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训练中促使学生反思的策略有:追本溯源——倒摄处促其反思;小题大作——显微处促其反思;水到渠成——铺垫处促其反思;各抒己见——补白处促其反思;亡羊补牢——救失处促其反思;举一反三——变式处促其反思;能言善辩——讨论处促其反思;借题发挥——延伸处促其反思。
【关键词】数学训练;反思;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反思的训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促使训练到位,提高数学素质的必要操作规程,也是构成教学回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追本溯源——倒摄处促其反思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根据例题的解法照葫芦画瓢,对解题的思路、方法不甚知之,或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的答案正确,而应当启发学生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倒摄答案形成的路线,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例如:“立新化肥厂全年计划生产化肥1500吨,实际上半年每月生产化肥147.6吨,剩下的要4个月完成,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学生解题后,教师指着综合算式(1500-147.6×6)÷4回问:你是怎样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的?(这是关键一问,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把解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然后继续追问:(1)147.6×6表示什么?(2)1500-147.6×6表示什么?(3)整个算式表示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能使学生进一步反思算理,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
二、小题大作——显微处促其反思
教材中有的细小部分,是十分丰富的思维素材,教师要善于“小题大作”,在“显微”处促其反思,达到训练的目的。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针对教材中所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启发学生思考:能否将“两个完全一样”换成“两个面积相等”,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以”,理由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是相等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说“不可以”,因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而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不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在教材的细微处引导学生反思,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良好契机,正是在反思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水到渠成——铺垫处促其反思
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就要靠教师设计必要的中介铺垫,以减缓坡度,使学生顺利从未知过渡到已知。这种铺垫实质上是化作切实可行的“小步子”,让其思维反思。
如苏教版第九册练习十七有这样一道题:为了鼓励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小明家十月份付电费64.6元,用电多少千瓦时?
教学时,可设计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作为铺垫:
1.如果小明家用电正好是100千瓦时,应付电费多少元?0.52×100=52(元)
2.而他家实际超出电费多少元?64.6-52=12.6(元)
3.这说明他家用电已超过多少千瓦时?100千瓦时
4.超出部分每千瓦时0.6元,多少千瓦时才是12.6元呢?12.6÷0.6=21(千瓦时)
5.小明家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100+21=121(千瓦时)
由于教师的设问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推进,教学的难点也就突破了。而这一步步的小问题,正是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反思过程。
四、各抒己见——补白处促其反思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让人们用各不同的想象去填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填充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实质上也是充分展示了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反思过程。
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在巩固练习中设计补充条件的题目。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一句带有分率的话,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分数应用题,(至少补充3种不同的形式)
五(1)班男生有30人, ,女生有多少人?
这道题横线上的填法有:女生是男生的;男生是女生的;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女生比男生的少5人;比女生的多15人……
通过这样的“补白”,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单位1”表现形式的反思,训练了他们自觉联想和快速转化的能力。
五、亡羊补牢——救失处促其反思
教师在为学生匡谬救失时,要重视展现思维过程,以便从深层次上作出诊断和矫治。
(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偏差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又具有普遍性,抓住这些失误和偏差进行剖析,不仅能补救,而且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反思。
例如教学:“抄一份稿件,如果甲单独抄要小时完成;乙单独抄要小时完成,现两人合抄多少小时完成?”这道工程应用题,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X+X=1或1÷(1/2+1/3),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因为受“工作效率”表现形式的干扰,误认为和就是甲乙的工作效率。于是就此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思维过程:让学生重新审题,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怎么求?以此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即把“分数形式的工作时间”误认为是工作效率了。
六、举一反三——变式处促其反思
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加大训练力度。因此教师要适当插入一些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包括错误思路),帮助学生深刻反思!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讲清“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的道理,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
1.度量法:用量角器把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然后相加是180o;2.剪拼法:把一个任意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到一起,刚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3.推算法: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o,内角和是360o,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o÷2=180o。
七、能言善辩——讨论处促其反思
当学生解题出现多个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复,而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番讨论、交流,这样会把学生肤浅、模糊的认识变得深刻、清楚一些。让学生在比较中对各种答案进行辨析,对各种算法进行分类、提炼,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深层次反思。
例如,在教学:“一张打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4页的练一练),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5种可能”,第二种答案是“6種可能”。这时教师未置可否,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认为5种可能的学生在讨论时说:我们是从得分的高低列出各种可能的,小华投中两次,最低可得12环(6+6),最高可得20环(10+10),中间还可得14环(8+6)、16环(8+8、10+6)和18环(10+8),所以是五种可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说,我们是按照投中的可能性来列举的:内圈和内圈(6+6),内圈和中圈(6+8),内圈和外圈(6+10),中圈和中圈(8+8),中圈和外圈(8+10),外圈和外圈(10+10),所以是六种可能。经过一番辩论,最后错误的一方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我们错误的原因是把得分的几种可能和命中的几种可能混淆起来了,而其中命中“中圈和中圈、内圈和外圈,”的得分数都是16,我们却把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得分进行计算,所以产生了错误,他们的方法比我们的好!
