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应然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

来源 :赢未来·学校品牌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jieju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本该是充盈文化气息的场所却常常文化稀薄;教育,本该是最文化的领域却还在发生着离文化最远的现象。在生存大于理想诉求的背景下,校长通常有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矛盾带来的苦涩,陷于“选择的困境”。然而,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本身意味着一种期待,意味着对理想的追寻。因此,从应然角度去触摸校长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解读其应有的、理想的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确认”厘清校长文化
  在我看来,对校长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的研究解读,我们必须达成三个确认。首先,我们应该确认校长从事的是文化的再生产(所谓“文化再生产”,就是指以文化来生产文化),他的第一身份不是生产者,而是文化人。其次,我们应该确认这一文化再生产的性质是一种“人文创造”,它不是旧有的简单再生产或复制,其目标是要出新,在超越旧有中出新。最后,我们还要确认的是校长的文化再生产过程有别于其他人文创造的特殊性,那就是校长自身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对学校师生具有一种特殊的文化服务的功能(引领、鼓舞、凝聚)。
  “三层面”解读校长文化
  所谓“文化内涵”,即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因此,我认为,校长的文化内涵就是指校长构建理想校园、追寻理想教育的人文创造及其产品。理想教育是追求真善美的教育,可视为:在知识上科学求真,在品德上积极扬善,知识和德行和谐体现在受教育者身上,最后达成唯美境界。
  由此,校长的文化内涵,其表现形态大致为:其一,授人以求真之道,执着而无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就是这形态的彰显。其二,育人以扬善之行,无微而不至,“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这形态的旨归。其三,成人以智慧之爱,殷殷期盼,孜孜传承,永远行走于“让每个人都焕发生命活力”的追寻之路。当然,这是理想的教育所给予校长文化内涵的期待,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所企盼的校长的文化内涵。
  “两方面”分析校长文化
  对“求真之道、扬善之行、智慧之爱”文化内涵的情有独钟和不懈追求就是校长应有的文化品质。
  1. 高度的责任自觉。理想校长应具有高度的责任自觉,有高瞻远瞩的教育视角,深刻敏锐的教育知觉。应该思考:我们的教育是否具有了以人为本的、尊重生命存在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顺应时代呼唤、素质教育要求的客观性;应该追问:我们的学校对以人为本的认识够不够充分,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是否顺应了人性的发展,在学生观上如何体现等等。
  高度的责任自觉更扎实地反映在校长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他们具有敏锐的方向感、务实的行动力,倾听实话、静观实情、力干实事、反思实效,紧扣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要素,不断发现和培植可持续发展的生长点,扎根丰富生动的教育实践。他们既是管理者,更是研究者,总是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适度的焦灼感。更多的时间,他们在课堂上、在教师和学生们中间,时时关注着学校日常的教育状态、精神氛围和研究进程,因为他们坚信:学校不仅需要用外部语言界定自己的内涵特质,更需要用特有的处事行为标注自己的教育哲学与学校文化,需要更多地体现在“落地生根”的行动中。在高度的责任自觉中,校长们努力以真诚的心态、细腻的手法,让教育获得感动、熏染心灵的力量。
  2. 坚守价值追求的定力。高度的责任自觉,反映的是教育理性。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成为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教育不仅需要沉稳理性,更要有追寻理想教育的激情,具有坚守自身价值追求的定力。
  理想校长应该敢于批判,更善于建设。在教育生态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他们能够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以教育者特有的良知和风骨从容面对教育现实,兼容并包、广泛吸纳,不随和世俗、飘忽不定,亦不随波逐流、朝三暮四,不为急功近利所动,不为困难坎坷所惑,真实而又勇敢地关怀和触摸那些带着病根的有缺陷的教育,并苦苦思索。他们真正在对学校实际状况的剖析中寻找问题潜心研究,致力解决,不断选择、探索、变革,创造了一个个朴素的教育奇迹。
  其实, 从应然的角度谈校长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这真的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们常常感到取舍的两难,需要在应然、实然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但是,自觉地关注和思考校长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会给校长自身的生存方式和日常生活注入内在的精神支撑,进而引导他们思考教育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质,致力于塑造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使教育越来越具有文化的自觉性、深刻性、精神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梨庄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时下,中小学校的特色创建工作可谓“风生水起”,诸如马文化、竹文化、龙文化等等纷纷成为一些学校的特色招牌。仔细考究,这些“特色文化”都不同程度上存在浅表化问题,偏离了教育教学的主车道,不利于长效周期性开发和推行,难成气候,只能算是一种应景之作。如何在教育教学的轨道上找到切入点,形成一所学校的特色,真正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笔者所在的学校做了一些尝试,收到了初步成效。  传承文化 承载使命  
