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文学中,母亲形象的书写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神话中的大母神女娲娘娘,到唐诗中“临行密密缝”的孟母,中国文学早有母性崇拜的文化因子.但直到元杂剧时期,中国文学才第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中,母亲形象的书写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神话中的大母神女娲娘娘,到唐诗中“临行密密缝”的孟母,中国文学早有母性崇拜的文化因子.但直到元杂剧时期,中国文学才第一次大规模地描写与塑造母亲形象,以王季思先生的《全元戏曲》进行不完全统计,全书70余部杂剧作品塑造了近百位母亲形象.与元代之前的抒情文体相比,杂剧的叙事性使其有更大的篇幅容量描写与表现母亲.但元杂剧中的大部分母亲形象都是扁平的、单一的,概念化有余而个性化不足.在剧中,母亲们虽掌管着家庭事务,是家中尊长,但其个性精神是缺席的,是被严重异化和符号化的.
其他文献
在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中,唯欧里庇得斯享“舞台哲人”之誉,盖因他牵绊于那场堪称古希腊“启蒙运动”的“智术师运动”。相传,他不僅是自然哲人阿那克萨戈拉的学生,与智术师相交甚笃,还分外受苏格拉底关注(尼采就将两人相提并论),更与现代大哲康德、卢梭等人遥相呼应。欧里庇得斯是诗人,何以又跟哲学纠葛不清?欧里庇得斯是古代诗人,何以又与现代性牵扯不明? 对于这两个一直困扰学界的问题,法国古典学大家德·罗米伊在
我爱京剧。 我的主业是影视,大半辈子生活在拍摄场地,于京剧我是外行,却一生纠缠着解不开的京剧情结。没别的,京剧太美!无法割舍,无法冷落。但要说清楚这“美”,谈何容易!我认为在二百三十多年的京剧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个高峰:第一个是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同光十三绝”,第二个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近五十位大师创造的流派鼎盛期,第三个是我要说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独霸艺坛的革命样板戏时期。 在二十世纪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瑞格列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