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民众来说,水产品是一种相对可靠、稳定的蛋白质来源,正因为如此水产养殖行业受到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近些年,相关养殖技术一直在不断完善,水产养殖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但因管理理念及硬件条件等因素的限制,部分地区在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同时,对当地的水质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一现状无疑给高速发展的水产养殖业蒙上了一层阴影。基于此,本文对此类问题进行分析,指出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种类及控制对策,以期对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愈发追求健康、科学的饮食结构。所以,低脂肪、高蛋白的水产品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关注,这一现状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养殖方,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从事水产养殖活动的出发点。然而,部分养殖方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养殖过程中采用了不合理方式,这样做虽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养殖产品的经济效益,但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为改善这一局面,人们需要研究其控制措施。
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1.1水体富营养化
在当前的水产养殖上,养殖户为了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则会选择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在此过程中,则会导致水中的氮、磷等含量超标,致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水中无机氮的含量达到每升0.3毫克,无机磷的含量达到每升0.02毫克,则表明此时的水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在富营养化的水环境中,不仅对水体的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在此种情况下会导致藻类等大量的浮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使得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中的溶氧量下降等现象的相继出现,从而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物的生命安全,使养殖户受到极大的经济损失。
1.2投放物造成环境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饲料以及药物添加剂等的投喂通常是直接投放于养殖环境之中,由于所投放的物质中成分较为复杂,往往包含一定的金属离子或其他物质并且投放过后在水域中也会存在大量的剩余,因此,导致养殖水环境发生改变,造成养殖环境的污染。
1.3物理原因造成环境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养殖物进行捕捉、打捞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将渔船等机械设备应用到打捞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由于设备上带有一定的污染物或者出现燃油泄漏等情况时,则会直接导致养殖水域受到一定的污染。
1.4微生物原因造成环境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指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如果微生物的含量超出相应的标准,则会引起微生物污染。多数微生物的污染会直接危害养殖物的健康,致使养殖物生产缓慢以及出现死亡的状况,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微生物残留在养殖物体内,对于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在人们食用时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殖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2、水产养殖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分析
2.1水产养殖饲料的污染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主要是以饲养鱼类为主,养殖饲料是进行水产养殖的必需品。但由于细菌、病毒等原因使许多的养殖饲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养殖者是不知情的,会继续使用受到污染的饲料来喂养鱼类。长此以往这种污染就转移到了鱼类的体内,会造成鱼类的死亡,从而污染水体。此外,受到污染的鱼类被人们食用会使健康受到威胁,甚至造成食物中毒状况的发生。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加大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2.2重金属的污染
污染物的累积会形成重金属污染,养殖的水产品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体内会存在大量的重金属。首先,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机械生产会产生一些机械油脂,并且养殖产生的垃圾和一些作废的养殖工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其次在河流或海洋上难免会有船只的通过,在船只航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泄露燃料,从而造成水体的污染;最后,有些金属加工厂会向水中排放大量含有金属的废水废渣,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在受到污染的环境生活会严重影响它们的质量,并且水产生物的死亡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
2.3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严重
我国目前水体污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其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由于淡水养殖的密度较大,不科学的方法会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水环境,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水生生物和植物系统出现退化现象。而水体中存在的富营养化物質会使得藻类植物疯狂生长,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由此可见水体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
3、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的举措
3.1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针对现阶段水产养殖发展情况,提升对于水产养殖的监督,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出监管职能,并对水产养殖的相关环境展开具体分析,结合区域水分析技术,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隐藏的环境污染隐患一一排除。政府在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鼓励人民群众水产养殖的同时也需要对水产养殖区域加以限制,确保水产养殖区域的合理性,在河流的下流区域确定为水产养殖区域,以此尽最大程度的对河流进行保护,防止水产养殖对河流造成破坏,将污染程度与控制在最低限度[2]。
3.2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源泉,水资源的锐减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水产养殖在环境污染控制中也需要逐渐重视起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性,发展循环水养殖,将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得水资源在净化以及循环利用中减轻污染。对水产养殖应用于封闭水域当中,如果养殖区域不具备河流,养殖水池的建立则需要通过人工完成,由于水体长期在封闭的水域当中,池内水体会遭遇污染,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则需要对池内水体进行沉淀,经过过滤以及消毒的各项程序,保障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能够兼顾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3.3提升喂养的专业性
水产养殖现阶段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科学的喂养模式被广泛熟知,水产养殖不能盲目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效益而忽视喂养的科学性,不良的喂养模式应当逐渐被取缔。在养殖期间,需要对饲料的投放采取定时以及定量的原则,避免过量投放,食用不尽将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另外需要针对投放剩余的饲料及时进行清理,防止造成污染。水产养殖倡导食用绿色健康的饲料展开喂养工作,根据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实际需要,在投放饲料的同时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以此保障水产品的顺利生长。
3.4提升水产养殖者的专业素养
水产养殖想要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中需要逐渐加强提升水产养殖者的工作能力。由于部分水产养殖者的专业素养不高,尚未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导致水产养殖中的诸多操作都不够合理,为水产养殖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在根本上提升水产养殖者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使其意识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并能够规范自身的养殖行为,确保养殖的合理性。
结束语
要进行科学、绿色、生态的水产养殖,应采用正确的方式,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能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国平.浅谈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19.
[2]盛瑾玉.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21.
[3]阳坤.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41.
