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美术课堂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国篆刻·书画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育也是如此。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突破美术教育的传统模式,发掘美术这一特定艺术的学科优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美术教育责无旁贷。这是因为,美术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它运用线条、色彩、形象,放纵思帆,构想万物,为我们提供了沟通时间和空间的再创造的广阔天地,是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我们必须打破“美术谋生”的功利思想,从培养人的高度入手,创造性地开展美术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把“师传生授”的模仿式教学结构转移到创新美术的轨道上来,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
  一、激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培根说:“好奇是知识的萌芽。”美术教学必须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能调动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内容。因此,美术课堂教学应力求设计构思新颖、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运用科学合理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冲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美术创作产生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高效的创作实践。师傅引进门,修行在自身。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产生“痴迷”效应,收获美术教育投入的最佳境界。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注意选择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重视美术教育的过程,我们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美术学习,而要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知识迁移,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完善作为检验美术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千画一面,千课一风”是美术教学的大忌,而引导学生沿着不同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变异见解、多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美术的思维操作,这才是美术教学的灵魂。模仿,作为基础训练固然重要,但是不顾自己的美术感受、思维僵化,一味造抄,将会造成作业呆板、乏味,缺少生机,最终会将创作的灵感和美术的发展扼杀在摇篮之中。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学生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平衡性,包括他们的年龄、性格、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符合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以顺应其成长规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发展。
  激趣必须练笔。练笔,是美术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方法。因为美术造型的基础是线条和色彩。线条有长短、粗细、轻重之分,是绘画者的兴趣和价值取向的反映。色彩有原色、间色、环境色之分。在进行配色绘景(物)时,应遵循色彩的统一与变化原则,它反映了绘画者的心理特点和感情冲动,以及领悟、融会、提炼的表现能力。如果能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领悟和掌握线条和色彩的知识、技法,一步步走向美术殿堂,就可以产生创作的激情,就可以使基本功 的训练化枯燥为情趣,从而产生学习美术的强烈愿望,使学生更加热爱美、向往美、追求美、享受美、欣赏美。兴趣激发出来以后,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动力,一种乐学、好学的风气便会油然而生。通过基本功训练达到激趣的效果,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必须掌握的一项教学艺术。
  二、创意: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培养创造素养
  艺术贵在创新。美术教育重视创意、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学生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存在于学生身上的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萌发状态,美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激发、挖掘这种创新的潜意识,并促其生长,促其发展。同是一份美术作业,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面貌和特点的画面。这其中的有些特点,极有可能就是显露学生创造意识和艺术才智的“闪光点”,我们必须抓住不放,给以浇灌、培养,促其开花结果,从而抓点带面,激励全班,促进全体学生美术水平的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艺术,也是美术教学应该遵循的普遍规律。
  美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创作想象是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美术教学的室内外写生、走向生活的美术实践等,都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运用具有激发性的科学合理有趣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诱导他们运用一双画家的眼睛,对社会万象、自然景观,准确地敏锐地观察,从而付诸画笔,这是提高学生创造想象,从而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必由之路。
  树立这个观念,通过观察的途径,对于促使学生从自然人到社会人到画笔创意,提炼生活基因,培养健康人格,提高综合素质、奠定人生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意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美术,反映大千世界,反映现实社会。而反映现实,首先需要创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正如郑板桥画竹,他必须把山林之竹变为眼中之竹、把眼中之竹变为心中之竹、把心中之竹变为纸上之竹,这就是由创意到创作的过程,没有创意就没有创造。创意,就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创造更美、更新、更高的境界。作为教师,我们就要为学生创设构想的条件,把他们引进大自然,引向社会,指导其观察、对比,指导其欣赏名作,品评作品的优劣,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想象力,并付之以线条和色彩,构造出自己意想中的图画世界,从而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激励:建立评价机制,运用成果激励的方法,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美术作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螺旋式的发展,美术水平的提高也是这样。不同的先天素质、不同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所表现出来的美术成果总是不同的。作为教师,必须从激励的角度出发,给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绘画水平的学生以充分的激励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觉性。