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意识流”与庄子之“心游”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源于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来的。1884年,威廉·詹姆斯在美国一本《心灵》(Mind)的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内省心理学的若干遗漏》,这才在心理学界第一次出现“意识流”一词。后来作者写成一本重要著作叫《心理学原理》(1890),书凡三大册,在第一卷的第九章里便是专论这一问题的。第九章的题目原名“The Stream of Thought”,即“思想流”的意思。全文有四、五万字。他说的思想有如下诸多特征:①每个思想都是私人意识的一部分。②每一私人意识内,思想总是变化不休。③思想总是连续的,意识是一个不断的思想流。④对象无论如何复杂,它的思想总是一整个意识的状态。⑤思想不断对于它的各部分有所选择,有所轻重。总之,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斩不断的“流”,并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①
但是,威廉·詹姆斯只是提出问题,深入与扩大这一问题还得靠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自由联想就是无意识状态,类似入睡前的状态。他说:“在入睡前,由于某种批判能力的松懈,使得不希望的意念,涌上心头,而影响了我们意念的变化。由于这种松懈,我们均习惯地称之为‘疲乏’,而这涌现的不希望的意念,往往变化为视觉或听觉上的幻象。” ②
弗洛伊德处理“无意识”问题是从人的欲望、私心、苦恼、幻想与恐惧入手的,这些都为人所忽视的角落,尤其是将其伸入到艺术领域,揭示出从未有过的秘密。
毫无疑问,以“无意识”作为表现人物心理真实和创作技巧的“意识流”,已大大扩充了作家文学表现的自由度。这种自由是以作家主体心理的自由发挥、想象和时空转换为依据的。对此,我们除了感谢上述两位西方的心理学大师之外,在中国,更为古老的庄子早在两千年以前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庄子所使用的术语是“心游”和“游心”。他的《逍遥游》就是“心游”或精神、思想之游,即“逍遥乎物外任天而游无穷也”。有时,他将其称为“心弛”③,即“形坐而心弛也” ④。更有时称为“游心”:
且夫乘物以游心……⑤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⑥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⑦
庄子的“游”是以“齐物”为基础的,也就是庄子所企求的物我不分,内外不清的浑沌境界。这个“游”也就是“流”。庄子不是把自然与人的意识浑然一体,追求“吾止于有穷,流于无止” ⑧ 吗?
老庄的“游”或“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论的发展。如陆机《文赋》:“精骜八极,心游万仞”;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那种神采飞扬的思绪;如袁宏道《序小修诗》所谓“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对于创作的影响,屈原、李白、李商隐的诗,确有颇浓的“心游”味儿。
二、诗歌意识流与音乐和通感
小说意识流人们已经说得太多,小说意识流的景象人们也颇为司空见惯,如法国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砍掉了》、英国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综合小说意识流的特征,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现代心理学原理(包括詹姆斯与弗洛伊德)处理人的主观意识。二是技术上使表面似不相关的意念用松弛的联想将其聚拢起来,不重视时间与空间的一致,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逻辑顺序,只遵循意识本身的规律,因为心理时间与外界实际时间有所不同。三是好用内心独白,好写梦幻。而自由联想、蒙太奇、旁白、时空跳跃是其基本手法。四是朦胧的前意识与无意识遍地开花。美国学者汉弗莱说:“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⑨
那么,诗歌呢?上述小说意识流的特征也为诗歌有选择性地运用。譬如以内心独白为杠杆引进由于现代人格解体而带来的意识黑暗和混乱这一现代人的特征,从而使内心独白起了质的变化,现代诗歌也较频繁地呈现这种形态。除此以外,诗歌意识流的突出特征即是音乐感和通感技巧。
