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质量决定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是否牢固、是否耐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混凝土进行质量检测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在混凝土质量检测中存在纰漏,马虎大意,就导致整个建筑工程难以进行下去。纵观当前混凝土检测,有严格标准和先进的方法,例如回弹法、超声波法、拔出法、钻芯法等科学方法,但在检测过程中仍存在问题。本文针对混凝土检测中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解决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检测;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47-01
一、混凝土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1.混凝土检测规范不统一
当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混凝土检测制定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实际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偏离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例如在检测有关规定中“被测构件应随机抽取,选择抽样数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10件”,这样宽松的标准给了施工单位漏洞可钻,在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也会选择忽视,最终导致建筑质量问题。
2.试件制作不标准
除了上述的主观问题,试件制作不合规范不标准也是混凝土检测中常见问题。例如检测中人工插捣次数不达标、振动过大、欠振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试件强度检测结果波动过大。一些试件在成型后不注意后期养护,温度、湿度不达标,或者有了磨损等,影响检测的客观条件和试件的完整性,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还应该更新陈旧观念,提高业务能力。
二、混凝土检测工作的思路
1.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考虑到搅拌的混凝土经运输到达浇筑地点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其均匀性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试件样量选好后,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应用铁锨来回拌合三次,保证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同时应在浇筑地点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随机抽取,试件应在取样后15min之内制作完毕。
2.严格按照规定制作试件,从而确保试样质量
鉴于混凝土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重要性,在制作混凝土试样时一定要规范取样,对试模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和完善。在进行试验前,还要对试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不符合尺寸的试件一定要及时剔除,以免发生错乱。对温度和湿度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控制。
另外,还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检测标准和制度,以规范相应的检测过程。
三、混凝土检测项目的对策
1.强度检测
检查混凝土强度应通过留置试块做抗压试验的方法进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能试验。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采用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就是在温度(20±3)OC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评定强度用试块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同条件养护就是指试块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采取与结构构件相同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当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等效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所的结果作为判定结构实体强度的依据。
2.和易性检测
和易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它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等三个方面。流动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或水泥浆量的多少。单位用水量或水泥浆量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就大。混凝土拌合物依其流动性的大小分别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表示。其中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坍落度与坍落扩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坍落度筒的提高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段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有较多的稀浆從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离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3.耐久性检测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主要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抗碳化性等。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是十分庞杂的系统,因为篇幅关系。本文以抗渗性逐级加压法为例进行讨论。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通过逐级施加水压力来测定以抗渗等级来表示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
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首先按渗水高度法的规定进行试件的密封和安装。
2)试验时,水压应从0.1MPa开始,以后应每隔8h增加0.1MPa水压,并应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渗水情况。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或加至规定压力(设计抗渗等级)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试件少于3个时,可停止试验,并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在试验过程中,当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时,应按规定重新进行密封。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以每组6个试件中有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乘以10来确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下式计算:
P=10H—1
式中:P——混凝土抗渗等级;
H——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四、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建筑业不可或缺的材料,对它的检测涉及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尽管检测中存在困难,检测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监测工作,正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把好检测质量关,不能忽视各种安全隐患,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保持建筑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晋勋.蔡亚宁等.关于混凝土强度质量检验评定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混凝土,2013(4).
[2] 游普元.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1(11).
[3] 郭丽.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強度检测方法[J].城市建设(施工技术),2013(08).
[关键词]混凝土;检测;问题;思路;对策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147-01
一、混凝土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1.混凝土检测规范不统一
当前我国并没有针对混凝土检测制定行业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实际检测工作落实不到位,偏离了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例如在检测有关规定中“被测构件应随机抽取,选择抽样数不少于同批构件的30%,且不少于10件”,这样宽松的标准给了施工单位漏洞可钻,在检测中发现的问题也会选择忽视,最终导致建筑质量问题。
2.试件制作不标准
除了上述的主观问题,试件制作不合规范不标准也是混凝土检测中常见问题。例如检测中人工插捣次数不达标、振动过大、欠振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试件强度检测结果波动过大。一些试件在成型后不注意后期养护,温度、湿度不达标,或者有了磨损等,影响检测的客观条件和试件的完整性,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检测人员还应该更新陈旧观念,提高业务能力。
二、混凝土检测工作的思路
1.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考虑到搅拌的混凝土经运输到达浇筑地点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其均匀性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试件样量选好后,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应用铁锨来回拌合三次,保证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同时应在浇筑地点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随机抽取,试件应在取样后15min之内制作完毕。
2.严格按照规定制作试件,从而确保试样质量
鉴于混凝土对整个建筑施工项目的重要性,在制作混凝土试样时一定要规范取样,对试模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养护,在养护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和完善。在进行试验前,还要对试件进行严格的检查,发现不符合尺寸的试件一定要及时剔除,以免发生错乱。对温度和湿度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行控制。
另外,还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检测标准和制度,以规范相应的检测过程。
三、混凝土检测项目的对策
1.强度检测
检查混凝土强度应通过留置试块做抗压试验的方法进行。当有特殊要求时,还需做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能试验。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取样制作,采用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标准养护就是在温度(20±3)OC和相对湿度为90%以上的潮湿环境或水中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养护。评定强度用试块需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再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所得结果作为判定结构或构件是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依据。同条件养护就是指试块放置在靠近相应结构构件或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并采取与结构构件相同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当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等效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所的结果作为判定结构实体强度的依据。
2.和易性检测
和易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它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等三个方面。流动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或水泥浆量的多少。单位用水量或水泥浆量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就大。混凝土拌合物依其流动性的大小分别以坍落度或维勃稠度来表示。其中坍落度适用于塑性和流动性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适用于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
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坍落度仪应符合《混凝土坍落度仪》(JG302)中有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坍落度与坍落扩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湿润坍落度筒及底板,在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上应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固定的位置。
2)把按要求取得的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三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到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
3)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坍落度。坍落度筒的提高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段地进行,并应在150s内完成。
4)提起坍落度筒后,测量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5)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黏聚性及保水性。黏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黏聚性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黏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拌合物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有较多的稀浆從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如坍落度筒提离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 6)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在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如果发现粗骨料在中央集堆或边缘有水泥浆析出,表示该混凝土拌合物抗离析性不好,应予记录。
3.耐久性检测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主要包括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抗碳化性等。
混凝土耐久性检测是十分庞杂的系统,因为篇幅关系。本文以抗渗性逐级加压法为例进行讨论。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通过逐级施加水压力来测定以抗渗等级来表示的混凝土的抗水渗透性能。
检测步骤应符合下列规定:
1)首先按渗水高度法的规定进行试件的密封和安装。
2)试验时,水压应从0.1MPa开始,以后应每隔8h增加0.1MPa水压,并应随时观察试件端面渗水情况。当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时,或加至规定压力(设计抗渗等级)在8h内6个试件中表面渗水试件少于3个时,可停止试验,并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在试验过程中,当发现水从试件周边渗出时,应按规定重新进行密封。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以每组6个试件中有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乘以10来确定。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按下式计算:
P=10H—1
式中:P——混凝土抗渗等级;
H——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渗水时的水压力(MPa).
四、结束语
混凝土作为建筑业不可或缺的材料,对它的检测涉及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尽管检测中存在困难,检测人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监测工作,正视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把好检测质量关,不能忽视各种安全隐患,严格遵守行业规定,保持建筑行业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张晋勋.蔡亚宁等.关于混凝土强度质量检验评定引发的几点思考[J].中国混凝土,2013(4).
[2] 游普元.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煤炭技术,2011(11).
[3] 郭丽.浅谈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強度检测方法[J].城市建设(施工技术),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