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t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聚焦“生前契约”语类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选取了“生前契约”合同和产品手册作为研究对象,语料分别采集于一家保险公司和一家民营殡葬公司,运用Swales的“语步—语跬”语类分析模式,分析其语类结构、话语特征以及其中体现出的生死观建构。研究发现,尽管所收集的“生前契约”在语跬上存在差异,但语类结构相似。“生前契约”以商业契约的形式确定生命终结后遗体料理的内容与形式,兼具商业与人文特征,在我国是一种新兴的生命话语语类,体现和建构了个人独立自主、死亡可规划可掌控的价值观。
其他文献
期刊
以2008—2019年我国碳排放数据为基础,构造环境规制指标、普惠金融与产业结构指标体系,基于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①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并不显著。②普惠金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作用均不显著,但就间接效应来看,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产出效率和劳动产出效率的提升。③环境规制与普惠金融的交互作用,对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并不显著。
“生前契约”是关于殡仪服务的商业契约,可供当事人通过购买殡仪服务提前计划身后事,在我国属于死亡话语新语类。本研究考察作为话语实践的“生前契约”消费,揭示签约者访谈中的多声互动和身份定位。我们在北京某养老院访谈了已签约的6位老人,了解其签约考量和过程。语料分析借鉴叙事定位理论和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结果发现,在是否谈论死亡和提前计划丧事、亲情联结与个人独立、生命长度与质量、形式繁简等主题上,有多种声音的张力;在多声互动中,签约者建构了“我的丧事我做主”的独立规划者身份定位,但也有面对现实的无奈。研究尝试概括了
鹿奶奶年纪大了,牙不好,胃也不好,所以爱喝粥。可是,天天喝米粥肯定会腻啊,所以她开始往 粥里加食材,有时是枸杞子,有时是红豆,有时是核桃仁。  鹿奶奶天天早上煮粥,街坊鄰居也就天天能闻到各种 粥的味道。时间一长,大家通过味道就能知道鹿奶奶煮的是什么粥,甚至还总结出了规律:从周一到周日,七种 粥每天不重 样,它们分别是枸杞粥、红豆粥、核桃粥、花 生 粥、山药粥、桂圆粥、莲子粥。  只要一闻粥的味道,
期刊
借助ArcGIS软件,对陕、甘、新3省区区域“非遗”要素整体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3省区“非遗”项目数量和类型均呈集聚阶梯性结构特征,空间分布呈现集聚不均衡态势:宏观尺度上表现为南部密集、北部稀疏;县域尺度上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特征,呈带状和组团状分布。②3省区旅游资源与“非遗”项目具有较强的空间耦合性,但“非遗”资源的禀赋多寡不是促成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面对跨区域“非遗”要素属地化现象等困境,应进行文化整合开发、区域联动开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大钊是中国共 产 党的创始人之一。他自幼勤奋读书,立志要为充 满苦难的中国寻求一条光 明之路。  辛亥革命后,李大钊开始发表揭露黑暗统治的文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胜利,李大钊 受到鼓舞,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共 产主义者。  1927年,军阀张作霖逮捕了多次组织游行示威、发表反日演讲的李大钊,用酷刑折磨他,用利益诱惑他,但他始终没有屈服。凶残的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杀死他。  临刑时,李大钊面无惧
期刊
1809年,德国戏剧家及中篇小说家克莱斯特为自己计划出版的《日耳曼尼亚》杂志撰写了一系列政治文章,目的是要为德意志的反拿破仑战争作舆论宣传。这批政治文章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需要在政治历史的框架下进行解读。本文结合《日耳曼尼亚》成文时的政治局势和历史事件,从地缘政治、敌我划分及“总体战”策略等角度出发,揭示了《日耳曼尼亚》中提出的实现德意志民族身份认同的方法及巩固民族认同的途径,认为在克莱斯特那里,民族认同与解放战争构成了德意志民族自由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克莱斯特的作者身份,同
本文通过对302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究了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使用和对动机行为的影响。对数据的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的3个层面均与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显著正相关,能有效预测各种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和动机行为。理想二语自我对8种动机调控策略和动机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力;应该二语自我对动机行为以及兴趣提升和意志控制没有显著的预测力;二语学习经历能有力预测各种动机调控策略使用和动机行为,且对动机行为及兴趣提升、掌握目标唤起、自我奖励、意志控制和自我效能提升5种策略都
牌楼,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历史非常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出现了牌楼的雏形。北京是中国留存牌楼最多的城市。  建造牌樓的材料多种多样,有木、石、金属、琉璃等。如果让这些高大的牌楼比比美,那冠军一定是琉璃牌楼。  琉璃牌楼不仅漂亮,而且特别稀有,全国仅保存了13座。这13座牌楼,北京有10座,其中5座都在北海公 园。  北海公 园的琉璃牌楼集中在太液池北岸。黄绿色调的琉璃瓦营造出了浓
期刊
目前,学界对诗歌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本层面,从非文本层面出发的诗歌翻译研究较少。由于诗歌语言的简洁性和艺术性,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造,在此过程中非文本目的会对译文文本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从曹明伦教授提出的非文本目的角度出发,以理雅各和许渊冲的两个《诗经》英译本为对象,通过译本对比分析研究非文本目的对诗歌翻译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在解读诗歌原文和输出译文的过程中,往往将文本之外的目的——政治、文化、宗教等元素融入译文中,从而对诗歌的译文产生影响。本文从非文本层面的非文本目的视角展开讨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