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但事实效果并不明显,原因在于教育的考核评价系统出了问题,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只看高考成绩,而对付高考最有效的方法是要求学生做大量题,背大量书,以提高解题能力,学生成了做题的工具,学校成了高考的机器。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从两大方面提出了个人见解,一是要解决教师层面推进课改的惰性;二是要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诊断;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15-2
高中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什么这么难?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投入了多少的精力、财力、人力,大大小小的会议不知开了多少个,报告举办了多少场,参观学习考察了多少趟。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声嘶力竭去呐喊、去推进,却不见效果。按道理,一个好的、高效的模式和方法很容易被人们,特别是教育界业内人士所接受,教师为什么墨守成规、抱住自己的“法宝”不放,为什么?原因太多,诸多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强大的阻力。
很明显,现在的高分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高分,但我们还在继续培养这样的高分,我们在做我们自己都认为是不正确的事。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年提出一个大胆的命题:“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成绩其实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教育形成现在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考核评价系统出了问题,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几乎是只看高考成绩,而对付高考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大量题,背大量书,通过广泛接触,通过破解各种变化了的题型,总结规律,增长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然后去对付考试,考高分的学生几乎没有不是这样走出来的,也就是说,高分学生是训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是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最终取得成功的、那些高考比较成功的学校最多是训练更有效,更到位,针对性更强、投入时间更充分而已。不管你是什么专家、学者,包括那些贴上素质教育标签的成功者在内,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当前,读万卷书、做万道题仍然是对付高考最有效的法宝,而高考成功了,学生成功了,学校就成功了,各方面就认可了。目前,所谓的教科研指的是对高考试题走向的研究,是对命题人研究方向的研究和命题人心理状态的猜测,而不是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和学生一起健康成长,而不是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50多次提到质量,指的是如何发展好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知欲望,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而某些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打着落实纲要精神的旗号,迎合百姓心理,把考上什么样的高校,考上多少个本科作为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异化了纲要所指的质量。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价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着力点定位,影响着学校工作的重心的确定。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均衡分配,影响着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意愿。当前,择校风仍然愈演愈热,学校增星晋级评估更是推波助澜,使得生源、师源在学校之间不能合理分配,四星高中对优质师资和优等生源进行疯狂掠夺,导致学校之间两极分化,薄弱学校更薄弱。
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怎么可能放下包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怎么可能大胆实践,改革自己的课堂,他当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一些,多练一些,对学生更加残酷一些,他们不能不考虑效益(哪怕是眼前的)问题、容量问题、套路问题、习惯问题和利益问题。
笔者今天主要讨论撇开上述原因的情况下,在现实体制下,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惰性,探讨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首先要解决教师层面推进课改的惰性
1.习惯是一种惯性,它是阻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敌人,老师习惯自己讲,学生听,讲过了就好了,讲过了就踏实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感觉,有时感觉非常好,结果却很差。经常有教育专家在教师讲完课后立即进行测试,掌握程度一般不超过60%,老师有时也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课改不久,他们又会回到老路上去。
老师的话语霸权心态也强求学生崇拜他,尊重他,所以故弄玄虚,企图让学生对他的水平和学识望尘莫及,于是就精心设计陷阱和玄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把雕虫小技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工具,而不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工夫。
2.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量,也使教师疲于应付,总是想尽快结束新课,然后通过多练习、反复炒,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自己记忆的内容和通过强化训练掌握的知识,最多不过是题目的变形和重新组合,最多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同时,高考试题难度的加深,也引导中学课堂教学不断拔高难度,高考命题人一直在和考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3.有些老师已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陶行知老先生早就嘱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中国出不了诺贝尔获奖得者不足为怪,教的不是求知的态度和精神,而是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耗费在记忆和纸面的游戏上,耗费在重复训练那些价值不是太大的习题上,牺牲的是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牺牲的是宝贵的时间和健康,牺牲的是探索研究的习惯和创新质疑的勇气。我们的中学生太苦了,进了大学就赶紧放松自己,补偿自己。国外教学恰恰相反,中学时代只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学得比较轻松,大学时代则比较艰苦,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这不仅符合教育的规律,也比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有不少教育专家津津乐道自己的基础教育模式的优秀,说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是西方学习的楷模。
