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小五台救援通信报告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36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元旦期间,来自北京绿野Damon队的16名山友在攀登河北小五台山时因迷路、队员受伤、与外界联系不畅而急需救援。消息传出,北京绿野山友多人以及受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临时征召的北京传奇无线俱乐部几名会员,赶到了小五台山山脚下的金河山庄大本营,利用无线电台展开了救援行动。这是一个近年来比较成功的利用无线电进行户外救援的案例。
  
  通信计划及设备
  
  1. 计划在西金河口金河山庄大本营设立基地台,这里是救援的总指挥部和大本营,需要与各路搜救队伍和失踪队伍保持联系。准备的设备有两部车载电台:1COM-2720H双段车台和健伍808H车台,8单元八木天线和车载苗子(指车载GP型天线,非正规的叫法,因为外形像麦苗,所以俗称苗子)两根,20米-7馈线,13.8V、30A稳压电源一台,还有手台若干及其他HAM车上的车载电台和苗子。
  2. 计划在西台制高点上设立通信中继台,由两人带手台、备用电池和帐篷在西台顶设营地,利用高度优势作为通信中继。
  3. 计划在1700米营地设立中间过渡救护营地和通信中继,由一、二、三救援小组带手台和备用电池在1700米营地做通信中继并适时向上搜索救援。
  4.计划由中国无线电协会的HAM朋友们开车在小五台山周围移动寻找能通联失踪队员的地点,以获得更多的通联机会。
  5. 通信频率:438.500、409.850、462.7125和437.900。438.500是由与Damon队同行而先回来的队员告知的他们可能使用的频点,另三个是绿野山友的手台可能使用的三个频点。
  
  通信救援过程
  
  绿野的老爱、内蒙大夫、yoyohu、曹大姐和我五人驾车与其他三辆车上的双枪、无线电协会六位HAM、媒体记者于1月4日早上5∶30赶到金河山庄,确定救援和通信方案,随后派出上西台和1700米营地的五个小组。协会的HAM们给各小组分配了手台,准备了备用电池,调好频率并锁死,教会他们使用手台。
  我开始找地方架设大本营基地天线,先是准备架到屋顶上,未果。后来把院里旗杆上的旗子降下来,大家一起把八木天线固定在原来架旗子的木棒上,利用滑轮拉紧钢丝绳,八本天线升上了高高的旗杆。因为馈线只有20米长,只能连接到最近的一个山庄的音响活动室里,那里不能生火,特别的阴冷。安好电源和电台,接上馈线,OK。呼叫,第一个通联的是“你的样子”,正在过金河沟的天梯。我出来看到八木天线的方向不太正,找老乡要来铁丝重新放下八木,用铁丝和馈线拉紧,把八木的方向对准西沟中东山脊方向。呼叫了一阵,只能通联到各救援小组。
  我和老爱一夜没睡,困得不行打算到床上躺一会。睡前放心不下,把我的苗子天线吸在床头,接上手台监听。迷糊了一会儿,忽然听到手台里一阵阵杂音,迷糊中预感可能是Damon队的信号,赶紧跑到大电台旁呼叫,一会就通联到Damon,当时很兴奋,其他HAM、背包、老爱和登协的王队长都闻讯集中到电台室来。于是在这里展开了对各个救援小组和Damon队的指挥,与Damon确认他们的坐标位置,并请afei在GPS上记录他们的坐标点。
  各救援小组和Damon队都在按救援计划进行各自的行动,我和afei、789jin决定去山上增援。晚上9∶30后,我们几个最后陪受伤的阿力和五个老乡才从1700米撤回金河山庄大本营。
  
