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媒体的基本特点来看,主流媒体具有一般非主流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它的权威性、公信力、资源的垄断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不可替代,还有政治优势、经济优势。但面对网络迅猛发展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一课: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一、认真研究受众需求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主流媒体一是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开展舆论监督要立足于尽可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和矛盾,以平衡群众的心态,理顺情绪,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给予的温暖,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新闻媒体还要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引导群众去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时注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主流媒体要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节自身,确保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民生新闻为例,如今观众希望从电视中获得的信息体系重点发生了转移,不再是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而是与己有用的信息、权威的阐释、愉悦的体验等。广州电视台副台长涂布曾说“我们很多新闻专题发表了很多篇批评报道、负面报道,反而收视率上不去,相反有一些主流新闻,对老百姓有用的信息发布一条二条,收视率却明显上扬。”一个不断满足着公众心理需要的媒体,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是具备舆论引导能力的主流媒体。
二、树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当代新闻媒体具有告知、启迪、监督三大社会功能。中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期,中国的舆论监督承载着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但舆论监督报道并不等同于批评性报道,它除批评报道外还包括着释疑解惑等内容。关于批评性报道,我认为要有所选择,注重平衡,把握一个度,注意分寸。我们提倡客观公正、善意和谐的舆论监督,这是主流媒体弘扬真善美、高唱主旋律的一个基本理念。
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重大事件的引导能力。特别是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没有预期性,具有明显的冲突性和敏感性,使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事件中,不断引起形式各异的社会骚动。由于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在公众中的威信较高,说服力较强,因此,主流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解读将在群众中形成范围较广、相对稳定的舆论,这对于维护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读新闻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公众进行说服的过程,主流媒体不但要及时解读重大新闻,也要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有效传递方针政策。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改变过去单纯“呼吁”的方式,实行记者介入、调查采访、追踪报道的办法,促成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这正是主流媒体发挥领唱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
三、正确把握产业发展
作为主流媒体,给受众信赖感的保障,就是自身的诚信。媒体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广告方式对媒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广告对于媒体来说,是主要经济来源,是动脉。但是,广告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媒体带来盈利的同时,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为了一时之快,创下的广告额,却是以媒介的品质和公信力来换得。如此交易,从长远地看实为对媒体的经济损害。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认为,主流媒体更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对广告的经营,也要由以往只要有钱就是好客户发展为努力寻求客户的需求与媒体目标的统一问题上。主流媒体要准确把握经营形势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本着有章可循、量力而为、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宣传主业的同时,发展新媒体产业和发展多元化经营,以发展产业来壮大实力,为新闻宣传提供物质保证。
四、改进新闻报道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受众的选择机会在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必须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改进报道方法,创新表现形式,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引导水平,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既充分反映党的意志,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真正形成重大事情看主流媒体、关键时期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自前年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县级媒体,“走转改”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央视以“走基层”方式、立足百姓视角推出的《我这十年》、《行进中国》等专栏在各频道重点新闻节目中全面播出,形成了舆论强势。作为县级台,我们也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分别在时政新闻《金坛新闻》和民生新闻《第一时间》中同步、分阶段重点推出《“旧貌”展“新颜”》、《老人物,新故事》、《数字看变化》、《我家这十年》等主打栏目,力求通过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摆脱以往的老套路,使地方电视新闻的报道更具特色,既使内容达到深入、深刻,又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
五、形成媒体联动机制
舆论引导,各种媒体责无旁贷,并有着各自的优势。就主流媒体特点而言,报纸的优势在于深度、评析;电视的优势在于生动、煽情;电台的优势在于及时、互动。我们在确定报道线索后,发挥各主流媒体的综合作用,推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服务群众的联动机制,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内容上的融合,形成报道合力,增加舆论引导的广泛性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媒体的出现并未改变信息内容需求本身,而是改变了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主流媒体应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为网络民议提供舆论引导空间,我台就建立了新闻综合门户网站—金坛网,与受众互动的通道达到了“有声有色”。今年年,我台借助“12345”政务平台,将市民咨询投诉先让网民参与互动,表达意见,反映心声,再借助各种传统主流媒体对重点、热点进行解析、放大。新媒体的引入,既可以使主流媒体监测舆情,又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思想的源泉和意外的新闻线索,以此抢占新媒体网络的受众地盘,拓展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空间。
