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哭嫁歌艺术特征》(项目编号:CX2017SP172)]
摘要:聚居在湖北省恩施地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在婚俗发那个面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土家族的新娘出嫁时,新娘与其母亲、姑嫂、姐妹及好友多举行哭嫁仪式边哭边唱,历时数天甚至数月。哭嫁歌则是土家女性在哭嫁仪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谣。土家族曾把会哭嫁,做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在“哭嫁”的内容上有的是历代相传,但大部分是新娘与陪哭者得即兴创作。
关键词:哭嫁歌;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一、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哭嫁歌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
土家族有着跟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特征,比如办丧事大悲中生大喜,是真喜,认为人死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办喜事大喜中露大悲,是真悲,悲伤离别亲人,悲愤包办婚姻。在这种基础上就产生了一种极具艺术特点的哭嫁歌。
哭嫁歌包含哭嫁和哭嫁歌。哭嫁,也称为“哭出嫁”,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时一種用歌声来表达感情的哭唱形式。哭嫁歌就是在哭嫁这一哭唱形式上进行演唱的歌曲。音调大都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哭声低沉、呜呜咽咽;声调平缓、昂扬,近似朗诵调;也有汉语哭唱和土家语哭唱两种。哭嫁一般是在举行婚礼的一个月前或者半个月前,新娘就开始哭嫁,有的是七天哭一次,有的是半个月哭一次,有的是开始隔天哭,之后每天哭。哭嫁一般在晚上,新娘的姐妹和亲邻都会去待婚姑娘家的住处唱哭嫁歌,一直哭到娶亲当天。
(二)“哭嫁”中变哭边唱形式
土家族哭嫁歌的哭唱形式有群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分为:“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多人哭唱”三种形式,都由女声演唱,无伴奏。
土家族哭嫁歌按不同的形式还可分为:连续哭唱、间断哭唱、抱着哭唱、跪着哭唱,新娘领唱、众人一起哭唱等等。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自发地进行。
(三)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哭嫁歌曲的特征总结
新娘所唱的哭嫁歌。包括哭和唱两个部分。唱者以悲切的声调处理歌词,歌声当中融合了哭泣的腔调。哭嫁歌既有新娘独唱部分,也有伴唱姊妹和新娘齐唱部分,反映哭嫁歌曲可由一人或者多人同时哭唱。歌词的内容包括了表达对爹娘难舍感情,和恳请哥哥照顾爹娘,表示新娘的孝心。
哭嫁歌歌唱时一般都是无伴奏及即兴演唱,歌者按自己的身份(如新娘、母亲或姊妹等),及歌唱的对象而编唱歌词,歌词内容虽有不同,但均押韵,形成各自发挥,兼又相互协调的歌唱特色。哭嫁歌的歌词有固定的结构,每句歌词的句首必先称呼对方,然后再发展句子后面的内容,最后以感叹词结束。“哭嫁歌”的歌词内容和结构是与婚礼仪式同步的。一般来说,哭开声是为了整个仪式的开始,也是为整个哭嫁铺热,第二步是“骂媒人”是特殊的哭嫁环节,表达新娘对娘家的留恋,对婆家生活的恐惧。第三步是“哭父母”、“哭亲友”这个部分包含了很多的哭唱形式有新娘独唱,与亲人对唱等。第四步是“哭姊妹”又称“陪十姊妹”十个姑娘相互对哭对唱,歌曲极其和谐有感染力。最后是“哭穿露水衣”、“哭上轿”等,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歌才会停止。“哭嫁歌”就像是长篇叙事诗,不不仅结构完整,而且演唱灵活,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二、哭嫁歌与丧歌在演唱场合、演唱地点、歌词结构等的异同
(一)比较歌曲演唱场合及地点的异同
土家族的民歌,各有各自的不同的演唱场合和演唱地点。比较明显的如风俗歌曲,更有特定的歌曲,绝不会混淆起来的。