M·弗里德曼曾说:“人们不应当忘了音乐对意识流作品的重要贡献,其贡献至少不亚于柏格森发明新的时空关系和弗洛伊德提出的利用整个意识领域。” ⑩而诗正好是暮霭中的一段旋律,诗人让悠扬的旋律尽情诉说,追踪他神秘的梦境。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有丰富的情绪、锐敏的感觉,而音乐正好“能使行动很好地配合感觉”,而有了这种感觉,“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立即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秩序出现了,而你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酝酿感情来准备接受它。因此这音乐的世界,就连同它联想的广度和感染的深度,存在于你们的内心之中,好像在食盐的饱和溶液里,一个结晶的世界只等着一颗小小的晶体来给它以分子的刺激,就能宣告诞生”。 {11} 下面,我们以美国诗人艾·肯明斯的《太阳下山》一诗来作些分析:
刺痛/金色的峰群/在教堂尖塔上/银色的/歌唱祷词那/巨大的钟声与玫瑰一同震响/那淫荡的肥胖的钟声/而一阵大/风/正把/那/海/卷进/梦/——中
这首诗的音乐性,不仅在于那行文,那句式,那描述,那意绪,都显示出一种精心配置的谐音与和声效应,也不仅在于以旋律和节奏在诗中起到融合物我、勾通内外、浸染题旨的作用,还在于它以神奇的感觉成就了全篇的“通感”技巧。太阳的光芒,本来给人以视觉感受,诗人却以 “峰群”为喻,转换成肤觉感受“刺痛”。教堂里的“歌唱祷词”,本来给人以听觉感受,诗人却用“银色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大概是唱诗的银铃般之声造成了诗人这一感觉吧。玫瑰本来是个视觉意象,诗人却将它和听觉意象“钟声”连在一起,似乎是钟声的声浪冲击着玫瑰的摆动,又似乎是摆动的玫瑰也发出了声响,伴和着钟声一同歌唱。钟声本来是听觉感受,诗人却以视觉感受“肥胖”来修饰。“肥胖”之前的“淫荡”所修饰的“钟声”可能是喻指男性,玫瑰大致指代女性,故钟声的声浪冲击玫瑰而有“淫荡”之感;另一种可能是诗人模仿弗洛伊德所谓的“口误”,来表现无意识欲望的“滑出”。最后,作为视觉形象的“海”,又用抽象无形的“梦”来修饰,也许是海水起伏波动的形态很像梦吧。{12}
通感技巧造成了这首诗的意识流框架。请允许我这样说,这是音乐化的通感,各种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情绪互为共鸣,通过“移情”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又把意识流所必备的形态——“潜意识”和内心独白水乳交融地汇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真正成了表现技巧的艺术。是的,我们难以表述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正如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在评述艾略特时所说:“他宣告了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就是艺术,不是社会、宗教、伦理或政治等观念的表现”,“在《传统与个人的才能》一文中,他宣称诗人应该避免在诗中表现感情和人格,从而鼓励了批评家离开身世的研究去探索诗的技巧。总之,他热心建立一种批评,可以专注于作品的自身的美,而不是从历史、道德、心理或社会等外在方面去寻求各种解释”。{13}
三、诗歌意识流与蒙太奇典故和前文化
艾略特看问题不是绝对的,他认为批评也可以有其他的目的。他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说过:“我并不否认艺术可以有本身以外的目的。” {14} 例如他著名的单体诗《荒原》不仅全景展现了现代西方社会肉体上的失调与精神上的封闭,而且反映了战后一代人普遍的幻想破灭与绝望。但最致力于韵律与风格上的技巧创新——这在他看来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讨论意识流的问题。应该说,由于艾略特受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他最先将这一手法引进《荒原》,笔触东西并举,左右开弓,意象、语词、场景之间,只受想象逻辑的控制,而不受形式逻辑的约束。多种时空相互颠倒,历史、现实和神话相互渗透。例如《对弈》和《火戒》两章中,场景的组接犹如电影的蒙太奇,将出现在泰晤士河畔、伦敦街头、饭店、酒吧间、妓院、堕落宿舍的万花筒景象尽收镜底,使很多眼花缭乱的现象,凭其本质的相似,组成了意识流动的河流。
在这条繁花似锦的河流中,诸如渔王、圣杯、繁殖之神、女先知西比儿、阴阳人帖瑞西士等等典故和传说渗杂其中,鱼贯而下。它们不仅平添了这一河流的色彩,当然也与诗人的潜意识相连。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通过这些显得晦涩的典故,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感觉方式被“创造性的损坏”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了,这样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而不是习以为常地不置一顾。如果被那些有所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的人们所琢磨所颖悟,又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荒原》中的引文和典故之功效,不过仅此而已。如若好事者硬要加上自以为是的注释,那往往就不伦不类了。正如威勒德·索普所说:“他的引喻以及拼凑进去的引文晦涩难懂之极。可是,人们还是不得不去捕捉它们的意义,因为不久他们即发现,艾略特是利用与它们相连的感情来构思他的诗歌的。他的反对者对他给《荒原》加上很多简短而博学的典故出处之类的注释,感到特别气愤。” {15} 他的气愤当然在于那些注释对“陌生化”和意识流技巧的背离。