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舆论监督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对采编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求实精神,通过舆论监督切实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其次,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要体贴百姓冷暖,关注百姓利益,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要坚持深入一线,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对群众的爱心和同情心,就不可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第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不搞有偿新闻。最后,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搞好采访,不做假新闻。舆论监督的记者要具备客观、平衡、冷静、质疑的精神。
一、认真研究受众需求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主流媒体一是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开展舆论监督要立足于尽可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和矛盾,以平衡群众的心态,理顺情绪,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给予的温暖,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新闻媒体还要做好解疑释惑的工作,引导群众去正确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同时注意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及时传达给有关部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主流媒体要根据受众需求的变化,与时俱进地调节自身,确保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以民生新闻为例,如今观众希望从电视中获得的信息体系重点发生了转移,不再是连篇累牍的负面报道,而是与己有用的信息、权威的阐释、愉悦的体验等。广州电视台副台长涂布曾说“我们很多新闻专题发表了很多篇批评报道、负面报道,反而收视率上不去,相反有一些主流新闻,对老百姓有用的信息发布一条二条,收视率却明显上扬。”一个不断满足着公众心理需要的媒体,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才是具备舆论引导能力的主流媒体。
二、树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当代新闻媒体具有告知、启迪、监督三大社会功能。中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期,中国的舆论监督承载着公众的巨大利益和高度期待。但舆论监督报道并不等同于批评性报道,它除批评报道外还包括着释疑解惑等内容。关于批评性报道,我认为要有所选择,注重平衡,把握一个度,注意分寸。我们提倡客观公正、善意和谐的舆论监督,这是主流媒体弘扬真善美、高唱主旋律的一个基本理念。
主流媒体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重大事件的引导能力。特别是重大的突发性事件,没有预期性,具有明显的冲突性和敏感性,使许多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事件中,不断引起形式各异的社会骚动。由于主流媒体长期以来在公众中的威信较高,说服力较强,因此,主流媒体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解读将在群众中形成范围较广、相对稳定的舆论,这对于维护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必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读新闻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公众进行说服的过程,主流媒体不但要及时解读重大新闻,也要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有效传递方针政策。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要改变过去单纯“呼吁”的方式,实行记者介入、调查采访、追踪报道的办法,促成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这正是主流媒体发挥领唱作用的最突出的表现。
三、正确把握产业发展
作为主流媒体,给受众信赖感的保障,就是自身的诚信。媒体经济本质是影响力经济。市场经济主要通过广告方式对媒体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支持,广告对于媒体来说,是主要经济来源,是动脉。但是,广告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媒体带来盈利的同时,也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为了一时之快,创下的广告额,却是以媒介的品质和公信力来换得。如此交易,从长远地看实为对媒体的经济损害。在这种现实情况下,我认为,主流媒体更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对广告的经营,也要由以往只要有钱就是好客户发展为努力寻求客户的需求与媒体目标的统一问题上。主流媒体要准确把握经营形势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发展思路,本着有章可循、量力而为、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宣传主业的同时,发展新媒体产业和发展多元化经营,以发展产业来壮大实力,为新闻宣传提供物质保证。
四、改进新闻报道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受众的选择机会在不断增加,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主流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媒体必须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不断改进报道方法,创新表现形式,加强舆论监督,提高引导水平,使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既充分反映党的意志,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真正形成重大事情看主流媒体、关键时期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自前年以来,从中央媒体到县级媒体,“走转改”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央视以“走基层”方式、立足百姓视角推出的《我这十年》、《行进中国》等专栏在各频道重点新闻节目中全面播出,形成了舆论强势。作为县级台,我们也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后,分别在时政新闻《金坛新闻》和民生新闻《第一时间》中同步、分阶段重点推出《“旧貌”展“新颜”》、《老人物,新故事》、《数字看变化》、《我家这十年》等主打栏目,力求通过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创新,摆脱以往的老套路,使地方电视新闻的报道更具特色,既使内容达到深入、深刻,又提高了电视节目的可看性。
五、形成媒体联动机制
舆论引导,各种媒体责无旁贷,并有着各自的优势。就主流媒体特点而言,报纸的优势在于深度、评析;电视的优势在于生动、煽情;电台的优势在于及时、互动。我们在确定报道线索后,发挥各主流媒体的综合作用,推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密切配合,形成共同服务群众的联动机制,做到资源上的共享,内容上的融合,形成报道合力,增加舆论引导的广泛性和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新媒体的出现并未改变信息内容需求本身,而是改变了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主流媒体应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为网络民议提供舆论引导空间,我台就建立了新闻综合门户网站—金坛网,与受众互动的通道达到了“有声有色”。今年年,我台借助“12345”政务平台,将市民咨询投诉先让网民参与互动,表达意见,反映心声,再借助各种传统主流媒体对重点、热点进行解析、放大。新媒体的引入,既可以使主流媒体监测舆情,又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思想的源泉和意外的新闻线索,以此抢占新媒体网络的受众地盘,拓展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空间。
六、加强新闻队伍建设
舆论监督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这对采编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求实精神,通过舆论监督切实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其次,要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要体贴百姓冷暖,关注百姓利益,诚心诚意为群众服务。要坚持深入一线,深入采访和调查研究,聚焦群众关心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对群众的爱心和同情心,就不可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第三,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不搞有偿新闻。最后,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认真搞好采访,不做假新闻。舆论监督的记者要具备客观、平衡、冷静、质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