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农民工群体迅速增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激增,因留守产生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本文综述了对留守儿童的现状,存在的健康问题,以及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等情况的研究。为认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健康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教育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在我国,“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称谓,是1993年由上官子木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一文中最早提出,但是当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并不多,也没有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然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还未能达到统一。根据2018 年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97万余人,在这次报告中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为父、母均在外务工的0-16岁儿童。而在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102.55万。但无论怎样界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都不容忽视。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调查发现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更加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叛逆严重,自卑,自闭症等心理健康问题[1]。大量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有关,例如在王谊[2]进行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留守女童相对敏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男童,留守女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言行问题,同时更加容易产生焦虑和感到孤独,而留守男孩更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唐有财等[3]经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一方外出或父母均外出务工,父母外出务工的距离,以及父母回家的频率均有关。由于父母在家庭中分工和角色不同,母亲单独外出会导致儿童的自闭倾向更加严重,而父亲单独外出则主要对儿童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当父亲务工地越近和母亲务工地更远时,儿童的自闭倾向越明显。但当父母回家的频率提高时,儿童的心理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此外,黄艳苹、李玲[4]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监护类型对于子女的心理影响不同,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来说都更好,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现状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由于缺乏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其成长中出现的教育与情绪、行为等问题,不少实际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不少问题行为,如斗殴攻击、网络成瘾、甚至自杀等。都与孤独心态密切相关。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陈道明[5]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五点:一、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而谢兰[6]等认为,目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二是不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对于留守儿童认知存在不良影响;三是学校缺乏心理教育平台;四是对于留守儿童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这些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本身就存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很难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时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有条件的学校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7]。因此中国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提升。张琴[8]的研究中也表明了这些问题此外,还发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在有心理困惑时,仅有一小部分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此外孙婷[9]等研究发现,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普及率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农村留守儿童仅有一半不到得到满足,同时,获取过心理健康服务的留守儿童中有一半是通过学校的老师获取,然而这些学校尽管有心理咨询室,但却基本没有专业的老师,所以专业性和系统性都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诸多学者建议通过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教育部门需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建立完整的教育评估系统。尤其是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以及设施建设进行系统评估。第二,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作用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临时监护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定期交流,同时积极的保持与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小结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尽管有许多学者对怎样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所以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仍需要结合当地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还有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偏向。并且还要加强留守儿童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通过这些方式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军林.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 甘肃教育,2020,(06):25.
基金项目:2018年宁夏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8NXRCC05)
作者简介:戚发秋(199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弱势群体健康教育。关素珍,教授。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教育
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通过文献查阅发现,在我国,“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称谓,是1993年由上官子木在《隔代抚养与“留守”儿童》一文中最早提出,但是当时对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并不多,也没有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然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还未能达到统一。根据2018 年民政部的最新统计报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97万余人,在这次报告中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为父、母均在外务工的0-16岁儿童。而在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102.55万。但无论怎样界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都不容忽视。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调查发现相较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更加容易出现性格孤僻,叛逆严重,自卑,自闭症等心理健康问题[1]。大量研究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有关,例如在王谊[2]进行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中,留守女童相对敏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男童,留守女孩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言行问题,同时更加容易产生焦虑和感到孤独,而留守男孩更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唐有财等[3]经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一方外出或父母均外出务工,父母外出务工的距离,以及父母回家的频率均有关。由于父母在家庭中分工和角色不同,母亲单独外出会导致儿童的自闭倾向更加严重,而父亲单独外出则主要对儿童的学习成绩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而当父亲务工地越近和母亲务工地更远时,儿童的自闭倾向越明显。但当父母回家的频率提高时,儿童的心理问题能得到有效缓解。此外,黄艳苹、李玲[4]的研究也表明不同的监护类型对于子女的心理影响不同,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隔代监护、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来说都更好,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现状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随着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加,由于缺乏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其成长中出现的教育与情绪、行为等问题,不少实际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出现的不少问题行为,如斗殴攻击、网络成瘾、甚至自杀等。都与孤独心态密切相关。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陈道明[5]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为五点:一、发挥学生主体性;二、教学目标要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三、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四是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体现非指导性、体验性和活动性;五是使教学评价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活动。而谢兰[6]等认为,目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家庭教育缺失;二是不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对于留守儿童认知存在不良影响;三是学校缺乏心理教育平台;四是对于留守儿童缺乏专业的心理疏导。这些缺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本身就存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很难拿出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时有研究表明即使在有条件的学校也存在着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教育方式单一等问题[7]。因此中国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提升。张琴[8]的研究中也表明了这些问题此外,还发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较差,在有心理困惑时,仅有一小部分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帮助,此外孙婷[9]等研究发现,当前的心理健康服务普及率远远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需要。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农村留守儿童仅有一半不到得到满足,同时,获取过心理健康服务的留守儿童中有一半是通过学校的老师获取,然而这些学校尽管有心理咨询室,但却基本没有专业的老师,所以专业性和系统性都较差。
针对这些问题,诸多学者建议通过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个层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问题。第一,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同时,教育部门需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建立完整的教育评估系统。尤其是对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以及设施建设进行系统评估。第二,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作用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对于父母还是临时监护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多关心孩子的生活,与孩子定期交流,同时积极的保持与老师的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小结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是解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尽管有许多学者对怎样开展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但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限制,所以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仍需要结合当地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还有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偏向。并且还要加强留守儿童自身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通过这些方式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雷军林.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 甘肃教育,2020,(06):25.
基金项目:2018年宁夏哲学社科规划项目(18NXRCC05)
作者简介:戚发秋(199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弱势群体健康教育。关素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