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的思辨时间、充分的说话时间已经成为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认识归认识,行动归行动,不知不觉中教师又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中心这个问题仍然非常突出。那么该怎样尽可能多地还时间于学生,变“教师的讲堂”为“学生的学堂”呢?笔者根据近几年对语文课的随堂听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还须实行“五个优化”。
  
  一、优化教学目标
  
  由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多样性、特殊性,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可以说是无所不包的。语文教学任务的无限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似乎形成了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不少教师总希望课堂教学时间能以一当十,于是在行动上就采取包办代替一讲到底或延长课时的办法。一篇短小的文章要讲它一节课、两节课,长文章讲它一个星期还不够。所以每当学期临近结束,其它学科有条不紊地开始复习的时候,语文教师还在拼命地赶进度,还在滔滔不绝地讲新课。如果教师这样不厌其烦地讲解真的能把语文学科所承载的任务全完成了,那倒也是好事。而实际上教师干的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时,教师讲授的东西再多学生头脑中也是空空如也。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抓重点,抓关键,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课文目标、课时目标不必大而全。贪食者往往要吃坏肚子,教学目标过多也会倒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同时教学目标要适度,要根据单元、课文的要求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精简了,教师的高谈阔论少了,自然为学生赢得了主动学习的时间。当然,优化教学目标决不是说可以任意删减教学内容,也不是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是要求教师付出更加艰苦的劳动,对教学作出更加科学的安排,因材施教,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扎实。
  
  二、优化课文导语
  
  课文导语是指在学新课之前的导入语,即开场白。它犹如乐章的序曲,戏剧的序幕,其地位不可小觑。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兴趣,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主动的、积极的、进攻型的学习状态。因此,导语的设计历来是语文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也越来越受到青年语文教师的重视和青睐。但是,凡事都有度,过分地拘泥于导语的设计也不一定是好事。眼下的语文课导语设计有以下几个弊端:一是导语设计粗俗,缺乏美感。一位教师教巴金的《灯》,走上讲坛就说:“同学们,你们看,天花板上挂着什么?”学生齐声回答:“灯。”(学生真乖,没有说吊扇什么的)教师又问:“这灯有什么作用呀?”学生又异口同声:“照明。”接着教师说:“我们今天就学习《灯》,先请同学们看课文。”这一段导语既无语言的艺术,又无思维的梯度,还不如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来得痛快,省时省力。类似这样的导语还有许多,不一一枚举。二是导语过长。转弯抹角,山重水复,扯得太远,有喧宾夺主之嫌。有一位教师教《龙宫索宝》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平时爱不爱看书?爱看什么书?古代有哪四大名著?《西游记》里有哪些人?你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孙悟空有什么本领?这金箍棒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一连回答了八个问题才算切入正题,学生配合还是比较默契的,共花时13分钟。如果哪个地方卡壳了,教师还得多费唇舌,不知又要花费多少时间。因此,导语虽不能以长短论优劣成败,但我们要反对冗长,追求精练,以小巧为妙,因为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且导入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三是为导语而导语,与课文接榫不当,两者脱节。导语应是使学生思维定向的发展手段,它的设计要求真求实,不能信口开河,哗众取宠,更不能故弄玄虚。在设计导语时,教师应牢牢掌握本课文的学习目的,讲求实效,克服华而不实的毛病。应当注意,导语既是激发学生思维的的过程,又是限制学生思维的手段。激发或限制什么样的思维,教师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三、优化提问设计
  
  随着对传统教学的反思,目前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得到逐渐的改良,人们试图在我国传统的接受教育和西方的发现教育中寻找一个中间地带。边讲边问便是构建“中间地带”的可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因为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提供反馈信息”等教育功能(曲阜大学李如密语)。顾泠沅博士在课堂教学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第一个主要结论是“边讲边问正在取代灌输式讲授”,应该说这是好的趋势。但课堂提问不是随意地问,无节制地问。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所提问题不需要思考,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只要回答“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可不可”就得了,看似热热闹闹,实是空耗学生的时间。二是问题太多,整堂课从头到尾全由问题构成,仿佛连珠炮,几乎把学生问懵了。“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越高,注意的转移就越困难,转移的速度也慢。”(《初中生心理学》黄煜峰、雷雳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学生始终处在紧张气氛之中,学习的兴趣也会被压抑。三是问题设计欠科学,缺乏梯度。所问问题往往在同一个层面上,且是知识的展现,零敲碎打,缺乏思维的深度。笔者曾听过两位地级市教坛新秀的优质课,问题设计少而精,恰到好处,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二是《雷雨》(节选)。《林》文,教者设计了三个问题:①林冲够不够狠?②林冲是不是英雄?③作者为何塑造这样一个在我们看来有争议的英雄?《雷雨》,教者只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还是假?二是你眼中的周朴园是怎样一个人?由于提问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又适时适度适量,给足了学生阅读的时间、思考的时间、争论的时间,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由此可见,课堂提问要问得准(为教学目标的落实服务),问得精(设计一两个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问得深(由浅入深,有思维的广度、深度)。
  
