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九十年不散的阴魂--《论西姆拉会议--兼析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法律地位》述评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rti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姆拉会议是辛亥革命后为分裂我国西藏而组织召开的所谓"中英藏三方"会议.时至今日,一些西方反华势力仍依据这个所谓的会议,制造所谓"西藏问题",<论西姆拉会议--兼析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法律地位>一书,运用大量真实的档案材料,还历史以真相,填补了国内有关西姆拉会议研究方面的空白,为揭开遮蔽在西姆拉会议上的迷雾作出了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在孙立新先生《关中方言代词概要》一文的基础上,对宝鸡方言的代词作了一些订正和补充,全面论述了宝鸡方言代词的系统。
以“批判——解构”为显在话语特征的鲁迅杂文具有其内在的、富于整体性的意义建构体系。对现代生命信仰境界的持续冀望,对生存虚无的反复透视、解构,是鲁迅杂文着力建构的深度
德国伟大的诗人、美学家席勒根据他所处时代人的生存状态、人性的分裂,提出了美育问题.二百多年过去了,美育问题依然是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甚至显得比席勒那个时代更为紧迫.
谢诗歌是"永明体"的典型代表,对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弄清中国古典诗歌从古诗到近体诗演进过程,则必须研究谢诗之声律的接受状况.其间有三个极为重要的关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