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危机源于模式创新

来源 :中国经济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263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晓朴: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后
  
  美国的此次金融危机与其说是次贷危机,还不如说是由于风险管理不适应新形势而引发的“发起-分销”模式危机。
  过去10多年间,美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业务运营模式发生了巨大转型,由过去的“购买-持有”转变为“发起-分销”模式。“发起-分销”模式的特征概括而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不同于传统上发起贷款并持有到期的经营模式,银行不再将全部贷款持有到期,而是将全部或部分贷款转移出资产负债表。
  二是资产证券化是“发起-分销”模式的关键支柱和最普遍方式。通过放贷-贷款的出售和包装-证券化产品销售这样一个资产证券化流程,美国的商业银行在6-9个月内就可以实现贷款销售,为发放新贷款提供资金来源。
  三是从利润来源上,在该模式下,商业银行大量收入来自于贷款服务费,预支利息,托管交易费,提前还贷罚款等贷款服务收入和手续费收入。从利润结构上看,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上升,利息收入相对下降。
  四是近年来,业界关于风险量化、市场化、交易化的认同和乐观认识是“发起-分销”模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风险管理上,“发起-分销”模式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途径,因为它可以实现风险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之间以及不同机构间的交易、转让、分散和配置。
  总体而言,这种全新的业务模式在理论上和不少实践中被认为可以扩充银行的收入来源,为银行节约宝贵的资本,甚至可以帮助银行分散风险。这种新模式还一度受到广大中小银行的追捧,因为它使得银行既能扩张贷款业务,又不会违反监管机构对银行信贷的风险敞口、资本要求等风险控制规定,可以使得小银行可以和大银行“公平”进行竞争。
  然而,美国次贷危机充分暴露了新模式在激励、透明度、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内在缺陷,而业界漠视新模式带来的挑战更放大并实现了新模式的危害。在一定意义上,美国的此次金融危机与其说是次贷危机,还不如说是由于风险管理不适应新形势而引发的“发起-分销”模式危机。
  首先,“发起-分销”模式拉远了借款人和违约风险最终承担者之间的距离,导致信用风险交易的发起者和始作俑者-银行机构,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这表现为:银行放松信贷标准,不再进行严格的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
  其次,“发起-分销”模式下,市场参与者众多、风险交易链条拉长、风险持有期限缩短、委托代理关系复杂等特征,导致了发起方、组织方、管理方、担保方、分销方、信用评级机构、投资者等严重的风险漠视和激励失当(incentive mis alignment)问题。例如,按揭经纪人不再有动力去对次贷借款人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而是忙于多放贷,按笔数和规模收取更多的佣金。
  再次,“发起-分销”模式下不充分的信息披露和复杂的产品设计,严重地恶化了金融市场上原本就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巴菲特曾经提供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如果阅读住宅抵押贷款证券的招募书就会发现,那些由数以千计的抵押资产构成的证券,被细分成30或更多小块。而每个次级抵押贷款(CDO),又是从住宅抵押贷款证券中挑出较差资产,将50块或更多不同的较差资产打包在一起。
  也就是说,如果想了解一个CDO产品,需要读50乘以300页的资料。如果购买的是由50个CDO产品构成的资产包,就需要读50乘以50乘以300页的资料,也即通过读75万页纸,去了解一个证券资产——即使巴菲特也承认,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从没有人真的了解自己在买什么。
  可以预言,美国的金融危机即使当下不发生在次贷领域,也会在将来发生在信用卡、信用衍生品或其他领域。次贷危机已经并将引发业界对“发起-分销”模式的重大调整和反思,包括如何客观评估该模式的利弊,如何限制其中的道德风险,如何调整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回报关系,如何对资产证券化实行更为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等。
其他文献
凭借它所能接触到的资源,高盛很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中的受益者。    在美国金融危机之中,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风头最健!这不仅因为高盛是五大投行中资产质量最好、实力最强的一家,还因为高盛在金融危机中获得了空前的权力和好处。  众所周知,此次金融危机的“救火队长”汉克保尔森就来自于高盛公司。在拯救美国陷于危机的过程中,保尔森任命了多名他在高盛任CEO时的同事。据《华尔街日报》所开列的一张名单,被保尔森选
期刊
