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新探索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wm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目前对该课程教学改革和探索是会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本文首先概述了《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性质、课程特点以及主要的考核方式。其次,文章认为《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晰、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通过分类设置课程目标、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与企业合作拓展教学资源对《会计信息系统》实施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ERP
  
  一、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性质、特点和主要的考核方式
  (一)课程性质
  《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从学科性质来看,《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学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1]。
  (二)课程主要内容
  从课程的体系上《会计信息系统》的体系主要由软件系统介绍、财务系统简介与操作和供应链系统简介与操作组成。软件系统介绍,主要集中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主要介绍ERP系统的历史、组成和计算机系统的架构。第二章主要介绍系统管理和企业应用平台。系统管理主要是对账套和操作员的设置与管理。企业应用平台是软件主要使用的场景区域。在企业应用平台中,学生能够了解软件的主要操作界面和各项功能区。财务系统主要包括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工资系统、应收应付系统。一般来说,如果不超过48个学时,《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三部分。通过这三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ERP系统的主体架构和应用,因为在ERP系统中财务系统处于中心位置,其他系统产生的数据都会最终汇总到财务系统中,财务系统中总账系统的地位又是最重要的,所有其他系统或直接或间接以凭证为纽带与总账系统发生关联。如果学时在72个,课程内容除了软件系统介绍、财务系统以外还有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系统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的系统设置与管理、采购系统、销售系统、库存系统管理、存货系统管理。供应链系统主要是将企业的主要业务循环生产、销售、存货联系起来,将彼此相互联系的业务通过凭证与财务系统相连。整个系统的目的是使得企业通过应用系统及时掌握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产品流的动向,便于企业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
  (三)课程特点
  首先,与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其他普通课程相比,学生除了要由具有一定财务理论的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知识,因此这门学科兼具财务与计算机的课程性质。其次,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的速度的加快和会计准则的频繁修订以及税法的不断完善使得本课程需要对课程不断进行修改,对学生和老师的要求也逐渐提高[3]。再者,与普通会计与财务课程相比,《会计信息系统》要求学校提供专门的实训室、购置计算机和实训软件、组织局域网且会计实训软件需要定期升级。目前主流的ERP实训软件由用友与金蝶两家公司提供,软件的升级都需要付费,从升级的费用看,对一般学校而言还是负担较重,因此对学校的自由支配的资金要求也比较高。最后,《会计信息系统》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要求比较高。不同于普通的会计和财务课程更侧重于理论授课,《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性质决定了其授课重点侧重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软件操作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理论之余,必须掌握软件的实际操作。而软件的实际操作受制于学校提供的实训场所和实训软件,同时受制于课时数。学生只能在上课时间进行软件操作,学校的实训场所的硬件软件的条件和课程的课时数对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4]。
  (四)主要的考核方式
  1.传统纸质考核方式学习
  《会计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就是笔试,即出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试卷的題型主要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类。客观题主要是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主观题包括名字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考核的要点在于对学生关于《会计信息系统》涵盖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进行考核。通过笔试来测试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是有较大的弊端的。对于笔试而言,学生可以通过考前死记硬背的方式通过考试。对最关键的软件操作能力部分,笔试只能考核基本操作流程,不能测试学生在软件使用中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对《会计信息系统》而言,笔试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不适用的。
  2.品牌考试软件的考核方式
  目前主流的ERP实训软件都开发了与本公司实训软件相配套的考试软件。这种考试软件的优点在于,随机分配试题、学生按考试软件的提示进行操作、操作完成提交后由系统自动批卷[56]。与传统笔试相比,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对学生实际应用软件的能力进行了精准的测试,效率较高。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也有一定的弊端。首先,考试软件运营和维护的费用较高。通常学校购买课考试软件后,每年或隔几年就要对考试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每次花费的费用也不低,对学校也是不小的负担。其次,考试系统题库制作非常复杂,普通老师没有经过培训难以胜任。因此大多数学校使用考试系统自带的或由公司开发的题库进行测试。这种题库都是模块化的,老师一次只能使用某个或某几个模块进行测试,无法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置。所以,这种考核模式不利于教师对课程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探索。
  二、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
  《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清晰。从教学大纲的设计来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应用ERP软件进行操作。从教学目标来看,课程的主要目标在于软件操作。这与计算机类的课程目标较为相似。因此,在教学中有些学校会安排有计算机知识背景的教师去组织教学。计算机出身的教师在讲授这门课时会偏重讲授ERP系统的系统设计与系统程序设计,而不重视财务实务中的应用。而如果本课程由会计财务背景出生的教师去授课,就会注重讲授软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而忽视ERP系统的设计。这两种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带来的影响是不利的,不同方向的侧重点使得对后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重点的把控以及考试的重难点把握会发生偏差,不利于教学深化和教学改革。   (二)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差甚远
