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的日子里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zh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夏初,对外友协一行10人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工作。这是我会在“文革”后积极参与国际多边文化交流的重要实践, 也是我们这些民间外交工作者认识外部世界的难忘经历。前后3个月, 所见所闻、所思所悟,见证了中加人民初始交往的真实情景, 在庆祝中加建交40年的今天回眸这段过去, 温馨而美丽。
  
  多族裔的组合,多色彩的和谐
  
  国际园艺博览会(园博会)和世界博览会(世博会)都是国际展览局统管的并行不悖的国际文化交流盛会。 1980年蒙特利尔园艺博览会由加拿大联邦政府和蒙特利尔市联合举办, 主体活动是室外展示花卉园艺精品, 室内展出那个年代世界最新的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 展期3个月(6月至8月), 地点在1967年加拿大举办的主题为“人与世界”世博会原址——蒙市圣·劳伦斯河的艾莱娜岛上。因为这次世博会大获成功,“人与世界”的名声大振,成了金字招牌,一直沿用在后来连续举办的几次文化节上,这次也不例外,“人与世界”成了园博会的代名词,蒙特利尔的圣·劳伦斯河上再次欢声笑语。圣·劳伦斯河是加拿大第二大河,全长3057公里,从西往东流经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入大西洋。沿河流域是富饶的农业区,河心岛很多,郁郁葱葱,光风旖旎,多为旅游景点。6、7、8月是这里最美好的季节,刚刚告别连续5个月冰天雪地漫漫长冬的加拿大人,迫不及待地走进铺满新绿的原野、拥抱大自然。拥有28个馆的“人与世界”里,人头攒动,人群川流不息。不同的肤色,金丝银发,青丝黑发,雪白、粉红、淡绿、浅黄的服装,游动在草地上,树荫下,繁花间,清溪旁,组成了人与自然的多彩的和谐。人们小心翼翼地观赏充满匠心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热烈有序地等待进入自己首选的展馆,对受到的每一个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服务报以热情的回应,还特别珍惜收集文字或图片说明。一个多族裔的社会,一个礼貌乐天的人民,这是加拿大给我的第一个印象。
  中国馆展出的是代表中国古文明的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墓中出土的兵马俑, 同时还有象牙微雕大师曲儒和风筝艺术家费宝林的表演艺术。东道主告诉我们, 中国馆无疑是这届园博会的佼佼者。因为中加建交仅仅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来参展,在加拿大民众的眼里,中国还是一块充满神秘的地方。兵马俑本身这一重大的考古新发现此前从未在国外与公众见面, 但在国际上的轰动效应早就见诸报端。两尊等身将士俑飞越太平洋而来, 观众要一睹芳容的急切期待可以想见, 但他们对中国馆的兴趣——展馆入口处的装饰,中国馆迎接参观者的方式,馆内负责讲解的加拿大小姐穿的中国旗袍,乃至中国人是否也一日进三餐的好奇心,却出乎我们始料。每天,开馆前就有长长的队伍等待开门,参观者认真仔细的态度, 各类问题之多, 常常令讲解员招架不住。下午,过了入场时间还有不少人赶来排队,我们不得不延长开馆时间。加总督爱德华·施瑞尔和蒙市市长让·德拉波亲自光临,在将士俑面前久久停留。艺术大师的表演更令观者倾倒,人们看着米粒大的象牙上刻有诗画,都迷惑不解地惊叹是否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左右着曲儒大师的指头。每当蝴蝶或娇燕造型的风筝在清风蓝天下放飞成功,总有人要费宝林大师手提他的作品与他们合影。截至闭馆的那天,观众累计达342200人次, 名列榜首。
  我作为馆长助理,整天翻译信件、接待来访,应约回答参观者一些问题(担任解说的加国青年只接受了短暂的培训,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和观者深谈),有很多机会结识加国朋友和来自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参展者和游客。此时我获得的一个重要的感受是,世界各国人民都是善良的,一些人对社会主义中国抱有偏见也是出于对这部分地球的不了解。馆长太忙,不能频繁出席招待会或晚会,常常指派我去。我得以用法语直接交流,拉近了与谈话者的距离,好多次, 一些友善的陌生人要我谈谈自己的国家,谈谈对加拿大和加拿大人的印象。我即兴发言,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人生活的改善及他们的日常活动。从掌声看得出,听者很满意,老太太们还来和我拥抱、亲吻。能为我的祖国做一些有益的事,我感到一种自信和自豪。能结识这些可爱的人,又感到庆幸。我对自己说:这里有我的舞台。
  
