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头发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质?美国人曾经相信这种说法。
在20世纪之前,美国人相信一个人的头发能暴露出关于这个人更深层次的事实。这不同于今天我们认为发型是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或者代表了政治背景——如20世纪中期,不同的发型代表了你是嬉皮士、白领或者黑人民权主义者;也不同于如今我们可以简单视其为可嘲笑的对象——就像唐纳德·特朗普的头发所受到的待遇那样。
彼时的美国人将头发视为可以快速辨识陌生人的可靠的,乃至科学的方法。19世纪的许多美国人都相信,从一个人的头发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质,如勇气、野心或者犯罪倾向。
除此之外,头发还曾与种族牵涉到一起。在种族问题上,头发曾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
中分=懦弱?
一个人的发型、发色和纹理可以揭示其一系列的个人特质,是过去许多美国人所深信不疑的,这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
如在1863年,文学杂志《纽约月刊》用了13页的篇幅来为留中分发型的男士辩护,当时留中分的人被认为是懦弱的。
1899年,堪萨斯城的一份医学杂志刊文称“在罪犯中,有一个规律:他们的胡须一般都是稀疏的。”
在1870年代,许多报纸都转载了一个篇幅很长的头发分类指南,指导人们如何透过头发跟陌生人来个“预交流”。比如说,“粗硬的,竖直的”头发代表这是个“顽固的,严厉的”人;平头表示这是个“忧郁但又极度坚定的”人;赤褐色头发的人的悲喜最为两极;有粗糙的黑头发的人则更有“性感的倾向”。
这个分类指南最后以挑逗两性情欲的建议作总结,同时也再次突出了人们对头发的迷信:
“头发走向的确切方式透露出这个人的生活志趣与性格倾向。聪明的人或许只需要观察那位男性或者女性的后脑勺,就能准确地猜出他/她的性情。”
不过,在人们普遍将头发与个人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之前的更早期,美国白人就将头发用作辨别和解释人种的工具。
“长发乃男人之耻”
其实,将种族和发型联系起来的思维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也不陌生。如2014年美国军队修订了关于士兵仪容的规定,禁止女士兵留细辫、拧辫及其他一些类型的辫子。虽然规定内容本身是种族中立的,但很多观察家都认为这个规定是针对非洲裔士兵的。(当年晚些时候,军方因为舆论批评而放宽了限制。)
不过,在20世纪之前,头发不是仅与某一个特定的种族联系在一起,而是作为更大范围辨别人种的明确的、生物学上的证据。
英国殖民者在来到北美之初,就将头发与人种辨别联系起来。当时的殖民者直接在政治宣言和宗教手册中宣称,美洲土著男性的长头发是其人种固有的野蛮之证据。
17世纪的人对于这种外观差异(今天我们看来是正常的种族差异)常常会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去解读,殖民者们会试图引用《圣经》的某些内容来批评印第安人的头发。引用最多的是《圣经》的《哥林多前书》中的一句:“你们的本性不是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1649年,马萨诸塞湾殖民地长官州长约翰·安德科特等官员谴责当地一些殖民者也留起了长发,称这违反了“神的旨意”。还说这种行为是“粗野的、无男子气概的”,“形同自残”。
剪辫子与民族觉醒
两个世纪后,美国人对男性头发长度相类似的解读再度流行,这次针对的是在1848年之后淘金热兴起时来到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劳工几乎都留着长辫子,男性留辫子在清朝是对朝廷表示效忠的象征。(那时的大多数中国移民最终都打算回到中国,所以都没有把辫子剪掉。)由于辫子发型跟当时美国男性的主流发型差异巨大,美国人因此对这种发型特别好奇,“留长辫子”也逐渐成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不过,在当时的美国白人眼里,这种辫子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发型,他们不会想到这是效忠朝廷的象征。他们直接的反应可能是,留长辫子的人是别的种族,既野蛮又落后。
辫子的意义在清朝灭亡后美国报纸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时在中国和美国的华人都剪掉了他们的辫子。
