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东林(1937年12月22日— ),著名传记文学作家,高级记者。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
浙江江山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9月就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当干事,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2年秋天,经组织上批准,汪东林由中国作协调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先在全国政协工作组(现为专委会)办公室当干事,并兼任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直属学习组当学习秘书。具体负责会务、文字记录、编发简报等事务性工作,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正是在这段期间,让他有幸结识了赵朴初、梁漱溟、程思远等一批知名人士,成为了忘年交,并记下100多本原始笔记,为他日后的传记文学写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2年10月,他又参与创办《人民政协报》,在当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全国政协领导的支持和汪东林等办报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创办了《人民政协报》,他先担任了记者和新闻部主任,后来评上高级记者职称,并被提拔为副总编辑,主管报社的新闻采编业务和版面组编工作。在这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作品和散文、传记文学等文学作品。著有《李宗仁归来》(合作)、《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1949年后的梁漱溟》、《名人传记集粹》、《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远去的背影》等书籍约200万字,影响不凡。
1995年,汪东林从人民政协报社调回到全国政协第五局(民族与宗教办公室)任副局长、巡视员。
浙江江山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9月就分配到中国作家协会对外联络委员会当干事,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2年秋天,经组织上批准,汪东林由中国作协调到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先在全国政协工作组(现为专委会)办公室当干事,并兼任全国政协学习委员会直属学习组当学习秘书。具体负责会务、文字记录、编发简报等事务性工作,在这一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正是在这段期间,让他有幸结识了赵朴初、梁漱溟、程思远等一批知名人士,成为了忘年交,并记下100多本原始笔记,为他日后的传记文学写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1982年10月,他又参与创办《人民政协报》,在当时条件较差的情况下,通过全国政协领导的支持和汪东林等办报人的努力,终于成功创办了《人民政协报》,他先担任了记者和新闻部主任,后来评上高级记者职称,并被提拔为副总编辑,主管报社的新闻采编业务和版面组编工作。在这期间发表了大量的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作品和散文、传记文学等文学作品。著有《李宗仁归来》(合作)、《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梁漱溟与毛泽东》、《1949年后的梁漱溟》、《名人传记集粹》、《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远去的背影》等书籍约200万字,影响不凡。
1995年,汪东林从人民政协报社调回到全国政协第五局(民族与宗教办公室)任副局长、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