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在新的视角下探索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以提高高校的生态道德意识,建立健全高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实践健康的生态消费观,从而促进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生态道德建设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梁萍(1971-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04LX2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1-0055-02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人们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的同时,也从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关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再次将生态道德教育推向学校道德教育的前沿。高校应顺应时势,自觉将生态道德建设向更新更高的境界发展,成为推进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一、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道德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倡生态道德,就是要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用人类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要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必须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因此,高校在生态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落后和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发展、社会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以及这种不协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伦理意义就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尺度。生态道德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从而保证人与社会,尤其是人与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生态道德的调节或抑制作用,促进发展、科技、消费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便成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也有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道德基础。生态道德问题的实质是人们应当如何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文明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研究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高校在生态道德建设中,只有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道德意识,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要求。生态道德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中,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的新境界和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制约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因素
1.生态道德意识和文化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两个层面。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人们对生态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普遍把人作为单纯的价值主体,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利,人类对自然资源所采取的任何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特别是有些国家干部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意识的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强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对忽略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太协调。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使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2.生态道德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它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大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①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机制。首先,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决策者对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学校缺乏有关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学科与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有效整合,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无法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再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有待提高。高校的多数教师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深切体悟,缺乏“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
3.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模式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观念对追求时尚、新潮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过度追求享乐、消费远远超出实际支付能力等现象突显,享乐型消费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模式。这个消费行为导致了对物质的挥霍浪费,使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显著特征。不合理的消费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损耗与浪费,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对大学生享乐型消费模式不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我们就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极大的代价。
三、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对策
1.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的生态道德意识。社会环境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个社会成员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从保护和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把生态意识内化为个人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增强生态环境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的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对高校的决策者和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导、激励、规范等作用,是培养他们生态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强化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人们生态忧患意识薄弱的现象,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人口意识。
其次,要重视生态道德文化观的重建。文化对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域,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生态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进步,只有文化发展才能从整体上将社会生活推向生态化。建立新的生态文化观,要求我们实现一种深刻的文化战略转变,即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观念基础上,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建构崭新的生态文化观。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开展生态道德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高校要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要求出发,将生态道德教育拓展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2.构建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填补生态道德这个真空地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可靠保障。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开展生态道德与环境危机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应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保护家园的责任感,培养出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建设者。而且,这样可以通过教育影响学生,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影响社会,通过青少年影响成年人。因此,高校应全方位构建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首先,要更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发展目标,对大学生开展环境与发展的冲突、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当前的生态热点问题、相关的环境立法和政策等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最终改变大学生对生态的行为模式,在生态道德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整合生态道德教育资源。要通过学科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合、生活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融合等手段,开拓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育和跨学科的研究,使高校师生在各个领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再次,要构建合理和谐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生态教育能力。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防止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校教师是否具有生态文化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建设一支既有专业资质又有良好的生态文化底蕴和修养的教师队伍,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
3.提倡合理的生态消费模式,创建良好的生态道德消费环境。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②生态消费模式提倡当代大学生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以够吃够用为原则来消费,而不是采用过度欲求的模式;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并提高以知识和智慧价值为尺度的生活质量的模式;要提倡大学生选择使用对环境和校园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生态消费模式除了满足大学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会提供社会关系和休闲的需要、提高生活方式的“文化”含量,要鼓励来自较为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不摆阔气,贫困学生不盲目消费和追求物质享受。
首先,高校要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消费行为本身具有社会性,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正在形成中,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要通过宣传,让当代大学生认识生态消费的目的,了解生态消费的内容,自觉地养成生态消费的习惯。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的宣教工作,改变当代大学生对消费的认识,改变种种不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各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从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与理念,提高生活质量。要普及生态消费知识,共同推动校园乃至全社会生态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要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生态消费,创建良好的生态道德消费环境。提倡符合生态道德的消费,就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是对环境友好的正确、合理消费。合理消费则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挥霍、浪费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家庭经济和个人健康。因此,高校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使大学生做到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要引导学生在消费观念上进行深刻的革命,不仅要把个人的消费行为同国家和社会相联系,还应同我国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不仅要同当代人的需要相联系,还应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让学生以绿色消费为时尚,应该成为他们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
[注释]
①王世民.高校生态道德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55.
②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2000(5):14.
[参考文献]
[1]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14).