艾略特为何气愤?这牵涉到一个“前文化”概念。什么是“前文化”?人类在历史图表中生存立足所必需的泥土、水、果实(包括精神果实)存在于什么地方?它就存在于你发现它在的地方,存在于你尚未认识的事物之中,这个“尚未认识的事物”,就是前文化(它不是文化之前的文化)。
诗关于前文化的思考不会有终结性答案,这如同没有任何一种水能一次性解除人的干渴而从此不再需要饮水一样。诗关于前文化的思考永远是过程性的,而过程总是非静止的,流动的,这正是诗这棵森林之树,总能在它孤独的身上长出绿叶的全部可能。
詹姆斯说:“头脑在每一阶段上都是一种同时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剧场。意识是这样形成的,它通过注意力发挥加强或阻挠的作用,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压制其余的部分。” {16} 意识流诗歌构成于一个特定的心理氛围,是一个飘忽不定、难以把握的情绪过程,当一个念头压倒其余部分时,这个念头就定格在诗中了。《荒原》开始一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显然是头脑中无意闪过的念头,但它利用相反的意向造成了诗的张力。四月虽然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但它总要死去,因此是残忍的。相反,冬天使万物入梦,等待复苏,反倒是慈和温存的了。诗中还有很多既相关联又相矛盾的人事:代表死亡的枯骨和代表新生的公鸡在废墟上同时出现;象征兴旺的鱼和象征衰亡的老鼠共舞;尸体是死的形象,尸体发芽又表示新生……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种状态同时呈现是构成诗的力度和深度的重要因素。与艾略特一同被视为“新批评派”奠基者的理论家理查兹认为,好诗就是能调和复杂经验,使多种对立的冲动得到平衡的所谓“包含的诗” {17}。这种情况只有在种种多向性、多变性复杂意识经验积淀而转化为诗歌的意识流才能拥有,《荒原》恰恰为此提供了一个实例。《荒原》中大量的相对立形象和所有的典故,是诗人把时间重叠在一起当作一种现在的整体来加以把握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在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论述中,被称之为“感觉的现在”(Specious present)。所谓“感觉的现在”是指直接在意识中存在的一段时间的跨度,一段间距。在这间距中,较早和较晚的时间是可以辨认出来的,然而对意识来说,两者在目前都是直接在场的。{18}
这里所说的“较早和较晚”的“两者”实质上铸成此时此地而囊括了所有时空。艾略特的意识流结构与诗的结构之间特别具有潜在隐蔽的、非直接因果的联系,因此,他的诗在寻求表达时,把万物(包括人)统统变成它使用的语言,焕发出自身的、由语言内部的丰富世界呈现的光辉。他那创造性的语言系统,包括一个词和另一个词富于现代感的组合与暗示,其意义远远超过汲取并提升我们面对的生活。
四、诗歌意识流与前文本
有感于上面的叙述,我们还将他在出版《荒原》前七年的《普鲁夫洛克的情歌》(1915)作一番解读。
这首诗的典型形式是戏剧性的独白。诗中出现了许多艾略特的技巧——灵活的自由诗体韵律,玄奥的奇想,迭句的使用,运用副歌以转引某些作品的片断,还有神话似的引喻。“诗歌的场景类似蒲伯的《卷发遇劫记》中的‘礼貌社会’,其间茶会是重要的事件,扑克游戏是唯一逃避无聊的方法。诗歌是激烈反浪漫的,因为诗中有可视的坚硬,沙砾般的物体的形象,还有难以捉摸的地狱般的气息。” {19} 这就是把万物统统变成它使用的语言,并称其为“感觉的现在”。
这首诗的戏剧独白或内心独白,应当是意识流技巧的主要方法。意识流技巧引入诗歌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的无意识领域,而内心独白通往无意识领域的途径,主要是模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所谓“自由联想”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自由联想引起的梦和幻觉,这当然不乏梦中的闪念和某些荒唐可笑的意念。它给诗带来的是一条深邃滚动的河流,它是一个巨大的审美空间,以其不可解释性,构成诗所必需的“神秘余数”。这也就是艾略特对别人注释他诗中的典故感到气愤的一个缘由。下面看《普鲁夫洛克的情歌》中的一段:
……那下午,那傍晚,睡得如此安详:
为纤长的手指爱抚轻轻,
睡了……倦了……或者装病,
躺在地板上,这里,在你和我的身边。
用过茶水、点心、冰淇淋后,我
有力量把这一时刻推向决定性的关头?
