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铁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所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材料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建筑材料是开展建筑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质量的好坏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本文就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的住宿以及日常休闲、娱乐、学习和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建筑工程,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足以看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流程
(一)材料的抽样取样
在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之前,首先必须对材料进行抽样取样,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抽样取样的数量、频率、种类以及方法等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总的来说,抽样取样时应当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抽取的样品必须与取样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取样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检测结果依赖于抽取的样品,只有严格取样的规范程序,才能检测出材料本身的性质,从而编制出科学的检测报告。
(二)材料检测项目和内容的确定
在完成建筑材料样品抽取工作之后,应当确定材料检测的项目及内容,检测项目的确定应当以委托方的要求、样品类别、性质以及相关检测标准作为依据,且检测项目应当避免繁杂、重复,同一类别的建筑材料应当避免多次检测。其次,在检测内容的确定上应当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水泥的检测内容应包括其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钢材的检测内容应当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等,此处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都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相关特性决定。
(三)误差与数据处理
在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一般可分为过失误差、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三种,从性质上看,误差属于随机变量,因此,在处理误差的时候应当把握标准误差、数学期望以及变异系数这几个重要数值。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过失误差来说,其偏差通常较大,是由于试验者的不仔细造成的,因此,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应当直接去掉。对于偶然误差来说,其与标准数值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在处理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对于系统误差来说,它是由试验方法不正确等因素造成的,应对其进行修正处理。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检测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革,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都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采取人工统计、手工填表等方法,这些传统、落后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现误差,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安全质量隐患。一些建筑企业虽然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方法来进行材料质量检测,但是其应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员工对这些技术方法不熟悉,有的甚至排斥。企业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二)检测标准与程序不统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标准规范,但是由于我国省市众多,有的地区位置偏远、信息闭塞,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及时,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与程序的统一并不容易,再加上检测仪器与管理系统的不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建筑施工单位对材料的管理不规范
许多施工单位在材料的管理方面都不重视,各种材料的堆放不整齐,不同材料堆放处没有隔断,有的甚至直接混合堆放。不仅如此,有的仓储人员根本不顾材料存放的环境,不注意对水泥、钢材等材料的通风、防潮,导致这些材料由于长时间受潮而发生锈蚀、变质,材料检测部门的检测不及时,检测程序不严格,出现错装、漏检等问题,有的检测人员为了省事,直接将不合格材料认定为合格材料使用,显然,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四)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本身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精密仪器进行测量,要求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秉承认真仔细的态度对待工作。但是,现实中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高,要么专业知识缺乏,要么工作态度不够严谨。这些问题都很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三、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
(一)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测
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必须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进行严格检测,包括水泥、钢材、土建材料以及门窗、幕墙等节能材料,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投入使用,该环节的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的尺寸、数量、形状等主要参数,同时还必须对材料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验,而且这一项检测是至关重要的,若不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即使其他项目的检测合格也不能投入使用。材料的检测主要可分为抽样送检、普通送检、监督抽检以及不合格复检四种方式。若出现材料复检不合格的情况,在允许重新复检的条件下,应当抽取双倍数量的样品进行再次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构件及设备等,应当由现场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封存,且必须通知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二)做好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尽管在进场前进行了检验,但是仍然不能忽略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作,现场监理人员应当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经过质检员的审批后,材料才可进入现场,同时,质检员还必须在日常监督和巡查中将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作为重点,在每一次的检查中都必须仔细记录材料的剩余数量、类别、编号等信息,并与材料进场时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有遗漏,这样不仅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同时也能避免施工人员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工作任务,将原材料按照类别、型号、厂家以及批次的不同进行分别堆放,并在相邻料堆之间设置隔离带,以免出现混杂的现象,每一种材料都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若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而造成材料变质、锈蚀等情况,应当由现场监理人员追究其责任。
(三)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体系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许多管理者并不重视检测管理软件的全面应用,导致有些软件系统的功能差、作用不全面,仅仅只能作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这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善这一状况,就必须提高对质量检测管理软件的重视度,建立健全企业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首先,应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将质量检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检测不合格项目的情况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从而进一步优化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为了清晰地体现各试验项目的处理结果,应在检测管理系统中设置多个子系统,负责对钢材、水泥、砂浆、水泥土等试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每一个试验项目之下都应当设置独立的抽样窗口,这些窗口的作用在于显示各个试验项目的抽样试验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规范材料检测流程,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检测手段落后、检测程序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做好进场后的管理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革泉.试析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2]杨素霞.探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5,(5):120-120.
[3]汤林勇.探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3864-3865.
