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本组75例肾囊肿,经B超及CT检查证实。其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28~72岁,平均53岁。右侧40例,左侧35例。囊肿位于肾上极者30例,下极26例,中极19例。囊肿最大10.6cm×9.8cm,最小为4.2cm×4.3cm,抽出囊液75~650ml,平均115ml。无泌尿系统症状者52例,腰胀不适者23例。抽出囊液多为淡黄色液体,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
采取B超普通探头,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腰部垫高。B超定位后用龙胆紫将囊肿穿刺点标记。用F12腰麻穿刺针进行治疗。穿刺前应用探头检查扫描囊肿部位,以了解其大小、位置、以及毗邻组织、器官。以免伤及胸膜或肝脏。碘伏棉球消毒后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后在消毒B超探头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皮肤,至针尖达到肾脏表面时,嘱患者切勿帮深呼吸及咳嗽等动作,以免损伤肾脏。当刺入囊肿时应感觉有落空感,遂即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内流出。此时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囊肿内,然后将穿刺针拔出。用腰麻穿刺包内配套的接头与硬膜外导管接上,并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吸,记录囊液量。抽出液送细胞学检查。而后向囊内注入囊液量的1/4量的无水酒精。将导管留置,并将其末端打结以防注入的无水酒精自管内流出。妥善包扎。次日将打结处导管消毒将结剪掉,再用50ml注射器抽吸囊液,仍然于囊内注入等量的无水酒精;2天后重复以上操作后,将导管拔除。
结果
本组75例肾囊肿均1次穿刺成功。抽出液均为淡黄色透明液体,细胞学检查均未查到癌细胞。穿刺后有4例感到穿刺部位有灼烧感,其余患者无任何感觉。随访71例,随访时间1~4年。其中囊肿完全消失者65例,明显缩小者4例,3月后复查B超囊肿消失。2例再次穿刺后随访1年后消失。
讨论
肾囊肿穿刺治疗其目的是去除肾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损害。因为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大,其对肾实质的不可逆损害相应加重,因此尽早穿刺解除压迫对于保护肾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穿刺之前我们要清楚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囊肿的毗邻脏器。只有准确定位,并掌握好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才能穿刺成功。肾囊肿一般选择直径大于4cm的,对于4厘米的囊肿普通探头不易探及,目标过小,不宜穿刺治疗。但是囊肿过大囊腔粘连闭合不佳,须多次治疗。以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多是一次性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遂后拔除穿刺针。此种方法治疗后的囊肿往往不能完全消失,这是由于单次注射硬化剂难以将全部囊壁上皮破坏。我们将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囊肿内,这样不仅能有利于囊壁与无水酒精大面积地接触,还可避免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囊液的减少,囊肿体积的缩小,而使穿刺针脱出囊肿之外。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穿刺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本组有2例由于囊肿较大,B超复查后再次穿刺治疗,随访1年后消失。我们认为这应该与囊肿较大,当囊液抽净后硬化的囊壁尚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回缩、粘连、封闭有关;以至造成大囊肿变成小囊肿,而需要再次治疗。我们体会经皮穿刺置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损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可反复穿刺治疗,安全可靠,费用低,疗效满意,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方法。
本组75例肾囊肿,经B超及CT检查证实。其中男46例,女29例。年龄28~72岁,平均53岁。右侧40例,左侧35例。囊肿位于肾上极者30例,下极26例,中极19例。囊肿最大10.6cm×9.8cm,最小为4.2cm×4.3cm,抽出囊液75~650ml,平均115ml。无泌尿系统症状者52例,腰胀不适者23例。抽出囊液多为淡黄色液体,细胞学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
采取B超普通探头,患者取俯卧位或侧卧位,腰部垫高。B超定位后用龙胆紫将囊肿穿刺点标记。用F12腰麻穿刺针进行治疗。穿刺前应用探头检查扫描囊肿部位,以了解其大小、位置、以及毗邻组织、器官。以免伤及胸膜或肝脏。碘伏棉球消毒后铺无菌巾,局部浸润麻醉后在消毒B超探头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皮肤,至针尖达到肾脏表面时,嘱患者切勿帮深呼吸及咳嗽等动作,以免损伤肾脏。当刺入囊肿时应感觉有落空感,遂即拔出硬膜外穿刺针内流出。此时将硬膜外麻醉导管置入囊肿内,然后将穿刺针拔出。用腰麻穿刺包内配套的接头与硬膜外导管接上,并用50ml注射器反复抽吸,记录囊液量。抽出液送细胞学检查。而后向囊内注入囊液量的1/4量的无水酒精。将导管留置,并将其末端打结以防注入的无水酒精自管内流出。妥善包扎。次日将打结处导管消毒将结剪掉,再用50ml注射器抽吸囊液,仍然于囊内注入等量的无水酒精;2天后重复以上操作后,将导管拔除。
结果
本组75例肾囊肿均1次穿刺成功。抽出液均为淡黄色透明液体,细胞学检查均未查到癌细胞。穿刺后有4例感到穿刺部位有灼烧感,其余患者无任何感觉。随访71例,随访时间1~4年。其中囊肿完全消失者65例,明显缩小者4例,3月后复查B超囊肿消失。2例再次穿刺后随访1年后消失。
讨论
肾囊肿穿刺治疗其目的是去除肾囊肿对肾实质的压迫损害。因为随着囊肿的不断增大,其对肾实质的不可逆损害相应加重,因此尽早穿刺解除压迫对于保护肾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穿刺之前我们要清楚囊肿的大小及位置,囊肿的毗邻脏器。只有准确定位,并掌握好进针的方向,角度和深度,才能穿刺成功。肾囊肿一般选择直径大于4cm的,对于4厘米的囊肿普通探头不易探及,目标过小,不宜穿刺治疗。但是囊肿过大囊腔粘连闭合不佳,须多次治疗。以往文献报道的方法多是一次性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硬化剂,遂后拔除穿刺针。此种方法治疗后的囊肿往往不能完全消失,这是由于单次注射硬化剂难以将全部囊壁上皮破坏。我们将方法进行了改进,将硬膜外导管留置于囊肿内,这样不仅能有利于囊壁与无水酒精大面积地接触,还可避免在穿刺过程中,由于囊液的减少,囊肿体积的缩小,而使穿刺针脱出囊肿之外。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缩短穿刺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本组有2例由于囊肿较大,B超复查后再次穿刺治疗,随访1年后消失。我们认为这应该与囊肿较大,当囊液抽净后硬化的囊壁尚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回缩、粘连、封闭有关;以至造成大囊肿变成小囊肿,而需要再次治疗。我们体会经皮穿刺置管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方法简便易行,损伤小,风险小,并发症少,可反复穿刺治疗,安全可靠,费用低,疗效满意,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