  从教学与实际应用角度观察,《会计信息系统》强调的教学重点与实务界对软件的实际应用能力相比相差甚远。目前《会计信息系统》的教材有两类,一类偏重于对ERP系统的系统设计和软件功能的设计原理的介绍。另一种是根据ERP系统的各个组成系统及其功能进行介绍,并介绍简单操作的教材。从教材的使用层面上看,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普遍会选择第二种教材。但是这两类教材的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种的要求相比都相差甚远。在实际工作中,ERP系统使用者需要了解ERP各个系统的数据结构以及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从系统中提取有用的数据供给管理人员作为决策的依据。通俗地说,就是在ERP中迅速获取你需要的数据,然后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个性的处理,或分析或做决策的依据。这种获取数据的能力在两种教材中完全没有涉及或涉及的内容不多。
  (三)教学资源匮乏
  首先,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会计信息系统》课程需要的教师使既具备扎实的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又需要有一定的会计与财务背景知识的“双师型教师”。具备这两种知识的教师人才寥寥无几,这使得专业师资力量十分匮乏。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主讲《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要么只擅长计算机软件设计,要么只精通财务。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课程的建设、教材的设计、课程改革就无从谈起。其次,课程的授课质量受制于保障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会计信息系统》基本在学校机房上课,上课方式主要是教师操作演示和学生上机操作练习。授课的效果与学校机房的计算机硬件条件和课时数有关。最后,缺乏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训材料。目前教材的实训内容均来自教材的编制数据,而非现实中的公司运营数据。
  (四)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法,主要还是先由老师上课讲授理论、实操示范,然后学生自主操作练习,老师指导。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吸引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也让上课过程显得枯燥缺乏趣味性。这使得学生难以产生兴趣,自然也无法主动去学习知识,也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五)课程衔接不科学
  从《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性质来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是财务软件的操作,其原理是将会计手工账务处理的流程转化为财务软件处理账务。从账务处理的流程看,二者的原理是一致的。只是手工账务处理对账务处理的流程更直观。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在学习《会计信息系统》时需要仔细体会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便学生更好地了解使用财务软件进行账务处理的内在逻辑。目前《会计手工实训》教材的案例与《会计信息系统》的案例完全不同,使得学生无法通过才做软件体会二者的区别。
  三、对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一)分类设置课程目标
  因地制宜地设置课程目标。因地制宜是指,根据学校的个性化定位和学生素质甚至学生个性化的职业生涯目标分类设置课程目标。研究型的高校可以结合真实企业财务流程的ERP软件设计为教学目标。应用型本科可以结合真实企业的需求讲解财务软件与业务结合的软件操作。现实中的财务工作早已越过了简单记账的阶段。目前,所有的财务工作都是与公司业务相结合的,正所谓不懂业务就不懂财务。按照实际工作中的逻辑,如果我们的教学还满足于讲具体的会计分录的层次恐怕是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这要求我们通过讲解业务使学生了解具体业务处理的流程,运用的会计准则是什么,在ERP系统中一笔业务在系统中记录的信息点在哪里,使学生通过立体式的俯瞰全貌的方式学习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
  以购买生产用的商品为例。简单的购买商品的业务流程可以分为购买商品合同的签订、收到商品和发票、购买商品入库及入库单的填制、向销售方付款等环节。首先,在了解基本流程的基础上需要判断在流程的哪些环节需要生成会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的依据是什么?哪些环节不需要生成会计信息?其次,要能根据单据和系统设置生成会计凭证。最后,如果业务处理完毕发现有错误要能找到相关节点进行处理。例如如果购买商品入库之后,发现购买商品金额错误,需要先作废凭证再根据购买商品的发票的正确金额录入凭证。
  (二)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根据目前“双师型”人才的匮乏的基本现状,学校首先应当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对于财务专业出生的教师通过短期进修的方式提升其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能力。对于计算机专业出生的教师集中进行财务与会计的知识培训。短期内尽可能地提升“双师型”教师人才的比例。其次,从企业引进人才,聘请校外导师解决师资问题。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实业界,既具备财务理论知识又具备计算机软件设计能力的人才都很稀缺。鉴于实业界的工作报酬要远高于高校的现实考虑,大部分雙师型人才通常会加盟实业界。学校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聘请实业界的双师型人才来校授课或者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三)与企业合作拓展教学资源
  首先,与软件设计公司建立长期联系。学校与软件公司建立长期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与软件公司的交流及时了解实业界的新需求,以及与财务相关的最新技术进展,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其次,与学校周边企业建立交流学习的平台,定期派教师去企业顶岗工作,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实务中对财务软件操作的新需求。也可以请企业界的资深员工到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同时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发实训教材。把企业多年经营的真实数据进行修改再将其编制成实训教材,使学生应用实际工作中的数据进行财务处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授课质量
  目前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可以融入到《会计信息系统》的课程教学中。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而言,教师可以录好软件操作的视频让学生提前学习,掌握要点。上课时,通过分小组项目考核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竞争机制的引入,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会增强,学习效果比被动接受知识要好得多。
  (五)注重课程内容衔接的合理性
  在课程衔接方面,统一编写《会计手工实训》和《会计信息系统》教材案例,使学生学习时能够做到财务软件操作与手工操作互相印证,在操作财务软件时能联系到实际的凭证,加深对账务处理流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康莉莉,张忠祥,朱庆须.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考核体系研究——基于过程评价视角[J].财会通讯,2019(01):3639.
