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象帽舞文化及保护利用分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rdon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传统文化日益得到重视的背景下,区域文化也逐渐被人所重视,象帽舞文化作为朝鲜族的代表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与发展的价值。为此,加强对朝鲜族象帽舞文化及保护利用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此展开研究,简单地阐述了象帽舞的内容,并就象帽舞保护及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期待可以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有效地开展工作。
  【关键词】象帽舞; 保护; 利用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085-02
  随着全球化不断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有利的方面,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让我国文化不断地吸收国外文化中的精髓,推动我国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不利的方面,国外文化的融入让部分中国优秀的文化被忽视,造成了一定的文化遗失。为了能够确保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不被遗失,相关人员应当将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利用研究重视起来,加强我国文化自信的建设。
  一、朝鲜族象帽舞文化概述
  朝鲜族象帽舞又被称为尚帽舞(上帽舞),主要流行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汪清縣一带。就舞蹈的特性而言,其受到自身产生和发展原因的影响,在表演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狩猎模仿性[1]。在舞蹈的道具方面,象帽舞中所使用的道具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朝鲜人民将大象的毛与帽子顶部相衔接,制成舞蹈专用道具,而且其还具有长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线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多种不同的种类。在舞蹈动作上,在舞蹈的表演中,象帽舞的演员主要借助顶部的力量与呼吸的惯性进行表演,让帽顶的彩带有规律、有节奏的快速旋转,并伴随着表演者的舞蹈动作,让象帽舞具有较高的观赏性。经过多年的发展,象帽舞已经逐渐地由传统的舞蹈动作“平甩象”“左右甩象”“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向现代舞蹈动作的方向进行发展,并产生了“叠甩”“旋甩”“狂甩”等技巧动作[2]。为了能够让象帽舞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地将其他舞蹈形式和民族文化融合到了象帽舞文化中,使之表现出更大的发展价值和艺术魅力。
  二、朝鲜族象帽舞保护利用分析
  (一)朝鲜族象帽舞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为了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帮助和引导传统文化进行发展。朝鲜族象帽舞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借助这股东风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以朝鲜族象帽舞文化在汪清县的发展而言。象帽舞在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发展,分别为专业舞蹈表演组织的传承与发展,以及专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在专业舞蹈表演组织方面,为了提升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效果,延边歌舞团、吉林省歌舞团、中央民族歌舞团等专业舞蹈表演组织主动承担起了象帽舞的传承与发展的重担,将象帽舞文化与其他的民族文化进行融合,不断地创新舞蹈形式并进行传播,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象帽舞,体现出象帽舞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发展价值[3]。
  在专业院校的传承与发展层面,专业院校作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担,延边大学以及东北师范大学将象帽舞加入到相关专业学生的课程体系中,让学生能够系统地接触和了解象帽舞,并掌握象帽舞表演的基本动作技能,让学生主动承担起象帽舞的宣扬的重担,实现象帽舞的有效传承与发展。
  但是在象帽舞的传承与保护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象帽舞的传承与发展。而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象帽舞的普及度不足。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影响下,象帽舞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些象帽舞文化的普及范围仅局限于东北部分地区,未能在其他区域进行普及,难以让象帽舞文化被更多的人看到。第二,象帽舞的下沉度不足,象帽舞下沉度不足是影响象帽舞区域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象帽舞的普及和宣传过程中,无论是专业院校的舞蹈表演还是专业舞蹈表演艺术团的表演几乎都停留在省市层面,没有继续下沉到县乡等地区,未能实现象帽舞的有效宣传。
  第三,教学资源的分配不足。专业院校是传统文化实现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能够有效地推动传统文化进行发展。但就当前象帽舞在专业院校的发展而言,虽然部分学校将象帽舞纳入到了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中,但却并未将其纳入到这些专业的主流课程中,因此在教学资源是上的分配不足,从而影响到象帽舞的宣传效果。
  (二)朝鲜族象帽舞保护及利用的建议
  1.朝鲜族象帽舞保护建议
  为了实现象帽舞文化的有效保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当前象帽舞发展的现状进行思考,针对当前象帽舞文化保护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象帽舞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提升象帽舞在区域内的宣传效果。在当前象帽舞的宣传中,象帽舞的专业表演未能下沉到基层,没有体现出地方性,因此,在象帽舞宣传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缩小舞蹈表演的规模,将舞蹈团队分成不同的小队进行表演,提升象帽舞宣传的深度,让区域内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象帽舞文化。而且在这种宣传模式下,可以发挥由点及面的作用,让象帽舞真正成为区域范围内标志性的文化形式,以此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4]。