[2]蔡红英.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生态道德建设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梁萍(1971-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西柳州54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04LX223)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1-0055-02
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形势,人们在深刻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的同时,也从人与资源、人与环境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刻的道德思考。倡导生态道德,已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研究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从理论的高度确定了关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再次将生态道德教育推向学校道德教育的前沿。高校应顺应时势,自觉将生态道德建设向更新更高的境界发展,成为推进当代中国生态道德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一、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道德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倡生态道德,就是要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用人类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要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就必须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因此,高校在生态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消耗过度、环境破坏严重、资源利用率过低、生产方式粗放、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科学技术落后和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凸显出来。经济发展、社会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不协调,以及这种不协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已成为阻碍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时指出:“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政治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论断的基本伦理意义就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应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为根本尺度。生态道德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在人与自然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佳组合,从而保证人与社会,尤其是人与自然发展的可持续性。发挥生态道德的调节或抑制作用,促进发展、科技、消费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便成为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目标。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政治和谐、经济和谐,也有人与人的和谐,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道德基础。生态道德问题的实质是人们应当如何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求,提升自身的文明水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研究和推进生态道德建设的基本立足点。高校在生态道德建设中,只有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和生态道德意识,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感,进而培养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问题,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基本要求。生态道德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中,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体现了人类道德的新境界和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制约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因素
1.生态道德意识和文化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意识包括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两个层面。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人们对生态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缺乏对生态问题的忧患意识。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普遍把人作为单纯的价值主体,认为只要对自己有利,人类对自然资源所采取的任何行为,都是合乎道德的。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特别是有些国家干部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意识的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而我国长期以来的学校道德教育,主要强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相对忽略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意识,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不太协调。这些问题深刻影响着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使高校的生态道德建设任重而道远。
2.生态道德教育机制的缺失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道德建设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活动,它是指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启发、引导大学生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①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建立良好的生态道德教育保障机制。首先,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不明确。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决策者对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视仍然不够,学校缺乏有关的总体目标和规划。其次,高校的教育模式还比较传统。学科与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有效整合,生态道德教育目标无法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再次,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有待提高。高校的多数教师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深切体悟,缺乏“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施。
3.大学生不正确的消费模式制约着高校生态道德建设。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城市消费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和自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消费至上、享受至上的消费主义观念对追求时尚、新潮的大学生消费群体产生了严重冲击。过度追求享乐、消费远远超出实际支付能力等现象突显,享乐型消费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模式。这个消费行为导致了对物质的挥霍浪费,使高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一次性消费等成为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显著特征。不合理的消费造成人类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损耗与浪费,造成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如果对大学生享乐型消费模式不进行正确引导和教育,我们就要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极大的代价。
三、加强高校生态道德建设的对策
1.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高高校的生态道德意识。社会环境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每个社会成员把对待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态度提高到道德的高度,从保护和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把生态意识内化为个人良心,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道德责任,自觉增强生态环境意识,规范生态道德行为的社会氛围。社会环境对高校的决策者和大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引导、激励、规范等作用,是培养他们生态道德素质的基本前提。
首先,要强化人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和人们生态忧患意识薄弱的现象,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道德意识,理智而友善地对待生态环境,尊重自然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谋求人类和自然界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特别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以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资源意识和人口意识。
其次,要重视生态道德文化观的重建。文化对思想的渗透和影响作用为生态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域,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生态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进步,只有文化发展才能从整体上将社会生活推向生态化。建立新的生态文化观,要求我们实现一种深刻的文化战略转变,即在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在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观念基础上,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建构崭新的生态文化观。在生态道德建设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开展生态道德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高校要从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育人的要求出发,将生态道德教育拓展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
2.构建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提高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是整个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填补生态道德这个真空地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可靠保障。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开展生态道德与环境危机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高校应该逐步培养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保护家园的责任感,培养出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新一代建设者。而且,这样可以通过教育影响学生,通过学生影响家长,通过家庭影响社会,通过青少年影响成年人。因此,高校应全方位构建高效的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首先,要更新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为目标和发展目标,对大学生开展环境与发展的冲突、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环境变化的历史进程、当前的生态热点问题、相关的环境立法和政策等认知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最终改变大学生对生态的行为模式,在生态道德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要整合生态道德教育资源。要通过学科与生态道德教育的整合、生活与生态道德教育的融合等手段,开拓生态道德教育的资源,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教育和跨学科的研究,使高校师生在各个领域接受生态道德教育。
再次,要构建合理和谐的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生态教育能力。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防止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校教师是否具有生态文化素养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态道德教育能否顺利进行。建设一支既有专业资质又有良好的生态文化底蕴和修养的教师队伍,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
3.提倡合理的生态消费模式,创建良好的生态道德消费环境。生态消费是一种绿色化、生态化的消费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造成危害的一种消费行为。②生态消费模式提倡当代大学生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以够吃够用为原则来消费,而不是采用过度欲求的模式;要提倡过简朴的生活,并提高以知识和智慧价值为尺度的生活质量的模式;要提倡大学生选择使用对环境和校园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生态消费模式除了满足大学生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外,还会提供社会关系和休闲的需要、提高生活方式的“文化”含量,要鼓励来自较为富裕家庭的大学生不摆阔气,贫困学生不盲目消费和追求物质享受。
首先,高校要加强生态消费的教育与宣传,培育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理念与意识。消费行为本身具有社会性,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正在形成中,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要通过宣传,让当代大学生认识生态消费的目的,了解生态消费的内容,自觉地养成生态消费的习惯。要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消费的宣教工作,改变当代大学生对消费的认识,改变种种不健康的消费习惯,改变当代大学生的各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从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消费意识与理念,提高生活质量。要普及生态消费知识,共同推动校园乃至全社会生态消费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要提倡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生态消费,创建良好的生态道德消费环境。提倡符合生态道德的消费,就是倡导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生活。适度消费是对环境友好的正确、合理消费。合理消费则要求我们以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而不是鼓励对物质资源的无止境占有。无节制的高消费是一种脱离现实生存环境与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挥霍、浪费为特征,使人们对物质与能量的消耗最终增加到自然界无法承受的程度,既有害于自然生态,也有损于家庭经济和个人健康。因此,高校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与“生态消费”,使大学生做到适度消费,反对一切挥霍性、奢华性、铺张性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要引导学生在消费观念上进行深刻的革命,不仅要把个人的消费行为同国家和社会相联系,还应同我国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不仅要同当代人的需要相联系,还应同子孙后代的利益相联系。让学生以绿色消费为时尚,应该成为他们实践消费道德的一种新境界。
[注释]
①王世民.高校生态道德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55.
②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求索,2000(5):14.
[参考文献]
[1]陈寿朋.生态道德建设浅议[J].求是,2005(14).
[2]蔡红英.大学生的消费特点与正确的消费观教育[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