但我虽然已经哭泣和斋戒、哭泣和祷告,
虽然我看到过我的头(微微变秃)在一只盘子中递进,
我不是先知——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见到过我的伟大的时刻晃摇,
我见到过那永恒的“侍从”捧着我的外衣,暗笑,
一句话,我怕。
这里引用的是《情歌》的第十节。第十节前为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通过其自言自语揭示自己窝囊的人生。在普鲁弗洛克的意识里,那蔓延的“暮色”,恍如“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还有让“黄色的雾”悄悄滑行的“时间”,这谜一般的“时间”在压迫单身汉,可是这个不具能力的人哪敢冒然行事,要么不敢“提出”,要么话语“离题”……
现在再看引用的诗节,这时主人公的意识又流回到那个被麻醉的黄昏世界中来了。他的思绪徘徊在黄昏的光线在地板上投下的睡猫的幻景上。疲倦睡猫的幻景和连续出现的省略号,表明主人公的精神相当疲惫。接下来涌现出一系列意念:“决定性关头”、“哭泣和祷告”、“我的头在一只盘子中递进”、“先知”、“伟大的时刻”、“永恒的侍从”。这些意念之间留下不尽的空缺,逻辑无法将他们连接起来。
但正是这些空缺,透露了“潜意识”讯息。英国批评家特雷·伊格尔顿又把它称为“潜本文”(subtext)。他说:“一切文学作品都包含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潜本文。……可以把这种潜本文称为作品本身的‘潜意识’。” {20} 那么,这段诗的“潜本文”是什么?有论者认为,这里暗含着一个《圣经》的典故:先知约翰先得罪了希律,后又拒绝了沙乐美的爱情,沙乐美得宠希律王后,要希律把约翰杀掉,把他头放在盘子上给她。希律照办了 {21}。现在我们可以补充这些空缺的“文本”了:原来,生命易逝的紧迫感,使窝囊的普鲁弗洛克把求爱当成生死攸关的“决定性的关头”。由于担心求爱失败,他假想出因拒绝而使得他的头在“盘子中递进”。但他顾不了那么多,因为渴望,他把这当成了“伟大的时刻”。然而懦弱者的“渴望”终成不了气候,他仍然恐惧“死亡”——这“永恒的侍从”对他辛辣地嘲笑。这就是诗人模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所谓“自由联想”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自由联想引起的美梦和恶梦的幻觉。所以,作为意识流诗歌技巧的“自由联想”,主要模拟的是潜意识状态下的意识活动。
注释
①柳鸣九:《意识流——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②弗洛伊德著,赖其万译:《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③⑤《庄子·人间世第四》。
④王先谦:《庄子集解》。
⑥ 《庄子·德充符第五》。
⑦ 《庄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⑧《庄子·天运第十四》。
⑨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⑩M·弗里德曼:《意识流概述》,见《文艺理论译丛》第1期,第371页。
{11}[法]保·瓦莱里著,郑敏译:《诗与抽象思维:舞蹈与走路》,《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8页。
{12}{21}杜宁:《现代派诗歌中的“意识流”技巧》,《漳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3}[美]魏伯·司各特著,蓝仁哲译:《当代英美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等编:《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14}艾略特著,罗经国译:《批评的功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15}威勒德·索普著,濮阳翔、李成秀等译:《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16}{18}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190页、第193页。
{17}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第32章,引自《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上册),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19}李玉鹏、范春香等主编:《〈英美文学选读〉自考过关教练》,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20}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
