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头县素有“中国羊栖菜之乡”美誉,目前从事养殖户数800余户,出口加工企业15家,内销企业13家,涉业人员4000余人,占全县渔农业劳动力的15%左右。做大做强羊栖菜产业,直接关系渔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此,本文重点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就羊栖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供大于求、增产不增收、市场营销不畅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羊栖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羊栖菜干品出口量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县羊栖菜干品供给量持续高于全国干品出口量(见表1)。随着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雷州半岛的羊栖菜养殖的增多,出口地的单一(主要为日本、韩国),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整个羊栖菜产量供大于求愈发明显。
(二)羊栖菜出口单价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羊栖菜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强,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目前,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出口价格被压到底线,导致出口价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如表2),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养民承受力日益变大。
(三)羊栖菜“丰收”不增收
我县羊栖菜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适应力差。由于生产的趋同性,“扩养-过剩-难卖-减收”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如表3,全县羊栖菜产量逐年突破,但羊栖菜价格不增,甚至下降。
如下表3:2009-2011年全县养民羊栖菜产量、销售净额、每吨售价情况
(四)行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
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民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即使已经成立的几家羊栖菜专业合作社,也均由企业牵头成立,与“养民独立运作式”专业合作社维护养民利益的初衷相悖。同时,与韩国农协将羊栖菜作为商品组合纳入会员组合的作用相比,我县羊栖菜协会在职能发挥上也存在不足。
二、羊栖菜产业发展对策
(一)关于“供大于求”问题的对策
羊栖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反应有1-2年的滞后期,也就是经济调控对羊栖菜价格在一年,甚至两年才有变化。但由于调控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库存增加等问题也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对策一:“权证”管理,合理控制养殖面积。在充分考虑羊栖菜供给量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然风险方面的必要措施,合理配置海域资源,规范海域使用权证的发放与管理,推进持证养殖,完善养殖海域布局。
对策二:融合发展,规范实施“订单养殖”。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养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实现龙头企业与养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养民有计划养殖,克服“无序养殖”现象,促进社会稳定、养民增收。
对策三:拓渠分流,引导养殖多元化。加快海洋藻类产业化开发,推进鼠尾藻、海带、龙须菜等海藻规模养殖,推广紫菜全浮式、鱼贝藻立体养殖等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海参、鲍鱼等名优品种养殖效益,以延伸养殖产业链为重点,促进单一养殖向多样养殖发展,合理布局养殖市场。
(二)关于羊栖菜价格偏低的对策
如表3反映,羊栖菜贱价销售现状不改变,养民增产、增收的希望将难以实现。在具体的市场化运作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策略。
对策一:控制产量。国际上,通过对养殖产品的限产起到保护养殖者利益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如泰国对虾产量从2007年的53万吨限产至2009年的40万吨左右,对虾价格大幅提高,养民获利颇丰。其实,通过对羊栖菜的限产,可以为其他藻类养殖腾出资源,也有助于强化产量与定价的话语权。
对策二:打响品牌。围绕“洞头羊栖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同区域、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认证,完善技术链,延伸产业链,促进渔农民增收致富。
对策三:发展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加大对羊栖菜研发,发展羊栖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认真落实有关财政支农惠农优惠政策,推进羊栖菜治疗“三高”药用项目、羊栖菜饮料及保健品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對策四:强化市场营销。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要引导企业、合作社、养民积极参与羊栖菜节、民俗风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提高羊栖菜的知名度。加大实体营销点和 “羊栖菜专场”网络建设,扩大直营直供渠道。发展农超对接,引导企业、合作社参与省内外农博会和推介会活动,促进国内产销市场的发展。