哭嫁歌的演唱场合及地点,是特定在举行婚礼期间,新娘准备出嫁之前的数天,以至数月开始,进行哭嫁仪式时演唱的。在别的场合里,土家族人绝不会唱哭嫁歌,甚至觉得在平日里哭哭啼啼唱哭嫁歌,是不吉利的事情。哭嫁歌的演唱地点主要在新娘的堂屋进行,在有花轿的时代,新娘由哥哥背上花轿是,还在哭泣,背出堂屋时哭泣便是停止。所以哭嫁歌基本上是集中在屋内进行的,并必须是在新娘的家中进行的。
丧歌的演唱场合及地点,是在老人闭上眼睛停止呼吸之后,家人此时会哭起来,尤其是妇女会放生大哭。以表示对前辈的感情之深。在老人出殡的路上会一直唱,直到到达墓地。所以丧歌是可以在屋外进行的。
(二)比较歌曲演唱者和传承方式异同
哭嫁歌的主唱者是妇女主角是新娘,其他陪哭的尽是女性亲人,甚至在旁围观的者也全是妇女,至于成年男性,则绝不会像男童一样,好奇围观,就是年龄稍长的男童似乎也是知道这是女性专有的场地和歌曲,因此并不旁听。而丧歌可男女同唱,或者是有专由男性演唱的如“跳丧鼓”。
哭嫁歌与丧歌一样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但是传承的场合则具有特殊性。在平时的日子里土家人不会忽然唱哭嫁歌,所以要学习哭嫁歌,只能趁哭嫁仪式的进行时从旁学习,或是悄悄地请人教授。而丧歌是由内心对亲人不舍得,去亲人的离去感到伤心的真实情感、伦理道德的表现。丧歌要拜师傅学,在农闲时请师傅传授丧歌基本知识,但是他们更重视实践,在教授现场师范演唱,师傅当即评判,指出成功与不足。
(三)比较歌曲演唱者声音得运用和旋律变化的异同
哭嫁歌的哭唱者与大多数土家歌唱者一样,运用真声演唱。哭嫁者虽然平时声音清脆,但是哭嫁时多用低沉的声调,哭唱者唱至激动处,吐字不清,当中多加抽泣起伏,在唱哭叹句时,抖音较多。
丧歌曲调简洁,采取一调多词反复咏唱,分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高亢洪亮,平腔则舒缓流畅。
如何保护和传承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哭嫁歌。
(一)民间原生态传承断裂,社会传承乏力
土家族的哭嫁歌,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因素的介入,土家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土家族哭嫁歌在现在化过程中的传承和保护陷入了困境。
由于哭嫁歌是以口头传播,语言及音乐的“纯正度”的问题尤为突出。土家哭嫁歌,原用古尚有特定的语法和词汇,有别于日常土家语,唱者不能随意混乱使用。随着时代变迁,土家人汉语水平提高,但却无法保留本族语言,固有土家妇女用汉语哭嫁。
(二)鼓励学校加大宣传力度
在社会传承乏力时期,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的音乐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利用现在科技设备,采用影像记录方式,到土家族村落采集哭嫁歌,不仅仅是音乐的主体,连同音乐背后的故事也一同录入,政府部门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偏远村落采访老人学习纯正土家族语言,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土家族的哭嫁歌。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到校为师生献艺,让学生充分与民间文艺接触,感受来自身边的哭嫁歌。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庄,组织当地学生一起体验哭嫁仪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每首歌曲在仪式过程中的作用和情感的宣泄。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土家族哭嫁音乐回归传统民俗
引导媒体如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多播放一些包括哭嫁歌,举办一些民俗活动让社会关注到哭嫁歌。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选择交通便利的乡村开展示范点,对于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哭嫁仪式的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政府派出文化、宣传等部门人员到场祝贺,形成回归传统民俗光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哭嫁歌作为土家文化的奇葩,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不仅是土家族优秀的抒情长诗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作为独特的民族风俗画卷具有多层面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徐旸,齐柏平.中国土家族民歌调查及其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胡东明(1994-),男,彝族,四川凉山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
