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曹衣出水”式佛像由北齐曹仲达创立,是北齐为了颠覆前朝汉制而新创的佛像样式,与外来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依据文献与图像的考察,推定“曹衣出水”应为佛衣刻画特征的描述,而非造像效果的呈现,与印度笈多秣菟罗“湿衣佛像”并无关联,从而纠正了以往学界的固有看法.公元5世纪以来,师子国取代印度成为海路佛像的源点,影响波及我国.该国创立的“僧伽罗”佛像不仅是“曹家样”的原型,其衣纹雕刻技法,也为我国佛画用笔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机 构】
:
苏州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衣出水”式佛像由北齐曹仲达创立,是北齐为了颠覆前朝汉制而新创的佛像样式,与外来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依据文献与图像的考察,推定“曹衣出水”应为佛衣刻画特征的描述,而非造像效果的呈现,与印度笈多秣菟罗“湿衣佛像”并无关联,从而纠正了以往学界的固有看法.公元5世纪以来,师子国取代印度成为海路佛像的源点,影响波及我国.该国创立的“僧伽罗”佛像不仅是“曹家样”的原型,其衣纹雕刻技法,也为我国佛画用笔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南宋宫廷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描述了元宵时节的货郎扮演.该扮演源自北宋汴京城内“杂扮”表演,即通过模仿山东河北村人并与城内叫卖之声融合而成.北宋时期山东酒文化渐染汴京城内贩酒的货郎,在“杂扮”表演中渐留下印记.在南宋战争与移民浪潮下,汴京艺术形式传至临安.“罗酒”承载了移民的故土情结,留存于表演之中.
“凹凸法”源自印度,是以用色和线描为核心,塑造出平面绘画立体效果的技法.在汉唐时期的丝路文明交流中,“凹凸法”进入古代中国.经中国历代画家的继承和发扬,“凹凸法”保留了追寻立体造型的导向,延续了对色彩的重视,不用或弱化轮廓线,更以“没骨法”为名,演化出了“没骨山水”和“没骨花”.
“南宋四大家”“元四家”“明四家”等常识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古代画史的基本框架,但追溯这些常识的渊源,发现其并非出自传统画史著作,而是源自明代收藏类书.此类书籍凭借易读、易辨析、易传播的优势,化解了传统画史“难读、难别择、无感触”的困惑,且在无意间形塑了中国绘画史的基本轮廓.
德国艺术史学家施马索夫以“空间创造”这一概念来描述身体意识在建筑空间中的主导和辐射作用.通过对空间典型化的抽象剥离,他试图找到某种形式意志以把握艺术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施马索夫“空间创造”理论在时间上与德国早期设计史相契合,而其“科学的”艺术史方法延续了德意志思辨传统,最终按照文化史逻辑来论证建筑和设计史的问题.
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四瓣纹是一种具有模式化造型,且蕴意丰富的纹样.四瓣纹的十字形结构蕴含中国古代早期哲学观和宇宙时空观,其造型和意象与太阳、莲荷、云、禽鸟均有关联.
据现传《髹饰录》抄本所记,其作者及注者分别为明代漆工黄成与杨明.该书自日本传回中国后,有关“新安黄平沙”中的“平沙”是黄成的籍贯还是名号曾一度引起相关学者的注意,而有关杨明的姓氏是“杨”还是“扬”的问题近年来也引发不少讨论.通过对不同抄本中所写名字进行对照,梳理出当中的种种疑窦,发现其时工匠所处独特的情境.
动态图像正逐渐成为数字媒介下人际网络信息传播的主要视觉形式,通过归纳总结新媒体的媒介环境下动态图像的媒介传播特性,对其本体性深入研究,分析其能成为社交媒介主流视觉元素的原因.探讨动态图像作为视觉符号,视觉形式在数字媒介中的传播,以及其在信息传递、情感表达、隐喻转义方面的视觉语言功能,及其非线性、个性化、互动化的叙事特征.
梅清因写黄山胜景在中国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黄山图像》,无论图轴,还是册页,皆由“心师造化”,成其“聊当卧游”的意象图式.也因“心师造化”,别构出一个灵奇的“黄山之影”的视界.梅清之所以在其《黄山图像》中,达成如此的审美指向,归根结蒂与其“卧游”与“澄怀”的精神之寓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认知神经学的研究方法,基于情绪心理学与实验美学的感动情绪研究探讨了感动触发在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这些相对客观的研究成果为情感化设计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施建议,也为形式美感视认体验提供了研究路径.
本文基于印度教宇宙图式的研究视野,通过与印度教神庙、高棉塔殿的对比,解读黎明寺普朗塔中的“曼荼罗图示”“须弥山世界”和“神王崇拜观念”,并结合印度教的泰国化演进,阐释黎明寺普朗塔中的印度教文化特点及成因,探讨黎明寺普朗塔与印度教文化的深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