(三)产业长远发展策略
近年来,羊栖菜已成为带动全县渔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但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促进渔农民增收共富,还需要一些强有力的配套措施。
对策一:着眼产业竞争力,培育“股份化运作的羊栖菜集团”。通过股份量化方式,以“点轴圈”模式,对全县现有羊栖菜企业进行集团化整合,倒逼企业“优胜劣汰”和整合发展,逐步形成以羊栖菜产业开发为中心点的产业链条圆圈化布局,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渔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规模企业,倒逼我县内部企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整合。
对策二:着眼养民利益,规范运作“养民独立运作式”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企业带动型。规范企业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引导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形成具有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羊栖菜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结合北岙、大门、东屏大三角的养殖核心区面积、水质、交通等条件,细分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研发、丰富产品及产业链延伸,满足产业多样化需求。
2.能人牵办和养民联合型。根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的实际,引导养民成立“联盟型”专业合作社,实行“养殖和资金双条线”,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渠道销售。推行优质服务,开放对外引资平台,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到品种开发,科技养殖、产业链延伸等新型养殖产业中,壮大联盟型合作社。
3.单位领办型。依托县供销社或者县农合联,给养殖户提供一个集聚平台,发挥养殖户与供销社原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建立一个以供销社为指导,养殖户集聚的专业合作社,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促进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对策三:着眼市场化运作,搭建养民、合作社与企业集团联系平台。根据国内外羊栖菜的需求来定位发展方向与方式,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模式。由羊栖菜集团企业负责营销网络、目标市场、发展定位等内容,形成“大销售”的网络平台。合作社根据集团反映的市场变化,确定市场需求,实行协议订单养殖,明确养殖质量规格、数量、价格等,把订单下放给养殖户。集团企业子公司对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统一品牌和市场价格,开拓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羊栖菜协会要对市场化效果进行评估,对年度产品的质量规格、数量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比,把握供需关系,避免养民的直接利益损失和客户信用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沈红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风险及其治理 [J].财经理财,2009(5)
[2]林晓滨. 洞头优化渔家乐特色品牌显成效[EB/OL].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报信息,2012(184)
[3]国家质监总局. 温州市统计局. 洞头县羊栖菜企业协会.统计数据
一、羊栖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羊栖菜干品出口量供大于求
近年来,我县羊栖菜干品供给量持续高于全国干品出口量(见表1)。随着北起辽东半岛,南至雷州半岛的羊栖菜养殖的增多,出口地的单一(主要为日本、韩国),国内市场需求不旺,整个羊栖菜产量供大于求愈发明显。
(二)羊栖菜出口单价低于国际同类产品
羊栖菜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价格竞争力不强,对汇率有较强的依赖。目前,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出口价格被压到底线,导致出口价远低于国际同类产品(如表2),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养民承受力日益变大。
(三)羊栖菜“丰收”不增收
我县羊栖菜生产主要以一家一户小生产模式为主,组织化程度低,市场适应力差。由于生产的趋同性,“扩养-过剩-难卖-减收”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如表3,全县羊栖菜产量逐年突破,但羊栖菜价格不增,甚至下降。
如下表3:2009-2011年全县养民羊栖菜产量、销售净额、每吨售价情况
(四)行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
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民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即使已经成立的几家羊栖菜专业合作社,也均由企业牵头成立,与“养民独立运作式”专业合作社维护养民利益的初衷相悖。同时,与韩国农协将羊栖菜作为商品组合纳入会员组合的作用相比,我县羊栖菜协会在职能发挥上也存在不足。
二、羊栖菜产业发展对策
(一)关于“供大于求”问题的对策
羊栖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反应有1-2年的滞后期,也就是经济调控对羊栖菜价格在一年,甚至两年才有变化。但由于调控时的资金周转困难,库存增加等问题也制约了行业健康发展。