  中国馆——蒙特利尔加中友协的真爱
  
  很显然,10个人的班子是远远不能应付展馆的正常运行的。事实上,一只强有力的手在支持我们,这就是蒙特利尔加中友协。应该说,加中友协是中国馆真正的组织者,在我们抵蒙市前,为保证各项筹备活动顺利进行,它已和蒙市市府、“人与世界”总协调中心打了不少交道,包括经费的安排。开馆后,协会派两名年轻会员参与工作,一名来自法语区,叫柯流小姐,另一名小伙子来自英语区,叫斯坦利,他俩都会说中国话,分工与总协调中心的联系,为中国馆做宣传,如去当地电台、电视台介绍中国文化,组织媒体介绍中国馆。华裔女士古凤英掌管的电台和广播中心也出了大力,两位艺术大师接受了采访并作了电视表演。曲儒大师其后还应邀在全加好几个城市做客讲艺并表演。
   还有很多为中国馆的成功运行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李光华教授和他的夫人是典型代表。我和李教授夫妇相识于1979年蒙市加中友协团访华的时候,那时我是他们的全程翻译之一。代表团由教授、医生、律师、大学生等20多人组成,有人操英语,有人操法语。近3周的朝夕相处,不但见证了全体团员相互尊重、关系融洽,还熟悉了李教授夫妇,他们和蔼可亲,诚恳而热情,赢得全团的拥戴。同一祖宗的语言,承袭同根的文化,使我们成了好朋友。来这里后,他们代表加中友协一周两三次来探望我们。他们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单位离展馆很远,又有3个需要照顾的孩子,还如此记挂中国馆一切是否顺利,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使我们感受到友情和同胞的情意。加中友协还为中国馆组织了一个儿童文艺演出队,李教授3个孩子,最小的才四五岁,都参加了。十几个可爱的华裔儿童有的弹古筝,有的弹钢琴,有的跳中国舞,一天好几次定时向观众奉献他们的才艺。而最辛苦的,要数家长们,他们利用业余,长时间地辅导孩子们排练。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的感情,他们在远离祖先的国土上,对华夏文化有着深深的依恋,愿以自己的东方素养滋润孩子的心田,并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日常琐碎中感悟加拿大
  
  这次不同在其他地方出差,我们没有住旅馆,而是在蒙市西山路英语住区租了一位华裔朋友的一幢三层小楼,全团像三代人的十口之家,互相照顾、互相支持。每个人各负其责,维持“家庭”的日常生活。除了馆长和两位艺术大师,其他人都是两人合住一个房间。底层有厨房、饭厅,客厅是开会、聊天、娱乐的公用地。那时,电视机对中国家庭来说还是奢侈品,这里客厅里一台电视成了10个人关注的焦点和唯一的消遣。在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公主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全加24小时实况转播,像是加拿大全国在办喜事。我们中那位轮到做饭的“厨师”只顾看热闹而忘了备餐,暂住地下室的一位加拿大朋友鼓励我们进饭馆,“厨师”担心难报销,“英联邦公民是一家,今天你们的账单可送英国王室!”他打趣地说。
  每天,我们乘便捷的公共汽车和地铁来往于住处和“人与世界”之间,每人有自己的工作时间表,各自早出晚归,很难同来同往,有时连周末都难碰面。每人每周轮着休息一天,很少有两三人一起同时休息。当时国内对出国人员规定的“二人同行制”很难做到,大家因此也就有了一些小自由。我个人也就得以去爱去的地方—社区图书馆。在那里,我看到了连我国市级图书馆都望尘莫及的丰富的藏书、舒适的阅读环境和周全的服务。尤其那间偌大的阅览室令我羡慕得嫉妒,读者本来就不多,一进去就散落在这里那里的书架边,满屋的阳光,满屋的宁静,好像为我一人拥有。每当这时,我总是想:是啊,加拿大面积大于我国,人口却只有我们的五十分之一,我在享用50个中国人的资源啊!想着,便加快了翻阅的速度,一目十行,像个贪食者,囫囵吞枣,无法在浩瀚的知识大海中平静地游泳。离图书馆时,我总要借一大袋子书回家,3周借期满后又大多数原封不动地背回去。我没有时间看这些书,又舍不得花钱付过期罚款,(其实一本书过期一天只罚10分加币)。我利用免费复印的方便,将很多世界芭蕾名剧剧照、动作设计和示范表演一一复制,集成两册,回国后送给了上海芭蕾舞团一位舞蹈老师朋友。她说她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就像一个馋鬼突然看到面前有一桌宴席。