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安塞腰鼓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不少语文教师也常常面临这样的情景: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讲的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学生却委屈的说:“不是不想听,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这使得教师既伤心又尴尬。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就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安塞腰鼓》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的舞蹈。文章气势恢弘、感情激越,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想到了它——多媒体。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情趣
多媒体资源丰富,功能繁多,表现力强,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狭小的天地,再现缤纷的世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趣。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媒体手段展示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并配以“黄土高坡”的歌曲录音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表演腰鼓的壮阔场面,感受这种音乐形象:在黄土高原上,击鼓的后生,如骤雨,如流苏、如火花、如斗虎,气势昂扬,这些镜头使学生从声音到画面感受到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为了进一步展现这一瞬间的雄壮,学生在诵读之后又观看腰鼓表演的过程。屏幕上展现出精彩的视频镜头,那么逼真生动,击鼓的后生闪转腾挪的优美舞姿,和着隆隆的鼓声,充分展现了西北汉子热情、奔放、憨实的性格,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仅是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情入趣,很好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本课教学前我想到了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关东特产,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秧歌,在东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了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正好和西北的安塞腰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觉得此时借助信息技术能起到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形象性、直观性、音画综合性、超越时空性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辅助作用。我在网络上下图片,并实地录制“东北大秧歌”的几个片断,进行剪辑和整理,形成课件,在课上与“安塞腰鼓”进行对比欣赏,感受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地的不同风采,比较西北汉子与黑土人性格的异同。音乐响起,雄壮、激越,中间还夹杂着嘹亮的唢呐声和"隆隆"的鼓点声,人们载歌载舞,耍龙灯、跑旱船、打花棍、踩高跷,气势磅礴。我把画面定格在大秧歌激越的瞬间,充分展现了关东人的豪爽和粗犷的性格,而且艺术地折射出生命的亮點,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审美境界,灵魂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这些镜头深深打动着学生,让他们感到自然是美的,和谐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力量是美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一步展现了两种音乐舞蹈的不同神奇,营造了良好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对安塞腰鼓和东北大秧歌两种音乐舞蹈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从而配合了对课文的品读,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活化语言文字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教学中,由于受媒体信息的感染,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审美情趣,进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此环节在学生的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训练。学生在品读课文后,深深的被文中的精美的语言所震撼,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了课文精湛的语言艺术。此时我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能否也写一段这样精美的文字,感受一下美文语言的魅力。学生很亢奋,积极性很高。我立即播放了课前在网络上下载的《千手观音》,面带恬静微笑的21位演员以庄重华丽的方式共同演绎一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千手织就生命的火焰,火在舞动,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获得生命张力的表达。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这精彩的舞蹈,被21位聋哑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折服,那精彩的画面,精美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聋哑人向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陶醉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舞蹈的深刻意蕴,心中升腾起理性的浪花。此时,我把画面定格在精彩的造型上,让同学们模仿《安塞腰鼓》的语言,将胸中涌动的激情化作千言万语,奋笔疾书,快速成文。同学们妙笔生花,尽情挥洒,因景入情,由情入理。课上高潮迭起,充满了浓烈的民主课堂气氛。
总之,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了教学情境,营造了审美情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彰显多媒体的魅力,那么语文课堂必将 “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简介:
