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底为谁开发微单相机?
在前面我们已谈论了关于微单相机足够多的优点,从产品设计到功能配置,也曾专门分析了它们针对女性用户的策略:在后面的厂商分析中,我们会跟大家探讨各相机厂商的产品线布局和市场推广思路:而在产品评测部分,我们将微单相机用户分为大众摄影爱好者(操控容易程度)、女性用户(造型及色彩)、专业摄影师(拍摄性能)、旅行摄影用户(便携性能及功能配置)等几种类型,从四个方面来展示各款相机的特性。因此关于微单相机到底针对哪些用户的问题,大家在阅读本专题的时候会逐渐明了。
但谈到微单相机和它们所针对用户的多元化,我们有必要提到其所采用的成像器件——如今微单相机之所以能呈现出多元化特性,不同尺寸的成像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单相机采用了1/2.33英寸(宾得)、1英寸CX画幅(尼康)、4/3英寸(奥林巴斯和Panasonic)、APS—C画幅(索尼、三星、理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单相机和其镜头的外形大小,及各自在成像性能上的优劣,所针对的用户群也可以从中看出一定差别。
多大尺寸的成像器件才是最合适的?如何在追求机身小巧和保持高画质间达到平衡?这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现在我们不必评述究竟谁才是最好的,毕竟每个厂商在开发一种新系统之前,都曾调查过市场需求,并做好了相应的定位考虑。
从奥林B斯、PanasOnic到尼康……
在2008年奥林巴斯和Panasonic宣布将进入Micro 4/3系统时,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微单相机大抵是什么样子,但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现在蘸发展得如此精彩——短短几年过去,微单相机品牌增加至7家,镜头卡口有6种,仅Panasonic就已发布了多达14支镜头,而整个微单相机产品线的出货量已经占到了整个可交换镜头相机市场的约20%!并已经开始威胁到入门级单反相机。
微单相机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源于奥林巴斯和Pana sonic的思变——在单反相机领域,尼康和佳能太强大了,要想在此闯出片天地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索尼和三星后来的跟进也同样源自于此。它们将产品开发重心投入其中,期待在此有大作为的变革思想也大大促进了微单相机的开发。但这些厂商依然延续了其在开发数码单发相机的一些思路,即在开发一个缩小版的单反相机,让微单相机在保证带来便利的同时,依然带给用户专业和高画质的印象。只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产品开发的思路才逐渐拓展开来。
宾得和尼康显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它们更强调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因此采用了较小尺寸的成像器件。这让它们基本上避开了与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竞争.但可更换镜头的特性又使其比高端DC有更广泛的应用,成像性能要更优异。
不同的开发思路令微单相机市场变得精彩纷呈,从而为数码影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应用和选择。这是一块正在快速成长的领域,可以预见,尼康并非进入微单相机市场的最后一个品牌。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
理光GXR终于推出了可以更换镜头的可交换模块A12,Panasonic终于将中国作为G系统重点推广的市场,索尼终于发布了NEX,7这款定位高端的旗舰机,宾得Q居然采用1/2.33英寸背照式CMOS,尼康1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而使微单相机系统增加至7个……无数的期待或意外变成现实,微单相机市场终于在2011年走向多元化.终于将2011年之后的岁月变成微单相机的战国时代。
哪一个系统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除完善自身产品线之外,作为可换镜头的产品,系统阵营的壮大同样至关重要,并可大大增强微单相机的可玩性——通过转接环连接其他品牌镜头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其应用便利性。故我们看到,今年的微单相机领域也展开了一场近交远攻、合纵连横的外围战争。
Micro 4/3系统是开放的一谁都可以加入。在今年它又添盟友,在继适马之后,施奈德、蔡司在CP 展会上宣布将开发Micro4/3系统镜头,也为Micro 4/3系统增添了更多的未来可能性。索尼也在今年4月正式无偿开放E借口技术规格,包括卡尔,蔡司、确善能(Cosina)、腾龙及适马等都已提出申请。