  第二,从象帽舞的普及度进行思考。象帽舞对表演者的表演素质具有一定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象帽舞的保护效果。为此,提升象帽舞的表演效果中,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象帽舞表演要求的研究,实现表演难度的降低,让象帽舞更具参与性。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象帽舞的表演中,提升象帽舞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这种方式实现象帽舞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推动象帽舞文化朝着更广泛的区域进行发展。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对象帽舞基础表演的研究,降低象帽舞学习和表演的门槛,逐渐引导象帽舞文化进入到区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学中,逐渐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三,教学资源是影响象帽舞在专业院校相关专业中传承和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实现象帽舞的有效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发挥出自身在区域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提升象帽舞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分配量,让学生有时间、有条件的进行学习和练习象帽舞,培养出一批可有助于象帽舞传承和发展的专业人才,确保象帽舞文化能够随时代而发展。
  第四,为了能够实现象帽舞的有效传承和发展,象帽舞逐渐地融合了其他民族文化和舞蹈动作,与传统象帽舞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为避免象帽舞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失去原有的魅力和文化精髓,在象帽舞的传承和发展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对象帽舞的记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让原生态的象帽舞以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保存。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象帽舞文化的有效保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方便相关研究者的研究,为象帽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2.朝鲜族象帽舞利用建议
  朝鲜族象帽舞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发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基于象帽舞的价值进行思考,逐渐提升象帽舞的利用价值,推动象帽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此,在朝鲜族象帽舞的利用层面。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第一,加强象帽舞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短视频、直播、微阅读等逐渐成为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有效宣传。在实现象帽舞文化的宣传和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朝鲜族象帽舞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让象帽舞文化可以借助短视频、直播以及微阅读等方式走入到人们的视野中。以短视频为例,在象帽舞文化的宣传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将日常表演和训练的内容以短视频的方式发布到网络中,创造出新的途径,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和了解到朝鲜族的象帽舞文化。此外,为了提升象帽舞文化的影响效果和影响范围,相关工作人员还可以将象帽舞文化表演中舞蹈演员的日常进行发布,通过对台前结合幕后的方式,有效地提升象帽舞文化的宣传效果。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象帽舞文化的宣传和发展不应当仅停留在对其他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中,同时也应当提升象帽舞文化的输出能力,让其他文化形式也可以融入象帽舞文化,从而实现象帽舞文化的有效发展。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加强象帽舞的对外交流研究,让象帽舞可以走出国门进行发展,将象帽舞文化中所蕴藏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有效地发挥出来,让象帽舞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象帽舞所创造的这些经济价值又能反作用于象帽舞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推进象帽舞文化的更进一步发展。另外,调用资源的多少直接影响到象帽舞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效果,所以在传统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利用象帽舞文化创造出能够满足象帽舞文化保护和发展的资源,确保象帽舞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中可以长期的发展。
  三、总结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势必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研究,找到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象帽舞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发展的角度去思考,深度的去挖掘象帽舞的价值,创新象帽舞传承和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洪棽棽.浅析朝鲜族象帽舞为例的保护和传承[J].艺术教育,2018.
  [2]朝鲜族民间舞蹈:农乐舞[J].地方文化研究,2017.
  [3]王冰琪,陳慧英.乡村旅游发展中乡贤文化资源挖掘利用研究——基于乡村旅游发展动力系统[J].经营者,2020.
  [4]陈心童.浅谈苏州地区农耕文化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用开发[J].价值工程,2020.