因为那个年代,搞艺术的很少有可能出国深造,更少有与国外同行的直接专业交流。我为我朋友做这件事,起初也不是很坦然,免费服务显然是作为福利向社区的加拿大居民提供的。然而那些可爱的工作人员从未问过我是谁,他们慷慨、热情,帮助少数族裔(华人属少数族裔)的诚恳态度给我吃了定心丸。后来,他们还主动了解我的阅读兴趣,向我推荐一些书目,帮我复印、和我聊天,要我尽管再来。可惜这些美好的时光随着展览会的闭幕而结束了。离开蒙特利尔的时候,我已经可以下这样的结论:加拿大为它的公民成为世界上最有文化的人创造了最好的业余学习条件,这个国家定能有强大的软实力。事实上,这一长远的战略眼光已被加公民所理解,我的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加拿大人爱看书,无论何时何地,他们手中总有读物。15年后当我回到这个国家在中国大使馆工作的4年中,这个印象就更深了。
  我常去的另一个地方是皇家山公园。它是这个大都会吐故纳新的心肺,蒙特利尔市民的休闲之地。周末,男女老少在大草坪上晒太阳、玩耍、看书、聊天,小树林里有散步的人群,骑自行车的绕着弯道上山,池塘边、岩石上有业余写生的画架,溜冰场上、游泳池里洋溢着青年人的欢笑……人人各得其所,一切都是免费的。我常常独自一人躺在草地上,或看书, 或凝视着蓝天和飘动的白云,任凭脱缰的思绪奔驰。有时候,我们两三人结伴随着人流爬山或用我们自制的小点心去逗小松鼠。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这个人来人往的大公园里,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一点不怕人,它们乐意接受游人给的食品,甚至将小爪伸进我们的手心觅取吃食,然后津津有味地品尝,既不走远,也不怕闪光灯,可谓动物和人的和谐共处。而在当时的我国,人们的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看见一只鸽子或一只鸟,不少人往往首先想到它会有多重、能否做一盘菜。小孩子会用弹弓瞄准它们。加拿大被联合国宣布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固然有它令人羡慕的自然优势,它的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常年的不懈努力更是重要因素。
   我们也利用大家同时休息的极少机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蒙市老区、市中心地下商城,与当地朋友野餐,甚至走进大教堂,混在做礼拜的人群中冒充十分钟“信徒”;看看加拿大立国的摇篮—魁北克省省会魁北克市,更是我们早就向往的,我们终于在那里度过难忘的一天。
   那是一个周日。大清早我们就自己驾车上路。九时许到了魁北克市的一个老城门口。四周一片沉寂,街上空无一人,好一个沉睡的假日!想问问路都不可能。我们按自己的判断沿着通向古城墙的方向往上驱车,终于看到了举世无双的欧式古典建筑群。“我们到了新法兰西,早先法国的殖民地!”我向同伴们支离破碎地讲起自15世纪起先是法国人继而是英国人征服这块土地的历史。我们睁大眼睛看着古城墙和它不同的门,耸立的古城堡、大饭店、大教堂,全部是石刻建筑,散落在古城高处,固若金汤、壮丽恢宏;这里那里的街心广场上,耸立着历史人物的塑像,记录着古战役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商业区在石头路面的小街里,古朴的小店铺一家挨一家,橱窗里再现的欧洲田园风光,仿佛时光倒流了200年。人们不由地放慢脚步,迟疑在猎奇和怀旧之中。我们马不停蹄地走了一个上午,很晚才在开阔起伏的大绿坪的树荫下席地而坐,摊开我们自制的美食大嚼起来。大家兴奋不已,议论着比梦还美的魁北克城。谈笑中只见一对中年男女朝我们走来,自我介绍是当地人,夫妇俩,说清风送给他们一阵美味香,想必是很好吃的中国食品,可惜这里没有一家中国餐馆,愿讨一口品尝。我们请他们“入座”,他们各自挑了一块酱鸡,慢慢地嚼着,赞许地点着头,满意地和我们告别。魁北克人坦荡求知的行动令我们感动。
   我们下到古城临水的步行大道上,看夕照中滔滔的圣·劳伦斯河水,浮想联翩。是它,敞开了宽广的胸怀,接纳了欧洲的探险勇士和一批又一批的拓荒者;是它,见证了北美这块土地400年的文明碰撞、兵戎相见、沧桑巨变;也是它,滋润、抚育了魁北克无可比拟的美丽大自然、加拿大不可分割的独特社会和联邦大家庭中热情可爱的魁北克人民。
  展览结束,我们带着美好的记忆回国,当然也有一想起就觉难为情的小遗憾:一天晚上,很晚了,有人按门铃,说是我们的邻居,很抱歉打搅,但实因白天好几次登门都遇无人。经说明来意,我们才知道每个业主或房客都有责任保持环境优美,可我们门前草坪像一个长时间未刮胡子的懒汉,蓬头垢面。听后我们很不好意思,答应立即改正。第二天,我们叫来一个推草工,为草坪整容。当晚接到那个邻居的电话,祝贺我们出色的工作。