  四、优化教师用语
  
  教师语言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其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的。但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学得太少,学堂变成了讲堂,“满堂灌”现象十分严重。归结起来,课堂上语文教师语言有“四多”:一是开场白过长。这一点在上面的“优化导入语设计”中已提及,在此不再赘述。二是课堂上连接性的话语太多。教师为了使整堂课浑然一体,保持一个有机的整体,非常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过渡,环节与环节之间往往插入大段大段的接榫语,虽悦耳动听,但中听不中用。正如足球上,中场盘带过多,既浪费了时间,又错失了进球的最佳时机,活活地把球员拖累。教师上课毕竟不是主持人主持节目,用不着非要展示一下自己口若悬河的口才不可。三是重复学生的话太多。课堂上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常用的一种方式。学生回答错了,教师自然要纠正,或学生,或自己,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当学生回答对了的时候,大多教师也总要复述一下自己的“标准答案”,深怕学生的答案不“标准”,听的学生没听懂没记牢。笔者曾作过统计,教师重复学生的话最多的达五分钟之多,少则也有二三分钟,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浪费。其实,语文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有时甚至需要一点模糊,有时答案不止一个,“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就是这个道理。何必强求“人同脑,口同声”呢?四是教师插入语多。教材所选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常会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逸事,一碰到这些内容,语文教师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大讲特讲,一讲就是三分钟、五分钟。根据所学课文的需要,适当进行一些补充,让学生增加一点文化常识,懂得一点文学掌故,同时松弛一下高度集中的神经,完全是必要的,但把这当作课堂的正题,本末倒置,是万万不可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别于“说书”,不能老是节外生枝,“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我们须记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话:“说话简洁的教师才是优秀的教师。”
  
  五、优化板书语言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既是一种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好的板书设计能提纲挈领地突出教学重点,深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消化知识。正因为板书有这么大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位优秀教师不重视板书,没有一种教改方案能够排斥板书”。但是板书的设计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形式,它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因此板书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要少而精。然而在教学实际中,不少青年教师易走极端,把课堂教学当成板书的演绎过程,更有甚者为板书而板书,过分地追求形式之美。一堂课下来,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白的、蓝的、黄的、红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但占用了教师、学生不少的时间。眼下,有些教师用多媒体上课,看似很现代,但实际上只不过是屏幕代替了黑板,鼠标代替了粉笔而已,教师省却了擦黑板的时间罢了,板书内容无非是课文内容的浓缩,有繁琐杂糅、哗众取宠之感。板书固不可少,但要精心设计,要有创意,要体现课文的个性、教者的个性。板书语言要越简洁越好,“简洁是智慧的灵魂”(莎士比亚语),能对课堂教学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有一位教师教《守财奴》时,两课时分别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整个板书清晰规范合理,简洁明了,与课文相得益彰。又如钱梦龙先生教《故乡》时,只写了一个大大的“变”字,可谓一字传神。因此板书设计要力戒冗长,力戒花里胡哨,力戒牵强附会,力戒拾人牙慧。
  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占用太多,讲风太盛,依然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顽症。要根除这一陋习,既需要理性的思考,也需要实践的探索;既需要宏观的调控,也需要微观的改良。“五个优化”意在对语文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精简,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自由支配的时间,从而保证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让语文教师“逐渐成为学生不再需要的人”,实现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描绘的理想图景——“教师因此而少教,学生因此而多学,校园因此而充满欢乐”。
  沈根元,语文教研员,现居浙江桐乡。本文编校:石在中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