  作者简介:
  胡玉垚,女,满族,辽宁人;学位:学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郑晓莹,通讯作者,女,汉族,长春人,学位:硕士;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國内外的文学作品中,人物角色的信仰问题是备受读者关注与热议的。本文试从扬哈斯本所著的《帕米尔历险记》一书中分析信仰发挥的精神力量,进而联想到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从长征精神到今年爆发的疫情,信仰是人们逐梦的动力源泉,成为隐形的道德底线,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也为国人创造奇迹、实现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梦想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信仰;精神力量;动力  【中图分类号】B82 【文
期刊
【摘要】民本思想是我国几千年来立国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传统的民本思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对当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社会实践、中国的具体国情,探讨了在民生、经济和生态等方面民本思想所蕴含的价值。  【关键词】民本思想;仁政;民生;以人为本;当代价值  【中图分
期刊
【摘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服饰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变迁,延伸出了新的发展路径,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众多服饰设计中,学位服是学生在接受学位授予时所穿着的一种具备仪式感的服饰,它已然成了学位授予仪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伴随着中国汉服元素的流行,越来越多的高校尝试在学位服饰中融入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让学位服饰变得更具艺术个性。本文围绕现代学位服设计中中国汉服元素的应用价值、存在问题以及应
期刊
【摘要】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不断发展,地域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地域特色正在逐渐消逝。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形成独一无二的地域视觉传达设计风格。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应该思考如何有机继承与创新发展地域特色,在地域历史文化中汲取新元素,将视觉传达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获取更加多样化的设计思路,既为现代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新生命、提供新思路,又为地域文化的保存与延续提供新
期刊
【摘要】对于“语—图”,是当前学术界一个非常热点的议题内容,同时也是新艺术史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迈克尔·巴克森德尔、诺曼·布列逊和W·J·T·米歇尔等人的相关理论发现,新艺术史的出现及其后续的视觉研究,始终致力在弥合词语同图像之间的裂缝等方面的研究,同时通过有效的学术实践提供了一系列的猜想。对于“语—图”这一对立结构模式,对视觉性和语境化的强调,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重要理论,
期刊
【摘要】文化相对主义本身具有积极性与局限性的双重性质。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的议题,这也是它一直以来饱受争议的地方。它可以是各个民族争取民族平等与民族发展、反对霸权文化的重要武器。同时,由于该理论自身局限性的制約,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下文化相对主义也成为了一些极端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的合理性依据。因此理性分析文化相对主义的积极性与局限性有助于我们对当前全球化发展下,国家层面上的民族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作为多
期刊
【摘要】传统的瑜伽舞蹈教学中,都是将印度舞蹈与瑜伽体式作为教学基础,为确保在中国推动瑜伽舞蹈,促进瑜伽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发展,需要增加瑜伽舞蹈教学的中国特色,确保瑜伽舞蹈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与健身价值。因此,为确保有机的融合瑜伽舞蹈与中国古典舞身韵,需要积极地进行创新,使瑜伽舞蹈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能在中国本土对瑜伽舞蹈进行全面推广,不断强化瑜伽舞蹈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从而奠定瑜伽舞蹈未来发展的
期刊
【摘要】中国画简称“国画”,它与书法同为中国传统艺术。这两种艺术的起源都是从文字和绘画的实用性为发展目的的艺术形式,在创作工具和用笔技法上是相通的。国画与书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相同,都遵循着“以形写神,以形写意”的美学意境。“以书入画”是将书写手法运用于绘画中,可以提升绘画的表现力。“以画入书”是将国画思想带入书法中,使书法更显精神之美。国画和书法都是将真挚情感和美学文化借助于笔墨之中展现出艺术的魅
期刊
【摘要】本文在梳理、描写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基础上,探讨东北方言四音节词的语音结构特点。从语音结构上看,认为语音轻音和儿化是东北方言四音节词语音和谐韵律的重要特征。富含丰富韵律美,让东北方言四音节词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充满活力和乐趣。  【关键词】东北方言;四音节词;韵律;特征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6-0109-02
期刊
【摘要】新形势下,演员的演技就是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效果。戏曲表演不仅属于综合艺术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语言表现的主要手段。使用潜台词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塑造人物,并表达对应的情感建设,达到“字里传情”的境界。对于潜台词来说,“字里传情”属于主要表现形式,也会让人感知到其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在潜台词中将语言和情感有效地结合起来,才可以将完美的剧情呈现到大家面前。因此,本文主要探究潜台词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