  关于登山、救援中无线电通信的体会
  
  通过这次小五台事件,引起了一些山友和社会公众对无线电通信的注意,也吸引了一些山友学习无线电知识。希望山友们多掌握无线电通信、GPS导航等知识,合法使用无线电台,加入HAM的队伍。
  登山过程中各种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山区气候多变,地形复杂,对无线电通信的要求较高,便携的、高效率的无线电天线是登山通信的利器,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做好适于登山的设备准备。
  已经是HAM的,也要加强无线电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学习,尽可能多地掌握各种器材的使用。山友手中的手台型号比较杂,像这次小五台上,能熟练使用几种手台的人太少,碰到情况不会调手台,影响紧急救援中的通信。
其他文献
2007年1月28日第6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中国最冷的地区吉林举行,赛场正是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内都十分著名的“北大湖”滑雪场。然而,这里根本就没有雪。  开赛前,吉林市政府组织人力物力,一个月辛辛苦苦造出来的29厦米厚度的叠,到开赛前夕,因天气温度过高,一度减少到了19厘米。  直到比赛当天,大家也没有等来一片叠花,所有的美好愿望都在温暖的冬季,融化掉了。  不用任何深入调查,我们也能想得到,全球变
收到张明信片,是一位朋友在骑行川藏的途中寄来的。他在上面说:骑行在布满石头的路面,人都快要颠下来,天越来越黑,忽然又下起大雨,然后刹车失灵,内心感觉到恐惧。终于找到旅馆,惊魂未定,进进出出换洗衣裳可一瞬间,仿佛看到另一个“我”在看着那个忙碌的自己,不明白他究竟在做什么,于是忽然问困惑;我,为什么来到这里?  有多少个瞬间,你在旅途,在荒野,在海上,在雪山之巅,在深不可测的峡谷,有美景,有疲惫,有寒
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至今在上海居住十年。国家级运动健将,现役国家攀岩队队员,曾多次获得全国攀岩冠军。2008年5月,在上海成立中国首个民间攀岩培训组织机构“刘常忠攀岩培训学校”  OUTDOOR:你是哪一年来到上海的?  刘常忠:1999年。当年,只有北京和上海有较完善的室内攀岩馆。那时的我因为参加攀岩比赛,经常有机会来北京,而上海对于我却是完全陌生的、新鲜的。所以当有机会可以在上海工作,生活,我
318国道真正的终点  “扎西得勒。”  “扎西得勒。”  “你去哪里?”  “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  “尼泊尔!”  “哦!尼泊尔好地方!”  “你呢?你去哪里?”  “不知道。”  “……”  同行三人,都是在新藏线上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又刚刚在拉萨找回点儿精气神的骑行者,办好签证,便开始了这段中尼公路的边境骑行。日喀则出发,向西一天的路程到拉孜,翻过嘉措拉山口(海拔5346米),
它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有些丑陋!它的大小与常见的凤蝶相仿,土黄色夹杂着非常稀疏的暗红色鳞片,翅膀上除了几条斜线和很小的四个圆圈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地方了。然而,它却是中国最为神秘的飞蛾之一。  它究竟有哪些神秘之处?首先,在以往的由国内学者发表的各种科学记录中,找不到它的任何蛛丝马迹,就连权威的《中国动物志》也完全将它忽略!其次,此前国内没有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或昆虫爱好者知道它的存在,或收藏
人类对于森林的感情,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深处,是我们最真诚朴实的依恋。  无论任何人看到莽莽群山被高大的冷杉林覆盖,或者看到秋天辽阔平原上成片的桦树林在风中沙沙作响,都会在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舒畅感和安全感。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我们原始家园的眷念—森林是我们诞生的摇篮,也是我们最初的居住地和时间最长的栖居之所。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原始祖先依靠森林获得食物,也依靠森林得到安全和庇护,而森林生活给人类留下的深
威尔逊(1876~1930)  1899年,  年仅23岁的英国园艺学者威尔逊受聘于英国维切园艺公司和  美国哈佛太学阿诺德树木园。  多次到中国,  足迹包括中国西部秘境和台湾地区,  在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  将大批中国原生植物带回了西方。  他一共收集了四千七百多种植物的六万五千多份植物标本,  并将1593份植物种子和168份植物切片。  极大丰富了西方各国的园林植物种类,  为西方的
给你,一抔泥土 把那些鲜艳凝聚成盏;  给你,一把锄头让你振臂挺拔结出果实;  户外运动是保持生命力所必须的,而再也没有比园艺劳动更好的户外运动了。  —美国女作家艾伦· 怀特  New farmer,都市农夫,另一种户外运动。  这个周末,又要去亲近自然。然而,不必穿上冲锋衣带上登山杖,一双球鞋一顶草帽,轻松飘逸,走进乡村、田野。  卷起裤管,弯下腰,刚冒出地皮的嫩芽对你微笑,躲在茂密枝叶下的果
因为生长在北京,所以一直特羡慕外地小朋友,能够享受“双语教学”,除了普通话外还能说口流利的家乡话。当然了,北京话也不是普通话,尤其我们这一帮小胡同串子扎堆儿聊天的时候,没在北京混个几年的人也是听不太懂的。往混了说,我就是羡慕人家能用家乡话说不文明用语以此欺负听不懂的外地人,这要是我拿家乡话问候个谁的娘,估计谁都能明白我这是给文明奥运抹了黑。  人家有钱人能每年欧洲。日本的败败家,再怎么着也得定期去
自古以来,秦岭山区以盛产中药材名闻遐迩。关中平原海拔500米左右,秦峰主梁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它不仅是我国南北地理气候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动植物的交汇带。接近3000米的相对高差,使秦岭具备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也使秦岭的植被分布呈现明显的垂直谱带。高大广阔的山体,差异显著的岩石土壤类形,形成复杂多样的动植物生境,使秦岭地区成为生物多样性特征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