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农民是农村社会的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价值取向。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农业生产转化率低下,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通过分析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只有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快速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才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38-02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本文阐述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葫芦岛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经济日益强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归根到底,人是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农业。根据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较大,主要是由于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未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产品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缺乏效益优势,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4]。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应以人为本,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农业生产活动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把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也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人文素质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思想导向和精神动力。只有不断加强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文明。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协调好农业各生产要素与组成结构间的关系,保持农业生产流程的系统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发展农业科技、增加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同时,应建立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应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人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技与文化素质,才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矛盾与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加强农业劳动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只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5-8]。
3 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据调查,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2.8万人,占2.2%;小学文化程度35.5万人,占28.7%;初中文化程度77.3万人,占62.4%;高中文化程度7.2万人,占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万人,占0.9%,每1 000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11人,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目前,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属于传统经验型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近80%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手段落后。对于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及生产结构调整等不甚了解,也缺乏对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预测能力。极其低下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失去产品竞争力,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
4 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落后的根本原因
4.1 农民观念落后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差,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对于新的发展形势,多数人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观念。
4.2 教育结构不合理
由于葫芦岛市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无法使农民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从而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农村基础教育(9年义务教育)部分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未能实现分类管理,对于不能升学或自愿在农村从业的农村学生,没有提供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的渠道;农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部分也脱离农村实际,多以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目标,以提供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培训,真正意义上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提高劳动者科技水平的学习环境少之又少,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不足[9-10]。 4.3 培训机构不专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发展现代农业亟需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培训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培训机构不专业、师资力量不充足等。科技部门、共青团、妇联以及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都在实施培训,然而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并不具备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资质,无师资、无技术、无设备、无经验、更无精力专心致志开展培训,因此必然无法实现农业科技培训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甚至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惑:一方面求学无门,另一方面又门头繁多。结果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造成极大浪费,增加培训成本,成效也不明显,使农民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5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5.1 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使培训更系统有序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种养大户与科技示范户,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经营及管理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动力,他们可通过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并逐渐发展为新一代农民;三是村级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他们可成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领头人。这一群体的共同特点是扎根农村,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既可以直接提高其劳动生产转化率,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针对这一群体,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由政府牵头,以行政手段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成立以县(区)为中心,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中心应为独立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国家涉农培训项目及地方自主培训项目。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规范,吸收农业行业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骨干充实到培训中心,建立一整套管理规范、专业突出、实施有力、质量可靠、服务持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5.2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使培训更专业
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可抽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选聘畜牧、农经、林业、渔业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兼职教师队伍。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可由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作为跟踪服务的技术指导员。专职教师每年应定期参加师资培训学习,随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知识,以满足农民科技培训需求。
5.3 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培训与学习氛围
一则好的广告,可以感染受众,产生尝试的欲望,甚至付诸行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也不例外,做好宣传工作可以激发农民的学习欲望。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资源,通过制作专题片等形式宣传推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深入村屯、农户及农民合作组织,了解其生产、经营现状及其需求情况,宣传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的职能;三是树立典型,培养农村种、养典型,加以推广,让典型现身说法,使广大农民感同身受,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邀请农民参观学习,让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五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新观念。
5.4 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使培训更有保障
要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情况作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条件,直接与项目资金挂钩,抓好责任落实。一是农民教育培训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首先是改善培训中心的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满足教育培训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培训项目资金,及时、足额配套地方补助资金,充分调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把培训教师的培训课时和培训成效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对业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额外奖励,激发培训教师及技术指导人员的工作热情。
6 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农业,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关键。
7 参考文献
[1] 张宁,陆文聪.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74-80.
[2] 王广深,赵修宇.广东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农业科技管理,2006(4):31-33.
[3] 薛福根,石智雷.个人素质、家庭禀赋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8):110-112.
[4] 朱娅,周力,应瑞瑶.中国农村劳动力现代化素质的经济解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35-141.
[5] 朱文,姜太碧.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四川省144户样本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0(9):112-116.
[6] 张清霞,张守金.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探讨:基于江浙部分农村的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5-31.
[7] 张清霞.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村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92-95.
[8] 伍均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滦南县为例[J].职教论坛,2008(13):34-38.
[9] 池淑琴.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38-41.
[10] 任艳云,谭向勇,薛建良.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就业行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梁山县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5):67-69.