摘要:聚居在湖北省恩施地区的土家族,是一个古老文明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习俗,在婚俗发那个面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土家族的新娘出嫁时,新娘与其母亲、姑嫂、姐妹及好友多举行哭嫁仪式边哭边唱,历时数天甚至数月。哭嫁歌则是土家女性在哭嫁仪式上所唱的抒情歌谣。土家族曾把会哭嫁,做为衡量女子才智和贤德的标志。在“哭嫁”的内容上有的是历代相传,但大部分是新娘与陪哭者得即兴创作。
关键词:哭嫁歌;艺术特征;传承保护
一、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哭嫁歌的类型及其特征
(一)土家族哭嫁歌的起源
土家族有着跟其他民族不一样的风俗特征,比如办丧事大悲中生大喜,是真喜,认为人死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办喜事大喜中露大悲,是真悲,悲伤离别亲人,悲愤包办婚姻。在这种基础上就产生了一种极具艺术特点的哭嫁歌。
哭嫁歌包含哭嫁和哭嫁歌。哭嫁,也称为“哭出嫁”,是土家族新娘出嫁时一種用歌声来表达感情的哭唱形式。哭嫁歌就是在哭嫁这一哭唱形式上进行演唱的歌曲。音调大都来源于土家族山歌,哭声低沉、呜呜咽咽;声调平缓、昂扬,近似朗诵调;也有汉语哭唱和土家语哭唱两种。哭嫁一般是在举行婚礼的一个月前或者半个月前,新娘就开始哭嫁,有的是七天哭一次,有的是半个月哭一次,有的是开始隔天哭,之后每天哭。哭嫁一般在晚上,新娘的姐妹和亲邻都会去待婚姑娘家的住处唱哭嫁歌,一直哭到娶亲当天。
(二)“哭嫁”中变哭边唱形式
土家族哭嫁歌的哭唱形式有群体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分为:“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多人哭唱”三种形式,都由女声演唱,无伴奏。
土家族哭嫁歌按不同的形式还可分为:连续哭唱、间断哭唱、抱着哭唱、跪着哭唱,新娘领唱、众人一起哭唱等等。土家族哭嫁歌都是由新娘、亲属和陪嫁女自愿、自发地进行。
(三)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哭嫁歌曲的特征总结
新娘所唱的哭嫁歌。包括哭和唱两个部分。唱者以悲切的声调处理歌词,歌声当中融合了哭泣的腔调。哭嫁歌既有新娘独唱部分,也有伴唱姊妹和新娘齐唱部分,反映哭嫁歌曲可由一人或者多人同时哭唱。歌词的内容包括了表达对爹娘难舍感情,和恳请哥哥照顾爹娘,表示新娘的孝心。
哭嫁歌歌唱时一般都是无伴奏及即兴演唱,歌者按自己的身份(如新娘、母亲或姊妹等),及歌唱的对象而编唱歌词,歌词内容虽有不同,但均押韵,形成各自发挥,兼又相互协调的歌唱特色。哭嫁歌的歌词有固定的结构,每句歌词的句首必先称呼对方,然后再发展句子后面的内容,最后以感叹词结束。“哭嫁歌”的歌词内容和结构是与婚礼仪式同步的。一般来说,哭开声是为了整个仪式的开始,也是为整个哭嫁铺热,第二步是“骂媒人”是特殊的哭嫁环节,表达新娘对娘家的留恋,对婆家生活的恐惧。第三步是“哭父母”、“哭亲友”这个部分包含了很多的哭唱形式有新娘独唱,与亲人对唱等。第四步是“哭姊妹”又称“陪十姊妹”十个姑娘相互对哭对唱,歌曲极其和谐有感染力。最后是“哭穿露水衣”、“哭上轿”等,一直到新娘出门,哭嫁歌才会停止。“哭嫁歌”就像是长篇叙事诗,不不仅结构完整,而且演唱灵活,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
二、哭嫁歌与丧歌在演唱场合、演唱地点、歌词结构等的异同
(一)比较歌曲演唱场合及地点的异同
土家族的民歌,各有各自的不同的演唱场合和演唱地点。比较明显的如风俗歌曲,更有特定的歌曲,绝不会混淆起来的。
哭嫁歌的演唱场合及地点,是特定在举行婚礼期间,新娘准备出嫁之前的数天,以至数月开始,进行哭嫁仪式时演唱的。在别的场合里,土家族人绝不会唱哭嫁歌,甚至觉得在平日里哭哭啼啼唱哭嫁歌,是不吉利的事情。哭嫁歌的演唱地点主要在新娘的堂屋进行,在有花轿的时代,新娘由哥哥背上花轿是,还在哭泣,背出堂屋时哭泣便是停止。所以哭嫁歌基本上是集中在屋内进行的,并必须是在新娘的家中进行的。
丧歌的演唱场合及地点,是在老人闭上眼睛停止呼吸之后,家人此时会哭起来,尤其是妇女会放生大哭。以表示对前辈的感情之深。在老人出殡的路上会一直唱,直到到达墓地。所以丧歌是可以在屋外进行的。
(二)比较歌曲演唱者和传承方式异同
