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如何报道热点事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_an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选取今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长江流域的旱灾和10月中旬发生的“小悦悦”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楚天都市报》对重大自然灾害和重要社会事件报道的不同之处,为媒体在报道自然灾害与重要社会事件等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楚天都市报》 自然灾害 社会事件 新闻报道
  
  《楚天都市报》是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面向市民的综合性日报,在湖北省境内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2011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我国南方主要是长江流域中下游发生了特大旱灾,灾害面积大、受灾地区分布广、受灾人数多、经济损失大,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被两辆车相继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此事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对道德问题的追问,在此且称之为“小悦悦”事件。
  《楚天都市报》(以下简称《楚》)对这两件事都作了连续性报道,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楚》对它们报道上的不同之处。
  一、新闻所在版面以及所占版面(篇幅)大小
  《楚》最多会有A、B、C三叠,除了两个封面之外,A叠一般分为要闻、专题、重点、评论、经济、法治、热线、教育、荆楚各地、体育、中国、国际等版面。B叠一般分为娱乐、人文、健康、财经、证券、教育、人才、讲述、连载和专刊版面。C叠一般都是专刊和副刊,比如“都市车风”、“家园”等。
  在5月中下旬到6月初的《楚》中,封面导读上一共出现了12次关于旱灾的内容,其中绝大多数出现在要闻、专栏、专题报道版面里,有一部分出现在荆楚各地版面,较少出现在评论版或者是中国版,并且所有的报道都是在A叠中,许多次都是整版的专题报道,所占版面大。而10月中旬到11月初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在导读里只出现了1次相关内容,大部分报道都在A叠的评论、中国和社会版中,有一次专题报道出现在B叠的健康周刊版面,只有在健康周刊版面的那篇报道是整版的,其余报道所占版面较小。
  出现以上的情况是有原因的。A叠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新闻,比如一些重大会议、政策的出台或者重大国际事件。它的内容离市民的日常生活稍微远一些,但还是反映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关于旱灾的报道都在A叠;B叠的内容人文性、专业性比较强,与人们的生活更为贴近,比如证券、健康对一般市民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由于“小悦悦”事件导致全社会对“道德”与“人性”问题的讨论,引起强烈的社会舆论关注。
  在这场旱灾中,湖北是个受灾大省,作为湖北发行量、影响力最大的日报之一,用较大版面、大篇幅报道旱情,是应该的。而“小悦悦”事件发生在广东,它最起码是不能出现在“荆楚各地”这一版面中的。但这次事件引起了全国的讨论,《楚》作为国内主流媒体之一,也有必要对此事发表一些意见,扩大媒体影响力,所以它较多地出现在中国和社会版,但篇幅并不大。
  对这两件事报道的共同点在于,旱灾是根据灾情的发展,增减版面,在旱灾最严重的几日,报道内容都在3个版以上。而“小悦悦”事件,随着舆论的推进,根据舆论的强弱程度,在每个舆论小高潮时,《楚》便会对其报道。
  二、报道方式
  对旱灾的报道,《楚》多采用的是专题、通讯和消息的形式,较少采用评论的方式。而《楚》对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主要采取的是评论和消息形式。
  因为灾害的持续性,更新灾情,让受众及时了解信息以消除不确定性,以稳定社会。“任何舆论都要持续一定的时间,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理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比较长。”②随着舆论的推进,《楚》对“小悦悦”事件也进行了连续报道。“新闻媒介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必须将原先分散的、局部的舆论变为集中的、更大范围内的舆论,新闻媒介既可以反映和表达舆论,也可以影响和引导舆论。”③所以《楚》对于“小悦悦”事件,只对事件经过以及小悦悦健康状况直到死亡的报道,采用消息这种新闻题材,而对舆论报道,它多是采用的是评论的方式,表示《楚》在参与这一舆论事件,并发表自己以及公众的意见,迎合受众。
  三、报道内容
  在报道内容方面,《楚》对于旱灾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灾情;2、抗灾的方法与结果;3、典型人物或事迹;4、灾害的自然与人为原因。在此期间,旱灾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楚》还推出了一个叫“棉花奶奶”的专题报道,并且连续报道了多期,作为抗旱救灾的补充。
  而“小悦悦”事件,除了报道事件经过和小悦悦健康状况之外,较多的评论栏中,主要内容是评论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社会各界的态度。这些评论大多站在一个比较中立的角度,客观地评价问题。
  媒体报道自然灾害,承担了消除群众恐慌、团结人民群众抗灾的责任。如实报道灾情,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避免社会上谣言四散;选取抗灾典型人物的报道,让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抗灾中去,以战胜自然灾害。所以《楚》对于旱灾的报道主要是正面报道,极少的评论中有探讨三峡大坝对这次灾害是否有影响等问题。
  总之,《楚》在报道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时候,从版面、篇幅、报道方式、报道内容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①百度百科