“意识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这一概念源于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提出来的。1884年,威廉·詹姆斯在美国一本《心灵》(Mind)的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一篇《论内省心理学的若干遗漏》,这才在心理学界第一次出现“意识流”一词。后来作者写成一本重要著作叫《心理学原理》(1890),书凡三大册,在第一卷的第九章里便是专论这一问题的。第九章的题目原名“The Stream of Thought”,即“思想流”的意思。全文有四、五万字。他说的思想有如下诸多特征:①每个思想都是私人意识的一部分。②每一私人意识内,思想总是变化不休。③思想总是连续的,意识是一个不断的思想流。④对象无论如何复杂,它的思想总是一整个意识的状态。⑤思想不断对于它的各部分有所选择,有所轻重。总之,他认为人类的思维活动是斩不断的“流”,并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①
但是,威廉·詹姆斯只是提出问题,深入与扩大这一问题还得靠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自由联想就是无意识状态,类似入睡前的状态。他说:“在入睡前,由于某种批判能力的松懈,使得不希望的意念,涌上心头,而影响了我们意念的变化。由于这种松懈,我们均习惯地称之为‘疲乏’,而这涌现的不希望的意念,往往变化为视觉或听觉上的幻象。” ②
弗洛伊德处理“无意识”问题是从人的欲望、私心、苦恼、幻想与恐惧入手的,这些都为人所忽视的角落,尤其是将其伸入到艺术领域,揭示出从未有过的秘密。
毫无疑问,以“无意识”作为表现人物心理真实和创作技巧的“意识流”,已大大扩充了作家文学表现的自由度。这种自由是以作家主体心理的自由发挥、想象和时空转换为依据的。对此,我们除了感谢上述两位西方的心理学大师之外,在中国,更为古老的庄子早在两千年以前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庄子所使用的术语是“心游”和“游心”。他的《逍遥游》就是“心游”或精神、思想之游,即“逍遥乎物外任天而游无穷也”。有时,他将其称为“心弛”③,即“形坐而心弛也” ④。更有时称为“游心”:
且夫乘物以游心……⑤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⑥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蛰然似非人……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 ⑦
庄子的“游”是以“齐物”为基础的,也就是庄子所企求的物我不分,内外不清的浑沌境界。这个“游”也就是“流”。庄子不是把自然与人的意识浑然一体,追求“吾止于有穷,流于无止” ⑧ 吗?
老庄的“游”或“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论的发展。如陆机《文赋》:“精骜八极,心游万仞”;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那种神采飞扬的思绪;如袁宏道《序小修诗》所谓“任性而发,尚能通于人之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可喜也”;对于创作的影响,屈原、李白、李商隐的诗,确有颇浓的“心游”味儿。
二、诗歌意识流与音乐和通感
小说意识流人们已经说得太多,小说意识流的景象人们也颇为司空见惯,如法国杜夏丹的小说《月桂树砍掉了》、英国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海明威的《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等,综合小说意识流的特征,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现代心理学原理(包括詹姆斯与弗洛伊德)处理人的主观意识。二是技术上使表面似不相关的意念用松弛的联想将其聚拢起来,不重视时间与空间的一致,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没有逻辑顺序,只遵循意识本身的规律,因为心理时间与外界实际时间有所不同。三是好用内心独白,好写梦幻。而自由联想、蒙太奇、旁白、时空跳跃是其基本手法。四是朦胧的前意识与无意识遍地开花。美国学者汉弗莱说:“意识流小说是侧重于探索意识的未形成语言层次的一类小说,其目的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精神存在。”⑨
