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有多远就走多远,对于摄影人而言,北极早已不是处女地,在看过那么多美丽的北极风光作品后,一本关于北极人文的摄影书《北纬66度》,却又可以让我们视北极为处女地。看过王建男的北极经历,也许会有一些收获:第一,了解了与世界发展同步的北极人文圈;第二,有了一种冲动——现在就走,去北极!
王建男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学过版画,当过搬运工、农民、中学教师,摄影记者、报社总编、加拿大华人电视台董事长,在加拿大的工作经历,为他进入北极创造了机会。
前半生的北极印象,除了冰山与北极熊、雪屋与爱斯基摩犬……剩下的,就是远在另一个世界的遥不可及。
没想到,55岁那年,我和妻子却因为网络上一个关于北极自驾的帖子,而生发了走进北极的念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9年、18次、8个国家、120个聚落……
是什么导致我们对北极如此痴迷,如此流连忘返?
是生命,是北极圈内的绚丽多姿的生命。这些生命,令人敬畏,务须仰视——
四千多年前,最后一批跨过白令海峡的亚裔族群,被迫退进风雪交加的北极圈内。吃生肉、穿兽皮、住雪屋……为了捍卫尊严,这个曾被蔑称为“爱斯基摩”(吃生肉的人)的族群为自己取了响亮的名字:因纽特(真正的人)!
20世纪前,来自欧洲的航海探险家在数百年间前赴后继地闯进北极,希望亲手敲开北极的神秘之门。
100多年前,当十万历尽艰辛的淘金人多数一无所获、无功而返时,却有上万人选择了扎根北极,因为那白色的冰雪上早已刻下了他们金色的梦想。
而我,在仰视与深思的同时,当然还会平添一份责任: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因为,北极是地球人的北极。
于是,我没有停留在人们喜闻乐见的风光摄影上,而是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生命,对准了以北极人类为代表的北极生命组合,对准了以北极原住民部落为代表的北极灿烂文明。
“无知无畏”上路 地地道道“穷游”
对于我这个半辈子埋头工作、连国内的长途自驾游都没尝试过的土老帽而言,环北极,谈何容易!
感谢互联网,给了我信心和资源:恶补北极常识、查询旅行资讯、搭讪当地名流、搜索便宜旅馆以及飞机、火车、大巴、轮船的网上购票……从来不知租车为何物,却也学会了在网上去租2000公里外的车。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我的“环北极”。
当然,如此“给力”的互联网,也常常让我“闹心”:发往目的地的求助邮件,回复率极低。某些非英语国家,邮箱便是“黑洞”,邮件十去九不归。因此,20天的出行计划,往往苦苦折腾半年也没有结果,不得不在茫然中“无知无畏”地匆匆上路。讲着蹩脚英语,吃着电锅煮面,乘着长途大巴,住着民居雪驿……这就是我们的北极“穷游”写照。
戴棒球帽的酋长 零上29摄氏度的高温
我们的第一次北极之行只有短短的一周,却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七天:
——我们飞越北极圈,踏上北冰洋,见到了冰核丘。
——我们进入了北极土著因纽特人的部落,受到了酋长的接待,生食了冰凉的鲸肉。
……
初战告捷,大喜过望,但旅行中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却始终挥之不去:
——北纬69度以上的图克,气温曾高达29摄氏度!
——因纽特酋长头戴棒球帽、身穿格子衬衫!
——北冰洋边的现代化学校,大型连锁超市、餐厅、酒吧、台球室……
这一切与我心中那早已定格的北极老照片相去甚远,但这一切毕竟发生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北极。
大众交通 小型相机
图克之行发生的实际费用,成为我们未来预算的参考基数。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评估了自己体力和财力的可承受度,把一切可控因素都限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为了减少开支,我们把大众交通工具确定为出行的主要载体;
——为了适应高寒地区步行跋涉的需要,放弃专业级的大画幅相机和相关配置,只使用准专业级的小型相机,并力求“一机走天下”。在北极的严寒中,我那套佳能EOS 5D Mark II 28-300mm 1:3.5-5.6的组合基本没遇到太大的麻烦——这要感谢我几十年冰城哈尔滨的摄影经验,当然,藏在羽绒服内的3块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记录人文现状的摄影家,不是探险家。因此,我们的行动目的地以原住民聚落为主,只在安全、必须的前提下延伸至周边的无人区——只探秘不探险。
7天的图克之行,成了此后N次“环北极人文生态摄影考察”的破冰之旅。此行的终点北冰洋,也成为我们向环北极纵深出发的新起点。
两个不安分的老家伙就这样冲动而又谨慎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北极的茫茫雪原上,间或可见一种人形堆石,那原本是因纽特人指向回家之路的标记,此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寄托了思念与崇拜的图腾。
尽管我无法得知因纽特人在人形堆石前的心灵感应,但我知道,回家的路是人间正道,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千千万,唯有坚忍、自尊、挑战自我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心路向导!