1911年6月18日的《旧金山呼声报》描述了许多华人一齐剪辫子的“壮丽”景观。报道写道,“大部分的中国男人都将留着跟欧洲和美洲男人一样的发型”,“这是中国人终于从沉睡中觉醒的一个标志。”
呈堂证供
当进入法庭作为证据时,头发的重要性变得更为明显。
在南北战争之前的几十年,有些混血的奴隶会主张他们有权拥有自由,理由是他们不是真正的黑种人,因此不应该被奴役。在法庭上,法官和律师经常利用头发作为辨别种族身份的关键证据。
如1806年的“哈金斯诉莱特家族”一案诉至弗吉尼亚州最高法院,被奴役的莱特家族主张,根据他们的母系血统,他们是印第安人的后裔,而不是非洲人后裔。(弗吉尼亚从1777年开始禁止奴役印第安人。)
法官最终裁定莱特斯家族胜诉,而他裁决的依据证明了头发的重要性:
“大自然给非洲人和他们的后裔留下了几大印记……虽然他们的发色特征已经渐渐消失或变得模糊,但他们头发似羊毛般粗硬和卷曲的特征还是很明显,且一般都留着长发。”
换句话说,在19世纪的法庭,依靠头发来辨别人种被认为比依靠肤色还可靠。
事实上,人的头发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某些特质,但反映的内容随着时空的推移也在不断改变。历史上的好几个世纪,发型、头发纹理和绑发方式都被与种族紧密联系起来,但我们今天不大会这么做了。头发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20世纪以前的头发蕴含的意义要比今天丰富得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及的种族歧视及压迫行为肯定是荒谬的、可耻的及彻头彻尾错误的。只不过在这段历史中,头发确实不幸成了种族主义者践行某种目的的工具。而至于“借头发识人”的可靠性,就等科学家向你说明吧。
在20世纪之前,美国人相信一个人的头发能暴露出关于这个人更深层次的事实。这不同于今天我们认为发型是一个人的自我表现,或者代表了政治背景——如20世纪中期,不同的发型代表了你是嬉皮士、白领或者黑人民权主义者;也不同于如今我们可以简单视其为可嘲笑的对象——就像唐纳德·特朗普的头发所受到的待遇那样。
彼时的美国人将头发视为可以快速辨识陌生人的可靠的,乃至科学的方法。19世纪的许多美国人都相信,从一个人的头发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品质,如勇气、野心或者犯罪倾向。
除此之外,头发还曾与种族牵涉到一起。在种族问题上,头发曾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
中分=懦弱?
一个人的发型、发色和纹理可以揭示其一系列的个人特质,是过去许多美国人所深信不疑的,这几乎成了人们的常识。
如在1863年,文学杂志《纽约月刊》用了13页的篇幅来为留中分发型的男士辩护,当时留中分的人被认为是懦弱的。
1899年,堪萨斯城的一份医学杂志刊文称“在罪犯中,有一个规律:他们的胡须一般都是稀疏的。”
在1870年代,许多报纸都转载了一个篇幅很长的头发分类指南,指导人们如何透过头发跟陌生人来个“预交流”。比如说,“粗硬的,竖直的”头发代表这是个“顽固的,严厉的”人;平头表示这是个“忧郁但又极度坚定的”人;赤褐色头发的人的悲喜最为两极;有粗糙的黑头发的人则更有“性感的倾向”。
这个分类指南最后以挑逗两性情欲的建议作总结,同时也再次突出了人们对头发的迷信:
“头发走向的确切方式透露出这个人的生活志趣与性格倾向。聪明的人或许只需要观察那位男性或者女性的后脑勺,就能准确地猜出他/她的性情。”
不过,在人们普遍将头发与个人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之前的更早期,美国白人就将头发用作辨别和解释人种的工具。
“长发乃男人之耻”
其实,将种族和发型联系起来的思维对于今天的美国人来说也不陌生。如2014年美国军队修订了关于士兵仪容的规定,禁止女士兵留细辫、拧辫及其他一些类型的辫子。虽然规定内容本身是种族中立的,但很多观察家都认为这个规定是针对非洲裔士兵的。(当年晚些时候,军方因为舆论批评而放宽了限制。)
不过,在20世纪之前,头发不是仅与某一个特定的种族联系在一起,而是作为更大范围辨别人种的明确的、生物学上的证据。
英国殖民者在来到北美之初,就将头发与人种辨别联系起来。当时的殖民者直接在政治宣言和宗教手册中宣称,美洲土著男性的长头发是其人种固有的野蛮之证据。
17世纪的人对于这种外观差异(今天我们看来是正常的种族差异)常常会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去解读,殖民者们会试图引用《圣经》的某些内容来批评印第安人的头发。引用最多的是《圣经》的《哥林多前书》中的一句:“你们的本性不是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吗?”