  我自己也有一次类似的经历。一个周日,因有一个案子要处理,我早早到了办公室。此案前一天柯流小姐经过手,得先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和她的意见。我等着表针过了八点便开始拨号。话筒里响起一个干哑的男音:谁?干什么?你知道现在几点钟?为什么不让人睡觉?我一下子意识到电话铃吵醒了一个安睡的人,他激怒了。这是柯流的父亲。“我想找柯流,”我胆怯地回答。“不,现在不行,她还在睡觉”。对方虽仍未消怒但声音温和了许多,显然他听出了我是他女儿的中国同事。当然柯流马上回了话,可我一整天都未过好,自责自己怎么这样无知、不了解当地人假日的生活节奏呢。事后我注意到加拿大人非常在意他们的私生活包括休息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可当时的我,有一个思维定势,即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为了工作我可以理直气壮去打搅人。后来,仔细琢磨,这条原则并不错,但执行时要讲环境和背景,其实日常生活中大量的个人利益是可以不被疏忽或置之不顾的。这件小事触动了我,使我从此很注意多一些逆向思维,努力多尊重别人的利益。这也是蒙特利尔之行的收益。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更是比比皆是。加中友协负责开发旅游的安娸莉克女士邀我去她乡间别墅度周末。一个周五,我们在蒙市晚饭后驱车40公里到了一片林地, 林间小屋家家户户已是灯火通明。 从她客厅的大玻璃窗可以看到圣·劳伦斯河一条支流静静流过。 我俩开心地聊得很晚,临睡前她问我第二天早餐想吃什么, 我说什么都可以。 她说她这里什么都有, 新鲜蔬菜水果更多。 我心想, 在人家做客哪能给人添麻烦呢, 便信口说, 一杯牛奶、两片面包就行了。 第二天早餐桌上,她果然在我面前放上牛奶面包,她自己的盘子里却又是煎鸡蛋火腿, 又是清煮扁豆胡萝卜。 我这才发现,中国习俗“客随主变”在这里行不通,这里是主随客变,主人十分尊重客人的意思,忠实地按客人的意思做是最大的礼貌。我假客气了一下,结果那顿可怜的早饭害得我一个上午肌肠辘辘。事后一想, 值,亲历了一个文化差异, 增长了一份对加拿大的了解。
其他文献
中阿友协会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率中阿友好代表团出席于2010年10月24日至25日在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阿拉伯友好大会。本届大会主题为“共创中阿友谊的美好未来”,由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阿拉伯国家联盟主办,利比亚中国友好协会承办。大会共分中阿关系、中阿经贸、中阿学术、开放对话等4个论坛,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中国友好协会联合会及11个阿拉伯国家友好组织的代表出席大会。
期刊
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成立于2004年, 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地方政府组织,会员包括136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个城市会员和112个全国性地方政府协会。2010年11月17日至21日,UCLG第三届世界大会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为“地方和区域领导人世界峰会”,来自全球114个国家的3000多名城市市长和代表,以及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世界
期刊
科威特公共工程大臣法迪勒·萨法尔和阿拉伯城市组织秘书长阿德萨尼会见正在科威特访问的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一行。陈昊苏会长应阿拉伯城市组织之邀出席其第15届大会。  陈昊苏会长在大会全体会议上介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并表达愿与阿拉伯各国城市地方政府开展积极交流的愿望。
期刊
7月19日至24日,新疆对外友协在乌鲁木齐举办了“中国·新疆国际少儿艺术节”,来自中国新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印度、巴基斯坦13个少儿艺术团的260名学生参加了艺术节的活动。   艺术节期间,安排了文艺演出以及绘画、书法、剪纸、手工制作等项作品展出和技能展示,参观游览红山公园、科技馆、大巴扎,观看大型音乐舞剧《你好,阿凡提》,举办篝火晚会、冷餐酒会、联谊晚会、趣味运动会