那么,诗歌呢?上述小说意识流的特征也为诗歌有选择性地运用。譬如以内心独白为杠杆引进由于现代人格解体而带来的意识黑暗和混乱这一现代人的特征,从而使内心独白起了质的变化,现代诗歌也较频繁地呈现这种形态。除此以外,诗歌意识流的突出特征即是音乐感和通感技巧。
M·弗里德曼曾说:“人们不应当忘了音乐对意识流作品的重要贡献,其贡献至少不亚于柏格森发明新的时空关系和弗洛伊德提出的利用整个意识领域。” ⑩而诗正好是暮霭中的一段旋律,诗人让悠扬的旋律尽情诉说,追踪他神秘的梦境。诗人之所以成为诗人,在很大程度上在于他有丰富的情绪、锐敏的感觉,而音乐正好“能使行动很好地配合感觉”,而有了这种感觉,“一种完全不同的气氛立即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秩序出现了,而你们就会不由自主地酝酿感情来准备接受它。因此这音乐的世界,就连同它联想的广度和感染的深度,存在于你们的内心之中,好像在食盐的饱和溶液里,一个结晶的世界只等着一颗小小的晶体来给它以分子的刺激,就能宣告诞生”。 {11} 下面,我们以美国诗人艾·肯明斯的《太阳下山》一诗来作些分析:
刺痛/金色的峰群/在教堂尖塔上/银色的/歌唱祷词那/巨大的钟声与玫瑰一同震响/那淫荡的肥胖的钟声/而一阵大/风/正把/那/海/卷进/梦/——中
这首诗的音乐性,不仅在于那行文,那句式,那描述,那意绪,都显示出一种精心配置的谐音与和声效应,也不仅在于以旋律和节奏在诗中起到融合物我、勾通内外、浸染题旨的作用,还在于它以神奇的感觉成就了全篇的“通感”技巧。太阳的光芒,本来给人以视觉感受,诗人却以 “峰群”为喻,转换成肤觉感受“刺痛”。教堂里的“歌唱祷词”,本来给人以听觉感受,诗人却用“银色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大概是唱诗的银铃般之声造成了诗人这一感觉吧。玫瑰本来是个视觉意象,诗人却将它和听觉意象“钟声”连在一起,似乎是钟声的声浪冲击着玫瑰的摆动,又似乎是摆动的玫瑰也发出了声响,伴和着钟声一同歌唱。钟声本来是听觉感受,诗人却以视觉感受“肥胖”来修饰。“肥胖”之前的“淫荡”所修饰的“钟声”可能是喻指男性,玫瑰大致指代女性,故钟声的声浪冲击玫瑰而有“淫荡”之感;另一种可能是诗人模仿弗洛伊德所谓的“口误”,来表现无意识欲望的“滑出”。最后,作为视觉形象的“海”,又用抽象无形的“梦”来修饰,也许是海水起伏波动的形态很像梦吧。{12}
通感技巧造成了这首诗的意识流框架。请允许我这样说,这是音乐化的通感,各种敏锐的感觉和丰富的情绪互为共鸣,通过“移情”和谐地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联系,又把意识流所必备的形态——“潜意识”和内心独白水乳交融地汇合起来,从而使诗歌真正成了表现技巧的艺术。是的,我们难以表述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正如美国批评家魏伯·司各特在评述艾略特时所说:“他宣告了艺术的崇高地位。艺术就是艺术,不是社会、宗教、伦理或政治等观念的表现”,“在《传统与个人的才能》一文中,他宣称诗人应该避免在诗中表现感情和人格,从而鼓励了批评家离开身世的研究去探索诗的技巧。总之,他热心建立一种批评,可以专注于作品的自身的美,而不是从历史、道德、心理或社会等外在方面去寻求各种解释”。{13}
三、诗歌意识流与蒙太奇典故和前文化
艾略特看问题不是绝对的,他认为批评也可以有其他的目的。他在《批评的功能》一文中说过:“我并不否认艺术可以有本身以外的目的。” {14} 例如他著名的单体诗《荒原》不仅全景展现了现代西方社会肉体上的失调与精神上的封闭,而且反映了战后一代人普遍的幻想破灭与绝望。但最致力于韵律与风格上的技巧创新——这在他看来却不是可有可无的。不过,我们的目的是讨论意识流的问题。应该说,由于艾略特受到了詹姆斯、乔伊斯的影响,他最先将这一手法引进《荒原》,笔触东西并举,左右开弓,意象、语词、场景之间,只受想象逻辑的控制,而不受形式逻辑的约束。多种时空相互颠倒,历史、现实和神话相互渗透。例如《对弈》和《火戒》两章中,场景的组接犹如电影的蒙太奇,将出现在泰晤士河畔、伦敦街头、饭店、酒吧间、妓院、堕落宿舍的万花筒景象尽收镜底,使很多眼花缭乱的现象,凭其本质的相似,组成了意识流动的河流。
在这条繁花似锦的河流中,诸如渔王、圣杯、繁殖之神、女先知西比儿、阴阳人帖瑞西士等等典故和传说渗杂其中,鱼贯而下。它们不仅平添了这一河流的色彩,当然也与诗人的潜意识相连。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通过这些显得晦涩的典故,使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感觉方式被“创造性的损坏”了,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了,这样就能唤起人们的审美注意,而不是习以为常地不置一顾。如果被那些有所了解这些典故的含义的人们所琢磨所颖悟,又是一种有趣的游戏。
