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勤交通路口开展文明劝导,走访商户小贩宣传创文理念,深入小区楼栋清扫“僵尸”垃圾……连日来,行走在竹溪的大街小巷,你总能见到身穿红马褂、头戴小红帽的党员干部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这是竹溪县在职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的生动体现。
“竹溪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7个村(社区),总人口38万,山大人稀,点多面广,社情民情复杂。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政治、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基层组织引领力、组织力、党员战斗力和统筹协调力显著增强。”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说,目前,竹溪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由决胜脱贫攻坚向乡村善治之路阔步前进。
突出政治引领,增强治理凝聚力
如何加强政治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
竹溪县坚持落实党委书记及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建责任“三个一”,即每年作出1份抓党建公开承诺、领办1个党建重点项目、至少建立1个党建联系点,拿出实招硬招,加强经常性督导和跟踪问效,推动“三个一”落地见效,切实解决1-2个面上突出问题,帮助联系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
县委常委班子带头落实“三个一”党建工作机制,县委书记余世明主动领办整县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建项目,先后多次到乡镇调研、重点督办支部规范化建设,每月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聚焦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作出公开承诺,并积极带头践诺;带头建立党建联系点,先后4次到所包联的慈孝沟村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帮助村级建成茶叶加工车间1座,第一时间下沉包联的城关镇鼓楼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现场指导社区抓好在职机关党员下沉服务工作。
其他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按照县委组织部工作要求,认真研究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同时根据“一岗双责”的要求,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同步落实“三个一”,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工作合力。
在城区,组建社区“大党委”,落实社区“3+N”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即为每个社区明确1名县级领导担任党建专员,从县直机关选派1名第一书记,从政法部门选派1名法治顾问,从卫健系统选派若干名医务工作者担任公共卫生健康顾问,进一步壮大社区工作力量。同时,按规定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社区“有地议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突出法治保障,提高治理保障力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难点在乡村。
中峰镇村民陈氏兄弟因房产纠纷20年形同陌路,“村警”刘远权多次上门化解,终使他们言归于好。
竹溪县通过在各村设立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群众说事室,开办“巡回法庭”、法律讲堂,开展“法治进乡村”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今年以来,为化解疫后社会矛盾,在全市率先推行“一村一警”建设,所有驻村警务室全部设立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13名驻村辅警被纳入统一管理。
蒋家堰镇莲花村、中峰镇小南沟村等19个村级警务室被评为示范警务室,已建立的268个警务室全部参与金牌警务室创建活动,实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竹溪的落地生根。
“一村一警”机制运行以来,“村警”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治安案(事)件180余起、协助調解矛盾纠纷198起、化解苗头性问题150余起;协助派出所采集治安基础信息2万余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59起。
突出德治教化,凝聚治理向心力
培育好乡风民风,成风化人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
竹溪县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明创建+村规家训”系列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明建设的新路。
中峰镇同庆沟村建设“家风馆”,形成了“人人讲家训,户户守村规”的良好风尚。龙坝镇红庙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
在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书社里书声琅琅,小广场起舞弄清影,邻里之间和睦处,婆媳姑嫂相敬如宾。
“黑龙洞,全居民,立村规,都执行。讲道德,说文明,懂礼貌,要先行。吃和穿,要平淡,求学问,是关键。”蒋家堰镇黑龙洞村村规民约用三字的形式,共分为遵纪守法篇、文明礼貌篇、家庭建设篇、邻里和睦篇、个人修养篇5个篇章,对村民进行自治约束。专家认为:黑龙洞村村规民约“国学三字经,滋润楚乡人”。一句句儿歌式的村规民约让黑龙洞村浸润了浓浓的国学风,2019年荣获全省优秀村规民约。
小规约,大治理。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相关工作,有效实现自治、促进法治、完善德治,约出文明新风。近日,竹溪县“十大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公众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竹溪县317个村(社区)都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及上墙工作,道德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同时,竹溪县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大力推进“竹溪好人”评选工作。充分发挥乡贤、“好人”的道德感召力量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激发向上向善活力。
近年来,先后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新洲镇新发村、中峰镇同庆沟村入选“全国文明村”,丰溪镇、天宝乡、蒋家堰镇入选“省级文明乡镇”,中峰镇被拟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
突出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源动力
“灯泡换好了,一共10个积分。以后遇到麻烦事,再给我们打电话。”11月9日,鄂坪乡唐家畈村电工志愿者程玉林为村民朱仕升家更换灯泡后叮嘱道。当日,朱仕升家客厅灯泡坏了,向村级“爱心银行”求助,志愿服务队员立即上门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推进乡村治理,该县积极引导各村(社区)成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民意恳谈会、治安协作会、“院坝会”等自治组织,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积极探索推广以村务监督委员会、治安联保理事会、生态保护理事会、邻里守望理事会等‘七会治村’模式,大力开展卫生整治、治安巡防、矛盾调处等活动,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成效。”1月22日,竹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在兵营镇四条沟村与镇村干部共商乡村治理路径。
