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淮安段遗产周边环境景观视觉影响评价

来源 :地域研究与开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大运河淮安段为例,利用RS和GIS技术对遗产周边环境的景观进行分类,对各景观类型的景观视觉影响度进行评价,使用色谱正片叠底法对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确定不同视觉敏感等级的划分区域.结果表明:淮安段遗产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为耕地景观和建筑景观,分别占47.68%和34.25%;近景的视觉影响度介于0.6~2.0,中景的视觉影响度介于0.4~0.8,远景的视觉影响度介于0.2~0.4;淮安段1级视觉敏感区总共3.04 km2,占总面积的0.52%,2级视觉敏感区27.03 km2,占4.64%.研究结果为大运河遗产周边环境的景观保护与视觉管理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以东北地区为案例,采用空间关联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基于省、市、县3个尺度分析了2000—2010年东北地区人口老龄化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不同尺度老龄化系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辽宁省老龄化程度最严重.② 空间分布上,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均呈现全面升级的态势.③ 空间关联上,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集聚强度呈减弱态势;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市、县尺度人口老龄化空间集聚均呈收缩趋势.④ 老龄化速度空间分异在市级尺度上呈现显著的轴带分布,县级尺度呈现由
村镇系统是城乡综合体要素聚集与空间融合的重要载体.基于多维研究视角,引入生命力概念模型,构建村镇系统生命力评价体系,采用2008—2019年广东省20个城市村镇系统的空间面板数据,运用空间属性双聚类模型和ESDA方法剖析村镇系统生命力时空格局、区域类型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广东省村镇系统生命力整体呈上升趋势,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可划分为珠三角综合驱动成熟区、滨海功能拓展发育区、北部生态约束衰弱区和中部核心辐射稳健区四大区域.地形、交通、经济与政策、城市与人口、生态规制等对村镇系统生命力变化具有显著影
目前我国没有这类产品现行的通用质量标准,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随着香薰生产的不断扩大,为了使香薰的生产规范化和标准化,研究制定《香薰》产品标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内各类化妆品产品标准与研究香薰产品现状,规定了香薰产品的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有害物质限量和微生物指标,并对市场销售的香薰产品进行了限量验证,确认对以上指标的限定是合理有据的,最终制定《香薰》产品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使香薰产品在市场得到有效的规范,增强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