·文物志》介绍:渤海国上京故城,俗称东京城,又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兰城、讷讷赫城、讷佛贺城等。故城地处东京城盆地之中,四面环山、三面水绕,远山为屏,近水成堑,山河险固。故城所处之地平坦开阔,江河纵横,城沃山饶,宜干耕垦牧猎。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组成。它是悉仿唐都长安模式设计营筑的大城,因此上京城可谓牡丹江畔的小“长安城”。
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与唐长安城形制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筑,外城垣周长16公里,现已知有11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外城内的北部正中筑宫城、内城和内苑。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其中有一条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起内城南门(相当于长安城后城朱雀门),垒长2100米,直通外城南门,把垒城分为东西两城区。另外还有6条街道、5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城区分为若干区域,其内开辟里坊,外筑坊墙,内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筑在坊区。据考古调查及文献资料考证,上京城约有82坊。
宫城在故城北部城中,平面呈规整长方形,城垣周长2.5公里。宫城分东西中三区,中区有一座门址和五重殿址。宫城东侧有禁苑和离宫遗址。内城在宫城之南,由于建制、布局与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中的皇城十分相似,故称其为皇城。
内外城和宫城城垣残高不等。外城城垣大多土筑,保存完好,城垣最高可达5米。宫城城垣石筑,保存完整,平均高度2~3米。经过清理的宫城地址、宫殿址和连接各殿的廊庑址,现今仍能显示出当年宫殿群体的恢弘气势。站在宫城南部雄伟高大的武站台基上,俯视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遗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满族的先民粟末韎鞨族人曾经在这里演出229年春秋故事。城内的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的刻印着文字,有的雕琢着花纹,有的挂染着彩釉,它们就像剧后遗失的道具,仿佛还在演奏着1000多年前的历史乐章。
在宁安的土地上,唐代渤海国的遗迹不单只是一座都城,否则渤海国的历史就显得太单薄了。出外城北门2公里过牡丹江就是渤海国王陵区遗址,这个地方叫三陵坟。三陵坟的清理和发掘被评为199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故城遗址的西部10公里有一个规模最大的渤海国时期墓葬群——虹鳟鱼场墓地。经过1992~1995年4年的连续发掘,揭示了320个墓室,出土大量文物,有陶器、铜铁器、金银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珍贵文物,如鎏金带饰、铜镜、玉雕、玛瑙和带有文字的陶器等,均为罕见之精品。
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繁荣发达,且充满神奇。神奇是因为渤海国没有留下一点直接的文史资料,所有已知的关于渤海国的记述都是间接或者是由遗址中发掘得知的。因此有的史学家称渤海国为“迷踪王国”。在历史长河中渤海国的诞生、繁荣与消失有些像白山黑水间的海市蜃楼。
渤海国是唐代我国东北以韎羯族粟末部为主体建立的地方政权,建于公元698年,926年被契丹族所灭。该古城遗址已有约1300年历史,目前仍保留着仿唐朝首都长安城建筑的城池,分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三部分,四周还有御花园、吉桥址、石灯笼、石佛、八宝琉璃景、三灵坟等古建筑。
渤海国初建称震国,意为东方的国家。公元713年,粟末韎韬族首领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渤海自大祚荣始,传位15代王,盛时设5京、15府、62州、100多县。渤海国辖域包括今中国东北地区东京、朝鲜北岛的东北部和俄罗斯的南滨海地区。“方五千里”,被中原誉为“海东盛国”。由于渤海国“崇尚华风”、“革故维新”、“万里寻修”、”繁荣贸易”,国势日盛,雄踞北方,与盛唐同期创造了北国辉煌。虽然今天留给人们的是一个“脆弱的都城”遗迹,但这段历史和文化却是永恒的。
据《黑龙江志·文物志》介绍:渤海国上京故城,俗称东京城,又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兰城、讷讷赫城、讷佛贺城等。故城地处东京城盆地之中,四面环山、三面水绕,远山为屏,近水成堑,山河险固。故城所处之地平坦开阔,江河纵横,城沃山饶,宜干耕垦牧猎。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组成。它是悉仿唐都长安模式设计营筑的大城,因此上京城可谓牡丹江畔的小“长安城”。
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与唐长安城形制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筑,外城垣周长16公里,现已知有11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外城内的北部正中筑宫城、内城和内苑。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其中有一条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起内城南门(相当于长安城后城朱雀门),垒长2100米,直通外城南门,把垒城分为东西两城区。另外还有6条街道、5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城区分为若干区域,其内开辟里坊,外筑坊墙,内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筑在坊区。据考古调查及文献资料考证,上京城约有82坊。
宫城在故城北部城中,平面呈规整长方形,城垣周长2.5公里。宫城分东西中三区,中区有一座门址和五重殿址。宫城东侧有禁苑和离宫遗址。内城在宫城之南,由于建制、布局与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中的皇城十分相似,故称其为皇城。
内外城和宫城城垣残高不等。外城城垣大多土筑,保存完好,城垣最高可达5米。宫城城垣石筑,保存完整,平均高度2~3米。经过清理的宫城地址、宫殿址和连接各殿的廊庑址,现今仍能显示出当年宫殿群体的恢弘气势。站在宫城南部雄伟高大的武站台基上,俯视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遗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满族的先民粟末韎鞨族人曾经在这里演出229年春秋故事。城内的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的刻印着文字,有的雕琢着花纹,有的挂染着彩釉,它们就像剧后遗失的道具,仿佛还在演奏着1000多年前的历史乐章。
在宁安的土地上,唐代渤海国的遗迹不单只是一座都城,否则渤海国的历史就显得太单薄了。出外城北门2公里过牡丹江就是渤海国王陵区遗址,这个地方叫三陵坟。三陵坟的清理和发掘被评为199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故城遗址的西部10公里有一个规模最大的渤海国时期墓葬群——虹鳟鱼场墓地。经过1992~1995年4年的连续发掘,揭示了320个墓室,出土大量文物,有陶器、铜铁器、金银器,其中有相当数量的珍贵文物,如鎏金带饰、铜镜、玉雕、玛瑙和带有文字的陶器等,均为罕见之精品。
渤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繁荣发达,且充满神奇。神奇是因为渤海国没有留下一点直接的文史资料,所有已知的关于渤海国的记述都是间接或者是由遗址中发掘得知的。因此有的史学家称渤海国为“迷踪王国”。在历史长河中渤海国的诞生、繁荣与消失有些像白山黑水间的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