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克斯·亨特在自己位于福克兰群岛(阿根廷称“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斯坦利港的官邸里如坐针毡,屋外枪战激烈。随着子弹破空的声音趋近,雷克斯的大脑急速运转,思考着投降的时机。
这是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以上万人的兵力入侵福克兰群岛,英国驻该岛总督雷克斯·亨特,指挥69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员及少量岛民志愿者与侵略者交火。因实力悬殊,雷克斯明白投降难以避免,只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时机,以不损失太多生命,又不显得轻易放弃,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战斗以雷克斯率众投降告终,但英国最后打赢了福克兰群岛战争(阿根廷称“马岛战争”)。对于英国而言,这次战争的教训足够深刻。在此之前,面对阿根廷的进攻态势,英国的反应很难说是认真的。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力威慑对于控制争端恶化和防范危机升级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福克兰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自1816年阿国脱离西班牙后,英阿间围绕该岛的归属争端就未停止。1982年,绵延上百年的争端升级为战争,而雷克斯成为最重要的亲历者,其人生道路也与福克兰群岛从此联结。
雷克斯·亨特,1926年6月29日出生在英国约克郡,曾入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学习法律。他自小内向而安静,身上具有一种低调的绅士风度。1944年,雷克斯成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至1948年退伍。三年多的漂泊行军,在许多方面重塑了雷克斯的人生。他变得更加豁达,热爱去陌生之地探索,也深爱飞行,视其如生命。
正是这一终生的嗜好让雷克斯与福克兰结缘。1980年,已担任多年英国驻海外殖民地官员的雷克斯,获得前往福克兰群岛担任总督的机会。他欣然接受,就因为新岗位除了提供升职机会,还可驾驶一架小型塞斯纳飞机。
至于福克兰群岛是什么样子,这份工作会如何,雷克斯并没有考虑太多,常年摔打在艰苦地区,他对各种棘手职位都能欣然接受并做出成绩。他早在1951年就开始奔波于海外殖民地,30年间足迹遍布乌干达、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1975年,他在越南西贡担任总领事,在西贡陷落后,冒着战火最后一个撤离。
踏足福克兰不久,他便喜欢上这里的一切。作为最高长官,雷克斯还享有一点特权——乘坐专车在首府斯坦利四处视察。只不过所谓的专车就是一辆伦敦街头随处可见的红色出租车。雷克斯在岛上以亲民著称,很快与岛民打成一片,出席各种民间社交活动,俨然一个福克兰人。
20世纪80年代初,英阿两国因福克兰群岛之争,关系日益紧张,英国政府对此事生出疲惫之感。英外交官在美国与阿根廷代表谈判中提出一种设想:主权移交阿根廷,但阿方将其长期租借给英国,以不影响岛民现有生活。阿根廷对此表示反对。于是,英国政府表示,福克兰居民对该群岛的归属问题应有最后决定权。
对于英国政府而言,这块殖民地的前途如大英帝国的余辉一样黯淡,让“平庸”的雷克斯掌管似乎恰如其分。外交部认为雷克斯有丰富的海外殖民地工作经验,且能力平平,为人敦厚,易于控制,派他去福克兰群岛,是说服岛民接受当局政策和方案的最佳选择。雷克斯履任之际对此略知一二,难免感到一些失落,心中的天平有所倾斜。
这份工作最棘手之处在于,一方面,总督具有外交人员的性质,需认真执行白厅发出的指令;另一方面,他又是地方官,应为本地民众谋福祉。这两个角色经常是冲突的,雷克斯必须做出选择。
最终,他广泛征集当地岛民的意见,发现人们的确不愿并入阿根廷。他自此成为福克兰群岛民众的代言人,为保护他们的利益,不断与外交部交涉,令外交部大为光火。
1982年4月2日,当阿根廷军人伴随装甲车的轰鸣入侵福克兰时,他指挥岛上武装奋起抵抗。因实力过于悬殊,雷克斯最后无奈投降并遭驱逐。即将离开之际,在儿子的建议下,雷克斯以虽败犹荣的气势,特意穿上礼服,佩剑加身,仿佛在出席帝国的庆典,铸就一个悲壮形象和经典瞬间。
回国后,雷克斯备受冷遇,失落而消沉。为商讨和制定福克兰群岛一事的应对之策,外交部举行一系列秘密会议,雷克斯全被当成局外人。好在撒切尔夫人对其勇气十分欣赏,收复福克兰群岛后,仍委派他担任总督。当年6月14日,雷克斯盛装重返,民众夹道欢迎,如同与久别的亲人重聚。雷克斯于1985年在此职务上退休。
