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解放”出发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目标——“人的解放”这一观点为核心出发,建构出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露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是无法实现“人的解放”,科学社会主义则描述了实现“人的解放”后的未来社会模式。
  关键词: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资本论》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濟学及科学社会主义,是作为“超学科”的“一整块钢铁”而存在的。要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首先就要追问马克思主义是围绕什么核心而展开的学说,从这个核心出发,找到每个部分的紧密联系,才能勾勒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的“整块钢铁”。马克思关于三大部分的逻辑紧密的研究,结晶为他的全部理论的“一整块钢铁”,这就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本文将围绕“人的解放”这个核心展开,从其与三个方面的紧密联系来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解放”的可行性方案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来看,马克思逐渐抛弃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思辨的人的假设,把“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揭示人的本质问题,并从实践的观点出发,为实现人的解放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一)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马克思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抽象、思辨的人的假设,把“现实的人”作为自己理论的出发点。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依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解放不是单个人的解放,是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整个社会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进而揭示了人的解放的前提条件、人的解放的理论出发点。
  (二)人的解放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的实践是历史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人不仅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而且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在剥削制度下,人的劳动实践被异化,成为束缚劳动者自由的异己力量。因此,劳动人民必须团结起来,推翻一切剥削人、压迫人的社会制度,才能获得解放,真正实现自由。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使每一个人都自由全面发展。
  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科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和资本剥削的秘密,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人是如何受压迫和剥削的。在资产阶级的剥削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压迫下,人的解放是无法实现的。
  (一)关于劳动价值论与剩余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通过对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揭露了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观念,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了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剩余价值的概念,他认为剩余价值是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的增殖的价值,揭露了资本界对工人增殖价值的无偿占有。马克思指出: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按其本质来说,它是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资本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创造物,最终却控制了社会,并且形成了资本拜物教。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使生产在扩大上重复进行,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二)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理论
  从本质上来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而不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是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只是表面上的平等、民主,实际上既不平等也不民主。
  三、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后的世界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发展规律的科学,即关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的科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就是要使自己从资本主义奴役下解放出来,彻底埋葬雇佣劳动制度;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条件,就是要使自己获得彻底解放,必须消灭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和阶级差别,消灭产生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一般目的即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经充满憧憬地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上,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在随着个人的解放,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和平等的社会关系基础上,人与外界世界的关系具有丰富多样性,人的社会关系具有全面性,人的内在自然力量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由此成为一种“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人的解放”这一主题来把握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分别探讨了如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深入挖掘马克思“人的解放”这一主题的论述。从“人的解放”这一主题出发,可以构建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密逻辑体系,构建出一种本来就属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而更好地促进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理解与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谢维营:《本体论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综述》,《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3]逄锦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4]姚立新:《从整体性视角把握马克思主义》,《湖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5期。
  [5]刘志月:《基于人的解放视角的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探析》,《思想政治理论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简介:常婷(1997—),女,河南人,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其他文献
摘要:“校园贷”,指在校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通过各种途径向某些网络借贷平台借钱的一种行为。“校园贷”的成因很多,有来自社会的外部因素,也有来自学生的内部原因。此篇文章站在学生立场,分析了其可能走向“校园贷”的种种原因,旨在帮助教师更好了解、教育学生,防范于未然。  关键词:“校园贷”;消费方式;个人内因  一、 攀比心理影响学生消费方式  网络电子行业对如今的95后甚至00后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影响,
期刊
摘要:“整体政府”在国外研究的时间比较早,并将理论运用于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实践的各个方面。在国内学术界对此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环境保护税的征管进行研究,探究立法和实践中对整体政府理念的运用。  关键词:整体政府;环境保护税;征管  一、整体政府的内涵  对于“整体政府”,目前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如协同政府、横向治理等与“整体政府”这一涵盖性术语相关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在全球化的大形势下,翻译研究也逐渐多元化发展。本文将从多元文化语境下的翻译文化观、翻译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多元文化语境;翻译文化观;倾向;作用;文学  1.前言  悠久的历史注定了翻译这项实践活动的性质复杂而有特殊。当今时代,多种语言文化互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文化语境,语境多元,但是有关翻译的研究并没有变得浅显简单,对翻译进
期刊
摘要:“接待工作”是企业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办公室日常接待礼仪不仅彰显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还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面对外工作的开展。部分企业不够重视日常接待礼仪,由于一些细节错过了企业对外合作与发展的机遇,造成了企业的重大损失。对于新时期企业办公室日常接待工作,要有新要求、新标准,要更加注重细节,从整体提高礼仪接待工作的水平,让接待工作成为一个欢迎的入口,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机。本文重点对办公室日常接
期刊
摘要: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进一步明确网络思政的要求和职责,创新工作路径。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平台运营方式和传播规律,在新媒体时代积极运用网络阵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和生活辅导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学生微信公众号  一、引言  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2004年的16号文件提出高校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到2
期刊
摘要:对于各行各业来说,使用情感分析技术挖掘中文文本数据,并通过中文文本查找情感信息非常重要。因此,情感分析已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本文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中文情感分析模型进行了基本研究,以CNN为重点分析对象,分别对多通道和多注意力CNN的情感分析模型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深度学习;中文情感分析;CNN  引言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社交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
期刊
摘要:在油气田开发阶段,通过分析微地震资料来确定裂缝的位置,对油藏动态进行监测和油田采收率的提高有重大意义。微地震有效事件识别是对微地震有效信号的拾取,很大程度上影响随后的震源定位工作。卷积神经网络已被广泛应用于图像分类与目标检测。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中的DenseNet模型,在网络结构中使用Transition模块连接两个相邻的密集块,每个密集块都采用BN-ReLU-Conv(1×1)-BN-R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篇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当前,随着一系列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实施、交通的不断完善、旅游业不断发展,促进了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愈来愈被人们熟知,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来往愈加密切。为有助于分析经济交往与贵州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利用SWOT方法对贵州民族地
期刊
摘要:1898年专制统治的中国,“维新”人士掀起一场试图变革社会制度的改革运动;维新运动百日“凋敝”,然而它却像一根木棍,短促有力地打在清王朝的头上——“旧时期”与“新的开创时期”在这里转折与过渡。清末“新”政在政治、思想、群众等多方面开展,虽然新政的完败有据可循,但它所触及的领域和达到的高度,可以说超越了封建制这一范畴,在我国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戊戌变法;必然性
期刊
摘要:《劳动合同法》不管是在其立法过程中还是2013年首次修改并且实施以来,体现出的对于劳动者倾斜保护的原则一直深受质疑,究其原因是在立法之初立法者就过于倾向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而忽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对用人单位用工的灵活性特点;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倾斜保护原则理解有失偏驳,对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护缺失。倾斜保护原则在《劳动合同法》有存在的必要性,但是与此同时应该从多个层面综合考虑各方利益衡量,尊重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