《荒原》中的引文和典故之功效,不过仅此而已。如若好事者硬要加上自以为是的注释,那往往就不伦不类了。正如威勒德·索普所说:“他的引喻以及拼凑进去的引文晦涩难懂之极。可是,人们还是不得不去捕捉它们的意义,因为不久他们即发现,艾略特是利用与它们相连的感情来构思他的诗歌的。他的反对者对他给《荒原》加上很多简短而博学的典故出处之类的注释,感到特别气愤。” {15} 他的气愤当然在于那些注释对“陌生化”和意识流技巧的背离。
艾略特为何气愤?这牵涉到一个“前文化”概念。什么是“前文化”?人类在历史图表中生存立足所必需的泥土、水、果实(包括精神果实)存在于什么地方?它就存在于你发现它在的地方,存在于你尚未认识的事物之中,这个“尚未认识的事物”,就是前文化(它不是文化之前的文化)。
诗关于前文化的思考不会有终结性答案,这如同没有任何一种水能一次性解除人的干渴而从此不再需要饮水一样。诗关于前文化的思考永远是过程性的,而过程总是非静止的,流动的,这正是诗这棵森林之树,总能在它孤独的身上长出绿叶的全部可能。
詹姆斯说:“头脑在每一阶段上都是一种同时存在着各种可能的剧场。意识是这样形成的,它通过注意力发挥加强或阻挠的作用,对各种可能性进行比较,选择其中的一部分,压制其余的部分。” {16} 意识流诗歌构成于一个特定的心理氛围,是一个飘忽不定、难以把握的情绪过程,当一个念头压倒其余部分时,这个念头就定格在诗中了。《荒原》开始一句“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显然是头脑中无意闪过的念头,但它利用相反的意向造成了诗的张力。四月虽然春暖花开,万物生长,但它总要死去,因此是残忍的。相反,冬天使万物入梦,等待复苏,反倒是慈和温存的了。诗中还有很多既相关联又相矛盾的人事:代表死亡的枯骨和代表新生的公鸡在废墟上同时出现;象征兴旺的鱼和象征衰亡的老鼠共舞;尸体是死的形象,尸体发芽又表示新生……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种状态同时呈现是构成诗的力度和深度的重要因素。与艾略特一同被视为“新批评派”奠基者的理论家理查兹认为,好诗就是能调和复杂经验,使多种对立的冲动得到平衡的所谓“包含的诗” {17}。这种情况只有在种种多向性、多变性复杂意识经验积淀而转化为诗歌的意识流才能拥有,《荒原》恰恰为此提供了一个实例。《荒原》中大量的相对立形象和所有的典故,是诗人把时间重叠在一起当作一种现在的整体来加以把握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在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论述中,被称之为“感觉的现在”(Specious present)。所谓“感觉的现在”是指直接在意识中存在的一段时间的跨度,一段间距。在这间距中,较早和较晚的时间是可以辨认出来的,然而对意识来说,两者在目前都是直接在场的。{18}
这里所说的“较早和较晚”的“两者”实质上铸成此时此地而囊括了所有时空。艾略特的意识流结构与诗的结构之间特别具有潜在隐蔽的、非直接因果的联系,因此,他的诗在寻求表达时,把万物(包括人)统统变成它使用的语言,焕发出自身的、由语言内部的丰富世界呈现的光辉。他那创造性的语言系统,包括一个词和另一个词富于现代感的组合与暗示,其意义远远超过汲取并提升我们面对的生活。
四、诗歌意识流与前文本
有感于上面的叙述,我们还将他在出版《荒原》前七年的《普鲁夫洛克的情歌》(1915)作一番解读。
这首诗的典型形式是戏剧性的独白。诗中出现了许多艾略特的技巧——灵活的自由诗体韵律,玄奥的奇想,迭句的使用,运用副歌以转引某些作品的片断,还有神话似的引喻。“诗歌的场景类似蒲伯的《卷发遇劫记》中的‘礼貌社会’,其间茶会是重要的事件,扑克游戏是唯一逃避无聊的方法。诗歌是激烈反浪漫的,因为诗中有可视的坚硬,沙砾般的物体的形象,还有难以捉摸的地狱般的气息。” {19} 这就是把万物统统变成它使用的语言,并称其为“感觉的现在”。
这首诗的戏剧独白或内心独白,应当是意识流技巧的主要方法。意识流技巧引入诗歌的主要目的是表现人的无意识领域,而内心独白通往无意识领域的途径,主要是模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所谓“自由联想”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自由联想引起的梦和幻觉,这当然不乏梦中的闪念和某些荒唐可笑的意念。它给诗带来的是一条深邃滚动的河流,它是一个巨大的审美空间,以其不可解释性,构成诗所必需的“神秘余数”。这也就是艾略特对别人注释他诗中的典故感到气愤的一个缘由。下面看《普鲁夫洛克的情歌》中的一段:
……那下午,那傍晚,睡得如此安详:
为纤长的手指爱抚轻轻,
睡了……倦了……或者装病,
躺在地板上,这里,在你和我的身边。
用过茶水、点心、冰淇淋后,我
有力量把这一时刻推向决定性的关头?