梁云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语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语文课堂;安塞腰鼓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的美育特色的课程,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无不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发展着学生的个性、培养着学生的人格素质。传统的语文教师凭借一支粉笔、几幅图画就能驰骋于三尺讲台之上,一堂堂精彩的语文课就这样产生于平凡的粉笔和寻常的课本中。但不少语文教师也常常面临这样的情景:课前充分准备,课上讲的唇干舌燥,而学生却昏昏欲睡。批评学生学习不认真,学生却委屈的说:“不是不想听,实在是提不起兴趣。”这使得教师既伤心又尴尬。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现代信息技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打破时空限制,展现宏大与细微,“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语文课堂一改传统的“黑板+粉笔”的单一呈现方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可视化、互动化、个性化,课堂教学变得“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和高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上的使用就象蓓蕾初开一样正慢慢散发着它的芬芳,彰显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就以《安塞腰鼓》一课的教学为例,让我们来共同感受多媒体的魅力。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是教育孩子们对祖国的民风民俗有个直观的了解,通过学习,感受祖国的地大物博。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安塞腰鼓》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的舞蹈。文章气势恢弘、感情激越,主要通过作者对安塞腰鼓场面、鼓声、后生们、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现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气的、壮阔的生命力之美。但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充满原始意味和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不了解这种舞蹈艺术的内涵。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想到了它——多媒体。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情趣
多媒体资源丰富,功能繁多,表现力强,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课堂狭小的天地,再现缤纷的世界,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独特的优越性,让它提供与课文相关的大量信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情趣。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媒体手段展示具有黄土高原特有的地理风貌和风土人情的画面,并配以“黄土高坡”的歌曲录音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在听读课文录音的同时,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表演腰鼓的壮阔场面,感受这种音乐形象:在黄土高原上,击鼓的后生,如骤雨,如流苏、如火花、如斗虎,气势昂扬,这些镜头使学生从声音到画面感受到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和铿锵激越。为了进一步展现这一瞬间的雄壮,学生在诵读之后又观看腰鼓表演的过程。屏幕上展现出精彩的视频镜头,那么逼真生动,击鼓的后生闪转腾挪的优美舞姿,和着隆隆的鼓声,充分展现了西北汉子热情、奔放、憨实的性格,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不仅仅是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美感,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进入情境,因情入趣,很好地调整了学生的学习状态。
二、巧用多媒体,开阔学生视野
小学语文中,学生对一些文本的内容不太熟悉,但是学完了以后往往还有浓厚的兴趣想了解相关的内容。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可以查到非常丰富的学科相关文字资料,它仿佛是一个神秘、奇妙的图书馆,可帮助教师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心愿。本课教学前我想到了东北大秧歌。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是关东特产,是东北人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大秧歌,在东北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广袤的黑土地使它根深叶茂,并赋予了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正好和西北的安塞腰鼓形成鲜明的对比。我觉得此时借助信息技术能起到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如形象性、直观性、音画综合性、超越时空性等,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的辅助作用。我在网络上下图片,并实地录制“东北大秧歌”的几个片断,进行剪辑和整理,形成课件,在课上与“安塞腰鼓”进行对比欣赏,感受黄土高原和东北黑土地的不同风采,比较西北汉子与黑土人性格的异同。音乐响起,雄壮、激越,中间还夹杂着嘹亮的唢呐声和"隆隆"的鼓点声,人们载歌载舞,耍龙灯、跑旱船、打花棍、踩高跷,气势磅礴。我把画面定格在大秧歌激越的瞬间,充分展现了关东人的豪爽和粗犷的性格,而且艺术地折射出生命的亮點,因而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使学生进入独特的审美境界,灵魂受到启迪,情感受到震撼。这些镜头深深打动着学生,让他们感到自然是美的,和谐是美的,生命是美的,力量是美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一步展现了两种音乐舞蹈的不同神奇,营造了良好的审美情境,使学生对安塞腰鼓和东北大秧歌两种音乐舞蹈的审美情趣得到升华,从而配合了对课文的品读,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巧用多媒体,活化语言文字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让语言文字活起来。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教学中,由于受媒体信息的感染,学生进入情境,提高了审美情趣,进而实现了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此环节在学生的探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迁移训练。学生在品读课文后,深深的被文中的精美的语言所震撼,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总结了课文精湛的语言艺术。此时我因势利导,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能否也写一段这样精美的文字,感受一下美文语言的魅力。学生很亢奋,积极性很高。我立即播放了课前在网络上下载的《千手观音》,面带恬静微笑的21位演员以庄重华丽的方式共同演绎一出精彩纷呈、美轮美奂的“千手观音”,千手织就生命的火焰,火在舞动,那扭动变形的舞姿是获得生命张力的表达。同学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这精彩的舞蹈,被21位聋哑演员的精湛表演所折服,那精彩的画面,精美的服饰,优美的舞姿,聋哑人向生命抗争的顽强精神,使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陶醉在优美的情境中,感受舞蹈的深刻意蕴,心中升腾起理性的浪花。此时,我把画面定格在精彩的造型上,让同学们模仿《安塞腰鼓》的语言,将胸中涌动的激情化作千言万语,奋笔疾书,快速成文。同学们妙笔生花,尽情挥洒,因景入情,由情入理。课上高潮迭起,充满了浓烈的民主课堂气氛。
总之,在《安塞腰鼓》的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了教学情境,营造了审美情趣,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如果能在语文课堂上彰显多媒体的魅力,那么语文课堂必将 “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更加多姿多彩!
作者简介:
梁云芳,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小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