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360°全景影像背景复杂、色彩干扰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人脸检测新方法:首先进行彩色空间转换,结合色调信息,在YCbCr彩色空间中实现肤色区域分割。对分割区域进行形态学开闭运算有效过滤噪声;然后,利用人脸几何特征剔除不可能为人脸的虚假肤色区域;最后,利用平均人脸模板实现人脸的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360°全景影像中的人脸检测,是一种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姿态的人脸检测方法,效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360°全景影像背景复杂、色彩干扰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人脸检测新方法:首先进行彩色空间转换,结合色调信息,在YCbCr彩色空间中实现肤色区域分割。对分割区域进行形态学开闭运算有效过滤噪声;然后,利用人脸几何特征剔除不可能为人脸的虚假肤色区域;最后,利用平均人脸模板实现人脸的有效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于360°全景影像中的人脸检测,是一种能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姿态的人脸检测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
其他文献
Using observed snow cover data from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annual mean snow depth, Snow Water Equivalent (SWE), and snow density during 1957-2009 were 0.49 cm, 0.7
利用清代地方志中的异常初、终霜记载,根据器测时期华北初、终霜的早、晚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重建了1646-1910年华北地区时间分辨率为5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期间的冷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华北地区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征,冬半年温度平均较现代(1951-1980年)约低0.55℃,最冷5年(1656-1660年)较现代约低1.42℃;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两个寒
利用2009年7月24日-9月12日"巴丹吉林沙漠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下巴丹吉林沙漠地表辐射、能量平衡和土壤温度的日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巴丹吉林沙漠典型晴天条件下总辐射、地表反射辐射、地表长波辐射、有效辐射、净辐射的峰值和日积分值都比典型阴天条件下大,大气长波辐射比阴天条件下小。两种天气条件下净辐射日积分值占太阳总辐射的1/3。②沙漠地区典型晴天地表反射率呈U型
利用降水、湖水同位素数据并结合相关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二次蒸发效应以及不同类型水汽对区域降水的贡献率进行了定量的讨论,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夏季风期间,天山—阿勒泰地区所受到的二次蒸发效应较为明显;而青藏高原地区,水体蒸发水汽的向上补给则是影响该区域在全年任何时段下氢氧同位素值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②天山—阿勒泰地区在全年任何时段下均存在二次蒸发效应,且夏季风时的作用程度明显强烈,蒸发比值介于13%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的集成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途径。以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华北平原为例,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华北平原农业的影响,提出华北平原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集成创新体系,包括:单一目标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目标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多部门综合的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和因地制宜的分区农业适应技术集成体系等;讨论了适应的不确定性、适应需求的差异性以及适应技术集成创新能力。最后指出,我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distance dust transport from Asia to the United States over the Pacific Ocean a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OMI AI (Ozo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Aerosol Index) data durin
In high mountainous areas, the develop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alpine permafros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macroand micro-topographic factors. The effects of latitude, altitude, slope, and aspect on the
黄河入海径流是黄河水循环的重要分量,涉及整个流域,它的变化是流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综合体现。以黄河入海口利津水文站1963~2009年实测径流量年均值为基础,采用随机水文学方法,对入海径流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流域内7个径流来源区的78个气象站同时段月均降水和气温数据及流域内取水量和水利工程等资料,探讨了不同径流来源区的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入海径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年来入海实测径流量呈显著
The englacial structures and ice thickness of the Laohugou No. 12 (L12) Glacier in the Qilian Mountains, China, were retrieved from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GPR) profile data acquired in August of 20
重建长时间序列的历史时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及其产生的气候和生态效应至关重要。相关学者就定量重建中国历史土地利用信息进行了探索,但重建结果通常是以行政区划为单位的统计性数据,缺乏地理空间属性信息,从而限制了其在气候和生态模型中的应用,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利用有限的历史资料来重建较高分辨率的具有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数据。本文针对诸如HYDE、SAGE等具有明确地理空间属性信息的历史土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