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构造区及其周缘上部地壳结构研究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fczf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甘肃省夏河县—陕西省靖边县剖面的8次人工地震初至波数据,利用有限差分走时方法反演得到了沿该剖面长约650 km的上部地壳速度结构和结晶基底的深度分布,反演结果显示:海原构造区西侧的西秦岭—祁连山褶皱区上部地壳的横向非均匀性明显,基底深度从1 km到5 km不等,反映了褶皱区改造变形强烈的构造特征;其东侧的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深度约为5-6 km,其速度均匀、稳定,上地壳呈弱速度梯度特征;海原构造区及海原弧形断裂带附近上部地壳的破坏变形最严重,区内横向高低速相间分布.综上可知,海原构造区东西两侧上地壳结构的
其他文献
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是关系到当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中学是培养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 ,主要通过课余训练来进行 .当前学校课余训练中普遍存在重比赛名次 ,追求升
为研究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中部MW6.2地震的断层破裂方向性效应,依据断层走向将强震动观测台站划分为SE和NW两组,比较两组记录的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地面峰值速度PGV、拟加速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理论,系统地研究了苯、并二苯、并三苯分子长度的改变以及氨基与分子之间连接位置的改变对分子电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子的电导率
本文在考虑动态力源扰动的情况下,对岩石损伤对地震波辐射的影响及其震源表示进行了理论推导,证明了当有动态力源存在时,Ben-Zion和Ampuero于2009年给出的结果只是岩石非弹性响应对震源及相应地震波场的贡献,而非其全部.在此基础上,应用相关结果对岩石损伤破坏对地下核爆炸震源成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地下核爆炸情况下补偿线性偶极子源和构造应力释放与岩石损伤破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地下核爆炸
讨论了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时滞切换系统,研究了其鲁棒稳定性问题.对矩阵进行分解,构造依赖于矩阵分解的Lyapunov函数并基于凸组合技术,设计了一类依赖于状态的切换信号,从而得到这类
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条件AOR迭代法,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预条件AOR迭代法与经典AOR迭代法之间的比较性定理,数值例子表明该预条件要优于经典的AOR迭代法及通常的预条件(I+S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新形势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借助中蒙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获取的宽频带地震台阵观测数据,采用小波变换频时分析技术提取了蒙古中南部地区901条双台间基阶勒夫波相速度频散曲线.通过对该曲线进行二维反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