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问题——本刊编辑部公开讨论会的发言摘要

来源 :社会科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编辑部最近约集成都地区部分经济理论工作者和经济部门的工作同志,座谈讨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自负盈亏的问题。现以发言的先后为序,将一些同志的意见摘要整理发表,以供研究和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研究探讨了双边关系对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影响,而鲜有学者考察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发生.近年来,逆全球化动向不断加剧带来贸易保护主义层出不穷,为世界经济复苏与中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外交理念,切实增进与贸易伙伴国的政治互信并不断扩大务实合作,良好的双边关系为双边贸易发展巩固提质.对于双边关系改善能否抑制贸易伙伴国对中国发起贸易保护这一问题,作者基于国家间双边关系这一制度视角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是改善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高质量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仅能使参与国从经济上受益,也对其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合作产生的政治效应是国际政治经济学关注的理论问题.作者基于东南亚8个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来自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其他经济社会因素如何影响东道国民众对中国的正面感知.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道国民众关于中国在当地产生积极影响的感知受到中国在东道国FDI数量的非单调影响,只有FDI的数量保持在恰当范围内才能使东道国民众关于中国影响力的正面感知处于较高
中国外交具有比较明显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情感色彩,中国与他国的双边关系常常呈现较大起伏,并伴随有显著的情感或情绪性变化,这种现象难以用现有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去理解和解释.作者借鉴中国人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经验智慧,结合理性主义和文化心理学两种范式,提出了分析中国对外关系与行为的义利逻辑.中国的对外关系与行为通常是在追求带有情感色彩的长期关系互惠(义)与短期明确利益或理性国家利益(利)之间相平衡的结果.这种平衡的关键在于义利冲突的程度,如是否损害主权、安全等核心国家利益以及持续损害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其他重要利益.对
随着人类社会与网络空间高度相连以及大国竞争加剧,网络空间战略稳定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意义日益凸显.然而,当前网络空间处在介于稳定与不稳定之间的脆弱稳定状态,即网络空间总体和平,但各种网络攻击不断,缺乏相应的全球治理机制,导致安全问题泛化.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网络空间广泛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公共产品短缺为大国采取机会主义的做法操弄网络空间公共产品提供了便利.这些做法包括利用公共产品私物化、采取零和博弈思维和进攻性网络战略作为推行其自由民主战略的工具、强制或胁迫他国的工具以及歧视和排他性的工具,最终将导致网
一国的资本充裕度对该国在国际投资体制中的立场起到决定性作用.当前中国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的规模较大,但国际投资体制建设相对滞后.为完善国际投资体制建设,需要估计中国的资本充裕度、理解资本充裕度影响对外政策的逻辑.根据不同国家在国际投资体制中的定位,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资本匮乏国、资本增加国、资本充裕国和资本减损国.通常来说,资本匮乏国常处于非自愿开放的状态,资本增加国倾向于扩大本国的开放,资本充裕国的主要诉求是对等开放,资本减损国则再次降低本国开放度.作者通过国别案例验证了这一观点:拉美国家资本匮乏
期刊
国家形象是一国综合实力在全球场域下的整体呈现.在中美战略竞争的宏观叙事结构下,"一带一路"如何影响中国国家形象、能否改善相关国家对中国的认知和对中国的叙事框定是有待回答的问题.作者基于2005—2020年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民意调查"数据,采用多期倍分法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显著正相关.具体而言,"一带一路"的经济社会发展效应、赫希曼效应与贸易、投资、双边政治关系、伙伴关系的中介效应均会显著提升一国对中国的正面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全年定价:576元邮发代号82-8711979年创刊,本刊是国际关系类期刊,坚持"理论性、战略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办刊理念,注重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的结合,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结合,注重选题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紧扣时代热点和学科前沿问题,追求国际问题研究的中国视角、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期刊
2021年4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室、《世界经济与政治》编辑部和《国际政治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前沿青年论坛"在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大国竞争的历史、理论与实证"为主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和复旦大学等机构的20余位青年学者和知名专家与会讨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