泉溪镇以“书记说变化”活动为载体,坚持治理重心下沉,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扶贫变化、讲政策形势、讲实用技术、讲先进典型,让群众听得懂、弄得明,使群众知变化、感党恩,激发内生动力。
新洲镇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向群众展现全镇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今年以来,县乡村干部利用农闲时节开展600多场次“院坝微宣讲”“民意恳谈会”,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第一时间传到群众耳中,同时收集问题315条,解决民生实事217件。
“竹溪县域总面积331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317个村(社区),总人口38万,山大人稀,点多面广,社情民情复杂。近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强化政治、自治、法治、德治建设,基层组织引领力、组织力、党员战斗力和统筹协调力显著增强。”竹溪县委书记余世明说,目前,竹溪正在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由决胜脱贫攻坚向乡村善治之路阔步前进。
突出政治引领,增强治理凝聚力
如何加强政治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
竹溪县坚持落实党委书记及领导班子成员履行党建责任“三个一”,即每年作出1份抓党建公开承诺、领办1个党建重点项目、至少建立1个党建联系点,拿出实招硬招,加强经常性督导和跟踪问效,推动“三个一”落地见效,切实解决1-2个面上突出问题,帮助联系点解决1-2个实际问题。
县委常委班子带头落实“三个一”党建工作机制,县委书记余世明主动领办整县提升支部规范化建设党建项目,先后多次到乡镇调研、重点督办支部规范化建设,每月听取工作情况汇报;聚焦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作出公开承诺,并积极带头践诺;带头建立党建联系点,先后4次到所包联的慈孝沟村指导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帮助村级建成茶叶加工车间1座,第一时间下沉包联的城关镇鼓楼社区开展服务活动,现场指导社区抓好在职机关党员下沉服务工作。
其他县级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按照县委组织部工作要求,认真研究落实“三个一”工作机制,同时根据“一岗双责”的要求,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同步落实“三个一”,形成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工作合力。
在城区,组建社区“大党委”,落实社区“3+N”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即为每个社区明确1名县级领导担任党建专员,从县直机关选派1名第一书记,从政法部门选派1名法治顾问,从卫健系统选派若干名医务工作者担任公共卫生健康顾问,进一步壮大社区工作力量。同时,按规定落实社区运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社区“有地议事、有人做事、有钱办事”。
突出法治保障,提高治理保障力
法治建设的根基在基层,难点在乡村。
中峰镇村民陈氏兄弟因房产纠纷20年形同陌路,“村警”刘远权多次上门化解,终使他们言归于好。
竹溪县通过在各村设立综治中心、调解委员会、群众说事室,开办“巡回法庭”、法律讲堂,开展“法治进乡村”宣传活动,引导群众学法、守法、用法,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今年以来,为化解疫后社会矛盾,在全市率先推行“一村一警”建设,所有驻村警务室全部设立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313名驻村辅警被纳入统一管理。
蒋家堰镇莲花村、中峰镇小南沟村等19个村级警务室被评为示范警务室,已建立的268个警务室全部参与金牌警务室创建活动,实现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竹溪的落地生根。
“一村一警”机制运行以来,“村警”协助公安机关处理治安案(事)件180余起、协助調解矛盾纠纷198起、化解苗头性问题150余起;协助派出所采集治安基础信息2万余条;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表达诉求59起。
突出德治教化,凝聚治理向心力
培育好乡风民风,成风化人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一环。
竹溪县积极探索“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文明创建+村规家训”系列实践活动,传承优良家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文明建设的新路。
中峰镇同庆沟村建设“家风馆”,形成了“人人讲家训,户户守村规”的良好风尚。龙坝镇红庙村成立乡贤理事会,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有效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现象。
在竹溪县蒋家堰镇黑龙洞村,书社里书声琅琅,小广场起舞弄清影,邻里之间和睦处,婆媳姑嫂相敬如宾。
“黑龙洞,全居民,立村规,都执行。讲道德,说文明,懂礼貌,要先行。吃和穿,要平淡,求学问,是关键。”蒋家堰镇黑龙洞村村规民约用三字的形式,共分为遵纪守法篇、文明礼貌篇、家庭建设篇、邻里和睦篇、个人修养篇5个篇章,对村民进行自治约束。专家认为:黑龙洞村村规民约“国学三字经,滋润楚乡人”。一句句儿歌式的村规民约让黑龙洞村浸润了浓浓的国学风,2019年荣获全省优秀村规民约。
小规约,大治理。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相关工作,有效实现自治、促进法治、完善德治,约出文明新风。近日,竹溪县“十大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公众评议正在火热进行中。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竹溪县317个村(社区)都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及上墙工作,道德新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同时,竹溪县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大力推进“竹溪好人”评选工作。充分发挥乡贤、“好人”的道德感召力量教育人、激励人、鼓舞人,激发向上向善活力。
近年来,先后有4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新洲镇新发村、中峰镇同庆沟村入选“全国文明村”,丰溪镇、天宝乡、蒋家堰镇入选“省级文明乡镇”,中峰镇被拟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
突出自治强基,激发治理源动力
“灯泡换好了,一共10个积分。以后遇到麻烦事,再给我们打电话。”11月9日,鄂坪乡唐家畈村电工志愿者程玉林为村民朱仕升家更换灯泡后叮嘱道。当日,朱仕升家客厅灯泡坏了,向村级“爱心银行”求助,志愿服务队员立即上门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推进乡村治理,该县积极引导各村(社区)成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民意恳谈会、治安协作会、“院坝会”等自治组织,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紧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线,积极探索推广以村务监督委员会、治安联保理事会、生态保护理事会、邻里守望理事会等‘七会治村’模式,大力开展卫生整治、治安巡防、矛盾调处等活动,不断提升村民自治成效。”1月22日,竹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伟在兵营镇四条沟村与镇村干部共商乡村治理路径。
泉溪镇以“书记说变化”活动为载体,坚持治理重心下沉,通过召开“院坝会”,组织镇、村两级党组织书记带头讲扶贫变化、讲政策形势、讲实用技术、讲先进典型,让群众听得懂、弄得明,使群众知变化、感党恩,激发内生动力。
新洲镇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主题,开展系列宣讲活动,向群众展现全镇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发生的重大变化,引导广大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
今年以来,县乡村干部利用农闲时节开展600多场次“院坝微宣讲”“民意恳谈会”,将党的好政策、好声音第一时间传到群众耳中,同时收集问题315条,解决民生实事21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