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东方错误的理解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竞争的概念,以为凭借内部“纵向一体化”策略可以战胜其它竞争对手,实质上是对竞争资源的浪费。
京东方现在陷入了困局。截止2006年第一季度,京东方累积亏损6个季度,亏损总额超过2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不知道王东升何时能够筹足“救命钱”,让所谓的京东方TFT-LCD产业链竞争优势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打造完整产业链是理想的经营策略。但是,产业链的构造并非易事,否则跨国公司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获取利润的环节,第二次全球性产业分工及全球化本身也不会出现。
产业链的组成方式并非产业“纵向一体化”的概念,二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产业内部不同竞争者的集合,是竞争条件下的选择过程;而“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内部的产业衔接方式,是唯一的自我选择结果。以TFT-LCD产业为例,处于下游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可以选择三星、LG,也可以选择京东方作为自己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其选择标准为竞争原则下的利润最大化。但在京东方的产业体系内,冠捷科技的选择只有一个——京东方自己的液晶面板。所以,京东方所打造的TFT-LCD产业链事实上就是企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
全球化竞争时代,能够占据产业链中具有排它性的环节,才真正意味着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全球竞争力。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排他性的关键内涵就是核心技术及其所拥有的专利与产业标准。因此,世界级企业都费劲一切心机,努力在技术、专利、标准方面获得排他性的突破,以此成为全球化时代的“超一流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忽视产业链所提供的多元化选择,而顽固地坚持自我打造非排他性“产业链”,即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必然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自我竞争力的削弱。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一个企业在产业链中始终处于矩阵选择范围中,不具有任何排他性的竞争优势,则意味着这类企业随时面临被竞争淘汰的可能。
完全意义上产业链存在价值形成的过程是伴随着全球化萌芽开始的,是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生产组合方式的过程。因此,产业链的构造必须遵守全球性原则。任何基于区域选择而忽视全球性的产业链都将无法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企业“纵向一体化”策略正是区域选择的一种表现形式。
京东方错误的理解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竞争的概念,以为凭借内部“纵向一体化”策略可以战胜其它竞争对手,实质上是对竞争资源的浪费。京东方的竞争力非但不会因为产业链的完整性而得到提升,其竞争优势反而会因此而被削弱。
内部“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构造策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技术变化导致产业内部产品升级时,如TFT-LCD由5代线发展至7代线,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往往很难及时做出调整,陷入产业链的陷阱,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恶果。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导致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决定产业的变革节奏,不同企业间通过各种联盟来共同推进技术进步,防范创新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纵向一体化”策略被逐渐淘汰的原因。
综合来看,京东方的问题在于,公司收购韩国现代公司的技术之后,在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时候,再次高举并购大旗进入显示器制造领域,这使得京东方极为有限的资源在短期内被分解,企业的管理能力也被诉以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一家处于调整与转型阶段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变革速度、这样的经营要求略显高了些,京东方难以依靠自身的实力去应对如此多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京东方选择了“纵向一体化”策略来构造内部化产业链,这一竞争策略事实上偏离了全球化时代“链条对链条竞争”的本质内涵与要求。即使京东方目前运作良好,但从长远竞争的角度来看,京东方的这一策略也很难保持长久竞争优势。
京东方现在陷入了困局。截止2006年第一季度,京东方累积亏损6个季度,亏损总额超过23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2%。不知道王东升何时能够筹足“救命钱”,让所谓的京东方TFT-LCD产业链竞争优势真正发挥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打造完整产业链是理想的经营策略。但是,产业链的构造并非易事,否则跨国公司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获取利润的环节,第二次全球性产业分工及全球化本身也不会出现。
产业链的组成方式并非产业“纵向一体化”的概念,二者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产业内部不同竞争者的集合,是竞争条件下的选择过程;而“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内部的产业衔接方式,是唯一的自我选择结果。以TFT-LCD产业为例,处于下游的液晶显示器生产企业,可以选择三星、LG,也可以选择京东方作为自己的液晶面板供应商,其选择标准为竞争原则下的利润最大化。但在京东方的产业体系内,冠捷科技的选择只有一个——京东方自己的液晶面板。所以,京东方所打造的TFT-LCD产业链事实上就是企业内部的“纵向一体化”。
全球化竞争时代,能够占据产业链中具有排它性的环节,才真正意味着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全球竞争力。在很多情况下,这种排他性的关键内涵就是核心技术及其所拥有的专利与产业标准。因此,世界级企业都费劲一切心机,努力在技术、专利、标准方面获得排他性的突破,以此成为全球化时代的“超一流企业”。
如果一个企业忽视产业链所提供的多元化选择,而顽固地坚持自我打造非排他性“产业链”,即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必然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也是对自我竞争力的削弱。与此相对应的是,如果一个企业在产业链中始终处于矩阵选择范围中,不具有任何排他性的竞争优势,则意味着这类企业随时面临被竞争淘汰的可能。
完全意义上产业链存在价值形成的过程是伴随着全球化萌芽开始的,是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生产组合方式的过程。因此,产业链的构造必须遵守全球性原则。任何基于区域选择而忽视全球性的产业链都将无法具备强大的竞争力,而企业“纵向一体化”策略正是区域选择的一种表现形式。
京东方错误的理解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竞争的概念,以为凭借内部“纵向一体化”策略可以战胜其它竞争对手,实质上是对竞争资源的浪费。京东方的竞争力非但不会因为产业链的完整性而得到提升,其竞争优势反而会因此而被削弱。
内部“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构造策略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技术变化导致产业内部产品升级时,如TFT-LCD由5代线发展至7代线,选择“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往往很难及时做出调整,陷入产业链的陷阱,造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恶果。事实上,在全球化时代,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导致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独自决定产业的变革节奏,不同企业间通过各种联盟来共同推进技术进步,防范创新风险。这也是为什么“纵向一体化”策略被逐渐淘汰的原因。
综合来看,京东方的问题在于,公司收购韩国现代公司的技术之后,在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消化的时候,再次高举并购大旗进入显示器制造领域,这使得京东方极为有限的资源在短期内被分解,企业的管理能力也被诉以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一家处于调整与转型阶段的企业而言,这样的变革速度、这样的经营要求略显高了些,京东方难以依靠自身的实力去应对如此多的挑战。更为重要的是,京东方选择了“纵向一体化”策略来构造内部化产业链,这一竞争策略事实上偏离了全球化时代“链条对链条竞争”的本质内涵与要求。即使京东方目前运作良好,但从长远竞争的角度来看,京东方的这一策略也很难保持长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