美术教育的大忌是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稚嫩的作品,挫伤学生审美创造的积极性,以至使幻想的幼芽过早夭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撰写的《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在创造艺术形式和美的感受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美感经验。这种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的世界的两条途径,如同清晰思考的能力一样,一个人的想象力也必须得到发展,因为:想象力既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使用激励的方法,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从中发现天才的萌芽,创新的彩笔,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和创造能力。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忽视个性,只求共性,不切实际地挑剔、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只会泯灭学生的创造个性,从而把美术教育引向一个呆滞、刻板、千课一面的死胡同,只会离现代美术教育愈来愈远。
  学生最在意的是自己作品的优劣,是老师和他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罗恩菲德这样说过:“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这就是我们施行美术教育的目的。因此,在评价学生美术作品时,我们不能单纯地着眼其技法,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创造意念,想象思维的水平,并以此评估学生的成绩。唯其如此,方能通过美术教育发展其创造能力。反之,不仅不能提高其美术技艺,还会扼杀自信、扼杀创造,那是与我们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的。激励的原则,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牢牢记取.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造力。”不管是美术学科的教学,还是整个教育过程的综合培养,都应该树立创新的观念,美术教育的学科特点,更给我们提供了发挥独特作用和学科优势的命题。因此,我们务必要在美术教学结构改革的进程中突破传统的单一模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内容设计、方法运用、教学结果评估等诸多方面,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目标,迈出改革的步伐,超前起步,作无愧于时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安徽省寿县实验小学 安徽淮南)
其他文献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美术作业的设计布置和批阅评价,是美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使知识转化成技能与技巧,同时也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作能力,美化心灵,陶冶情操,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高段学生美术作业不良现象及原因  五、六年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美术课堂或美术作业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现象:①课前准备不充分,忘记携带美术工具的学时较多
期刊
徐春银(校长)
期刊
民国时代画家的作品流淌着一份真性情,读到深处就会感知到内里横陈的某些法度,这恰恰是他们思智的闪烁之点。民国时期的大艺术家们,他们天真稚拙的孩提时代就大胆地闯进了这水墨淋漓的黑白天地,在他们幼时就习得毛笔字,书法绘画皆通,而他们的这些“基本功”大多数都是从小在私塾中学来的。  私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人才培养的摇篮,也是地方推行教化的重要形式,发端于智慧的春秋时期或更早。私塾,又称家塾、义塾、书塾、
期刊
王佑贵  一九七六年生于浙江淳安,又署衡庐、行木庐。  一九九三年入浙江严州师范学校;  一九九七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  二〇〇六年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篆刻理论和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师陈振濂教授 ,二〇〇九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二〇一一年入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篆刻理论和创作方向博士研究生,师陈振濂教授。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美术报》陈振濂书法工作室导师,任教于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期刊
严 凤 《退潮》 海盐县秦山小学
期刊
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一直在寻找新的突破口,怎样创造新的绘画环境,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下指导下,开发课堂的生命潜力,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近年来,我们以新课标“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  一、自由开放的课堂为师生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在为从事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
期刊
摘 要: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美术情有独钟,他们即喜欢又能大胆的作画,在绘画中学生生动活泼,富有特色的个性体现得淋漓精致。而高年级的学生画画时却变得,胆小,依赖性强,绘画的热情逐渐消失,这就是儿童向少年过渡时期出现的心理断层,而以加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写生,提高绘画表现技巧,改变“模式概念化”的视觉描绘,增大头脑中客观表象的储存量,达到手、眼、的初步协调,向写实性绘画迅速过渡。通过写生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生
期刊
摘 要:色彩感知属于视觉感知的一部分,除了色彩感知,视觉感知的对象还包括形体、结构、造型、空间等等,但是色彩感知在视觉感知里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色彩感知能力,是与基本功训练并重的一项根本任务。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色彩感知  色彩知识属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世界的美大多表现在丰富的色彩视觉上,在美术教
期刊
陈子裕 男,9周岁,现就读于杭师大东城小学三年级。2012年10月进入杭州临池阁书画培训中心学习书画。经过几年的熏陶,已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013年12月,在浙江省第二届教育杯书写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硬笔书法);  2014年3月,在第四届全国少儿书法、硬笔书法浙江赛区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2014年7月,在杭州城北体育中心隆重举行的首届书画艺术评优大会现场比赛中荣获书法特等奖(硬笔书法);
期刊
李大蒙 1989年出生,山东济宁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研究协会理事。曾多次参加各种书法篆刻比赛并获奖。  2011年05月 书法作品入展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五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  2011年12月 荣获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大学软笔组优秀奖  2012年05月 书法作品入展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第六届浙江青年书法选拔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