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流作为集运输、储存、装卸、货运、数据等为一体的复合型行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后勤保障。但就目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出现了一些认知上的偏差,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很多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要。基于此,本文围绕当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指出了在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及具体策略,以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引言:
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革新转型,同时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给物流行业帶来的冲击,暴露出很多物流企业运营能力不足的短板,物流创新型实践人才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随之突显了出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高职院校必须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到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并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更直观且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
一、校企合作在物流管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领导,企业处于被动状态
当前,为了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期提升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如在有些规划中指出,为学生提供岗位和薪资的企业将获得适当的税收优惠,但是,对于优惠的具体范围及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在缺少经济支撑的前提下,企业和学校很难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1]。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该专业在进行为培养人才而制定的项目和课程的研发、制作、创新等环节时,并没有得到企业专业人员的主动参与,只是由教师进行单向的研发和创造,背离了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
(二)缺乏鼓励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站在高校教师的立场上来看,教师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难以抽出时间去物流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去企业实习单纯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要求或者只是为了获得学分,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精神。因此在实习期间,学生往往会对工作内容应付了事,甚至出现周期性的被动罢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专业人员认为,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在实习中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内容,因此很少给学生独立实习的机会,只是让学生以学员的身份在旁观看,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失去意义。
(三)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有些校企合作的教学内容只重视以工作为核心,代表了一条高性价比的生产线,可以培养出更多高效率的员工。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只重视传授技术知识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高质量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在实习中只获得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等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将给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2]。
二、校企共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策略
为了研究校企校企共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建设策略,对云南省开办物流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以及昆明亚神物流、京东云南分公司、健之佳、一心堂、嘉华食品、齐发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只有61.35%的物流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且最主要的合作方向只在于学生的顶岗实习与行业认知实习;而90.44%的企业认为学生应该在校期间进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也有48.61%的企业认为实训课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因此,拓展更多的校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具备充分的必要性。
(一)打造完善的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该平台将教育培训、社会学习、产品制造、技能调查、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贸易与物流产业提供有效而又全面的服务,帮助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实现积极转型,从而达到物流行业的领先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并以学习、竞争、服务、评价、探索这五个部分为基础,打造一流的物流学习平台,将学生实习与产业服务进行深入结合。建成后的实训基地能够为技能型人才培训与专业评估服务提供重要帮助,使之成为全省物流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训平台的互动性
以企业管理,市场工作为指导原则,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良好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基础结构,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并积极落实。企业管理集中体现在贯彻现代企业的思想与观念,营造以企业为本的专业氛围,使实训内容与企业相关,实训方式与流程以企业为本。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训成本预算,加强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设施的严格管理,确认教学资源是否符合教学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以保证实训教学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三)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从实际出发,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方案,并由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并落实据具体计划。通过企业团队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制作出相关学习材料和视频素材,完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从而打造优质的课程网站。在市场分析、专业制作、资源收集、处理以及加工过程中,由专业课程评估人员通过验证系统,最终将资源汇总到数据库中,以此来实现信息的专业化与系统化。此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努力使课程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不仅要传授学生系统的专业课知识,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去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3]。
结论:
构建物流类校企实践教学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云南高职院校和企业建立高效互助的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的协作,能够提升高校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必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的实践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发挥,培养学生成为行业与社会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峰.现代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储运,2021(01):108-110.
[2]唐鹰尼.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航务周刊,2021(40):68-69.
[3]兰琦,范静,冯韵.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1):65.
关键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引言:
在我国逐步实行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物流行业的革新转型,同时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给物流行业帶来的冲击,暴露出很多物流企业运营能力不足的短板,物流创新型实践人才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随之突显了出来。要想改变这种局面,高职院校必须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到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并对企业的发展需求有更直观且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提升。
一、校企合作在物流管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领导,企业处于被动状态
当前,为了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国家相继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期提升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如在有些规划中指出,为学生提供岗位和薪资的企业将获得适当的税收优惠,但是,对于优惠的具体范围及要求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相关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在缺少经济支撑的前提下,企业和学校很难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1]。从学校的角度来看,该专业在进行为培养人才而制定的项目和课程的研发、制作、创新等环节时,并没有得到企业专业人员的主动参与,只是由教师进行单向的研发和创造,背离了校企合作的教学理念。
(二)缺乏鼓励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站在高校教师的立场上来看,教师承担着艰巨的教学任务,难以抽出时间去物流企业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去企业实习单纯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要求或者只是为了获得学分,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和实践精神。因此在实习期间,学生往往会对工作内容应付了事,甚至出现周期性的被动罢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专业人员认为,有些学生根本不具备完善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在实习中也不能独立完成工作内容,因此很少给学生独立实习的机会,只是让学生以学员的身份在旁观看,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失去意义。
(三)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有些校企合作的教学内容只重视以工作为核心,代表了一条高性价比的生产线,可以培养出更多高效率的员工。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种只重视传授技术知识的人才培养定位,缺乏高质量的针对性训练,使学生在实习中只获得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等方面会存在很多不足,将给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消极影响[2]。
二、校企共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策略
为了研究校企校企共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建设策略,对云南省开办物流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以及昆明亚神物流、京东云南分公司、健之佳、一心堂、嘉华食品、齐发物流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结果显示,只有61.35%的物流专业开展了校企合作,并且最主要的合作方向只在于学生的顶岗实习与行业认知实习;而90.44%的企业认为学生应该在校期间进行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也有48.61%的企业认为实训课更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力。因此,拓展更多的校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具备充分的必要性。
(一)打造完善的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
该平台将教育培训、社会学习、产品制造、技能调查、技术研发等方面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为贸易与物流产业提供有效而又全面的服务,帮助现代物流实训平台实现积极转型,从而达到物流行业的领先水平。同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并以学习、竞争、服务、评价、探索这五个部分为基础,打造一流的物流学习平台,将学生实习与产业服务进行深入结合。建成后的实训基地能够为技能型人才培训与专业评估服务提供重要帮助,使之成为全省物流人才的培训基地。
(二)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实训平台的互动性
以企业管理,市场工作为指导原则,形成校内外实训基地良好的工作机制,不断强化基础结构,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及时的更新与完善,建立质量监督体系并积极落实。企业管理集中体现在贯彻现代企业的思想与观念,营造以企业为本的专业氛围,使实训内容与企业相关,实训方式与流程以企业为本。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实训成本预算,加强对教学工作和教学设施的严格管理,确认教学资源是否符合教学发展和学生的需要,以保证实训教学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
(三)合理开发教学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从实际出发,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方案,并由高校与企业共同设计并落实据具体计划。通过企业团队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制作出相关学习材料和视频素材,完善专业资源库的建设工作,从而打造优质的课程网站。在市场分析、专业制作、资源收集、处理以及加工过程中,由专业课程评估人员通过验证系统,最终将资源汇总到数据库中,以此来实现信息的专业化与系统化。此外,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努力使课程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不仅要传授学生系统的专业课知识,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机会去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检验,使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弥补不足,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技能[3]。
结论:
构建物流类校企实践教学平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助于云南高职院校和企业建立高效互助的合作关系。通过与企业的协作,能够提升高校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质量,培育出更多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在教学改革进程中必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的实践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挖掘与发挥,培养学生成为行业与社会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峰.现代物流管理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储运,2021(01):108-110.
[2]唐鹰尼.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航务周刊,2021(40):68-69.
[3]兰琦,范静,冯韵.校企合作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