【关键词】数学训练;反思;策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反思的训练,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促使训练到位,提高数学素质的必要操作规程,也是构成教学回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追本溯源——倒摄处促其反思
很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根据例题的解法照葫芦画瓢,对解题的思路、方法不甚知之,或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的答案正确,而应当启发学生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倒摄答案形成的路线,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
例如:“立新化肥厂全年计划生产化肥1500吨,实际上半年每月生产化肥147.6吨,剩下的要4个月完成,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学生解题后,教师指着综合算式(1500-147.6×6)÷4回问:你是怎样分析这道题的数量关系的?(这是关键一问,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把解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然后继续追问:(1)147.6×6表示什么?(2)1500-147.6×6表示什么?(3)整个算式表示什么?通过这样的追问,能使学生进一步反思算理,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
二、小题大作——显微处促其反思
教材中有的细小部分,是十分丰富的思维素材,教师要善于“小题大作”,在“显微”处促其反思,达到训练的目的。
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我针对教材中所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启发学生思考:能否将“两个完全一样”换成“两个面积相等”,为什么?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可以”,理由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面积是相等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说“不可以”,因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是“完全一样”的,而两个不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不可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
在教材的细微处引导学生反思,成了学生思维训练的良好契机,正是在反思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三、水到渠成——铺垫处促其反思
有些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很难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这就要靠教师设计必要的中介铺垫,以减缓坡度,使学生顺利从未知过渡到已知。这种铺垫实质上是化作切实可行的“小步子”,让其思维反思。
如苏教版第九册练习十七有这样一道题:为了鼓励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以下的电费计算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千瓦时,按每千瓦时0.52元收费;每月用电超过100千瓦时,超过部分按每千瓦时0.6元收费。小明家十月份付电费64.6元,用电多少千瓦时?
教学时,可设计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作为铺垫:
1.如果小明家用电正好是100千瓦时,应付电费多少元?0.52×100=52(元)
2.而他家实际超出电费多少元?64.6-52=12.6(元)
3.这说明他家用电已超过多少千瓦时?100千瓦时
4.超出部分每千瓦时0.6元,多少千瓦时才是12.6元呢?12.6÷0.6=21(千瓦时)
5.小明家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100+21=121(千瓦时)
由于教师的设问由浅入深,一步一步推进,教学的难点也就突破了。而这一步步的小问题,正是学生对解题思路的反思过程。
四、各抒己见——补白处促其反思
艺术家的创作手法都讲究“留白”,让人们用各不同的想象去填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设计一些填充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来填补这些空白,实质上也是充分展示了学生对这类问题的反思过程。
如在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在巩固练习中设计补充条件的题目。
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充一句带有分率的话,使它成为一道完整的分数应用题,(至少补充3种不同的形式)
五(1)班男生有30人, ,女生有多少人?
这道题横线上的填法有:女生是男生的;男生是女生的;男生比女生多;女生比男生少;男生占全班的;女生占全班的;女生比男生的少5人;比女生的多15人……
通过这样的“补白”,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单位1”表现形式的反思,训练了他们自觉联想和快速转化的能力。
五、亡羊补牢——救失处促其反思
教师在为学生匡谬救失时,要重视展现思维过程,以便从深层次上作出诊断和矫治。
(下转第32页)(上接第30页)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偏差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又具有普遍性,抓住这些失误和偏差进行剖析,不仅能补救,而且能够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维反思。
例如教学:“抄一份稿件,如果甲单独抄要小时完成;乙单独抄要小时完成,现两人合抄多少小时完成?”这道工程应用题,大部分学生的解法是:X+X=1或1÷(1/2+1/3),学生出错的原因是因为受“工作效率”表现形式的干扰,误认为和就是甲乙的工作效率。于是就此问题,笔者引导学生分析思维过程:让学生重新审题,表示什么?表示什么?甲、乙的工作效率怎么求?以此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即把“分数形式的工作时间”误认为是工作效率了。
六、举一反三——变式处促其反思
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必须加大训练力度。因此教师要适当插入一些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得到充分暴露(包括错误思路),帮助学生深刻反思!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讲清“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的道理,可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加以证明:
1.度量法:用量角器把三个角的度数量出来,然后相加是180o;2.剪拼法:把一个任意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到一起,刚好拼成一个平角,所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3.推算法:将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因为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90o,内角和是360o,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o÷2=180o。
七、能言善辩——讨论处促其反思
当学生解题出现多个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复,而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番讨论、交流,这样会把学生肤浅、模糊的认识变得深刻、清楚一些。让学生在比较中对各种答案进行辨析,对各种算法进行分类、提炼,从而达到对这些知识的深层次反思。
例如,在教学:“一张打靶纸共三圈,投中内圈得10环,投中中圈得8环,投中外圈得6环,小华投中两次可能得到多少环?”时(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4页的练一练),学生出现了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是“5种可能”,第二种答案是“6種可能”。这时教师未置可否,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认为5种可能的学生在讨论时说:我们是从得分的高低列出各种可能的,小华投中两次,最低可得12环(6+6),最高可得20环(10+10),中间还可得14环(8+6)、16环(8+8、10+6)和18环(10+8),所以是五种可能。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说,我们是按照投中的可能性来列举的:内圈和内圈(6+6),内圈和中圈(6+8),内圈和外圈(6+10),中圈和中圈(8+8),中圈和外圈(8+10),外圈和外圈(10+10),所以是六种可能。经过一番辩论,最后错误的一方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我们错误的原因是把得分的几种可能和命中的几种可能混淆起来了,而其中命中“中圈和中圈、内圈和外圈,”的得分数都是16,我们却把它们作为两种不同的得分进行计算,所以产生了错误,他们的方法比我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