但我虽然已经哭泣和斋戒、哭泣和祷告,
虽然我看到过我的头(微微变秃)在一只盘子中递进,
我不是先知——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我见到过我的伟大的时刻晃摇,
我见到过那永恒的“侍从”捧着我的外衣,暗笑,
一句话,我怕。
这里引用的是《情歌》的第十节。第十节前为主人公的内心独白,通过其自言自语揭示自己窝囊的人生。在普鲁弗洛克的意识里,那蔓延的“暮色”,恍如“躺在手术台上”的病人,还有让“黄色的雾”悄悄滑行的“时间”,这谜一般的“时间”在压迫单身汉,可是这个不具能力的人哪敢冒然行事,要么不敢“提出”,要么话语“离题”……
现在再看引用的诗节,这时主人公的意识又流回到那个被麻醉的黄昏世界中来了。他的思绪徘徊在黄昏的光线在地板上投下的睡猫的幻景上。疲倦睡猫的幻景和连续出现的省略号,表明主人公的精神相当疲惫。接下来涌现出一系列意念:“决定性关头”、“哭泣和祷告”、“我的头在一只盘子中递进”、“先知”、“伟大的时刻”、“永恒的侍从”。这些意念之间留下不尽的空缺,逻辑无法将他们连接起来。
但正是这些空缺,透露了“潜意识”讯息。英国批评家特雷·伊格尔顿又把它称为“潜本文”(subtext)。他说:“一切文学作品都包含一个或几个这样的潜本文。……可以把这种潜本文称为作品本身的‘潜意识’。” {20} 那么,这段诗的“潜本文”是什么?有论者认为,这里暗含着一个《圣经》的典故:先知约翰先得罪了希律,后又拒绝了沙乐美的爱情,沙乐美得宠希律王后,要希律把约翰杀掉,把他头放在盘子上给她。希律照办了 {21}。现在我们可以补充这些空缺的“文本”了:原来,生命易逝的紧迫感,使窝囊的普鲁弗洛克把求爱当成生死攸关的“决定性的关头”。由于担心求爱失败,他假想出因拒绝而使得他的头在“盘子中递进”。但他顾不了那么多,因为渴望,他把这当成了“伟大的时刻”。然而懦弱者的“渴望”终成不了气候,他仍然恐惧“死亡”——这“永恒的侍从”对他辛辣地嘲笑。这就是诗人模拟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所谓“自由联想”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自由联想引起的美梦和恶梦的幻觉。所以,作为意识流诗歌技巧的“自由联想”,主要模拟的是潜意识状态下的意识活动。
注释
①柳鸣九:《意识流——西方文艺思潮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②弗洛伊德著,赖其万译:《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第15页。
③⑤《庄子·人间世第四》。
④王先谦:《庄子集解》。
⑥ 《庄子·德充符第五》。
⑦ 《庄子·田子方第二十一》。
⑧《庄子·天运第十四》。
⑨汉弗莱:《现代小说中的意识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⑩M·弗里德曼:《意识流概述》,见《文艺理论译丛》第1期,第371页。
{11}[法]保·瓦莱里著,郑敏译:《诗与抽象思维:舞蹈与走路》,《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38页。
{12}{21}杜宁:《现代派诗歌中的“意识流”技巧》,《漳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13}[美]魏伯·司各特著,蓝仁哲译:《当代英美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江西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等编:《外国现代文艺批评方法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页。
{14}艾略特著,罗经国译:《批评的功能》,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1页。
{15}威勒德·索普著,濮阳翔、李成秀等译:《二十世纪美国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19页。
{16}{18}陈焜:《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190页、第193页。
{17}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第32章,引自《现代英美资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上册),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19}李玉鹏、范春香等主编:《〈英美文学选读〉自考过关教练》,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20}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6页。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