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化批判的主体间性辩护路径

来源 :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yutao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代复兴物化批判的辩护路径中,以哈贝马斯和霍耐特为代表的主体间性辩护路径影响广泛。该路径一致强调物化是对主体间实践关系的损害,并主张用主体间的正确实践关系批判物化现象。但是在具体对待物化批判的规范性与可能性问题方面,该路径的内部差异较大。哈贝马斯主张物化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而霍耐特则严格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物化,认为物化实践的错误在于遗忘了先在的基本承认。主体间性辩护路径尽管可以解决卢卡奇物化批判的困境,但是也会导致对物的物化问题的忽视。弥补这一缺陷,只需在主体间性辩护路径中重新置入物的维度即可,无需抛弃这
其他文献
在经济生活中,为了最大限度实现动产的价值,同一动产之上存在多个担保物权的现象也很常见.对于同一动产上抵押权和质权竞存时如何确定优先顺位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定争
本文所提及的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与传统的消费者知情权区别在于消费途径的不同.由于人们消费途径的变更和法律固有的滞后性使得网络消费者的知情权变得易被侵犯,本文将简单概
本文通过对人格尊严和与相关概念的比较论述了我国人格尊严的概念和特征,接分析人格尊严的宪法属性和我国人格尊严宪法保护状况,提出我国对人格尊严宪法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
"刚性"与"韧性"是地方政府在环境运动中两种重要的应对策略选择。基于A市和B市的比较观察,可以系统阐释环境运动中地方政府的两种应对策略变化及其背后可能的驱动机制。一般
2002年我国首次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反向混淆理论.经过多年实践,司法实务上已经逐渐接受了反向混淆的概念,但理论上这一概念仍存在大量争议.我国立法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规定.随着
杀害亲属类案件不同于单纯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到情理法多方面因素.张某杀害双亲案影响很大,其影响因素包括杀人手段、被害方过错、被害方谅解、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修复等,因
大数据作为一类新型的信息数据,也是一项作用明显的侦查技术,公安机关已经渐渐将其广泛运用于对案件的侦查工作中.随着数据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的普及发展,一部
伴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以及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骤增,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近年来不断修订和颁布外资安全审查法律规范,寻求经济开放与国家安全间的制度平衡。我国外资相关立法
批判理论已经形成了以罗萨和耶姬为中心的第四世代。罗萨和耶姬都以"指导人类朝向美好生活发展"作为批判理论的主旨,并通过内在批判来进行社会病理诊断,提出当代社会的主要病
由于法秩序尚无清晰的界分"执业/非执业"状态的标准,因职业因素而负法定救助义务者,在《民法典》第184条的法律适用问题中,可能面临规定了其法定救助义务的职业单行法的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