虽然微单领域的系统开放并未完全打开,但可以预见的是,它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在前面我们已谈论了关于微单相机足够多的优点,从产品设计到功能配置,也曾专门分析了它们针对女性用户的策略:在后面的厂商分析中,我们会跟大家探讨各相机厂商的产品线布局和市场推广思路:而在产品评测部分,我们将微单相机用户分为大众摄影爱好者(操控容易程度)、女性用户(造型及色彩)、专业摄影师(拍摄性能)、旅行摄影用户(便携性能及功能配置)等几种类型,从四个方面来展示各款相机的特性。因此关于微单相机到底针对哪些用户的问题,大家在阅读本专题的时候会逐渐明了。
但谈到微单相机和它们所针对用户的多元化,我们有必要提到其所采用的成像器件——如今微单相机之所以能呈现出多元化特性,不同尺寸的成像器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单相机采用了1/2.33英寸(宾得)、1英寸CX画幅(尼康)、4/3英寸(奥林巴斯和Panasonic)、APS—C画幅(索尼、三星、理光)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微单相机和其镜头的外形大小,及各自在成像性能上的优劣,所针对的用户群也可以从中看出一定差别。
多大尺寸的成像器件才是最合适的?如何在追求机身小巧和保持高画质间达到平衡?这需要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确定。现在我们不必评述究竟谁才是最好的,毕竟每个厂商在开发一种新系统之前,都曾调查过市场需求,并做好了相应的定位考虑。
从奥林B斯、PanasOnic到尼康……
在2008年奥林巴斯和Panasonic宣布将进入Micro 4/3系统时,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微单相机大抵是什么样子,但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它现在蘸发展得如此精彩——短短几年过去,微单相机品牌增加至7家,镜头卡口有6种,仅Panasonic就已发布了多达14支镜头,而整个微单相机产品线的出货量已经占到了整个可交换镜头相机市场的约20%!并已经开始威胁到入门级单反相机。
微单相机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源于奥林巴斯和Pana sonic的思变——在单反相机领域,尼康和佳能太强大了,要想在此闯出片天地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索尼和三星后来的跟进也同样源自于此。它们将产品开发重心投入其中,期待在此有大作为的变革思想也大大促进了微单相机的开发。但这些厂商依然延续了其在开发数码单发相机的一些思路,即在开发一个缩小版的单反相机,让微单相机在保证带来便利的同时,依然带给用户专业和高画质的印象。只是随着产业的发展,产品开发的思路才逐渐拓展开来。
宾得和尼康显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它们更强调随身携带相机的习惯,因此采用了较小尺寸的成像器件。这让它们基本上避开了与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的竞争.但可更换镜头的特性又使其比高端DC有更广泛的应用,成像性能要更优异。
不同的开发思路令微单相机市场变得精彩纷呈,从而为数码影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丰富多元的应用和选择。这是一块正在快速成长的领域,可以预见,尼康并非进入微单相机市场的最后一个品牌。
这是一个开放的年代
理光GXR终于推出了可以更换镜头的可交换模块A12,Panasonic终于将中国作为G系统重点推广的市场,索尼终于发布了NEX,7这款定位高端的旗舰机,宾得Q居然采用1/2.33英寸背照式CMOS,尼康1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而使微单相机系统增加至7个……无数的期待或意外变成现实,微单相机市场终于在2011年走向多元化.终于将2011年之后的岁月变成微单相机的战国时代。
哪一个系统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除完善自身产品线之外,作为可换镜头的产品,系统阵营的壮大同样至关重要,并可大大增强微单相机的可玩性——通过转接环连接其他品牌镜头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其应用便利性。故我们看到,今年的微单相机领域也展开了一场近交远攻、合纵连横的外围战争。
Micro 4/3系统是开放的一谁都可以加入。在今年它又添盟友,在继适马之后,施奈德、蔡司在CP 展会上宣布将开发Micro4/3系统镜头,也为Micro 4/3系统增添了更多的未来可能性。索尼也在今年4月正式无偿开放E借口技术规格,包括卡尔,蔡司、确善能(Cosina)、腾龙及适马等都已提出申请。
虽然微单领域的系统开放并未完全打开,但可以预见的是,它将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