2012年11月11日,雷克斯悄然离去,英阿围绕马岛的争议却未止息。阿根廷通过国内立法宣称马岛属于自己,采取封锁航道等措施;英国石油公司也已在该海域开发石油,而岛上居民则酝酿着明年3月举行公投,以破灭阿国收复失地的“野心”。
作者供职于北大中国战略研究中心
这是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以上万人的兵力入侵福克兰群岛,英国驻该岛总督雷克斯·亨特,指挥69名英国海军陆战队员及少量岛民志愿者与侵略者交火。因实力悬殊,雷克斯明白投降难以避免,只是需要选择正确的时机,以不损失太多生命,又不显得轻易放弃,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战斗以雷克斯率众投降告终,但英国最后打赢了福克兰群岛战争(阿根廷称“马岛战争”)。对于英国而言,这次战争的教训足够深刻。在此之前,面对阿根廷的进攻态势,英国的反应很难说是认真的。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武力威慑对于控制争端恶化和防范危机升级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福克兰群岛位于阿根廷南端以东的南大西洋水域。自1816年阿国脱离西班牙后,英阿间围绕该岛的归属争端就未停止。1982年,绵延上百年的争端升级为战争,而雷克斯成为最重要的亲历者,其人生道路也与福克兰群岛从此联结。
雷克斯·亨特,1926年6月29日出生在英国约克郡,曾入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学习法律。他自小内向而安静,身上具有一种低调的绅士风度。1944年,雷克斯成为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至1948年退伍。三年多的漂泊行军,在许多方面重塑了雷克斯的人生。他变得更加豁达,热爱去陌生之地探索,也深爱飞行,视其如生命。
正是这一终生的嗜好让雷克斯与福克兰结缘。1980年,已担任多年英国驻海外殖民地官员的雷克斯,获得前往福克兰群岛担任总督的机会。他欣然接受,就因为新岗位除了提供升职机会,还可驾驶一架小型塞斯纳飞机。
至于福克兰群岛是什么样子,这份工作会如何,雷克斯并没有考虑太多,常年摔打在艰苦地区,他对各种棘手职位都能欣然接受并做出成绩。他早在1951年就开始奔波于海外殖民地,30年间足迹遍布乌干达、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1975年,他在越南西贡担任总领事,在西贡陷落后,冒着战火最后一个撤离。
踏足福克兰不久,他便喜欢上这里的一切。作为最高长官,雷克斯还享有一点特权——乘坐专车在首府斯坦利四处视察。只不过所谓的专车就是一辆伦敦街头随处可见的红色出租车。雷克斯在岛上以亲民著称,很快与岛民打成一片,出席各种民间社交活动,俨然一个福克兰人。
20世纪80年代初,英阿两国因福克兰群岛之争,关系日益紧张,英国政府对此事生出疲惫之感。英外交官在美国与阿根廷代表谈判中提出一种设想:主权移交阿根廷,但阿方将其长期租借给英国,以不影响岛民现有生活。阿根廷对此表示反对。于是,英国政府表示,福克兰居民对该群岛的归属问题应有最后决定权。
对于英国政府而言,这块殖民地的前途如大英帝国的余辉一样黯淡,让“平庸”的雷克斯掌管似乎恰如其分。外交部认为雷克斯有丰富的海外殖民地工作经验,且能力平平,为人敦厚,易于控制,派他去福克兰群岛,是说服岛民接受当局政策和方案的最佳选择。雷克斯履任之际对此略知一二,难免感到一些失落,心中的天平有所倾斜。
这份工作最棘手之处在于,一方面,总督具有外交人员的性质,需认真执行白厅发出的指令;另一方面,他又是地方官,应为本地民众谋福祉。这两个角色经常是冲突的,雷克斯必须做出选择。
最终,他广泛征集当地岛民的意见,发现人们的确不愿并入阿根廷。他自此成为福克兰群岛民众的代言人,为保护他们的利益,不断与外交部交涉,令外交部大为光火。
1982年4月2日,当阿根廷军人伴随装甲车的轰鸣入侵福克兰时,他指挥岛上武装奋起抵抗。因实力过于悬殊,雷克斯最后无奈投降并遭驱逐。即将离开之际,在儿子的建议下,雷克斯以虽败犹荣的气势,特意穿上礼服,佩剑加身,仿佛在出席帝国的庆典,铸就一个悲壮形象和经典瞬间。
回国后,雷克斯备受冷遇,失落而消沉。为商讨和制定福克兰群岛一事的应对之策,外交部举行一系列秘密会议,雷克斯全被当成局外人。好在撒切尔夫人对其勇气十分欣赏,收复福克兰群岛后,仍委派他担任总督。当年6月14日,雷克斯盛装重返,民众夹道欢迎,如同与久别的亲人重聚。雷克斯于1985年在此职务上退休。
2012年11月11日,雷克斯悄然离去,英阿围绕马岛的争议却未止息。阿根廷通过国内立法宣称马岛属于自己,采取封锁航道等措施;英国石油公司也已在该海域开发石油,而岛上居民则酝酿着明年3月举行公投,以破灭阿国收复失地的“野心”。
作者供职于北大中国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