1649年,马萨诸塞湾殖民地长官州长约翰·安德科特等官员谴责当地一些殖民者也留起了长发,称这违反了“神的旨意”。还说这种行为是“粗野的、无男子气概的”,“形同自残”。
剪辫子与民族觉醒
两个世纪后,美国人对男性头发长度相类似的解读再度流行,这次针对的是在1848年之后淘金热兴起时来到加利福尼亚的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劳工几乎都留着长辫子,男性留辫子在清朝是对朝廷表示效忠的象征。(那时的大多数中国移民最终都打算回到中国,所以都没有把辫子剪掉。)由于辫子发型跟当时美国男性的主流发型差异巨大,美国人因此对这种发型特别好奇,“留长辫子”也逐渐成为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不过,在当时的美国白人眼里,这种辫子不仅仅是一个新奇的发型,他们不会想到这是效忠朝廷的象征。他们直接的反应可能是,留长辫子的人是别的种族,既野蛮又落后。
辫子的意义在清朝灭亡后美国报纸的讨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那时在中国和美国的华人都剪掉了他们的辫子。
1911年6月18日的《旧金山呼声报》描述了许多华人一齐剪辫子的“壮丽”景观。报道写道,“大部分的中国男人都将留着跟欧洲和美洲男人一样的发型”,“这是中国人终于从沉睡中觉醒的一个标志。”
呈堂证供
当进入法庭作为证据时,头发的重要性变得更为明显。
在南北战争之前的几十年,有些混血的奴隶会主张他们有权拥有自由,理由是他们不是真正的黑种人,因此不应该被奴役。在法庭上,法官和律师经常利用头发作为辨别种族身份的关键证据。
如1806年的“哈金斯诉莱特家族”一案诉至弗吉尼亚州最高法院,被奴役的莱特家族主张,根据他们的母系血统,他们是印第安人的后裔,而不是非洲人后裔。(弗吉尼亚从1777年开始禁止奴役印第安人。)
法官最终裁定莱特斯家族胜诉,而他裁决的依据证明了头发的重要性:
“大自然给非洲人和他们的后裔留下了几大印记……虽然他们的发色特征已经渐渐消失或变得模糊,但他们头发似羊毛般粗硬和卷曲的特征还是很明显,且一般都留着长发。”
换句话说,在19世纪的法庭,依靠头发来辨别人种被认为比依靠肤色还可靠。
事实上,人的头发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某些特质,但反映的内容随着时空的推移也在不断改变。历史上的好几个世纪,发型、头发纹理和绑发方式都被与种族紧密联系起来,但我们今天不大会这么做了。头发是有其特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的,20世纪以前的头发蕴含的意义要比今天丰富得多。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提及的种族歧视及压迫行为肯定是荒谬的、可耻的及彻头彻尾错误的。只不过在这段历史中,头发确实不幸成了种族主义者践行某种目的的工具。而至于“借头发识人”的可靠性,就等科学家向你说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