北极,我的图腾。
北极人文区内有400万居民和近千个大大小小的村落,这个由北极理事会《北极人类发展报告》(AHDR)绘制的北极人文区地图是我行动的目标。我们计划用10年乃至20年的时间走遍那里的重要人居点。
王建男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学过版画,当过搬运工、农民、中学教师,摄影记者、报社总编、加拿大华人电视台董事长,在加拿大的工作经历,为他进入北极创造了机会。
前半生的北极印象,除了冰山与北极熊、雪屋与爱斯基摩犬……剩下的,就是远在另一个世界的遥不可及。
没想到,55岁那年,我和妻子却因为网络上一个关于北极自驾的帖子,而生发了走进北极的念头,并且一发不可收拾——9年、18次、8个国家、120个聚落……
是什么导致我们对北极如此痴迷,如此流连忘返?
是生命,是北极圈内的绚丽多姿的生命。这些生命,令人敬畏,务须仰视——
四千多年前,最后一批跨过白令海峡的亚裔族群,被迫退进风雪交加的北极圈内。吃生肉、穿兽皮、住雪屋……为了捍卫尊严,这个曾被蔑称为“爱斯基摩”(吃生肉的人)的族群为自己取了响亮的名字:因纽特(真正的人)!
20世纪前,来自欧洲的航海探险家在数百年间前赴后继地闯进北极,希望亲手敲开北极的神秘之门。
100多年前,当十万历尽艰辛的淘金人多数一无所获、无功而返时,却有上万人选择了扎根北极,因为那白色的冰雪上早已刻下了他们金色的梦想。
而我,在仰视与深思的同时,当然还会平添一份责任:记录下来,传播出去——因为,北极是地球人的北极。
于是,我没有停留在人们喜闻乐见的风光摄影上,而是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生命,对准了以北极人类为代表的北极生命组合,对准了以北极原住民部落为代表的北极灿烂文明。
“无知无畏”上路 地地道道“穷游”
对于我这个半辈子埋头工作、连国内的长途自驾游都没尝试过的土老帽而言,环北极,谈何容易!
感谢互联网,给了我信心和资源:恶补北极常识、查询旅行资讯、搭讪当地名流、搜索便宜旅馆以及飞机、火车、大巴、轮船的网上购票……从来不知租车为何物,却也学会了在网上去租2000公里外的车。可以说,没有互联网,就没有我的“环北极”。
当然,如此“给力”的互联网,也常常让我“闹心”:发往目的地的求助邮件,回复率极低。某些非英语国家,邮箱便是“黑洞”,邮件十去九不归。因此,20天的出行计划,往往苦苦折腾半年也没有结果,不得不在茫然中“无知无畏”地匆匆上路。讲着蹩脚英语,吃着电锅煮面,乘着长途大巴,住着民居雪驿……这就是我们的北极“穷游”写照。
戴棒球帽的酋长 零上29摄氏度的高温
我们的第一次北极之行只有短短的一周,却是令人激动不已的七天:
——我们飞越北极圈,踏上北冰洋,见到了冰核丘。
——我们进入了北极土著因纽特人的部落,受到了酋长的接待,生食了冰凉的鲸肉。
……
初战告捷,大喜过望,但旅行中令人瞠目结舌的画面却始终挥之不去:
——北纬69度以上的图克,气温曾高达29摄氏度!
——因纽特酋长头戴棒球帽、身穿格子衬衫!
——北冰洋边的现代化学校,大型连锁超市、餐厅、酒吧、台球室……
这一切与我心中那早已定格的北极老照片相去甚远,但这一切毕竟发生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北极。
大众交通 小型相机
图克之行发生的实际费用,成为我们未来预算的参考基数。在此基础上,我们充分评估了自己体力和财力的可承受度,把一切可控因素都限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为了减少开支,我们把大众交通工具确定为出行的主要载体;
——为了适应高寒地区步行跋涉的需要,放弃专业级的大画幅相机和相关配置,只使用准专业级的小型相机,并力求“一机走天下”。在北极的严寒中,我那套佳能EOS 5D Mark II 28-300mm 1:3.5-5.6的组合基本没遇到太大的麻烦——这要感谢我几十年冰城哈尔滨的摄影经验,当然,藏在羽绒服内的3块备用电池是必不可少的。
——我是记录人文现状的摄影家,不是探险家。因此,我们的行动目的地以原住民聚落为主,只在安全、必须的前提下延伸至周边的无人区——只探秘不探险。
7天的图克之行,成了此后N次“环北极人文生态摄影考察”的破冰之旅。此行的终点北冰洋,也成为我们向环北极纵深出发的新起点。
两个不安分的老家伙就这样冲动而又谨慎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在北极的茫茫雪原上,间或可见一种人形堆石,那原本是因纽特人指向回家之路的标记,此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寄托了思念与崇拜的图腾。
尽管我无法得知因纽特人在人形堆石前的心灵感应,但我知道,回家的路是人间正道,走在这条路上的人千千万,唯有坚忍、自尊、挑战自我的人,才是当之无愧的心路向导!
北极,我的图腾。
北极人文区内有400万居民和近千个大大小小的村落,这个由北极理事会《北极人类发展报告》(AHDR)绘制的北极人文区地图是我行动的目标。我们计划用10年乃至20年的时间走遍那里的重要人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