对策一:“权证”管理,合理控制养殖面积。在充分考虑羊栖菜供给量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自然风险方面的必要措施,合理配置海域资源,规范海域使用权证的发放与管理,推进持证养殖,完善养殖海域布局。
对策二:融合发展,规范实施“订单养殖”。引导龙头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养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实现龙头企业与养民、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养民有计划养殖,克服“无序养殖”现象,促进社会稳定、养民增收。
对策三:拓渠分流,引导养殖多元化。加快海洋藻类产业化开发,推进鼠尾藻、海带、龙须菜等海藻规模养殖,推广紫菜全浮式、鱼贝藻立体养殖等高效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海参、鲍鱼等名优品种养殖效益,以延伸养殖产业链为重点,促进单一养殖向多样养殖发展,合理布局养殖市场。
(二)关于羊栖菜价格偏低的对策
如表3反映,羊栖菜贱价销售现状不改变,养民增产、增收的希望将难以实现。在具体的市场化运作中,可以综合运用以下几种策略。
对策一:控制产量。国际上,通过对养殖产品的限产起到保护养殖者利益的案例已屡见不鲜。如泰国对虾产量从2007年的53万吨限产至2009年的40万吨左右,对虾价格大幅提高,养民获利颇丰。其实,通过对羊栖菜的限产,可以为其他藻类养殖腾出资源,也有助于强化产量与定价的话语权。
对策二:打响品牌。围绕“洞头羊栖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整合同区域、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牌。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认证,完善技术链,延伸产业链,促进渔农民增收致富。
对策三:发展精深加工。鼓励企业加大对羊栖菜研发,发展羊栖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认真落实有关财政支农惠农优惠政策,推进羊栖菜治疗“三高”药用项目、羊栖菜饮料及保健品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项目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對策四:强化市场营销。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要引导企业、合作社、养民积极参与羊栖菜节、民俗风情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提高羊栖菜的知名度。加大实体营销点和 “羊栖菜专场”网络建设,扩大直营直供渠道。发展农超对接,引导企业、合作社参与省内外农博会和推介会活动,促进国内产销市场的发展。
(三)产业长远发展策略
近年来,羊栖菜已成为带动全县渔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但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促进渔农民增收共富,还需要一些强有力的配套措施。
对策一:着眼产业竞争力,培育“股份化运作的羊栖菜集团”。通过股份量化方式,以“点轴圈”模式,对全县现有羊栖菜企业进行集团化整合,倒逼企业“优胜劣汰”和整合发展,逐步形成以羊栖菜产业开发为中心点的产业链条圆圈化布局,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渔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引进规模企业,倒逼我县内部企业转型发展,引导企业整合。
对策二:着眼养民利益,规范运作“养民独立运作式”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种:
1.企业带动型。规范企业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引导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形成具有特色鲜明,功能健全的“羊栖菜专业合作社”。在此基础上,结合北岙、大门、东屏大三角的养殖核心区面积、水质、交通等条件,细分市场需求,扩大市场研发、丰富产品及产业链延伸,满足产业多样化需求。
2.能人牵办和养民联合型。根据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的实际,引导养民成立“联盟型”专业合作社,实行“养殖和资金双条线”,统一养殖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渠道销售。推行优质服务,开放对外引资平台,积极引导资金投入到品种开发,科技养殖、产业链延伸等新型养殖产业中,壮大联盟型合作社。
3.单位领办型。依托县供销社或者县农合联,给养殖户提供一个集聚平台,发挥养殖户与供销社原有的相互信任的关系,建立一个以供销社为指导,养殖户集聚的专业合作社,以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促进市场的开发与营销。
对策三:着眼市场化运作,搭建养民、合作社与企业集团联系平台。根据国内外羊栖菜的需求来定位发展方向与方式,建立“产-供-销”一体化模式。由羊栖菜集团企业负责营销网络、目标市场、发展定位等内容,形成“大销售”的网络平台。合作社根据集团反映的市场变化,确定市场需求,实行协议订单养殖,明确养殖质量规格、数量、价格等,把订单下放给养殖户。集团企业子公司对产品进行精细化加工,统一品牌和市场价格,开拓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羊栖菜协会要对市场化效果进行评估,对年度产品的质量规格、数量与市场需求进行对比,把握供需关系,避免养民的直接利益损失和客户信用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沈红秀.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风险及其治理 [J].财经理财,2009(5)
[2]林晓滨. 洞头优化渔家乐特色品牌显成效[EB/OL]. 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专报信息,2012(184)
[3]国家质监总局. 温州市统计局. 洞头县羊栖菜企业协会.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