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类固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存活率的研究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5年的文献中,已有关于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皮质类固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使存活率提高的报道。本文作者对两组用类固醇治疗的SLE患者的存活率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所谓重叠综合征,近年来讨论甚多,本文报告1例Sjgren综合征伴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桥本氏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胰外分泌机能低下的病例,在同一病例合并多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甚为罕见。
应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邀请,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主任法伯(Farber)教授和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皮肤科主任戈尔兹(Goltz)教授于1978年8月到我国进行了访问,先后在广州、上海、北京和西安,作了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兹将他们在北京所作的学术报告简要介绍如下, 8月19日下午Goltz教授讲“结缔组织疾病”,Farber教授讲了“今日银屑病。”8月21日下午Farber教授讲“蕈样肉芽肿的诊断和
本文报道二例发生在同一家族内的由于水引起相同皮疹的患者,其中1例水斑贴试验阳性,对抗组胺药反应良好.病例报告如下:例1.女性,30岁,于23年前以30℃左右的水沐浴,浴后5分钟突然发生围有非毛囊性红晕的小风团,30分钟达到高峰,1小时后消退.皮损主要位于躯干和颈部,肩和大腿较少累及,自来水、海水、泉水产生相同反应.近2年来加剧.但冷、暖空气或暴露在日光下均不起疹,精神因素不起作用.患者有皮肤划痕现
期刊
人们一致认为闭汗可引起汗液外渗到周围皮肤,从而发生汗疹。作者回顾了有关资料,提出中心的问题是:正常人的皮肤完全封包几天后可造成持久的闭汗,但此种阻塞汗液排出到皮表的性质仍然不清楚。为此作者进行一些试验,证明皮表寄居的细菌过度生长是发病的中心因素。
期刊
瘤型麻风患者血清中曾证明有抗分枝杆菌抗体存在。过去常用Ouchterlony氏双向琼脂扩散法检查此类抗体,须血清中含相当大量抗体才能获得阳性结果,如只有小量循环抗体是测不出的。本文报告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测定瘤型麻风患者抗分枝杆菌抗体获得快而简便且敏感性高的结果。
期刊
作者对6例顽固性口腔念珠菌病(病期超过1年并且对局部抗真菌治疗无效)患者进行全面的免疫测定,并以3例弥漫性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及患家族性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的一父一女作对比。
临床用的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是用人胸导管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细胞系或人胸腺细胞免疫动物制备的.因马血清量大,故常用马血清制备.但其他来源的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制剂也同样有效.免疫抑制:给予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可导致淋巴细胞受损,引起细胞免疫下降.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功能受影响较少.提纯的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相对来说不致产生变态反应和血小板减少的副作用,解聚的球蛋白可缓慢静脉输注.
本文采用现代技术对不同类型麻风病人的甲状腺机能作了探讨。作者共检查26名麻风病人,瘤型11名、界线类9名、结核样型6名;男21名、女5名。9名过去已用氨苯砜治疗。病人均经胸透、心电图、血清胆固醇、血清总蛋白、蛋白质分类、血尿常规、血清肌酸酐检查,以除外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的情况。用I1315微居里以测定放射性碘吸收率。给示踪物后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在颈部检查其吸收率。三碘甲状腺氨酸、甲状腺素
期刊
慢性苔癣样糠疹(Pityriasis Lichenoides Chronica,PLC),常具特征性多形性发疹。初期损害是一种出血性炎症性小丘疹,以后变平成为中央粘着性云母片样鳞屑性小斑片,炎症消退后有不同程度的色素减退。最近作者见到7例深肤色的PLC患者,在四肢近端和腋下等处有广泛的色素减退斑。例1,33岁女性,瘙痒性发疹4个月。检查可见损害分布于四肢、臀股等处,偶有鳞屑的融合性边缘不清的色素减
期刊
5年来,作者采用苯妥英钠治疗局限性线状硬皮病5例。剂量100毫克,开始时,每日2~3次,病情改善后每日1次,5例病人中,除1例治疗时间短略有进步外,其余病人在经过1年半至5年治疗,均显示显著进步。皮损明显变软,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显著恢复。本病的自然病程尚未完全明了,但可能自发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