关键词 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辽宁葫芦岛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338-02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本文阐述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对葫芦岛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1 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国社会经济日益强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村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归根到底,人是决定性因素。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
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社会化农业。根据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现代农业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较大,主要是由于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性因素未从根本上得到消除。一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二是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农产品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低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缺乏效益优势,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1-4]。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应以人为本,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农业生产活动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因素,把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这也正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人文素质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思想导向和精神动力。只有不断加强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促进农业发展,推进农业文明。现代农业的发展应协调好农业各生产要素与组成结构间的关系,保持农业生产流程的系统性。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发展农业科技、增加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的同时,应建立完善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因此,发展现代农业应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人始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科技与文化素质,才能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金、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矛盾与问题。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护与节约农业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才能为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只有加强农业劳动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组织方式,才能提高农业竞争能力;只有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促进农业生产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指出:“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农民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5-8]。
3 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现状
据调查,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中,文盲2.8万人,占2.2%;小学文化程度35.5万人,占28.7%;初中文化程度77.3万人,占62.4%;高中文化程度7.2万人,占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万人,占0.9%,每1 000人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为11人,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目前,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属于传统经验型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近80%的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农民的经营管理水平有限,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手段落后。对于资源配置、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及生产结构调整等不甚了解,也缺乏对农产品市场的基本预测能力。极其低下的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必然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失去产品竞争力,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农业的推进。
4 葫芦岛市农村劳动力素质落后的根本原因
4.1 农民观念落后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差,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对于新的发展形势,多数人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观念。
4.2 教育结构不合理
由于葫芦岛市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无法使农民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从而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农村基础教育(9年义务教育)部分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未能实现分类管理,对于不能升学或自愿在农村从业的农村学生,没有提供农业科技知识教育培训的渠道;农业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部分也脱离农村实际,多以劳动力转移就业为目标,以提供非农就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开展培训,真正意义上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提高劳动者科技水平的学习环境少之又少,高水平、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严重不足[9-10]。 4.3 培训机构不专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发展现代农业亟需提高劳动者素质。因此,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培训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表现在地方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培训机构不专业、师资力量不充足等。科技部门、共青团、妇联以及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都在实施培训,然而绝大多数的培训机构并不具备实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资质,无师资、无技术、无设备、无经验、更无精力专心致志开展培训,因此必然无法实现农业科技培训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可持续性,甚至给农民造成极大的困惑:一方面求学无门,另一方面又门头繁多。结果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造成极大浪费,增加培训成本,成效也不明显,使农民产生厌烦和抵触情绪。
5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
5.1 规范农民科技培训机制,使培训更系统有序
当前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种养大户与科技示范户,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经营及管理水平,且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二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劳动力,他们可通过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技能,并逐渐发展为新一代农民;三是村级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骨干,他们可成为促进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的领头人。这一群体的共同特点是扎根农村,以农业生产和经营为主要目的的农业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既可以直接提高其劳动生产转化率,又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针对这一群体,需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网络,完善农业教育体系。由政府牵头,以行政手段整合教育培训资源,成立以县(区)为中心,以乡(镇)为基本单元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中心应为独立培训机构,主要承担国家涉农培训项目及地方自主培训项目。成立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制定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规范,吸收农业行业专家、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骨干充实到培训中心,建立一整套管理规范、专业突出、实施有力、质量可靠、服务持久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5.2 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师资建设,使培训更专业
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可抽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机械化学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选聘畜牧、农经、林业、渔业等相关部门专家组成兼职教师队伍。乡镇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可由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作为跟踪服务的技术指导员。专职教师每年应定期参加师资培训学习,随时掌握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技术知识,以满足农民科技培训需求。
5.3 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培训与学习氛围
一则好的广告,可以感染受众,产生尝试的欲望,甚至付诸行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也不例外,做好宣传工作可以激发农民的学习欲望。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等媒体资源,通过制作专题片等形式宣传推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二是深入村屯、农户及农民合作组织,了解其生产、经营现状及其需求情况,宣传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的职能;三是树立典型,培养农村种、养典型,加以推广,让典型现身说法,使广大农民感同身受,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邀请农民参观学习,让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五是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新观念。
5.4 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使培训更有保障
要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情况作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重要条件,直接与项目资金挂钩,抓好责任落实。一是农民教育培训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此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安排专项经费,首先是改善培训中心的办学条件,完善设施设备,满足教育培训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好国家的培训项目资金,及时、足额配套地方补助资金,充分调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者的积极性;三是把培训教师的培训课时和培训成效纳入工作绩效考核,对业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额外奖励,激发培训教师及技术指导人员的工作热情。
6 结语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现代农业,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和关键。
7 参考文献
[1] 张宁,陆文聪.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6(2):74-80.
[2] 王广深,赵修宇.广东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J].农业科技管理,2006(4):31-33.
[3] 薛福根,石智雷.个人素质、家庭禀赋与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3(8):110-112.
[4] 朱娅,周力,应瑞瑶.中国农村劳动力现代化素质的经济解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科技论坛,2011(1):135-141.
[5] 朱文,姜太碧.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四川省144户样本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0(9):112-116.
[6] 张清霞,张守金.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探讨:基于江浙部分农村的调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5-31.
[7] 张清霞.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与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基于浙江省部分农村的调查[J].高等农业教育,2004(11):92-95.
[8] 伍均锋.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滦南县为例[J].职教论坛,2008(13):34-38.
[9] 池淑琴.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4):38-41.
[10] 任艳云,谭向勇,薛建良.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就业行业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梁山县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5):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