  [2]丁淑芹.高校会计信息系统教学问题思考[J].财会通讯,2016(31):121122.
  [3]王铁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基于情境认知的实验教学法[J].财会通讯,2012(22):127128.
  [4]邓钠.不同办学层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体系的比较[J].商业会计,2011(34):7980.
  [5]姚进才.XBRL对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1(10):127128.
  [6]汪元华.本科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0(34):5051.
  项目:本文受到昌吉学院科研项目——“金课”视域下《会计电算化》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JYYB 027)资助
  作者简介:赵静(1981— ),山西长治人,管理学硕士,本科、硕士均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现为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张倩(1988— ),山东菏泽人,管理学硕士,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硕士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现为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研究方向:公司财务。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各高校教育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多高校逐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与学改革创新,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变革。本文从依托在线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的重要性入手,就如何构建《创新创业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旨在真正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提高单片机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应用开发单片机的实践能力,本文结合“新工科”大背景,对单片机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核评价的改革进行探索,组织和开展线上学习+线下仿真、虚实结合,项目设计、课赛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互联网教学资源引入教学中,并结合KeilμVision开发平台和Protues虚拟仿真平台辅助教学,采用兴趣与项目相结合完成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进而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加了,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步提升学生对单片机
本文对利用智能手机搭载的不同传感器和应用软件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利用智能手机测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主要有单摆法、焦利称法和多普勒效应法等,文中综合介绍了几种方法的实验原理及研究现状,为以后改进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方法及将智能手机引入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2020年以来,诸多线下教育机构转移至线上。基于教育和科技体系的不断完善,线上教育前景广阔。结合中学生群体对于前辈学习经验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的现状,基于OBE理论,笔者创新性地提出由优质学生导师主导讲解,学生用户择优入选导师梯队的线上教育闭环培养模式。文章根据该模式设计,围绕其应用方法、应用场景、应用优势和市场前景展开论述,以期为中学线上教育模式提供参考,开拓新的中学教育方式。  关键词:教
摘要:我国的科技情报事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变化,科技情报逐渐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随着全球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2015年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科技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情报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有效支持逐渐显现。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部分企业科技情报现状,科技情报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利用科技情报开展技术创新的措施等,希望为“互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商丘市立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中药真武汤临证加减治疗的患者3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未接受中药真武汤临证加减治疗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睡眠质量以及疾病相关临床症状的变化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肌酐水平相比对照组降低,肌酐清除率、残余肾功能以及日均尿量均较对照组增加(P<0.05);治疗后两组PSQI问卷各维度评分以及中医症
摘要:面向新工科,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重在对学生力学思维的培养。从专业层面优化力学类课程体系,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对力学思维有层次递进式的培养:力学思维养成→力学思维提升→力学思维深化;从课程层面以三段式教学为主,辅以课程思政进课堂、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注重思维教学;对应完善了教学评价方法,实现了多样化考核环节及多元化教学评价方案。  关键词:新工科;力学思维培养;思维教学;教学评价
摘要: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够分析基本液压回路的能力。如何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标,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文中以教学目标为评价指标,从评学、评教两条路线出发,通过云课堂数据采集、任务完成度、问卷调查多种,从学生、教师、教学团队三个角度完成前课、课中、课后整体课程评价;实现全过程、全员参与评价,使得评学结果更为合理,同时促进教师教学效
摘要:产出导向教育理念是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Python公共课是高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设计类入门课程。基于产出导向理念,按照“反向”设计思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细化的毕业要求,确定Python公共课教学改革方案并进行实践,最后从教学实践中分析改革成效。  关键词:产出导向教育;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过程考核    Python程序设计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零起点、快速入门的程序
摘要:RotaBaxter算子的产生源于对某一类分析和组合问题的研究,后来被广泛用于数学和数学物理的许多领域。本文对一类四维复的幂零左对称代数上的RotaBaxter算子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这类代数上的所有权为零的RotaBaxter算子,并以这些算子为基础构造出一系列的左对称代数结构。  关键词:RotaBaxter算子;左对称代数;李代数  中图分类号:0152文献标识码:A  RotaBa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