摘要: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也逐渐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有所提升,随之而来的是建筑材料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建筑材料是开展建筑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资源,其质量的好坏对工程施工质量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必须做好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工作。本文就针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控制策略
建筑工程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的住宿以及日常休闲、娱乐、学习和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建筑工程,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同时也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足以看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必须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加强对材料的检测与质量控制。
一、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流程
(一)材料的抽样取样
在开展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之前,首先必须对材料进行抽样取样,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材料检测标准,抽样取样的数量、频率、种类以及方法等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总的来说,抽样取样时应当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抽取的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也就是说,抽取的样品必须与取样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符,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其次,取样应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进行。检测结果依赖于抽取的样品,只有严格取样的规范程序,才能检测出材料本身的性质,从而编制出科学的检测报告。
(二)材料检测项目和内容的确定
在完成建筑材料样品抽取工作之后,应当确定材料检测的项目及内容,检测项目的确定应当以委托方的要求、样品类别、性质以及相关检测标准作为依据,且检测项目应当避免繁杂、重复,同一类别的建筑材料应当避免多次检测。其次,在检测内容的确定上应当根据材料的实际情况决定,一般情况下,水泥的检测内容应包括其强度、细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钢材的检测内容应当包括抗拉强度、屈服点、伸长率等,此处就不一一例举了,总之,所有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都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相关特性决定。
(三)误差与数据处理
在进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一般可分为过失误差、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三种,从性质上看,误差属于随机变量,因此,在处理误差的时候应当把握标准误差、数学期望以及变异系数这几个重要数值。对于检测过程中出现的过失误差来说,其偏差通常较大,是由于试验者的不仔细造成的,因此,在处理数据的时候应当直接去掉。对于偶然误差来说,其与标准数值之间存在微小差异,在处理的时候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对于系统误差来说,它是由试验方法不正确等因素造成的,应对其进行修正处理。
二、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检测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技术手段也发生了很大变革,然而,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地区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都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采取人工统计、手工填表等方法,这些传统、落后的方法不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现误差,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安全质量隐患。一些建筑企业虽然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方法来进行材料质量检测,但是其应用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员工对这些技术方法不熟悉,有的甚至排斥。企业管理者应当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对员工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
(二)检测标准与程序不统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标准规范,但是由于我国省市众多,有的地区位置偏远、信息闭塞,对政策的了解不够及时,因此,要在短时间内实现建筑材料检测标准与程序的统一并不容易,再加上检测仪器与管理系统的不同,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建筑施工单位对材料的管理不规范
许多施工单位在材料的管理方面都不重视,各种材料的堆放不整齐,不同材料堆放处没有隔断,有的甚至直接混合堆放。不仅如此,有的仓储人员根本不顾材料存放的环境,不注意对水泥、钢材等材料的通风、防潮,导致这些材料由于长时间受潮而发生锈蚀、变质,材料检测部门的检测不及时,检测程序不严格,出现错装、漏检等问题,有的检测人员为了省事,直接将不合格材料认定为合格材料使用,显然,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是非常不利的。
(四)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本身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在检测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精密仪器进行测量,要求检测人员不仅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必须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感,秉承认真仔细的态度对待工作。但是,现实中大多数从业人员的素质并不高,要么专业知识缺乏,要么工作态度不够严谨。这些问题都很容易造成检测结果的失误,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三、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
(一)对进场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测
要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首先必须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进行严格检测,包括水泥、钢材、土建材料以及门窗、幕墙等节能材料,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能投入使用,该环节的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的尺寸、数量、形状等主要参数,同时还必须对材料的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行检验,而且这一项检测是至关重要的,若不具备质量合格证书,即使其他项目的检测合格也不能投入使用。材料的检测主要可分为抽样送检、普通送检、监督抽检以及不合格复检四种方式。若出现材料复检不合格的情况,在允许重新复检的条件下,应当抽取双倍数量的样品进行再次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建筑构件及设备等,应当由现场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封存,且必须通知当地质量监督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见证处理。
(二)做好材料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作
尽管在进场前进行了检验,但是仍然不能忽略进场后的质量控制工作,现场监理人员应当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对各种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经过质检员的审批后,材料才可进入现场,同时,质检员还必须在日常监督和巡查中将材料质量的检查工作作为重点,在每一次的检查中都必须仔细记录材料的剩余数量、类别、编号等信息,并与材料进场时的相关信息进行对比,检查是否有遗漏,这样不仅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同时也能避免施工人员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员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工作任务,将原材料按照类别、型号、厂家以及批次的不同进行分别堆放,并在相邻料堆之间设置隔离带,以免出现混杂的现象,每一种材料都应当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若由于管理人员的失误而造成材料变质、锈蚀等情况,应当由现场监理人员追究其责任。
(三)建立健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体系
从当前的现状看,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建筑材料质量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许多管理者并不重视检测管理软件的全面应用,导致有些软件系统的功能差、作用不全面,仅仅只能作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这对建筑材料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是十分不利的。要改善这一状况,就必须提高对质量检测管理软件的重视度,建立健全企业的材料质量检测体系,首先,应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将质量检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检测不合格项目的情况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这样就能有效提升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从而进一步优化建筑材料的质量。其次,为了清晰地体现各试验项目的处理结果,应在检测管理系统中设置多个子系统,负责对钢材、水泥、砂浆、水泥土等试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每一个试验项目之下都应当设置独立的抽样窗口,这些窗口的作用在于显示各个试验项目的抽样试验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要实现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规范材料检测流程,并针对目前存在的检测手段落后、检测程序不统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各种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做好进场后的管理工作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材料的质量,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革泉.试析工程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及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
[2]杨素霞.探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J].四川水泥,2015,(5):120-120.
[3]汤林勇.探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3864-3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