  ②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③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等多方面综合因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大赛也引起越来越多关注,并且在助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暨现代教育学术年会”就是众多相关赛事之一。  该活动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次比赛,旨在为致力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2011年肥东文学界喜讯频传。一个月内,先后获得 “中国散文之乡”和“安徽文学工作先进县”两项殊荣,使肥东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迸发出了灿烂夺目的光彩。  一个县何以拥有如此耀眼的文学成果?笔者在走访中得知,近些年来,肥东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文学艺术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特别是文学创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个健康的创作群体,培养了一支精锐的中坚队伍,建立了一串成熟的创作
作为推动未来发展的技术热点之一,IoT(“Internet of Things”的缩写,意为“物联网”)的应用给医疗福利、教育等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IoT技术使人们获得生理数据变得更加容易。分析这些数据,不但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态,还可以了解心理状态。因此,应用IoT和大数据分析,利用生理数据管理儿童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效果,就变得切实可行。日本国家级物联网服务项目“智慧儿童城市YAOCCO——为
“有效作业”的含义从质量视角看,就是有效果与有效率的作业。从过程视角看,有效作业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下,教师有效地教,师生共同选择作业任务,学生有效地学,师生之间有效教与有效学的交流与互动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以上机操作作业为主。教育部拟订,上机课的课时应占信息技术总课时的70%以上,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要切实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在
60年前的一个深夜,在渝中区中华路一座不起眼的灰砖小楼里,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印刷出来,苍劲有力的红色报头十分醒目——《重庆日报》。  这一天,是1952年8月5日。中共重庆市委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那时,《重庆日报》只有对开四版,仅发行到现渝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五个区的部分地区。  60年后的今天,《重庆日报》平均每周出版量超过80个,发行遍布重庆城乡,成为全国知名大报。  一座城市
【摘 要】 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但是也可能会诱发经营者操纵盈余的行为。文章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公告前的利润操纵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经营者为了攫取私利,在披露股权激励计划前普遍会进行负向的利润操纵;股权激励的水平越高,其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前一个季度的利润操纵程度越大;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的上市公司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这一研究发现可为
  
期刊
br
【摘要】“7·23”温州高铁事故发生后,公众迫切想要通过官方了解整个事故的相关信息,在铁道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王勇平措辞失当、态度欠妥,进而引发社会上的争议。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认为新闻发言人要敢说话;有话说;会说话。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 “7·23”温州高铁事故 信息公开 改革    一、新闻发言人  7月24日晚,在“7·23”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26个小时后,铁道部召开“7·
1  审讯在第三天有了突破性进展,犯罪嫌疑人李家明在承认了几起盗窃案件后,突然又供出他还曾经伙同两个人在海城杀过人。  一个男人,三四十岁吧,我们把他骗到我们的住处,然后就把他杀了。他身上带了十八万现金,我分了五万。绰号叫“瘊子”的李家明交代。  李家明交代的时候距天亮还有两个时辰。从审讯室里看不出外面的天色,唯一的窗户也被一块厚厚的黑色窗帘挡住了。屋里的白炽灯亮得瘆人。  瘊子说,我都交代了吧。
【摘要】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社会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知情权意识进一步加强,传播更加信息化,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如何面对媒体及民众,及时传达准确有效的信息,成为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以甬温线“7·23”特大事故中王勇平答记者问为例分析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闻发言人 媒介素养 信息公开    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