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中彰显多媒体魅力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00meng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安塞腰鼓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不少语文教师也常常面临这样的情景: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讲的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学生却委屈的说:“不是不想听,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这使得教师既伤心又尴尬。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就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安塞腰鼓》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的舞蹈。文章气势恢弘、感情激越,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想到了它——多媒体。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情趣
  多媒体资源丰富,功能繁多,表现力强,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狭小的天地,再现缤纷的世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趣。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媒体手段展示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并配以“黄土高坡”的歌曲录音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表演腰鼓的壮阔场面,感受这种音乐形象:在黄土高原上,击鼓的后生,如骤雨,如流苏、如火花、如斗虎,气势昂扬,这些镜头使学生从声音到画面感受到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为了进一步展现这一瞬间的雄壮,学生在诵读之后又观看腰鼓表演的过程。屏幕上展现出精彩的视频镜头,那么逼真生动,击鼓的后生闪转腾挪的优美舞姿,和着隆隆的鼓声,充分展现了西北汉子热情、奔放、憨实的性格,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仅是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情入趣,很好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本课教学前我想到了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关东特产,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秧歌,在东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了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正好和西北的安塞腰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觉得此时借助信息技术能起到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形象性、直观性、音画综合性、超越时空性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辅助作用。我在网络上下图片,并实地录制“东北大秧歌”的几个片断,进行剪辑和整理,形成课件,在课上与“安塞腰鼓”进行对比欣赏,感受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地的不同风采,比较西北汉子与黑土人性格的异同。音乐响起,雄壮、激越,中间还夹杂着嘹亮的唢呐声和"隆隆"的鼓点声,人们载歌载舞,耍龙灯、跑旱船、打花棍、踩高跷,气势磅礴。我把画面定格在大秧歌激越的瞬间,充分展现了关东人的豪爽和粗犷的性格,而且艺术地折射出生命的亮點,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审美境界,灵魂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这些镜头深深打动着学生,让他们感到自然是美的,和谐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力量是美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一步展现了两种音乐舞蹈的不同神奇,营造了良好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对安塞腰鼓和东北大秧歌两种音乐舞蹈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从而配合了对课文的品读,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活化语言文字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教学中,由于受媒体信息的感染,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审美情趣,进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此环节在学生的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训练。学生在品读课文后,深深的被文中的精美的语言所震撼,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了课文精湛的语言艺术。此时我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能否也写一段这样精美的文字,感受一下美文语言的魅力。学生很亢奋,积极性很高。我立即播放了课前在网络上下载的《千手观音》,面带恬静微笑的21位演员以庄重华丽的方式共同演绎一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千手织就生命的火焰,火在舞动,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获得生命张力的表达。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这精彩的舞蹈,被21位聋哑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折服,那精彩的画面,精美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聋哑人向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陶醉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舞蹈的深刻意蕴,心中升腾起理性的浪花。此时,我把画面定格在精彩的造型上,让同学们模仿《安塞腰鼓》的语言,将胸中涌动的激情化作千言万语,奋笔疾书,快速成文。同学们妙笔生花,尽情挥洒,因景入情,由情入理。课上高潮迭起,充满了浓烈的民主课堂气氛。
  总之,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了教学情境,营造了审美情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彰显多媒体的魅力,那么语文课堂必将 “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简介:
  梁云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语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写“下水文”的不重视以及写“下水文”的时机和形式问题,结合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参阅相关资料,提出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写“下水文”的重要性:既是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与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又是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文,促进作文教学有效完成的好方法。  【关键词】现状;下水文;体察写作的甘苦;现身说法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写作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
期刊
【摘 要】在英语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新视角来看,多媒体技术可以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供真实的语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快乐学习。通过优化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性  新视角之一:巧妙创造真实的语境,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义务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要求外语教
期刊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我们的课堂往往有太多的讲解和不达标准答案不罢休的引导,课是充实的,但往往给人一种密不透风的感觉。学生被圈在一个用标准答案和规矩筑成的圈子里,虽偶有挣扎,但大多碰壁。因此常想起两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要推动地球。”“给我一个空间,我要放飞心灵。”  一、放飞心灵 冲破束缚  放飞心灵,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自由飞翔,就必须打破思维定
期刊
【摘 要】风雨与成长同行,真爱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风雨无阻,乘风破浪的金钥匙,是与孩子们共同成长,并肩前行的切入点。教育有了真爱,教育就成了孕育硕果的四季;孩子们得到了真爱,孩子们就成了承载祖国命运的栋梁。  【关键词】教育;真爱;成长  前言:  有人说:是人就要爱自己的孩子,是好人就要既爱自己的孩子又爱别人的孩子,是教师就要爱别人不爱的孩子!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不可能完美无瑕!因为那是传说
期刊
新的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正在继续,回味这段课程改革的艰辛与喜悦、困惑与收获时,筆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一节《原始农耕文化》,作为常规课,如果落于窠臼,从时间、地理位置、原始农耕情况由老师自顾自地讲,最终的结果只是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使偶尔有学生参与进来,也不过就着课本论课本
期刊
【摘 要】众所周知, 随着Internet网络范围的扩大,信息资源的共享,使得整个社会上的每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影子。那么计算机的用途之一——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在教育领域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利弊,及如何在教学中适当处理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说明。  【关键词】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学;合理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渗透到我们的教学领域。计算机辅助教学(Copmut
期刊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直译为“将军身经百战死去了,壮士经过十年的战争回来了”,将“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直译为“秦朝时的明月汉朝时的边关”。甚至还有学生发问,既然将军都战死了,壮士都回来了,那谁还愿意去做将军呢?秦朝时期的边关和汉朝时期的明月又去了哪里呢?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学生不理解古诗文中的互文现象。  下面就笔者粗浅的认识谈谈中学
期刊
【摘 要】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特别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但“乱花渐欲迷人眼”,多媒体虽好,却不能贪多呀!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华而不实,更不能喧宾夺主,要有的放矢,“该出手时才出手”! 那么什么时候“出手”呢?“机不可失”,我个人认为小学低段语文课堂可以在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使课堂更加立体形象、生动有趣。几个教学环节是:情境导入、形象识字、突破难点、合理延伸。  【关键词
期刊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小学低
期刊
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著名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曾讲过:“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倡导学生多读课外书,然而却时常遭遇尴尬,“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