中国央行还将继续减息。但是,在当前负利率水平下的持续减息无度,必将导致中国今后上演另一场金融危机。    当我们回顾这一轮来自美国的金融海啸时,相信现在很多人都能指出,是美国过去7年来保持了太长时间的低息环境,以至于酿致今天已经无可挽回的“败局”。也有很多人因此感叹,如果美国更早、更大幅度的加息,也许就不至于如此了。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美国央行事实上在2004年就开始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在20
期刊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日本虽然是重灾区,但因为有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日本仍能在这场危机中保住元气。    当前,世界各国政府和普通民众最担心的是这场金融海啸将对本国实体经济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  金融是经济的血液,搞活金融,使血液在经济体中顺畅循环,经济就会充满活力。然而,如果把血液引导到经济体外去循环,就会形成一个不可控制的虚拟世界,结果就出了目前的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使世人清楚地看到,所谓的虚拟
期刊
早在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初期,美国信用卡危机就已初露端倪。据统计,目前美国信用卡未偿余额高达2.57万亿美元。    就在全球关注如何化解信贷危机之际,即将到来的另一波金融危机是——高达9500亿美元的信用卡坏账将冲击信用卡主要营运商。由于应收账款也被证券化了,所以,不排除信用卡业务的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经济带来影响。    信用卡危机愈演愈烈    信用卡作为消费信用的重要载体,迎合
期刊
在日本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已经能够明显地嗅出金融危机的味道了。    近来,有日本的电视台在报道金融危机的消息时采访普通民众,有人感叹:“金融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这话说得相当实在。    股价暴跌    最近一个时期,日本的旅游地叫苦不迭。大分县别府温泉一直致力于吸引海外游客,但近期由于日元汇率飙升,原本预约的游客纷纷取消了行程。业界人士越来越对日元升值和股市暴跌造成双重打击感到忧心忡忡。别府市的龟
期刊
高房价是不可持续的,也不可能利用外力来维持下去。在这种情况下,给楼市一次自然的调整机会,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10月30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前央行副行长吴晓灵在第四届“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表示,房价回归理性是启动正常消费的基础,房产商一步降价到位是明智的选择,并建议房地产商要理性地对待房地产调控的效果。吴晓灵指出,正是因为房价太高,所以销售情况不好,造成了空置面积的增加。她同时认为,房价
期刊
产权确定了,政府从属于公民的私有财产中索取一部分,这才能叫做“赋税”。    “交税就是买政府的服务”    《中国经济评论》:茅老,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税收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还是要从老问题开始,什么是税?  茅于轼:要说什么是税,应该问一句:交税为什么?我认为,交税就是买政府服务的。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减税。税额高与不高,还不是问题所在,关键的问题是税负的高低必须和政府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联系起来,
期刊
为了发展土地公司,必须制定《土地公司法》,将土地入股的公司与《公司法》中的公司区分开来。土地公司的股东随时拥有退出公司的权利;公司破产,首先保障农民不会失地,农民享有优先赎回土地的权利;土地公司的股东可以超过50人。    从长期来看,一定程度的渐进的土地整合及规模化经营符合农业现代化的潮流。“无地即反”是由于没有社会保障,目前的土地资本化改革必须与户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相配合,这样就有效避免
期刊
高盛等机构预测,下一个蔓延全球的大危机将发生在大宗原材料商品方面,粮食就在其中。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似乎将2007年曾一度占据媒体焦点的粮食安全问题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正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等机构预测的,下一个蔓延全球的大危机将发生在大宗原材料商品方面,粮食就在其中。  中国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个饥荒频发的国家。从公元前108年到公元1911年的2019年中
期刊
我们是不是该问问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我们的真理是什么?我们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挖空中国,喂肥世界”?    市场化依赖过于严重    30年中,中国经济增长年均达到了9.8%,这样的增长率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曾经有两个国家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一个是德国,一个是日本。但是它们的经济高速增长都只保持了20年,也就是“二战”后从50年代到7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