哭嫁歌的主唱者是妇女主角是新娘,其他陪哭的尽是女性亲人,甚至在旁围观的者也全是妇女,至于成年男性,则绝不会像男童一样,好奇围观,就是年龄稍长的男童似乎也是知道这是女性专有的场地和歌曲,因此并不旁听。而丧歌可男女同唱,或者是有专由男性演唱的如“跳丧鼓”。
哭嫁歌与丧歌一样都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的,但是传承的场合则具有特殊性。在平时的日子里土家人不会忽然唱哭嫁歌,所以要学习哭嫁歌,只能趁哭嫁仪式的进行时从旁学习,或是悄悄地请人教授。而丧歌是由内心对亲人不舍得,去亲人的离去感到伤心的真实情感、伦理道德的表现。丧歌要拜师傅学,在农闲时请师傅传授丧歌基本知识,但是他们更重视实践,在教授现场师范演唱,师傅当即评判,指出成功与不足。
(三)比较歌曲演唱者声音得运用和旋律变化的异同
哭嫁歌的哭唱者与大多数土家歌唱者一样,运用真声演唱。哭嫁者虽然平时声音清脆,但是哭嫁时多用低沉的声调,哭唱者唱至激动处,吐字不清,当中多加抽泣起伏,在唱哭叹句时,抖音较多。
丧歌曲调简洁,采取一调多词反复咏唱,分高腔和平腔两种。高腔高亢洪亮,平腔则舒缓流畅。
如何保护和传承湖北恩施地区土家族的哭嫁歌。
(一)民间原生态传承断裂,社会传承乏力
土家族的哭嫁歌,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外来文化因素的介入,土家族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传统生活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土家族哭嫁歌在现在化过程中的传承和保护陷入了困境。
由于哭嫁歌是以口头传播,语言及音乐的“纯正度”的问题尤为突出。土家哭嫁歌,原用古尚有特定的语法和词汇,有别于日常土家语,唱者不能随意混乱使用。随着时代变迁,土家人汉语水平提高,但却无法保留本族语言,固有土家妇女用汉语哭嫁。
(二)鼓励学校加大宣传力度
在社会传承乏力时期,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的音乐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利用现在科技设备,采用影像记录方式,到土家族村落采集哭嫁歌,不仅仅是音乐的主体,连同音乐背后的故事也一同录入,政府部门派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偏远村落采访老人学习纯正土家族语言,让孩子在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土家族的哭嫁歌。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到校为师生献艺,让学生充分与民间文艺接触,感受来自身边的哭嫁歌。教师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深入村庄,组织当地学生一起体验哭嫁仪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每首歌曲在仪式过程中的作用和情感的宣泄。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土家族哭嫁音乐回归传统民俗
引导媒体如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多播放一些包括哭嫁歌,举办一些民俗活动让社会关注到哭嫁歌。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出台相关政策,选择交通便利的乡村开展示范点,对于按照传统习俗举行哭嫁仪式的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政府派出文化、宣传等部门人员到场祝贺,形成回归传统民俗光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哭嫁歌作为土家文化的奇葩,是千百年来土家妇女集体创作的艺术结晶,不仅是土家族优秀的抒情长诗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而且作为独特的民族风俗画卷具有多层面的历史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余咏宇.土家族哭嫁歌之音乐特征与社会涵义[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徐旸,齐柏平.中国土家族民歌调查及其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胡东明(1994-),男,彝族,四川凉山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