4.我国的就业压力和用人模式是目前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多记,多做,考名牌,上名校,就等于好工作,等于高收入,等于家族的荣耀和幸福。现实引导学生走这条必须走又不情愿走的道路,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通过提高升学率扩大自己的影响,获得预算外收入,不能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走高耗低效的道路,走拼抢生源的道路。 二、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的改革越是在这样关键的环节上,在一些微观的领域,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难度其实很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如是说。
1.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
弄清我们的课堂是教堂还是学堂,必须弄清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演员,这个舞台属于谁?”必须定位准确,教师演,学生看的时代早就该结束了,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全力培养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能力,彻底打开学生自觉摄取知识的通道,真正摆正主体、主导的关系和地位。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只是对问题背景和发展方向提前有个宏观的认识而已,所以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可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案”要更名为“导学案”
教学案是教师的讲稿,是教师的报告,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脚本。要让“教”的字眼退出舞台。导学案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设置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会梳理归纳新知,形成知识框架和结构,激发探索新知的动力。
3.要把时间、话语权还给学生
“教育是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人才”——托马斯
课堂的时间所有权本来就属于学生,教师无权霸占,教师应把主要的时间用在组织学生学习上和解决疑难问题上,教师说了算,牵住鼻子走的局面必须打破。无论是山东杜郎口的“10 35”模式,还是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都强调把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要从话语霸权和先知先觉的自豪状态中走出来,让学生充分掌握话语权,教师的话语量要不断减少,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转向为点石成金,教师的任务是点燃学生的激情,要让学生神采飞扬,而不是对学生的控制。教师只有在学生需要时才能开腔说话,否则,一切唠叨都是多余的。课堂上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才是对科学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氛围,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活动、去实践、去思考、去获得,那才是真正的现代课堂,才能让学生热爱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激情和灵感的课堂。我们不能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恭恭敬敬,鸦雀无声了。要“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空洞无味的看守所”(李炳亭《高效课堂》)。
4.测试要重在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质量的考量上
测试不应该侧重结果和答案,而应关注过程和创新价值,测试重在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质量的考量上。通常国外教师批改试卷速度很慢,一个班的试卷要批改一到两周,我们总认为外国人效率低下,没有时效观念,其实他们对学生的解题过程、亮点的关注和尊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或许一份答卷上有多处答案不与标准答案一致,但一两点笔误怎么能遮掩学生智慧的火花呢?
让我用课改先锋李炳亭先生的讲话结束这段文字:“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对生命的热情,……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
关键词:课堂教学改革;诊断;环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6-015-2
高中阶段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什么这么难?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投入了多少的精力、财力、人力,大大小小的会议不知开了多少个,报告举办了多少场,参观学习考察了多少趟。专家和教育主管部门声嘶力竭去呐喊、去推进,却不见效果。按道理,一个好的、高效的模式和方法很容易被人们,特别是教育界业内人士所接受,教师为什么墨守成规、抱住自己的“法宝”不放,为什么?原因太多,诸多的因素综合起来,形成合力,对课堂教学改革产生了强大的阻力。
很明显,现在的高分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高分,但我们还在继续培养这样的高分,我们在做我们自己都认为是不正确的事。山东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年提出一个大胆的命题:“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成绩其实只是教育的副产品。”
教育形成现在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考核评价系统出了问题,社会、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几乎是只看高考成绩,而对付高考最有效的方法是做大量题,背大量书,通过广泛接触,通过破解各种变化了的题型,总结规律,增长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然后去对付考试,考高分的学生几乎没有不是这样走出来的,也就是说,高分学生是训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是通过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最终取得成功的、那些高考比较成功的学校最多是训练更有效,更到位,针对性更强、投入时间更充分而已。不管你是什么专家、学者,包括那些贴上素质教育标签的成功者在内,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当前,读万卷书、做万道题仍然是对付高考最有效的法宝,而高考成功了,学生成功了,学校就成功了,各方面就认可了。目前,所谓的教科研指的是对高考试题走向的研究,是对命题人研究方向的研究和命题人心理状态的猜测,而不是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和学生一起健康成长,而不是研究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的方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50多次提到质量,指的是如何发展好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知识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知欲望,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而某些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打着落实纲要精神的旗号,迎合百姓心理,把考上什么样的高校,考上多少个本科作为质量评价的核心指标,异化了纲要所指的质量。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质量评价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目标管理体系和着力点定位,影响着学校工作的重心的确定。
