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因病机
诊断方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
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其次用化学实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其三,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X线表现)中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B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B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间歇期痛风:此期为反复急性发作之间的缓解状态,通常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因此,此期诊断必须依赖过去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3)慢性痛风期:慢性痛风为病程迁延多年,持续高浓度的血尿酸未获满意控制的后果,痛风石形成或关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是此期的临床特点。结合X线或结节活检,查找尿酸盐结晶,不难诊断,此期应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肿瘤等相鉴别。
(4)肾脏病变:尿酸盐肾病患者最初表现为夜尿增加,继之尿比重降低,出现血尿,轻、中度蛋白尿,甚至肾功不全。此时,应与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相鉴别。尿酸性尿路结石则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平片大多不显影,而B超检查则可发现。对于肿瘤广泛播散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其特点是血、尿尿酸急骤升高。
治疗方案及原则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治疗痛风的目的是:①迅速控制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②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治 疗
(1)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促尿酸排泄药及抑尿酸生成药,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
药物治疗:①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对抑制炎症、止痛有特效。口服0.5mg/小时或1mg/小时,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一:a、疼痛、炎症明显缓解;b、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c、24小时总量达6mg。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②非甾体抗炎药:比秋水仙碱更多用于急性发作,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如扶他林、美洛昔康、西乐葆等。③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口服强的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停药。
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①促尿酸排泄药物: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排泄。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的高尿酸血症,用药期间应同时服用碱性药物,使尿pH保持在6.0~6.6之间,且多饮水以保持尿量。如苯溴马隆(立加利仙)。②抑制尿酸形成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形成。别嘌呤醇:100mg每日3次,渐增至200mg每日3次,也可300mg每日1次。③预防发作:预防性秋水仙碱,0.5mg每日2次。④手术治疗:剔除大的痛风石,对损毁的关节进行矫形手术。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治疗:一般不需用药,但对于伴痛风、尿路结石家族史;血尿酸持续>9mg/dl,24小时尿酸超过1000mg者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2)中医治疗
辨证论证[3]:①风塞湿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痛,痛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肌肉麻木,于阴雨天加重,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②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病势较急,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汗出不解,舌红,舌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桂枝汤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③痰瘀痹阻:症见痹症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淡体胖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涩。治法涩: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药:挑红饮加味。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仙灵脾通行十二经络,可导可宣,祛风化湿。若皮下有结节的加白芥子10~20g、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痰瘀久留者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全蝎3~5g,以祛瘀搜风。④肝肾亏虚:症见久痹不愈,反复发作,或呈游走性疼痛,或呈酸楚重着,甚则关节变形,活动不利,痹着不仁,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无化,舌淡,脉细或细弱。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蠲痹。
综合治疗:①中成药:风寒湿痹型可选痹冲剂、祛风舒筋丸;风湿热痹型可选四妙丸加味合新癀片、如意黄金散;痰瘀痹阻型可选舒筋活血片、[XCTUN.TIF]莶丸;肝肾亏虚型可选桂附地黄丸、益肾蠲痹丸。②外敷外洗:a.侧柏叶30g、大黄30g、黄柏15g、薄荷15g、泽兰15g。共研细末,加蜂蜜适量,再加水调糊外敷。使用于湿热蕴结型。b.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g,加水2500ml,煎成2000ml,浸洗患处。c.柳树花30g、银花3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紫花地丁30g、生大黄30g。加水适量,煮沸后约30分钟,浸洗患处。使用于湿热闭阻型。d.另外,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等也有利于痛风急性期关节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蒋明,主编.中华风湿病学.2004,8,828~829
2 娄玉钤,主编.风湿病诊断治疗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6,399~401
3 邓兆智,主编.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275~305