期刊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教师各种各样的培训机会也不断增加,但相当多的老师对于培训却并不领情。无论是从个人发展、专业成长,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来说,教师的成长需要依靠培训。可现在我们所提供的教师培训因为缺少监督,缺少学习、分享和研究的氛围,大多效果有限。履职晋级培训无非是一种应付似的交差,劳民伤财、徒劳无功;所谓“国培计划”,在许多人那里变成了挂网游戏,作业、笔记、心得、论文,无非是复印、粘贴的结果。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我使用手机的拍照摄像功能,用赏识的眼光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制成PPT和微视频,在晨会课上与学生们分享,传递乐观、正能量,用这种特别的方式敦促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之后,我将其发展为赏识课,鼓励家长和学生也拿起相机,定格身边美好的画面,邀请家长分享照片里的故事,与家长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我觉得,教师,不妨尝试做个“拍客”。  “拍”出来的自主学习  早上,我拍摄那些一进入教室就拿出课
期刊
随着学校品牌意识的增强,对于名师资源的争抢愈发激烈。“人往高处走”的铁律绝不是凭靠我们一向崇尚的“精神的力量”以及已经略显老态的体制制约就可以轻易打破的。如何平衡各方需求,让教师资源成为“活水”,笔者认为欧美地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的“球员转会”模式可供借鉴。  优厚的经济待遇诚然是经济发达地区教师招聘中最吸引人的条件,但仅凭这一点难以大量招募人才,其原因就出在编制上。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公办学校,
期刊
校长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特色、文化、教改和整合的力量是无限的。  校长的力量有多大?还真不好说。当下校长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而校长的权力却越来越小,这种不对等的现象使不少校长渐感困惑和无奈。若要在这种失衡之中找到新的平衡,校长则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特别是特色、文化、教改和整合这四方面的力量。  特色的力量  我所任职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树本小学是由五所村办小学合并而成的农村
期刊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中学是广东省一级学校,是全国初中基础教育课改联盟学校发起单位。学校之所以在几年内能发展得这么好,是因为学校的课改工作成效显著,是因为学校名师荟萃,这些名师又辐射带动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为了帮助名师发展得更有名气,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学品公司联合容桂中学组织名师研讨会,邀请《学校品牌管理》总编王永江、策划部主任张宗奎、学校品牌专家梅杰组成专家团队,对教师在自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
期刊
音乐教师在音乐领域里面不是全能的,每位音乐教师可能偏向某一类特长,只有极个别的能够作曲。让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去创作一首原创校歌,这是不太可能的。假如可以利用广大师生所熟悉的通俗歌曲,对其进行歌词改编,这样的创作校歌办法将降低音乐教师的工作难度,使校歌的普及率得以提高。而站在一名音乐爱好者的立场来看,改编歌词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原作品的形象。  对此,笔者有两个建议:通俗歌曲大多由成人演唱,音调不适合
期刊
一个优秀的校长必须善于观察社会、思考社会,从而找准自己办学的方向。  不知不觉已从教20多年,回顾我走过的教育实践过程,其实就是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初登教坛时,我认为教育就是教好学生,让他们的成绩得以提升,考上理想的学校。但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尤其是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以来,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了更广更深的认识。在参加2013年广州市卓越校长班的培训学习之后,我对办学思想又有了更系统和更全面的思
期刊
加强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立师魂,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在“上品教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大力实施“人才强教”“名师强校”战略,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及品牌教师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东城 幼儿园  以园为家 吟教学相长之词  为了打造一支智慧型的教师队伍,广州市番禺区东城幼儿园对本园教师提出“以幼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
期刊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暖意融融地给大地披上绿色新衣,百花也争相竞放,人间好一派姹紫嫣红!由于春天是许多美好事物的复苏季节,许多学校从中选取元素来设计自己的标识,并加以激励人心的内涵解读。就现今选取春元素进行设计的大部分校徽来看,其应用主要体现在绿色上。其实,春元素有很多,迎春花、木棉花、桃花等在春天盛开的花朵、于春天发芽的绿色植物,燕子等迁移性动物都是可以考虑的对象。  双流东升迎春小学的五彩迎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