优质教育资源不能均衡分配,影响着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意愿。当前,择校风仍然愈演愈热,学校增星晋级评估更是推波助澜,使得生源、师源在学校之间不能合理分配,四星高中对优质师资和优等生源进行疯狂掠夺,导致学校之间两极分化,薄弱学校更薄弱。
在这种形势下,学校怎么可能放下包袱,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怎么可能大胆实践,改革自己的课堂,他当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讲一些,多练一些,对学生更加残酷一些,他们不能不考虑效益(哪怕是眼前的)问题、容量问题、套路问题、习惯问题和利益问题。
笔者今天主要讨论撇开上述原因的情况下,在现实体制下,探讨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存在的惰性,探讨实施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首先要解决教师层面推进课改的惰性
1.习惯是一种惯性,它是阻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敌人,老师习惯自己讲,学生听,讲过了就好了,讲过了就踏实了,其实这完全是一种感觉,有时感觉非常好,结果却很差。经常有教育专家在教师讲完课后立即进行测试,掌握程度一般不超过60%,老师有时也能认识到这一点,但课改不久,他们又会回到老路上去。
老师的话语霸权心态也强求学生崇拜他,尊重他,所以故弄玄虚,企图让学生对他的水平和学识望尘莫及,于是就精心设计陷阱和玄机,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把雕虫小技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的主要工具,而不是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工夫。
2.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学生的学习量,也使教师疲于应付,总是想尽快结束新课,然后通过多练习、反复炒,达到巩固加深的目的,没有足够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能力。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呈现自己记忆的内容和通过强化训练掌握的知识,最多不过是题目的变形和重新组合,最多不过是纸上谈兵罢了。同时,高考试题难度的加深,也引导中学课堂教学不断拔高难度,高考命题人一直在和考生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3.有些老师已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使命。陶行知老先生早就嘱托“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中国出不了诺贝尔获奖得者不足为怪,教的不是求知的态度和精神,而是把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耗费在记忆和纸面的游戏上,耗费在重复训练那些价值不是太大的习题上,牺牲的是学生的兴趣和激情,牺牲的是宝贵的时间和健康,牺牲的是探索研究的习惯和创新质疑的勇气。我们的中学生太苦了,进了大学就赶紧放松自己,补偿自己。国外教学恰恰相反,中学时代只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掌握一些必备的知识,学得比较轻松,大学时代则比较艰苦,需要学生有比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这不仅符合教育的规律,也比较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们还有不少教育专家津津乐道自己的基础教育模式的优秀,说是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是西方学习的楷模。
4.我国的就业压力和用人模式是目前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多记,多做,考名牌,上名校,就等于好工作,等于高收入,等于家族的荣耀和幸福。现实引导学生走这条必须走又不情愿走的道路,学校由于经费不足,通过提高升学率扩大自己的影响,获得预算外收入,不能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落实学校的办学理念,走高耗低效的道路,走拼抢生源的道路。 二、抓住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的改革越是在这样关键的环节上,在一些微观的领域,课堂教学改革探索的难度其实很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如是说。
1.首先要解决理念问题
弄清我们的课堂是教堂还是学堂,必须弄清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演员,这个舞台属于谁?”必须定位准确,教师演,学生看的时代早就该结束了,这个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全力培养学生摄取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能力,彻底打开学生自觉摄取知识的通道,真正摆正主体、主导的关系和地位。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只是对问题背景和发展方向提前有个宏观的认识而已,所以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可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案”要更名为“导学案”
教学案是教师的讲稿,是教师的报告,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脚本。要让“教”的字眼退出舞台。导学案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问题设置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学会梳理归纳新知,形成知识框架和结构,激发探索新知的动力。
3.要把时间、话语权还给学生
“教育是为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人才”——托马斯
课堂的时间所有权本来就属于学生,教师无权霸占,教师应把主要的时间用在组织学生学习上和解决疑难问题上,教师说了算,牵住鼻子走的局面必须打破。无论是山东杜郎口的“10 35”模式,还是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都强调把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要从话语霸权和先知先觉的自豪状态中走出来,让学生充分掌握话语权,教师的话语量要不断减少,从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转向为点石成金,教师的任务是点燃学生的激情,要让学生神采飞扬,而不是对学生的控制。教师只有在学生需要时才能开腔说话,否则,一切唠叨都是多余的。课堂上对学生话语权的尊重才是对科学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环境氛围,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活动、去实践、去思考、去获得,那才是真正的现代课堂,才能让学生热爱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激情和灵感的课堂。我们不能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恭恭敬敬,鸦雀无声了。要“使课堂成为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空洞无味的看守所”(李炳亭《高效课堂》)。
4.测试要重在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质量的考量上
测试不应该侧重结果和答案,而应关注过程和创新价值,测试重在对学生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质量的考量上。通常国外教师批改试卷速度很慢,一个班的试卷要批改一到两周,我们总认为外国人效率低下,没有时效观念,其实他们对学生的解题过程、亮点的关注和尊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的。或许一份答卷上有多处答案不与标准答案一致,但一两点笔误怎么能遮掩学生智慧的火花呢?
让我用课改先锋李炳亭先生的讲话结束这段文字:“课改就是从油锅里捞孩子,一旦在课堂上能收获快乐、找到感觉、获得尊重、激发对生命的热情,……我们的未来才真正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