期刊
2010年11月3日下午,在对外友协友谊馆举行了授予陈昊苏会长乌克兰国家荣誉勋章仪式。根据乌克兰总统令,乌克兰驻华大使科斯坚科代表总统维·亚努科维奇授予陈昊苏会长“乌克兰功勋勋章”,表彰其为中国与乌克兰交流作出的巨大贡献。陈会长在接受勋章后表示:这是乌克兰国家和人民对中国人民怀着真诚友谊的表达,也是对对外友协开展对乌克兰民间外交事业取得成果的肯定和表彰。陈会长说,将继续致力于中乌友谊的巩固和发展,
期刊
2010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联合在对外友协和平宫举行集会,李建平副会长代表对外友协授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查尔斯·格罗斯曼大夫 “人民友好使者”称号。60多位老朋友再聚首,感到格外亲切和激动。95岁高龄的格罗斯曼大夫仍然神采奕奕,精神矍铄。2009年他为表达对中国人民的热爱,赶来北京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年大庆,那份执著感情,令人敬佩。一年过去了,格罗斯曼大夫身体
期刊
2010年 10月5日,欧洲委员会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秘书长安德雷斯·基弗函告李小林副会长,欧洲委员会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执行局在2010年9月17日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批准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成为欧洲委员会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及其下设议院的观察员。今后,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将获邀出席欧洲委员会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的全体会议及其组织的其他会议。经欧洲委员会地方和地区政权代表大会全体会议主
期刊
2010年系圆明园罹劫150周年,在陈昊苏会长的直接关怀下,对外友协与圆明园管理处、法中友协联合会共同促成一尊维克多·雨果青铜像永久落户圆明园,并于10月16日举行了揭幕仪式。法国东方华人协会也参与了上述活动。该铜像由法国著名女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配以雨果《致巴特勒上尉信》的碑刻,以纪念这位法国文豪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之后发出的正义呼声。   雕像揭幕仪式上,法中友协联合会主席拉巴特
期刊
法中友协联合会最早提出将维克多·雨果铜像捐赠给圆明园的建议,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看到这座铜像伫立在此,并在底座上镌刻了著名的雨果强烈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信》。   这尊雕像由法中友协联合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它的作者,娜什拉·凯努女士的精湛技艺让我们从这座雕像上看到了维克多·雨果在那个年代特有的眼神。   这里也许是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化
期刊
2010年10月20日至24日,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南合作特设局邀请,李小林副会长率近50位中国中小城市市长代表出席了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人居署、联合国文明联盟、联合国南南新闻社等在上海共同组织的“南南全球创意周”系列活动。此次创意周的举办,旨在挖掘创意经济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和平文化方面的潜力,通过举办创意经济论坛、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峰会和平文化创意行动—市长论坛等活动,让世界各国分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