诊断方法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目前多采用197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急性痛风关节炎分类标准。
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其次用化学实验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石中含尿酸盐结晶;其三,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X线表现)中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②炎症反应在1天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发红;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一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证实);B11无骨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X线证实);B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2)间歇期痛风:此期为反复急性发作之间的缓解状态,通常无任何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因此,此期诊断必须依赖过去的急性痛风关节炎发作的病史及高尿酸血症。
(3)慢性痛风期:慢性痛风为病程迁延多年,持续高浓度的血尿酸未获满意控制的后果,痛风石形成或关节症状持续不能缓解是此期的临床特点。结合X线或结节活检,查找尿酸盐结晶,不难诊断,此期应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骨肿瘤等相鉴别。
(4)肾脏病变:尿酸盐肾病患者最初表现为夜尿增加,继之尿比重降低,出现血尿,轻、中度蛋白尿,甚至肾功不全。此时,应与肾脏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痛风相鉴别。尿酸性尿路结石则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平片大多不显影,而B超检查则可发现。对于肿瘤广泛播散或接受放化疗的患者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考虑急性尿酸性肾病,其特点是血、尿尿酸急骤升高。
治疗方案及原则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根治。治疗痛风的目的是:①迅速控制痛风关节炎的急性发作;②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以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以提高生活质量。
治 疗
(1)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痛风急性关节炎治疗: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负重。暂缓使用促尿酸排泄药及抑尿酸生成药,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痛风。
药物治疗:①秋水仙碱(colchicine)可抑制白细胞趋化,对抑制炎症、止痛有特效。口服0.5mg/小时或1mg/小时,直至出现下列3个停药指标之一:a、疼痛、炎症明显缓解;b、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c、24小时总量达6mg。不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功能损害等。②非甾体抗炎药:比秋水仙碱更多用于急性发作,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如扶他林、美洛昔康、西乐葆等。③糖皮质激素:通常用于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无效或不能耐受者。口服强的松每日20-30mg,3~4天后逐渐停药。
间歇期和慢性期的治疗:①促尿酸排泄药物:抑制近端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排泄。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的高尿酸血症,用药期间应同时服用碱性药物,使尿pH保持在6.0~6.6之间,且多饮水以保持尿量。如苯溴马隆(立加利仙)。②抑制尿酸形成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断黄嘌呤转化为尿酸,减少尿酸形成。别嘌呤醇:100mg每日3次,渐增至200mg每日3次,也可300mg每日1次。③预防发作:预防性秋水仙碱,0.5mg每日2次。④手术治疗:剔除大的痛风石,对损毁的关节进行矫形手术。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治疗:一般不需用药,但对于伴痛风、尿路结石家族史;血尿酸持续>9mg/dl,24小时尿酸超过1000mg者应给予降尿酸药物治疗。
(2)中医治疗
辨证论证[3]:①风塞湿痹:症见肢体、关节疼痛,或呈游走性痛,痛不移,或肢体关节重着肿痛,肌肉麻木,于阴雨天加重,苔薄白,脉弦紧或濡缓。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方药:薏苡仁汤加味。方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薏苡仁、苍术健脾除湿;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②风湿热痹;症见关节红肿热痛,痛不可触,得冷则舒,病势较急,伴发热,口渴,烦躁不安,汗出不解,舌红,舌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方药:白虎桂枝汤化裁。方中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③痰瘀痹阻:症见痹症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舌淡体胖或舌有瘀斑,舌苔白腻,脉细涩。治法涩: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方药:挑红饮加味。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尾、川芎养血活血;仙灵脾通行十二经络,可导可宣,祛风化湿。若皮下有结节的加白芥子10~20g、僵蚕5~10g,以祛痰散结;痰瘀久留者加用虫类药,如乌梢蛇5~10g,全蝎3~5g,以祛瘀搜风。④肝肾亏虚:症见久痹不愈,反复发作,或呈游走性疼痛,或呈酸楚重着,甚则关节变形,活动不利,痹着不仁,腰脊酸痛,神疲乏力,气短自汗,面色无化,舌淡,脉细或细弱。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味。方中熟地黄、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人参、茯苓、甘草补气健脾;当归、川芎、白芍养血和营;独活、防风、秦艽、细辛桂枝祛风散寒,除湿蠲痹。
综合治疗:①中成药:风寒湿痹型可选痹冲剂、祛风舒筋丸;风湿热痹型可选四妙丸加味合新癀片、如意黄金散;痰瘀痹阻型可选舒筋活血片、[XCTUN.TIF]莶丸;肝肾亏虚型可选桂附地黄丸、益肾蠲痹丸。②外敷外洗:a.侧柏叶30g、大黄30g、黄柏15g、薄荷15g、泽兰15g。共研细末,加蜂蜜适量,再加水调糊外敷。使用于湿热蕴结型。b.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g,加水2500ml,煎成2000ml,浸洗患处。c.柳树花30g、银花30g、蒲公英30g、土茯苓30g、紫花地丁30g、生大黄30g。加水适量,煮沸后约30分钟,浸洗患处。使用于湿热闭阻型。d.另外,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等也有利于痛风急性期关节炎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蒋明,主编.中华风湿病学.2004,8,828~829
2 娄玉钤,主编.风湿病诊断治疗学.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6,399~401
3 邓兆智,主编.内分泌科专病与风湿病.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27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