(作者单位:1.招远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大队;2.招远市海域动态监管服务中心)
关键词: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1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愈发追求健康、科学的饮食结构。所以,低脂肪、高蛋白的水产品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关注,这一现状也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作为养殖方,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从事水产养殖活动的出发点。然而,部分养殖方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养殖过程中采用了不合理方式,这样做虽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养殖产品的经济效益,但却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为改善这一局面,人们需要研究其控制措施。
1、水产养殖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1.1水体富营养化
在当前的水产养殖上,养殖户为了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则会选择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在此过程中,则会导致水中的氮、磷等含量超标,致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的状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水中无机氮的含量达到每升0.3毫克,无机磷的含量达到每升0.02毫克,则表明此时的水体已经出现富营养化状态。在富营养化的水环境中,不仅对水体的污染极其严重,与此同时,在此种情况下会导致藻类等大量的浮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使得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中的溶氧量下降等现象的相继出现,从而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物的生命安全,使养殖户受到极大的经济损失。
1.2投放物造成环境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于饲料以及药物添加剂等的投喂通常是直接投放于养殖环境之中,由于所投放的物质中成分较为复杂,往往包含一定的金属离子或其他物质并且投放过后在水域中也会存在大量的剩余,因此,导致养殖水环境发生改变,造成养殖环境的污染。
1.3物理原因造成环境污染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养殖物进行捕捉、打捞的过程中,往往会需要将渔船等机械设备应用到打捞工作中,在此过程中,由于设备上带有一定的污染物或者出现燃油泄漏等情况时,则会直接导致养殖水域受到一定的污染。
1.4微生物原因造成环境污染
微生物污染主要是指细菌、真菌及病毒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水产养殖环境中,如果微生物的含量超出相应的标准,则会引起微生物污染。多数微生物的污染会直接危害养殖物的健康,致使养殖物生产缓慢以及出现死亡的状况,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与此同时由于部分微生物残留在养殖物体内,对于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在人们食用时会直接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殖环境的改善提供一定的帮助。
2、水产养殖环境受到污染的原因分析
2.1水产养殖饲料的污染
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主要是以饲养鱼类为主,养殖饲料是进行水产养殖的必需品。但由于细菌、病毒等原因使许多的养殖饲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养殖者是不知情的,会继续使用受到污染的饲料来喂养鱼类。长此以往这种污染就转移到了鱼类的体内,会造成鱼类的死亡,从而污染水体。此外,受到污染的鱼类被人们食用会使健康受到威胁,甚至造成食物中毒状况的发生。因此我们要从源头加大对养殖污染的治理,减少对人类的影响。
2.2重金属的污染
污染物的累积会形成重金属污染,养殖的水产品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水域,体内会存在大量的重金属。首先,在进行水产养殖的过程中使用机械生产会产生一些机械油脂,并且养殖产生的垃圾和一些作废的养殖工具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水污染;其次在河流或海洋上难免会有船只的通过,在船只航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泄露燃料,从而造成水体的污染;最后,有些金属加工厂会向水中排放大量含有金属的废水废渣,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水产品在受到污染的环境生活会严重影响它们的质量,并且水产生物的死亡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污染。
2.3水体富营养化状况严重
我国目前水体污染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就是水体富营养化,其会对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由于淡水养殖的密度较大,不科学的方法会导致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大量进入水环境,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降低,水生生物和植物系统出现退化现象。而水体中存在的富营养化物質会使得藻类植物疯狂生长,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由此可见水体的富营养化会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失衡,造成水生生物的大量死亡。
3、水产养殖环境污染控制的举措
3.1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合理划分
针对现阶段水产养殖发展情况,提升对于水产养殖的监督,相关部门应当充分发挥出监管职能,并对水产养殖的相关环境展开具体分析,结合区域水分析技术,对水产养殖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并将隐藏的环境污染隐患一一排除。政府在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鼓励人民群众水产养殖的同时也需要对水产养殖区域加以限制,确保水产养殖区域的合理性,在河流的下流区域确定为水产养殖区域,以此尽最大程度的对河流进行保护,防止水产养殖对河流造成破坏,将污染程度与控制在最低限度[2]。
3.2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作为人类生存的源泉,水资源的锐减也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诸多不便。水产养殖在环境污染控制中也需要逐渐重视起水资源污染浪费的严重性,发展循环水养殖,将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使得水资源在净化以及循环利用中减轻污染。对水产养殖应用于封闭水域当中,如果养殖区域不具备河流,养殖水池的建立则需要通过人工完成,由于水体长期在封闭的水域当中,池内水体会遭遇污染,为避免水资源浪费,则需要对池内水体进行沉淀,经过过滤以及消毒的各项程序,保障水产养殖的顺利进行,并能够实现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合理解决污染问题的同时能够兼顾水资源的节约使用。
3.3提升喂养的专业性
水产养殖现阶段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科学的喂养模式被广泛熟知,水产养殖不能盲目的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效益而忽视喂养的科学性,不良的喂养模式应当逐渐被取缔。在养殖期间,需要对饲料的投放采取定时以及定量的原则,避免过量投放,食用不尽将会造成水体的污染。另外需要针对投放剩余的饲料及时进行清理,防止造成污染。水产养殖倡导食用绿色健康的饲料展开喂养工作,根据水产养殖对水质的实际需要,在投放饲料的同时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以此保障水产品的顺利生长。
3.4提升水产养殖者的专业素养
水产养殖想要避免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在环境污染的控制中需要逐渐加强提升水产养殖者的工作能力。由于部分水产养殖者的专业素养不高,尚未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影响,导致水产养殖中的诸多操作都不够合理,为水产养殖的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在根本上提升水产养殖者的专业性以及技术性,使其意识到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并能够规范自身的养殖行为,确保养殖的合理性。
结束语
要进行科学、绿色、生态的水产养殖,应采用正确的方式,提高经济收入的同时,能够保护好生态环境,也能促进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国平.浅谈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19.
[2]盛瑾玉.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21):121.
[3]阳坤.水产养殖环境的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8):241.
(作者单位:1.招远市海洋与渔业监督监察大队;2.招远市海域动态监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